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docx

    • 资源ID:27186243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docx

    中考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南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创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同时激励陈亮,表现了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壮词”意思是壮怀激烈之词。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诗词较多,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 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四书五经”。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三、词语注释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八百里”原是指王顗的一头良牛,后人常借八百里指代牛。 4.麾:军旗。麾下:部下 5.炙:烤肉。 6.五十弦:本指瑟,此指军中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7.沙场:战场 8.点兵:检阅军队。 9.的卢( dí lú):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0.作:像,如。 11.霹雳(p lì):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了(lio)却:完结,完成。 13.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赢得:博得。 15.身后:死后。 16.可怜:可惜四、译文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五、赏析句子: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一开始,从醉中落笔,”“醉里”,写得是情态。“挑灯”,是把油灯拨亮。“看剑”,即水龙吟中的看吴钩,表明词人渴望杀敌的心情。词人渡江南来是为了抗金报国,然而他的勃勃雄心换来的是排挤和打击,最后竟是罢职闲居。这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就迫使词人只好用就来排遣心中的痛苦积郁了。“梦回”,通常是指梦醒,但这里是指回到梦中。“角”,是军队中的一种吹奏乐。“连营”,一个连着一个的军营。全句是说梦里“我”又回到了军队,军营中到处吹起嘹亮的号角。从“梦回”开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醉中入梦,表达了词人愿意为国效力,梦中都不忘戍边报国的志愿,也表露自己力主抗金的一贯立场。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范围,军营八百里;一是指牛。世说新语?汏侈篇:晋王恺有牛,八百里駮(同驳)常莹其角。一次王凯同别人比箭,以八百里驳做为赌注,结果王凯输了,便杀了这头牛,做了烤牛肉。苏轼在约公择钦是日大风诗中写到:“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苏轼以“八百里”入诗,辛弃疾又以“八百里”入词,可见一“八百里”代牛当时宋代流俗习语。“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意思上说,军营中杀牛烤肉分饷战士,并奏起了雄壮的乐曲。此句子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以工整的对偶句再现了豪迈的军营生活。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3. 沙场秋点兵。为什么军营中号角连天?主帅又为什么杀牛烤肉犒赏三军呢?词人接下来告诉我们,那是“沙场秋点兵”。“沙场”,战场。“秋”,秋天。“点兵”,阅兵。阅兵,就是要出征,“秋点兵”不仅仅点明一个出征的季节,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上阙是写饷军阅兵之雄壮的场面,而下阙写的则是出征和凯旋。4.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作”,作“如”解。“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驰骋,弓弦像打雷一样发出巨鸣。两句从表面上看是写战马和武器,实际上是在描写出征战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再次从视觉听觉角度,以对偶的手法概括出激烈的战斗场面,描绘出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君王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在生前和死后都博得了千载好名声。这两句是对上文的一个收束,是词人对自己报国建功理想的诉说,对自己一生全部追求的概括。6.可怜白发生!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直接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感慨,点名全词的主旨。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六、理解性默写:1.本词中词人描写自己念念不忘报国的感人情景的句子是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本词中表达词人愿意为国效力,梦中不忘戍边报国志愿的句子是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本词中描写落魄英雄深沉感慨,醉中入梦的情景的句子是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本词中词人借梦境寄予自己的理想,表露出自己力主抗金的一贯立场的句子是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5.本词中与陆游那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之情殊途同归的句子是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本词中描写豪迈的军中生活的句子是什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7.本词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以对偶的修辞方法再现豪迈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什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8.本词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9.本词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以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再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0.本词中词人刻画自己想象中的驰骋疆场的威武形象的句子是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1.本词中描写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的句子是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2.本词中点明戍边将士们冲锋陷阵,激烈战斗的目的的句子是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3.本词中表达词人欲助君王收复失地,也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句子是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4.本词中明确抒写词人的报国建功志向的句子是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5.本词中抒发了词人对南宋统治阶级不满,也表达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的句子是什么?可怜白发生!16.本词中直接抒发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的句子是什么?可怜白发生!17.本词中点名全词主旨的句子是什么?可怜白发生!真题展示(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1-3题。(6分)(2022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 这首词是辛弃疾退居上饶期间寄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_的理想,抒发了_的悲愤心情。 (2分)2. 划线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3. 词作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案:1.参考:1)杀敌报国、收复失地;   2)壮志难酬、英雄迟暮。  评分:2分。2.参考: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大家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光明前景。  评分:2分。3.示例:作者有着强烈的恢复中原、杀敌报国的愿望和行动力,但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实现梦想的条件。词人笔下跌宕起伏的疆场征战,收复中原的宏图壮志,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醉里梦里的理想高峰,跌回到冷酷的现实,留给词人的也只有沉痛地慨叹“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报国无门,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醉里挑灯看剑”,只能“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评分:2分。(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1.2题。(共7分)(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破阵子·为陈同市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虚实结合。首句写实,似醉非醉中“        ”的行为展现了作者想要重返战场的内心世界;然后由实转虚,先写军旅生活和点兵盛况,接着以马奔跑速度之快和弓弦声音之响从形声两个方面写出了        ,最后写行军用兵所取得的胜利成果;结句在写实中与首句呼应,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全词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也抒发了词人        。(3分)2.本词与渔家傲·秋思都对边地乐声进行了描写,请结合两首词,说说你从画线句描写的乐声中各读出了怎样的情感。(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案:1.答案:挑灯看剑    行军作战的疾风迅雷之势(战争的激烈)    壮志难酬的感慨(悲愤)(共3分。共3空,每空1分)2.答案示例:“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写乐器演奏出的塞外歌曲,我从这乐声中读出了词人渴望在战场上杀敌报国的悲壮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写边地传来的悠悠羌笛之声,我从这乐声中读出了征人思乡的愁情。(共4分。每句分析2分,分析诗句中的乐声1分,分析乐声传递出的情感1分)(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共计6分)(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题)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3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如何理解?(3分) 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1)“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意味着词人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 (2) 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3)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回答两点且合情合理即可, 3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6分)(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2)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3分) 答案:21.(1)C(3分)(“实写”不准确。)(2)(3分)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1分)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1分)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1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知识梳理与浏览题.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