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docx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判定题1、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 )× 2、孔子的思想以“ 和” 为核心;()× 3、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东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 )4、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5、孔子主见学习内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 )6、范蠡是越王勾践时的大将军;( )× 7、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 ()8、伯夷与叔齐是殷朝末年人;( )× 9、伯夷与叔齐是亲热伴侣关系;( )10、蒋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臣;()11、“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是对老师学问的颂扬与推崇;( )× 12、论语· 乡党中言“ 唯酒无量” 是指孔子酒量惊人;( )13、论语中认为,学诗可以培育集体观念;( )× 14、“ 过犹不及” 出自道德经;( )× 15、“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出自孟子;( )× 16、“ 吾日三省吾身” 出自颜回之口;( )17、“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语出孟子;( )× 18、“ 逝者如斯夫” 中逝者是指死去的先烈;()19、“ 过犹不及” 是指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了;( )20、“ 脍不厌细” 是指鱼肉不嫌切得细;( )× 2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出自论语· 乡党;( )22、“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行夺志” 出自论语· 子罕;( )× 23、孔子是在楚国闻韶乐;( )× 24、孔子认为,无论什么缘由,只要“ 父母在”,都应“ 不远游”;( )2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中,后半句是指小人总是忧愁担心;( )× 26、论语· 子罕中提到,孔子有顽固己见的毛病;( )27、佾是指古代的舞蹈,每行八人为一佾;( )× 28、“ 君子周而不比” 是指君子不喜爱与人比较;( )× 29、“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语出子路;( )30、“ 礼之用,和为贵” 出自论语· 学而( )× 31、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32、“教学相长 ” ,“循序渐进 ”等教学原就最早出自论语;( )× 33、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 34 国学是指过去的学问; ( )35 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理论和方法;()× 36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其中以经部、史部为主;( )37 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 38 国学一词是我国文化进展史上始终存在着的学术名词;( )× 39 训诂学是中国人做学问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40 国学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 )× 41 诸子百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 )× 42 国学主要是文献之学; ( )43 国学中的每一种学问都有不完善之处;()( ) 第 1 页,共 47 页 × 44 道家与道教本质上是一回事;( )45 不明白儒家就不能明白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与精神源泉;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46 现如今,我们可以将国学精神搬来作为时代精神;( )()× 47 近代陈独秀曾提出“ 整理国故” 以“ 再造文明”;( )58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学问共同体;( )49 文学性较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 )50孟子仍是语录体著作;( )51 孟子认为“ 人皆可以尧舜”;( )× 52“ 仁者无敌” 一词出自论语;( )53 孟子认为人的毛病在于喜爱当别人的老师;( )54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55 孟子警告同学: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就茅塞之矣;而废;( )” 这说明有为者必需坚持究竟,不能半途56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 57 孟子以 “人性恶 ”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 58 庄子为春秋时宋国蒙城人;( )59 庄子所持宇宙与人的关系是“ 天人合一”;( )60 庄子具有通达的生死观; ( )× 61 庄子主见在精神上逍遥悠闲,但在形体上需要有所约束;( )62 庄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公平的;( )× 63 司马相如是今日湖北人;( )64 一个人的成就是可以由他的生活态度来打算的;( )65 庄子认为不应当将就别人去成功;( )× 66 道家主见减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 )× 67 儒家强调“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68 庄子从不借鉴儒家的观点来阐明自己的主见;( )× 69 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 70 韩非子是春秋时期韩国人;( )71“ 六经” 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 五经” 之外,再加乐经;()× 72高校是由孔子的同学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 初学入德之门 ”的讲解;()× 73孟子以 “ 人性恶 ” 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7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7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7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7韩非思想的规律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7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79.孔子被尊为“ 至圣”,孟子被尊为“ 亚圣”,他们合称孔孟; ()× 8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确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训练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因素;()81.孟子警告同学: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就茅塞之矣;而废;()8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详细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这说明有为者必需坚持究竟,不能半途8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这说明白学问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存和提高的过程; ()× 8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 8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8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8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说明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88古时,不同的伴侣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伴侣叫“ 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伴侣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转变深厚友情的伴侣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伴侣叫“ 君子交 ” ;心愿相投、相知很深的伴侣叫“神交 ” ; ()89.三省六部制中的“ 三省”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 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9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91.我国第一部特地争论训练教学问题的著作是高校()× 9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 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训练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93科举中“ 连中三元” 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9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 字典” 为书名的著述;()× 95.“教学相长 ” ,“循序渐进 ”等教学原就最早出自论语;()9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97.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同学获得学问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假如能不懈努力,就肯定能学有所成;()98.战国后期,我国显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训练文献是学记;()一、判定题1“ 六经” 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 五经” 之外,再加乐经;()2高校是由孔子的同学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 初学入德之门” 的讲解;(X)3孟子以“ 人性恶” 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X)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韩非思想的规律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9. 孔子被尊为“ 至圣”,孟子被尊为“ 亚圣”,他们合称孔孟; ()10. 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确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训练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因素;()11. 孟子警告同学:“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就茅塞之矣;”这说明有为者必需坚持究竟,不能半途而废; ()12. 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详细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3.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这说明白学问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存和提高的过程;()14. 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X)15.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1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说明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古时,不同的伴侣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伴侣叫“ 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伴侣叫“ 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转变深厚友情的伴侣叫“ 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伴侣叫“ 君子交” ;心愿相投、相知很深的伴侣叫“ 神交” ;() 第 3 页,共 47 页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19. 三省六部制中的“ 三省”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 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0. 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21. 我国第一部特地争论训练教学问题的著作是高校(X)22. 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训练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23科举中“ 连中三元” 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2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 字典” 为书名的著述;()25. “ 教学相长” ,“ 循序渐进” 等教学原就最早出自论语;(X)26.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27.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荀子认为同学获得学问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假如能不懈努力,就肯定能学有所成;()28. 战国后期,我国显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训练文献是学记;()一、判定题(对的打“ ”,错的打“ × ”)(每题 1 分,共 10 分)1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2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 )3我国第一部特地争论训练教学问题的著作是高校;(× )4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 )7高校是由孔子的同学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 初学入德之门” 的讲解;(× )8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详细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9韩非思想的规律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10战国后期,我国显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训练文献是学记;()单项题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A 1、孔子是春秋时()国人; 第 5 页,共 47 页 - - - - - - - - - A、鲁B、齐C、燕D、韩C2、高校和中庸是()中的两篇;A、论语B、孟子C、礼记D、国风D3、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原与并称“ 六经”;A、论语B、道德经C、国风D、乐经B4、孔子特别喜爱,甚至达到“ 韦编三绝” 的程度;A、诗B、易C、书D、乐A5、儒家以()为人生追求的目标;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经世致用C、博古通今D、经邦济世B6、在训练的基本方法上,孔子主见();A、三人行,必有我师B、因材施教C、文、行、忠、信D、好为人师B7、“ 君子不器” 的含义是();A、君子不应被重视B、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功能C、君子应当被重视D、君子不是器皿,不是摆设C8、“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中,北辰是指();A、北斗星B、北方的星空C、北极星D、北方的星辰D9、“ 弟子入就孝,出就弟” 中,弟是指();A、敬重父母B、敬重师长C、友爱弟弟D、敬重兄长D1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不逾矩B、谨而信C、不贰过D、思无邪A11 、“ 德不孤,必有邻” 出自();A、论语B、孟子C、高校D、中庸A12 、“ 不迁怒、不贰过” 出自();A、论语B、孟子C、高校D、中庸D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A、论语· 乡党B、论语· 先进C、论语· 子罕D、论语· 泰伯B14、 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 ();”;A、光阴如梭B、不舍昼夜C、光阴如晦D、不曾停留D15、论语· 泰伯有言:兴于、立于、成于;()A、乐、礼、诗B、诗、乐、礼C、礼、乐、诗D、诗、礼、乐B16、 往者不行谏, (); A、切问而近思B、来者犹可追C、来者不行举D、道听而途说C17、“ 吾日三省吾身” 出自();A、孔子B、孟子C、曾子D、荀子B18、有子曰:“ ()之用,和为贵”;A、仁B、礼C、信D、勇D19、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A、忍B、仁C、和D、恕B20、“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说的是()的典故;A、秦穆公B、楚庄王C、齐桓公D、晋文公C21、“ 吕端大事不糊涂” 中的吕端为()时期宰相;A、东晋B、西晋C、北宋D、南宋A22 、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A、仁B、义C、礼D、智B23、孔子说的“ 不迁怒、不贰过”,是指哪个弟子?();A、子贡B、颜回C、子路D、子由A24 、子曰:“ ()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A、中庸B、仁义C、忠孝D、孝弟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C25、林语堂在其 1937 年版的中,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赞扬;A、人生的境域 B、论语译注 C、生活的艺术 D、求知的希望A26 、“ 人无忠信,不行立于世” 出自();A、程颐 B、孔子 C、程顾 D、朱熹27、“ 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出自();A、石涛 B、郑板桥 C、唐寅 D、朱耷28、“ 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中,啮雪是指();A、精神上的超升 B、技法上的精进 C、人格上的完善 D、意念上的执着29、“ 吕端大事不糊涂” 典出();A、宋太祖 B、宋高祖 C、宋太宗 D、宋江30、蒋琬是三国时期()的名臣;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晋国31、“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句里的 “ 庠序 ”指的是()A 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32、“学而优就仕 ” 概括了()关于训练目的的主见;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3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的思想最早出自 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34、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 ”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5、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个回答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36、孔子在()上主见 “仁者爱国 ”, “克己复礼 ”;A.训练 B.政治 C.经济 D.军事37、以下名言属于孔子说的是()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的思想出自 A.学记B.论语 C.四书集注 D.孟子39、反映孔子训练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是()A.有教无类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4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选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B.择其好者而从之,其不好者而改之;D.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更之;42、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 半部()治天下 ”的名言;A.论语 B. 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43、子曰: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行以语上也;”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 的教学方法;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示诱导 D.有教无类44、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 六艺 ” ,“六艺 ”指的是()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4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个回答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46、古人认为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轻盈4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 A.论语B.荀子C.春秋D.中庸48、汉代第一提出“独尊儒术 ”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49、诗曰: “夙夜匪解; ” 是什么意思?()A.从早到晚都在解题;B.从早到晚都不懈怠;C.早出晚归 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50、子曰: “ 好学近乎()” ;A.仁 B.智 C.知 D.勇51、()为爱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主见;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林就徐52、孟子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A、子由 B、子思 C、子路 D、孔融5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进展为()学说;A、法治 B、人治 C、仁政 D、德政54、孟子的“ ()” 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训练理论的依据;A、性善论 B、性恶论 C、人性自利 D、仁的思想55、孟子一书在()时正式被列为“ 经”;A、东汉 B、西汉 C、北宋 D、南宋56、典故“ 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A、孟子B、论语C、中庸D、战国策57、成语“ 仁者无敌” 出自();A、孟子B、论语C、中庸D、战国策58、以下孟子认为最为重要的是();A、君主 B、军队 C、人民 D、社稷59、尽信书,就不如无书 出自();A、孟子· 梁惠王上B、孟子· 滕文公下C、孟子· 离娄下D、孟子· 尽心下6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行逭 出自();A、尚书· 太甲中B、孟子· 滕文公下C、论语· 子张D、孟子· 尽心下6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表达了孟子的()A.训练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62、以下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猛不能屈;)”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就槁矣;63、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是非之心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64、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A.义B.仁C.礼D.智65、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A.人性恶B.人性善 C.人性无善恶 D. 人性有善恶66、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A.训练 B.政治C.经济 D.军事6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孟子以这就 “ 揠苗助长 ” 的寓言说明白()的重要性; 第 7 页,共 47 页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A.巩固性 B.启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68、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A.智之端 B.仁之端 C.义之端 D.礼之端6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当(); 第 8 页,共 47 页 A.专心致志 B.磨练意志 C.持之以恒D.深造得意70、孟子认为有无()是人和禽兽相区分的重要标志;A、学问B、先天和善本性 C、才能 D、财宝A71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A、庄子· 渔父B、庄子· 天下篇C、庄子· 杂篇D、庄子· 秋水c72、庄子认为人生最大的悲伤是();A、失宠B、失窃C、失志D、死亡c73、在其妻死后能“ 鼓盆而歌” 的人是();A、孟子B、老子C、庄子D、韩非子d74、“ 东施效颦” 的故事出自();A、战国策B、孟子C、道德经D、庄子a75、在鲁迅与庄子中对庄子进行高度颂扬的作家是();A、郭沫如B、瞿秋白C、刘心武D、茅盾b76、认为“ 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开头的” 人是()A、郭沫如B、闻一多C、刘心武D、茅盾c77、庄子名句“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中,“ 指” 的意思为();A、指导B、手指C、油脂D、旨在a78、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是:()是最牢靠的财宝;A、学问B、道德C、权力D、宗教c79、司马相如为()时人;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a80、庄子云:“ 无迁令,无劝成,过度无益;” 其中无迁令是指();A、转变法令B、无法下达命令C、执行命令而不转变D、将就下达命令a81、马援之女“ 马皇后” 为()的皇后;A、汉明帝B、汉武帝C、光武帝D、汉章帝c82、在汉明帝的马皇后之言行上,我们看到了();A、私欲B、偏爱C、无私的爱D、暴戾b83、庄子中“ 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权” 是指();A、权益B、变通C、权力D、特权b84、庄子· 说剑中,庄子向()说剑;A、赵平王B、赵文王C、宋平王D、宋襄王a85、庄子· 德充符中,与孔子门徒一样多的人是();A、王骀B、王充C、常季D、子由a86、荀子是韩非子的();A、老师B、同学C、同学D、没有关系b87、秦相李斯是韩非子的();A、老师B、同学C、同学D、没有关系c88、韩非子的学术思想服务的对象是();A、农夫B、商人C、帝王D、军队c89、韩非子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这个后来被称作是心理学上的();A、挫折反应B、晕轮效应C、补偿反应D、门面效应C90、将韩非子“ 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称作是心理学上的补偿反应的人是(A、茅盾B、鲁迅C、钱钟书D、巴金D91、以下不属于法家的代表性人物的有();A、韩非子B、商鞅C、申不害D、太子丹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B92、在法家中,商鞅重视的思想是();A、术 B、法 C、势 D、说A93 、在法家中,申不害重视的思想是();A、术 B、法 C、势 D、说C94、在法家中,慎到重视的思想是();A、术 B、法 C、势 D、说A95 、韩非子是一部()学巨著;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A96 、韩非的思想博大精深,涉猎广泛,但其核心思想是();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B97、韩非的思想渊源颇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家思想;A、儒 B、道 C、法 D、墨A98 、韩非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进化论 B、人性论 C、治国论 D、宿命论B99、韩非思想的规律起点是();A、社会进化论 B、人性论 C、治国论 D、宿命论A100、韩非认为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上古时期主要是();A、道德 B、智谋 C、气力 D、法制B10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 “庠序 ”指的是()A 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C10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特地论述训练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D10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孟子的()A.训练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D104.以下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 *不能移,威猛不能屈;A105.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B106.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A.义 B.仁 C.礼 D.智A10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B108.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A.人性恶 B. 人性善 C.人性无善恶 D.人性有善恶A109.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A.训练 B.政治 C.经济 D.军事B110.孔子在()上主见“仁者爱国 ”,“ 克己复礼 ” ;A.训练 B.政治 C.经济 D.军事C11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就槁矣;孟子以这就 “ 揠苗助长 ” 的寓言说明白()的重要性;A.巩固性 B. 启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B112.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A.智之端 B.仁之端 C.义之端 D. 礼之端A113.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A.训练 B.政治 C.经济 D.军事B114.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第 9 页,共 47 页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A.墨子B.孔子C.韩非 D.老子B11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当()A.专心致志 B.磨练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得意C116.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简单片面,阻碍熟悉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的思维方法;A.注意 “ 积” “渐” B.闻、见、知、行结合 C.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D. “虚壹而静 ” ,专心有恒D117.以下语句,哪一句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就远怨矣; 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11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的思想出自 A.学记B.论语 C.四书集注 D.孟子A119.反映孔子训练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是()A.有教无类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12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