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课题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型 课时学习目标新授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一些物质简洁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简洁溶解在水中;不简洁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别出来;过程与方法:观看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简洁溶解和不简洁溶 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别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争论溶解与不简洁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 溶解问题的爱好;在观看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 观看才会使描述更精确;严格依据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 试验;学习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点;学习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习预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 1;(沙在使用 前淘洁净;学习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 课题) ;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一些物质简洁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简洁溶解在水中;不简洁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别出来;过程与方法:观看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简洁溶解和不简洁溶解的现 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别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争论溶解与不简洁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 题的爱好;在观看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看才会使描述更 精确;严格依据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试验;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22 至 24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食盐、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 书;(二)试验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 同学观看试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 的玻璃杯内,不搅拌,悄悄观看,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 会再搅拌,观看它们的变化; 2. 同学汇报观看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 呢? (留意订正同学的汇报:食盐在水里简洁溶解,沙在水里不容 易) 3. 组织争论: 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定出" 盐在水里简洁溶解 "?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定 "沙在水里不简洁溶解 " ?(板书食盐的溶解现 象和沙不简洁溶解现象;)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 老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简洁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 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简洁溶解, 我们就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同学试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悄悄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 观看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轻轻搅拌 一会儿, 3. 组织汇报: 面粉在水中简洁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仍能观看到什么现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 老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 争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 老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看,我们可以采纳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试验的 规范操作,留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 同学试验: 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看滤纸,汇报观看结果; 8. 沟通试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熟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提醒同学留意: 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溶解 板书设计- 第 1 课时习题,写书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课题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课型新授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课时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匀称地、稳固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 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别出来;过程与方法:观看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 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熟识到试验中细致观看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点;学习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习预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 盐 1、沙 1、面粉 1;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溶解是指物质匀称地、稳固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 或者沉降的方法分别出来;过程与方法:观看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 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熟识到试验中细致观看的重要性;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25 至 26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高锰 酸钾的溶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 书;(二)试验 一、 观看高锰酸钾的溶解 1. 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 老师讲解:为了清楚地观看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试验;老师出示高锰酸钾;(老师 这是同学首次接触化学药品)取放演示要规范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3. 引导观看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 同学试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 轻轻 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看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留意同学对观看到的细节地描述) 6. 同学汇报: 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观看记录试验:进一步观看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形,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看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别吗是溶解仍是没溶解 2. 小组沟通:修正描述和记录;3. 全班争论沟通: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看和区分吗?我们是怎样观看和区分的呢? 4. 整理记录:同学对溶解特点的熟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溶解- 第 2 课时习题,写书上;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板书设计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别吗 是溶解仍是没溶解课题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课型 课时学习目标新授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匀称地、稳固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就不能;过程与方法:观看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熟识到细致、客观地观看、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 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学习重点 通过明白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学习难点 观看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学习预备 分组试验:烧杯 2、酒精 1、食用油 1、醋 1、筷子 1、装水试管 3、试管架 1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课题) ;二、出示目标: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板书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匀称地、稳固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 就不能;过程与方法:观看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熟识到细致、客观地观看、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 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认真看课本第 27 至 28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高锰酸钾的溶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 书;(二)试验 一、观看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1.老师引入: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简洁溶解在水中,形成透亮、稳固的溶液;那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 呢?谈谈你们的体会; 2. 老师提问:“ 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 今日我们就来 争论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3. 组织分组试验: 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 渐渐地 倒入盛水的烧杯 中;(试验前肯定要明确观看目的;) 4. 引导同学观看: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仍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轻轻搅拌后有什么现象?中溶解了吗?搅拌后胶水或洗发液在水 5. 沟通: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留意描述) 6. 整理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在笔记本上;二、观看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 组织观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 2. 推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 3. 组织试验: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 15 毫升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 1-2 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观看;(老师要做好演示试验,观看要做记录;) 4. 组织沟通: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形; 5. 组织争论: 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能溶解在水中吗?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 6.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会怎样?怎样说明 这种现象?(假如时间充分可在课堂上完成此试验;) 7. 整理记录: 我们如何来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简洁溶解的现 象?三、拓展: 课后连续观看仍有哪些物体也能相互溶解;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 对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溶解 板书设计- 第 3 课时习题,写书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渐渐地 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课题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声音的变化课型 课时学习目标新授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打算的,振动幅度越大,声 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 动的频率打算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 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 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 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看, 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学习重点 熟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打算的,音高是由物体振 动的频率打算的;学习难点 如何引导同学从试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 度打算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打算的;学习预备 分组材料:钢尺、 4 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 验记录纸、 1 根橡皮筋、 3 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学习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 声音的变化 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板书课题)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打算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打算的,振动 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 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 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看,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49 至 51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 声音强弱的变化 . 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名师归纳总结 (一)看书同学认真看书,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第 13 页,共 3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书;(二)试验观看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1、使钢尺发出声音: 出示钢尺: 你能想方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留意:拨动钢尺时,防止尺子与桌子发声;2、争论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要求:轻轻拨动钢尺, 观看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 用力拨动钢尺,观看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 次,并记录下表;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 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 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打算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观看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 4 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觉吗?(同样大 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2、假如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 个杯子,你推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 2 第一 栏;3、分组试验 1,观看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 化,并记录表格 反馈沟通:沟通本小组的推测和试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洁的分 析;4、分组试验 2:观看橡皮筋音高的变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 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 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沟通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五、拓展 你仍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 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声音的变化这课时的习题,写书上;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度打算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名师归纳总结 课题新授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第 15 页,共 36 页课型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概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长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 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 :探究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 声音的变化情形,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 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看,乐于动脑的习惯;学习重点 熟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 变化学习难点 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 化学习预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 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板 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长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探究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 情形,通过柱状图的分析, 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看,乐于动脑的习惯;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52 至 53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 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 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试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转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试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洁的争论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试验前先进行推测,依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试验的过程中需要留意什么?(依据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 化次序依次进行试验; 留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 四周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 把观看到的现象 (音高用高、 较高、较低、低表示)准时记录下来;) 2、老师一边讲解试验留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 我们的观看柱状统 计图” 的表格,依据试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 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仍能发觉什么?五、课后延长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试验证明吗?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 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探究尺的音高变化这课时的习题,写书 上;板书设计探究尺的音高变化 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课题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声音的传播课型 课时学习目标新授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 地方的;过程与方法:借助试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试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 播情形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试验中猎取事实是熟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学习重点 懂得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习难点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试验学习预备 音叉、“ 土电话” 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 声音的传播”(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名师归纳总结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第 19 页,共 3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科学概念: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与方法:借助试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 物体中的传播试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形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试验中猎取事实是熟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54 至 56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细致观看 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 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试验 争论声音的传播 1、第 2 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觉:由于音叉的 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分组试验 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试验与第2 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看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述出来;小组沟通、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渐渐向四周散 开去 2、小嬉戏:平常我们常常接听电话,今日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 接电话的小嬉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试验装置,分 别介绍;分组活动:“ 土电话” 的争论 要求: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小组沟通争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的;争论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全部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争论“ 尺 子的音高变化” 那样,一起来争论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 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争论声音 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试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 的传播情形的不同吗? -小组争论沟通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 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 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需认真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 做好推测;4、分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 小组沟通、反馈:试验结果与你推测结果一样吗?最终发觉声音 穿过哪种材料时成效最好(声音最大)?五、拓展延长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 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 耳朵中的,能画出简洁的传播路线图吗 .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摸索: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 什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 什么问题吗?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 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声音的传播这课时的习题,写书上;板书设计声音的传播 争论声音的传播名师归纳总结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第 22 页,共 3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型 课时学习目标新授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 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 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通过争论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 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说明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 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看、留心四周事物的习惯;学习重点 鼓膜的作用学习难点 熟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习预备 耳的结构图、1 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 、音叉、细沙 学习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 “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板 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 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 引起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通过争论大小、 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 产生影响的,说明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看、留心四周事物的习惯;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57 至 58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耳朵的 构造和功能?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 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二)熟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需熟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同学估计: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明白鼓膜在帮忙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三)、争论鼓膜的作用 1、观看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争论鼓膜的作用,必需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争论,我们就来做一个“ 鼓膜模型” 来争论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 鼓膜模型” ,简洁介绍如何制作“ 鼓膜模型” (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 鼓膜模型” 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试验:一同学拿着音叉在“ 鼓膜模型” 前方敲击,认真观看“ 鼓膜”-气球皮的变化;沟通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争论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分组活动:当同学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 鼓膜模型” 前方敲击时,认真观看“ 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同学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 鼓膜模型” 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认真观看“ 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试验中我们可以发觉什么?沟通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柔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柔弱;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四)、争论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 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试验证明吗?沟通反馈:五、总结:我们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 又快,字体仍又端正;六、当堂训练(资源与学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课时的习题,写书上;板书设计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课题 身体的结构课型 课时学习目标新授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1、人体依据外观特点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假如依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仍会有不同的结构划 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看到,内部的特点可 以借助一些工具观看到;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看方法并结合体验 活动,明白身体内部的结构;2、 能够依据观看目的的不同,挑选与之相适应的观 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看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 察区分开,保证观看活动的真实性;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爱好,感受人体构造的精致 与和谐之美;学习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熟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学习难点 观看身体内部器官;学习预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 身体的结构”(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人体依据外观特点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 果依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仍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看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 工具观看到;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看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明白 身体内部的结构;2、 能够依据观看目的的不同,挑选与之相适应的观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看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看区分开,保证观看活动的真实性;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爱好,感受人体构造的精致与和谐之美;同学齐读; 师:从大家洪亮的声音中, 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64 至 65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我们的 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 四、先学后教, 成效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头;(一)看书 同学认真看书, 老师巡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观看人的身体;1、观看身体的外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3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