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docx
-
资源ID:27185743
资源大小:399.8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能力点一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1)气候、植被分布特点(2)成因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控制下,炎热干燥。南部、西南部沿海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为地中海气候。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为干季。东南沿海受暖流影响,比较湿润,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北部常年吹东南信风,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最南端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南部夏季受南移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受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2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1)地形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澳大利亚西南、北部和中部地区地形以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为主,适合围栏放牧,分布有粗放牧牛带和牧羊带;国土的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地形以沿海平原为主混合农业。(2)气候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北部和西部,炎热干燥是它们的主要特征。由于气候干燥,适合牲畜过冬和繁殖,所以发展了粗放牧牛业和牧羊业,采用露天围栏放牧。澳大利亚东南部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合发展耕作业,也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形成了混合农业。【特别提醒】澳大利亚大陆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除与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独特的纬度位置有关外,还与澳大利亚大陆轮廓比较完整,大陆东西宽、南北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面积大,东部山地的阻挡缩小了东南信风和沿岸暖流的影响范围等密切相关。1读图,回答(1)(3)题。(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 BQCR DS(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 BQCR DS(3)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A BC D2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降水较多的为_,其降水较多的原因与_、盛行风、_有关。(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该地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农牧业发展的需要,简述当地人们采取的应对措施。(3)依据图乙说明该地乳畜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乳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力点二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比较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置纬度位置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海陆位置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范围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大洲部分地区气候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以苔原气候为主,终年冰封,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黄河站考察时间11月次年3月68月自然资源淡水、煤、铁、石油等石油、天然气、煤、铁等【技巧点拨】框图解析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1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2读两极地区及气温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在南极内陆建成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80°25S,77°07E)。请在上图中用“”标出其大体位置。(2)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其原因是_。(3)由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可知,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低。你能解释其原因吗?(4)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试列举其科考价值。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能力点一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第(1)题,读图可知,R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明显。第(2)题,图中Q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第(3)题,P地位于澳大利亚内陆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因此图中与P地相符。答案:(1)C(2)B(3)A2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以下关键点: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从北、东、南向内陆及西部减少。澳大利亚中部主要是发展养羊业,东南部城市附近发展了乳畜业,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了养牛业,东南部墨累达令河流域主要发展了种麦养羊业。充分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与人类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答案:(1)B地地形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2)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3)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市场和饲料供应。能力点二1解析:读图可知,左图23月海冰面积最大,89月海冰面积最小,为北极地区;右图9月海冰面积最大,2月海冰面积最小,为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海冰面积从约1 300万km2消融缩小到约500万km2用了约5个月,南极地区海冰面积从约1 600万km2消融缩小到约200万km2也用了约5个月,说明南极地区海冰的消融速度较快,故A、B错误。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加之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下垫面比热大,吸热升温慢,从而导致北极地区海冰消融速度较慢,C正确、D错误。答案:C2解析:第(1)题,由题干中所给出的昆仑站的经纬度数值,在图中标注即可。第(2)、(3)题,分析南极大陆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应抓住其位置、地形、水文等因素。第(4)题,从南极环境的独特性分析其科考价值。答案:(1)标注略。(2)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大陆上气温相对较高,日照时间较长(3)南极地区是大陆,平均海拔高,冰雪覆盖。(4)南极大陆是资源的宝库,保存着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天然的实验室。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