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专项复习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2722833
资源大小:5.34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专项复习及答案解析.doc
2020年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专项复习1.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结论A相同温度下,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甲、乙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并向甲中加入少量胆矾固体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甲>乙B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C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D向2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molL-1Zn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1CuSO4溶液,又产生黑色沉淀溶度积:KSP(ZnS)>KSP(CuS)A. AB. BC. CD. D2. 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加入 KSCN的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 溶液中可能含Cu2+D. 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3.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2,则通入的Cl2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A. 14B. 13C. 12D. 184.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0.1molL-1Na2CO3溶液滴入BaCl2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Ksp(BaSO4)>Ksp(BaCO3)B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证明KI3溶液中存在I3-I2+I-平衡C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Y,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沉淀又溶解Y可能是CO2气体D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A. AB. BC. CD. D5.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紫红色I-还原性强于Cl-B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OH)3不溶于氢氧化钡溶液C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共热数分钟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D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出现黑色沉淀Ksp(AgCl)<Ksp(Ag2S)A. AB. BC. CD. D6. 下列有关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 还原性:Li<Na<K<RbB. 氧化性:O2>S>P>SiC. 还原性:F-<Cl-<Br-<I-D. 氧化性:K+>Na+>Mg2+>Fe2+7. 利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是()置于光亮处A、探究氧化性:Cl2>Br2>I2B、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验证非金属性:Cl>C>SiD、验证甲烷和氯气能发生反应A. AB. BC. CD. D8. 黄铁矿(FeS2)中-1价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ClO3-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如下9. _ClO3-+_FeS2+_H+=_ClO2+_Fe3+_SO42-+_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lO3-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B. ClO3-的氧化性强于Fe3+C. 生成lmolSO42-时,转移7mol电子D.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10.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编号叙述I叙述IIAFe3+的氧化性比Cu2+强FeCl3溶液可用于溶解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BNH4Cl受热分解加热可将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分离C金属活动性铜比铁弱镀铜铁制品表层划损后仍然受到保护DCl2具有漂白性用氯气制盐酸A. AB. BC. CD. D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将KI和FeCl3溶液混合,溶液变棕黄色,说明还原性Fe2+>I-B. NO2通入FeSO4溶液中的过程中由浅绿色变为黄色C. 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12.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签別甲烷和乙烯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双察溶液是否变红C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深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过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A. AB. BC. CD. D13.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I2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蓝色B配制100mL1.0molL-1CuSO4溶液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C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別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D验证Cu(OH)2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可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A. AB. BC. CD. D14. 以下反应不属于“同一价态的同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A. 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B. 硫与热NaOH溶液C. H2O2溶液中加入MnO2D. KClO3与盐酸15. 如图AD四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气态氢化物,D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B、C、D中共含有的元素是()A. ClB. FeC. CD. N16. 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B. 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C. 将过量的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D. 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17. 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错误的是()A. “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还原性B. “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C. 2CuH+3Cl2点燃2CuCl2+2HClD. CuH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18.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 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水解后能吸附水中杂质B. 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水解后能吸附水中杂质C. 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 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19.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 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时生成 1mol白色沉淀B.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C.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D.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过量紫色消失H2O2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B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有白色沉淀生成X一定是Cl2C向FeBr2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有机相呈红棕色,水相呈无色Fe2+的还原性大于Br-D铝丝用砂纸打磨后,放在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变红色铝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A. AB. BC. CD. D21. 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Tl+最外层有3个电子B. 氧化性:Tl3+>Ag+>Fe3+C. 还原性:Tl+>AgD. 铊位于第五周期第A族22. 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23. 2Fe3+2I-=2Fe2+I2 24. 2Fe2+C12=2Fe3+2C1- 25.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A. Fe3+>C12>MnO4-B. Fe3+>Cl2>I2C. I2>Cl2>Fe3+D. MnO4->Cl2>Fe3+26. 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分别测定饱和NaClO溶液与饱和CH3COONa溶液的pH,pH(NaC1O)>pH(CH3COONa)ClO-结合H+的能力比CH3COO-的强B25时,向pH等于2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0.0lmolL-1的稀盐酸,溶液的pH会变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将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2O2>Fe3+D向2mL2%NaOH溶液中加入lmLl%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mL5%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葡萄糖中含有醛基A. AB. BC. CD. D27. 用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发生反应S+NaOH-Na2SO3+Na2S+H2O(未配平)。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方程式中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均含离子键和共价键B. 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方程式中S和H2O的化学计量数相同D. 清洗之后的废液呈碱性29. 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B.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C. 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D.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30. 已知氧化性:Br2>Fe3+向含有2molFeBr2的溶液中加入含amolCl2的氯水,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Cl-B. 当a1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C. 当a=2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为:c(Fe3+):c(Br-):c(Cl-)=1:2:2D. 当a3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参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Zn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甲中Cu、Zn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而加快反应速率,但甲中生成氢气体积减少,所以生成气体体积甲<乙,故A错误; B.双氧水能氧化亚铁离子,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而干扰双氧水的氧化,所以不能比较双氧水和铁离子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 C.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粉状的大理石表面积大于块状的大理石,所以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故C正确; D.硫化钠过量导致两种沉淀都产生,所以不能比较溶度积大小,故D错误; 故选CA.Zn和硫酸铜反应生成Cu,甲中生成氢气体积减少; 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双氧水也能氧化亚铁离子; C.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硫化钠过量导致两种沉淀都产生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物质之间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度积大小比较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评价能力,易错选项是D,注意如果硫化钠不足量时可以比较溶度积大小,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氧化能力大小的比较,能正确判断固体的成分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固体的成分了解反应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溶液的成分。【解答】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含有Fe2+;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可能含有Cu2+,一定含有Fe2+;A、溶液中一定不含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故A正确;B、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故B错误;C、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可能含有Cu2+,故C正确;D、通过以上分析知,剩余固体中可能是Fe、Cu,还可以是Cu,所以剩余固体中一定有Cu,故D正确。故选B。3.【答案】A【解析】解:已知还原性I->Br->Cl-,反应后I-有剩余,说明Br-浓度没有变化,通入的Cl2只与I-发生反应, 设原溶液中含有2molCl-,3molBr-,4molI-,通入Cl2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 则各离子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Cl-,3molBr-,2molI-, Cl-增加了2mol,则需1molCl2, 则通入的Cl2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14, 故选A已知还原性I->Br->Cl-,反应后I-有剩余,说明Br-浓度没有变化,通入的Cl2只与I-发生反应,根据反应的方程式2I-+Cl2=2Cl-+I2计算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离子还原性的强弱比较,题目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4.【答案】B【解析】解:A.表达式相同的溶度积,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硫酸钡、碳酸钡都是白色沉淀,所以没有明显现象,且Ksp(BaSO4)<Ksp(BaCO3),故A错误; B.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原来的溶液是KI3溶液,由现象可知,KI3溶液中存在I3-I2+I-平衡,故B正确; C.氢氧化铝只能溶解在强酸中,若Y是CO2气体,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故C错误; D.酸性溶液中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则溶液变黄色,可能为亚铁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故D错误; 故选BA.表达式相同的溶度积,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 B.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碘离子; C.氢氧化铝能溶于强酸但不溶于弱酸;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双氧水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性强弱比较、化学平衡、溶度积大小比较、氢氧化铝的性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D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为易错点5.【答案】A【解析】解:A.溶液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说明I-还原性强于Cl-,故A正确; B.白色沉淀为硫酸钡,Al(OH)3溶于强碱,故B错误; C.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时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题中没有调节溶液至碱性,故C错误; D.溶解度大的难溶物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难溶物,AgCl白色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所以说明Ksp(Ag2S)<Ksp(AgCl),故D错误 故选AA.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B.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C.水解后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D.溶解度大的难溶物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难溶物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还原性比较、离子检验以及沉淀转化等,把握反应原理及反应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实验的评价性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D【解析】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还原性:Li<Na<K<Rb,故A正确; B.O2、S、P、Si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氧化性:O2>S>P>Si,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还原性:F-<Cl-<Br-<I-,故C正确; D.K、Na、Mg、Fe金属性依次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所以氧化性:K+<Na+<Mg2+<Fe2+,故D错误; 故选:D。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和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7.【答案】D【解析】解:A.氯气与KI反应,图中装置不能比较Br2、I2的氧化性,故A错误;B.浓度、催化剂均不同,不能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C.盐酸为无氧酸,盐酸与硅酸钠反应,则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C错误;D.甲烷和氯气置于光亮处发生反应生成HCl易溶于水,试管中液面上升,图中装置可验证甲烷和氯气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8.【答案】B【解析】解: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5价降低为+4价,做氧化剂,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3价,硫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6价,失电子总数=1+72=15,得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5ClO3-+FeS2+14H+=15ClO2+Fe3+7H2O+2SO42-, A.ClO3-是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Fe3+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ClO3-的氧化性强于Fe3+,故B正确; C.生成lmolSO42-时,转移7.5mol电子,故 C错误; D.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不是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B。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5价降低为+4价,做氧化剂,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3价,硫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6价,失电子总数=1+72=15,得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5ClO3-+FeS2+14H+=15ClO2+Fe3+7H2O+2SO42-, A.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失电子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C.离子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 D.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配平、电子守恒、概念的理解应用、离子性质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答案】A【解析】解:A.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可知Fe3+的氧化性比Cu2+强,叙述均合理,且存在因果关系,故A正确; B.氯化铵不稳定,铵盐与碱加热生成氨气,叙述合理,但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故B错误; C.镀铜铁制品表层划损后,金属活动性铜比铁弱,构成原电池中Fe为负极,加快腐蚀,叙述II不合理,故C错误; 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叙述I不合理,而用氯气制盐酸合理,故D错误; 故选AA.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 B.氯化铵不稳定,铵盐与碱加热生成氨气; C.镀铜铁制品表层划损后,构成原电池中Fe为负极; 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性质、原电池及应用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10.【答案】B【解析】解:A.将KI和FeCl3溶液混合,溶液变棕黄色,发生反应为2Fe3+2I-=2Fe2+I2,其中I-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说明还原性I->Fe2+,故A错误;B.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所以NO2通入FeSO4溶液中的过程中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故B正确;C.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的物质都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如臭氧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故C错误;D.SO2与BaCl2在溶液中不反应,则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现象,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检验、二氧化硫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1.【答案】B【解析】解:A.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而甲烷不反应,能够褪色的是乙烯,可鉴别,故A正确; B.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能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从而造成干扰,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变红色即可判断,故B错误; C.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深,说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I-+Br2=2Br-+I2,溴是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所以溴的氧化性大于碘,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B。A.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而甲烷不反应; B.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能被硝酸根离子氧化; C.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常见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12.【答案】B【解析】解:A.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蓝色,说明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碘,所以氧化性氧化性:Cl2>I2,故A正确;B.配制100mL1.0molL-1CuSO4溶液时,所得溶液体积必须为100mL,而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00mL,故B错误;C.分別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可以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故C正确;D.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可说明氢氧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铜,则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故D正确;故选:B。A.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生成碘单质,据此可判断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B.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00mL;C.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快慢可以判断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可说明氢氧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铜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性质的比较、溶液配制、离子检验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13.【答案】D【解析】解:A.S2O32-+2H+=S+SO2+H2O反应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部分升高到+4价被氧化,部分降低到0价被还原,故A不选; B.反应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部分升高到+4价被氧化,部分降低到-2价被还原,故B不选; C.反应物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部分升高到0价被氧化,部分降低到-2价被还原,故C不选; D.反应物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反应物盐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故D选; 故选D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则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4.【答案】D【解析】解:A.如A为Cl2或HCl,二者都不与O2反应,不存在如图转化关系,故A错误;B.如为Fe,不可能实现如图转化关系,故B错误;C.如为C,则D可能为H2CO3,不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如为N,则B为NO,C为NO2,D为HNO3,可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故D正确;故选D。由框图转化关系可知,B应为氧化物,D能与Cu反应生成B,说明D应为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则D可能为浓HNO3或浓H2SO4。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D与Cu反应生成B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点,学习中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15.【答案】A【解析】解:A.SO2溶于水显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有强氧化性,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SO42-,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所以产生的沉淀是BaSO4,故A错误;B.溴具有氧化性,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则溴被还原,所以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C.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电离出H+而使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溶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不能漂白石蕊试液,故C正确;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和NaHCO3反应生成CO2,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故D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侧重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题目难度不大16.【答案】B【解析】解:A.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在反应中CuSO4作氧化剂,则“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一定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在反应中CuSO4作氧化剂,则“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CuH跟氯气反应生成CuCl2和HCl,则点燃时的方程式为:2CuH+3Cl2点燃2CuCl2+2HCl,故C正确; D.CuH中Cu元素为+1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所以CuH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BA.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在反应中CuSO4作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CuH跟氯气反应生成CuCl2和HCl; D.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利用信息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高铁酸钾(K2FeO4)中Fe元素为+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故选A。 考点:氧化性 点评:一般来说,变价元素位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氧化性最强,随着化合价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18.【答案】D【解析】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 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这说明还有碘单质生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I2+2CuI。A.根据以上分析可在转移2mole-时生成2mol白色沉淀,A错误;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这是由于SO2被碘氧化导致,体现的是SO2的还原性,B错误;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氧化剂,C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19.【答案】A【解析】解:A.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溶液紫色消失,证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H2O2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作还原剂,故A正确; B.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气体X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可能为臭氧,不一定是Cl2,故B错误; C.向FeBr2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Fe2+的还原性大于Br-,则亚铁离子优先被氧化,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后有机相呈无色,水相呈红棕色,故C错误; D.铝丝用砂纸打磨后,放在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Al表面被硝酸氧化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三氧化二铝不与硫酸铜反应,则铝表面不会生成铜,故D错误; 故选AA.紫色消失,说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双氧水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 B.只能证明气体X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该气体不一定为氯气; C.氯气少量,亚铁离子优先反应,则有机层应该为无色; D.Al表面被硝酸氧化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未知物判断、铝的化学性质等知识,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20.【答案】B【解析】解:A、铊(Tl)与铝同主族,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相同,故A错误; B、Tl3+2Ag=Tl+2Ag+,且Ag+Fe2+=Ag+Fe3+.氧化剂Tl3+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Ag+,氧化剂Ag+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Fe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Tl3+>Ag+>Fe3+,故B正确; C、Tl3+2Ag=Tl+2Ag+,反应中还原剂Ag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Tl+,故C错误; D、原子序数为81,和铝同主族,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铊位于第六周期第A族,故D错误; 故选BA、依据铊(Tl)与铝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为3;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依据题干反应判断; C、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应用,规律分析和判断,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强弱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e3+>I2;根据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Cl2>Fe3+;根据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MnO4->Cl2,因此氧化性强弱顺序应该是MnO4->Cl2>Fe3+>I2,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顺序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都是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试题贴近高考,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氧化剂和氧化产物,然后灵活运用即可。22.【答案】D【解析】解:A.饱和NaClO溶液与饱和CH3COONa溶液的浓度不同,应测定等浓度时盐溶液的pH比较酸性,故A错误; B.加入少量0.0lmolL-1的稀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说明醋酸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B错误; C.过氧化氢、硝酸根离子均可氧化亚铁离子,则不能说明氧化性:H2O2>Fe3+,故C错误; D.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故D正确; 故选:D。A.饱和NaClO溶液与饱和CH3COONa溶液的浓度不同; B.加入少量0.0lmolL-1的稀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电离平衡的逆向移动; C.过氧化氢、硝酸根离子均可氧化亚铁离子; D.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盐类水解、有机物的检验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3.【答案】A【解析】解:A.方程式中含钠元素的化合物为NaOH、Na2SO3、Na2S,其中NaOH、Na2SO3均含离子键和共价键,Na2S只有离子键,故A错误; 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S+6NaOH=Na2SO3+2Na2S+3H2O,所以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正确;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S+6NaOH=Na2SO3+2Na2S+3H2O,所以方程式中S和H2O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故C正确; D.生成Na2SO3、Na2S都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所以清洗之后的废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A。用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发生反应S+NaOH-Na2SO3+Na2S+H2O,其中S既升高又降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S+6NaOH=Na2SO3+2Na2S+3H2O,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本题切入点是元素化合价,注意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