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强化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1.马克思认为,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由此可见,工厂制度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本质特点是()A.使用大机器生产B.工人参加集体劳动C.生产资料私有化D.工人的受剥削程度2.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工厂代替了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正确的是()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3.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出现,但这些工厂有着共同的局限。这种“局限”直接导致了()A.工厂制度的诞生B.火车机车的创制C.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D.机器制造业的兴起4.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英国的这些变化()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B.使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C.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D.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5.有学者指出,徘徊在曲折历史命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创造者们张謇以状元之尊奔波筹款,其不容被历史抹杀;荣德生等实业家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起“国难自救会”,其不容被历史磨灭;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英美烟公司一直斗争着也一直经营着,其不容被历史遗忘。其中,省略号处的内容分别是()A.“民族救亡意识”“实业救国之心”“产业革命精神”B.“实业救国之心”“产业革命精神”“民族救亡意识”C.“产业革命精神”“民族救亡意识”“实业救国之心”D.“实业救国之心”“民族救亡意识”“产业革命精神”6.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斯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公立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A.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C.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7.工业革命后,酒吧、咖啡馆成为流行的小型聚会和休闲解闷场所,歌剧、舞剧、马戏和舞会等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娱活动。这表明工业革命后()A.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B.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关系发生变化C.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日益普及D.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提高8.17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育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表明英国的农业革命()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B.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C.保持了农业的经济主体地位D.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918世纪,伯明翰位于英国国家运河网络的枢纽中心,其运河加起来比威尼斯的还长,运河被用来运输大宗物资。19世纪中期后,运河运输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A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B大量殖民地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C英国国内工业品产量逐渐下降D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了世界1018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造成上述消费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追求时尚是当时消费的主流C人们普遍存在着从众的消费心理D机器生产导致国民收入提高11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纺织中心,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整理自1842年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发表的文章材料二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注:1840年,代表工人利益的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并酝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材料三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整理自1868年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发表的文章(1)上述材料对于理解曼彻斯特工业化具有怎样的价值?(2)根据材料,概括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的变化。(3)根据材料,概括导致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变化的原因。1.A由材料可知,在马克思看来,工场手工业是工人利用工具,工人掌握着劳动主动权;在工厂制度下,工人围绕着机器(劳动资料)运动,工人处在被动地位。这说明工厂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故选A项。2.B依据材料“19世纪中叶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B项正确。3.C工厂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机器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所以工厂中机器的动力是其“局限”,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可以得出,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工厂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而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应用使得工厂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突破上述局限,故选C项。4.A材料反映了18世纪英国科学研究更加普及,为英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准备了人才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与生产领域对机器的发明与需要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与教育领域的近代化无关,故D项错误。5.D“张謇以状元之尊奔波筹款”体现了实业救国之心,“荣德生等实业家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起国难自救会”体现了民族救亡意识,“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一直斗争着也一直经营着”体现了产业革命精神,故D项正确。6.A材料反映了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近代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教育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思想解放,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意思相违背,故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英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教育比较的情况,故D项错误。7.D“酒吧、咖啡馆”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歌剧、舞剧、马戏和舞会”是人们的娱乐方式,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人们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故D项正确。8.B农业革命主要是提高农业效率和带来大量劳动力,与民主政治的完善无关,故A项错误;农业发展,粮食增产,拥有大量劳动力,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故农业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18世纪英国以工场手工业经济为主,农业不是经济主体,故C项错误;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会推动人口流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故D项错误。9.A1814年发明火车,用来运输大宗物资更便捷,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后”可知,此时英国是世界工厂,故C项错误。10.D材料“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说明大众购买力提高,即国民收入的提高,故选D项。A、B、C三项不是其根本原因,排除。11.(1)材料是当时人记录当时的事,为后人还原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原始资料;材料来自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工人、记者和历史学家等不同记录者,便于后人从不同角度还原曼彻斯特的工业化进程;材料仅仅站在工人一方,无法完整地了解当时曼彻斯特工业化的全部状况。(2)工业化前期社会问题丛生:社会福利差、生活贫困;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道德水平沦丧;健康受到威胁。工业化后期社会矛盾缓和:工人生活状况改善;工人权益受到保障;工业疾病和死亡率降低。(3)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争取经济利益到争取政治权利);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政府推动社会立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