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圆柱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王卉芬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让同学探究并把握圆柱体积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经受观看、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育同学空间想象才能和探究推理才能,渗透 数学争论的方法;“转化” 、“极限”等数学思想,体验3通过圆柱体积运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 的探干脆和挑战性,获得胜利的欢乐;教学重点:懂得并把握圆柱体积运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运算圆柱的体积;教学准点:把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预备 :圆柱的体积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实物 2 个(一 个为橡皮泥)、水槽、水;教学过程 : 一、情境激趣 导入新课 1、课始师第一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说说怎样求它们的体积,接着师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肯定量的水 ,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预备投入水中并让同学观看: 有什么现象发生?由这个发觉你想到了些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 (板书课题)第 1 页,共 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二、自主探究 , 学习新知(一)设疑 1、从刚才的试验中你有方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 . 2、再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你又能用什么好办 法求出它的体积? 3、假如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仍能用 刚才的方法吗?(生摇头)师: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肯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长方体 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二)猜想 1、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理由是什么? 2、大家再来大胆推测一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说说 你的理由?(三)验证 1、为了证明刚才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来验证;怎样进行 这个试验呢?结合我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想法;(用转化的方法,依据同学表达课件演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圆柱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它又是怎么转化成这 种图形的?(小组争论后汇报沟通)3、指名两位同学上台用圆柱体积教具进行操作,把圆柱体转化 为近似的长方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4、依据同学操作,师再次课件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并引导同学分析当分的份数越多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5、通过上面的观看小组争论: 1 圆柱体通过切拼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 没变? 2 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先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 系? 3 长方体的高与原先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4 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运算?(生汇报沟通,师依据同学表达适时板书;)小结: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外形变了,体积不变,长方体 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高等于圆柱的高, 由于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 ×高,所以圆柱体积也等于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 V=Sh; 6、同桌相互说说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7、完成“做一做 ”:一根圆形木料,底面积为 75cm2,长是 90cm;它的体积是多少?(生练习展现并评判) 8、求圆柱体积要具备什么条件? 9、摸索:假如只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你有方法求出圆柱的体积吗?假如是底面直径和高,沟通)或是底面周长和高呢? (同学争论名师归纳总结 小结:可以依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第 3 页,共 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0、出示课前的圆柱,说一说现在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这个圆 柱的体积?(测不同数据运算)11、练一练:列式运算求以下各圆柱体的体积;(1)底面半径 2cm,高 5cm;(2)底面直径 6dm,高 1m;(3)底面周长 6.28m,高 4m;三、练习巩固 拓展提升 1、判定正误:(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10×5=50cm3;.()10cm2,高是 5m,它的体积是(3)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 4cm;.()80cm3,底面积是 20cm2,它的高是2、这是我们学校种榕树的一个花坛,测得花坛内直径是 4m,花坛内填土高度是 0.5m,算一算这个花坛内一共填土多少立方米?3、学习很开心,我们来庆祝一下:在一个棱长为 20 厘米正方体纸盒中,放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蛋糕,系上180 厘米长的丝带 打结部分忽视不计 ,那么这个蛋糕的体积究竟是多少呢 . 四、全课总结 自我评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成?教学反思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圆柱的体积是几何学问的综合运用,它是在同学明白了圆柱的特点、把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以及圆的面积运算公式推导过程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这给体积的 熟识和运算增加了难度;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 让同学更好地懂得和掌 握圆柱体积的运算方法, 为后面学习圆锥体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非常注意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同学经受圆柱 体积的探究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培育同学探究数学学问的 才能和方法,同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较好地表达了以下几方面:一、创设生活情境,表达数同学活化;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同学生活环境、学问背景亲密 相关的,又是同学感爱好的学习情境,让同学在观看、操作、推测、沟通、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学问的产生、形成与进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气, 同时把握必要的基础学问与 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创设了一个装水的学具槽放入圆柱学具使水面上升的情境,引导同学观看摸索, 直观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同时意识到过去学的排水法可以用来求圆柱的体积,紧接着当老师再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并追问大厅内圆柱的体积等问题时, 同学意识到前面所说求体积运算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思维困惑, 进一步激发了探究圆柱体积运算方法的欲望;这样的导入不仅为同学制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生活化学习环境,仍为同学后面构建数学模型,发觉圆柱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设计上,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为防止纯数学的运算, 我以同学熟识的学校圆柱形花坛为背景,提出 求花坛填土体积这样的问题, 让同学学会敏捷应用学问解决简洁的实 际问题,在巩固体积运算方法的同时, 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问的使用 价值;这样的教学支配不仅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 思想,也使数学的课堂教学布满浓浓的生活味;二、引导同学经受学问探究的全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 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由于学具的欠缺,没能给同学提 供小组动手操作的机会, 为了补偿这一不足, 最大限度发挥同学自主 学习的作用,教学中我努力为同学搭建探究平台,通过观看、设疑、猜想、验证,经受圆柱体积的转化过程,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才能;在探究圆柱体积的过程中, 我从本班学情动身, 大胆放手让同学猜想“圆柱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怎样运算,为什么?”,然后再结合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体会,回忆圆的面积推导过程, 实现学问迁移,明确“转化 ”思想在数学争论中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同学直观感受 到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 我较好地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二者有机结合,先让两个同学上台操作演示,然后再课件动 态模拟,在同学充分观看的基础上,小组争论沟通:当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整个探究过程以同学自主学习为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学问的形成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验到了胜利的欢乐与满意;相伴着问题的圆满解决, 同学体三、注意学法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会学习 ” 是对同学 “学”的最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教 给同学学问,更要教给同学学习的方法,让同学终身受用;在本节课 的教学中,我把 “观看、猜想、验证 ”的学法指导,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同学学得主动有效; 在探究方法的引导上从回忆圆的面积公式 推导入手,确定转化的方法,体验转化的过程,验证转化的结果,使“转化”、“极限” 等数学思想在课中得到良好渗透,同学进一步体会到 科学、条理的数学思维方式,从而进展了同学的数学才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