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冲刺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考冲刺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课内阅读(一)阅读桃花源记 ,回答后面的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似乎如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仍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到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未果 1、给以下句子加红字注音;,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屋舍 俨然_ (2)黄发垂 髫_(3)诣太守 _ (4)后遂无问 津者_ 2、下面加红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哪一项()A、似乎 如有光 B、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D、不足 为外人道也3、说明以下红色词在句子中的含义;(1) 缘溪行缘: 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_ (3)欣然 规往规: _( 4)寻病终寻: _ 4、翻译以下语句;(1)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译文: 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_ (3)便扶向路 译文: _ 5、简答;(1)从课文中理出“ 渔人” 的行踪,填在括号内;发觉桃花源 ()()(2)第 2 段中,表现桃花源美丽环境的语句是_ ;表现村中人欢乐生活的语句是 _ ;(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抱负?答: _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回答疑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如君之美 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如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下面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哪一项()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C、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2、以下各组词语意思相近的哪一项()间焉A、孰吾与徐公 孰美B、朝朝服衣冠孰视之皆朝于齐C、市门庭如 市D、间时时而 间进能谤讥于 市朝肉食者谋之,又何3、说明以下句子中加红的词语;(1)邹忌 修八尺有余修: _(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_ (3)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_(4) 期年之后期: _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忌不自信 译文: 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_ 5、邹忌认为“ 王之蔽甚矣” 的缘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6、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 善” ?7、阅读本文后,你对“ 忠言逆耳” 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懂得 . (三)阅读曹刿论战 ,回答后面的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 何以战?” 公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就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 “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说明以下加红词语的意思;(1)肉食者 鄙鄙: _(2)小惠未 徧)徧: _ 2、以下各组红色的词语,意思相同的哪一项(A何 以战B公问其 故必以 信故逐之C登轼而望 之D其 乡人曰故克 之望其 旗靡3、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句话划分停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翻译以下语句;(1)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5、说明曹刿“ 请见” 缘由的句子是“译文:_ 译文: _ _” ;(用曹刿的原话回答)6、文中刻画人物采纳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7、曹刿战前和战中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1)战前: _(2)战中: _ 名师归纳总结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懂得不正确的哪一项()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本文对这次战争的进程并不具体记叙,而是着重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 思想和杰出的军事才能;B、本文语言非常精妙,如写鲁庄公,不直接用贬语,而是通过对话描写和指挥意图的叙写来表现其政 治上的无能和军事上的无知;C、本文善用对比;写鲁庄公,以“ 将鼓” “ 将逐” 表现他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写曹刿,就以两个 “ 未可” 和两个“ 可矣” 前后衬托,表现他临阵淡定,善于把握战机;D、战前曹刿见鲁庄公,从鲁庄公的回答“ 必以分人”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得到民心,于是大方从战;“ 必以信” “ 必以情” 中看出了鲁庄公早已熟悉到(四)阅读生于忧虑,死于安乐,回答后面的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就无法家拂士,出就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作者是 _,他是 _时期的思想家,是 2、说明以下句中加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_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舜发于 畎亩 之中()(2)空乏 其身()(3)曾益其所不能()(4)人恒 过()( 5)衡于虑()(6)而后 喻()3、翻译句子;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_ 4、本文第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请再补写一个事例;答: _ 5、孟子认为“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和“ 行拂乱其所为” 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 的今日,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旧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 解;(五)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后面的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 曰:“ 否,非如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如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说明以下语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 易: _ (2)以头 抢地耳 抢: _ (3)长跪而 谢之曰 谢: _ (4)寡人 谕矣 谕: _ 2、以下各组中加红词语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是()A、秦王 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B、怀 怒 未发 此庸夫之 怒也,非士之怒也C、以君为长者 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非士 之怒也 要离 之刺庆忌也3、翻译以下语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安陵君和唐雎拒绝秦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译文: _ 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 ;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 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 ,遣诣 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仍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最终蜀, 吏民为立祠堂, 岁时祭奠不绝; 至今巴蜀好文静, 文翁之 化也;(汉书 )役;【注释】察举:考察后予以举荐、选拔;饬(chì )厉:整治、鼓励;更徭:指汉代的兵役和劳1、对以下语句中加红的词说明有误的哪一项()A少好学, 通春秋通:通晓 B为 除吏徭 除:授予官职C县邑吏民见而 荣之 荣:以 为荣 D文翁之 化也 化:教化2、将文中红色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译文: _ (2)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译文: _ 3、为教化蜀人,进展训练,文翁实行了哪些措施?答: _ 4、文翁立学宫,兴训练,蜀地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这种兴学的做法在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吗 .请依据你的懂得,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谈谈;(4 分)答:前: _ 后: _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体会: 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秦王坚 自河东仍,以骁骑将军邓羌 为御史中丞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 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 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 之弟也,酗酒,豪横 ,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 患;猛下车收 德,奏未及报 ,已陈尸于 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 ,疾恶纠案 ,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 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 22 卷)【注释】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邓羌:人名;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 侍中” “ 中书令” “ 京兆尹” “ 特进、光禄大夫” 均指官职名;王猛:人名;太后:符坚的伯母;豪横:恃强横暴;报:答复;同志:志趣相同;收:拘捕;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刑免:判罪免官;1、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秦 王 坚 自 河 东 仍 2、说明文中红色词的意思;(1)为()(2)患()( 3)市()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缘由;5、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6、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判?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如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如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就千转不穷,猿就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 见日;名师归纳总结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说明下面加红词在文中的意思;(1)以 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 去( 3)窥谷忘 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_ 译文: _ 3、甲文和乙文中加红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答: _ 4、下面的句子分别显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疑题答: _ 答: _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仍;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就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就坐枕侧不去;母视 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 母有忧乎?” 曰:“ 然!” “ 然就何以解忧?” 曰:“ 儿能 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沸腾;母微笑曰:“ 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 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注释】铨:蒋士铨,清代闻名学者;争药沸腾: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病愈;1、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_,其次段选文的文体是_;2、下面每组句中红色的词意思相同,请说明其含义;手自笔 录 暇更 录唐宋人诗 _ 尝趋百里外 未尝寝 _ 3、第一段选文中“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答案: _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其次段选文中“ 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_ 5、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答案: _ 6、对待师长,宋濂“ 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对待母亲,蒋士铨“ 坐枕侧不去” ,“ 诵 声琅琅然” ,“ 持书诵于侧”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受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答案: _ (三)阅读 甲 乙 两个语段,回答后面的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辟也;(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 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 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 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 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仍;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荀巨伯:汉桓帝时人;值:遇到;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败:毁坏,舍弃;男子:这里表示蔑视的称呼;止:停留;全:保全;1、说明选文中红色的词;(1)故不为 苟得也(2)故 患有所不辟也(3)不忍 委之(4)遂班军而仍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1)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3、请概括出 乙 文所写的故事;译文: _ 译文: _ 答: _ 4、 甲 乙 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 _ 的思想;参考答案课内阅读(一)1、( 1)yn (2)ti áo (3) yì(4)j n 2、A,解析(古义:B 交叉相通; C与世隔绝的地方;D不值得;今义略)3、( 1)沿着(2)类(3)方案(4)不久4、(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具体地告知了他们;(3)(他)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1)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憧憬,对公平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二)1、D,解析: D项正确的停顿应当是: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2、C 3、( 1)长( 2)偏爱( 3)当面( 4)一整年 4、( 1)邹忌不信任自己会比徐公美( 2)能够在公共场所批判(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5、( 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2)朝中的大臣可怕齐王;( 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6、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白自己的观点 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示到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 分)7、忠言未必逆耳,恳切劝辞别人的话假如让人听起来很舒适,劝告成效会更好;(三)1、( 1)目光短浅( 2)通“ 遍” ,遍及2、C,解析: C项中的“ 之” 都是代词,指齐军;A 项中, “ 何以战” 中的“ 以” 是介词,意思是凭借,“ 必以信”中的“ 以”是介词, 意思是依据; B项中“ 公问其故”中的“ 故”意思是缘由, “ 故逐之”的“ 故”意思是所以; D项中,“ 其乡人曰” 中的" 其" 是代词,他的,“ 望其旗靡” 的“ 其” 是代词,代齐军;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或“ 明白得清清晰楚” ),但肯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或“ 但肯定会依据实情判定处理” );(2)祭奠用的牛羊和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肯定要做到诚恳可信;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语言(对话)描写对比7、(1)取信于民;(2)善于把握战机;8、(四)1、孟子;战国;儒2、( 1)田间,田地(2)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 或 资财缺乏,即贫困( 3)同“ 增” ,增加( 4)犯过失(5)通“ 横” ,梗塞,不顺( 6)明白,明白3、这样之后才懂得忧虑(能鼓励人勤奋)使人生存进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意思相近即可)4、例 1:司马迁身受腐刑仍旧发愤著述,写出史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例 2:蒲松龄屡试不第没有沉沦,写成聊斋志异;(事例紧扣题意即可得分)5、环绕“ 思想受到磨砺,培育坚强的精神和坚强的性格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或“ 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 健壮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 或 " 在生活中经受挫折,承担失败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 回答;(五)1、( 1)交换( 2)撞( 3)赔礼( 4)明白 2、D 3、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土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的土地来,也不敢交换啊,何况您只拿 来五百里呢?4、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而唐雎是断然拒绝;课外阅读(一)1、B(除:免除)2、( 1)观察蜀地边远偏僻,有蛮夷的风习,文翁就想去引导进化(或引导改进)它;(2)就下令天下各地都设立学宫,是从文翁开头设置的;3、文翁实行了以下措施:选送“ 有材者” 到京学习;按等次重用学成归来的人;兴建学宫,倡 导学习;免去学习者的兵役和劳役,让其安心学习;4、变化:前:“ 蜀地僻陋有蛮夷风” ;后:“ 至今巴蜀好文静” 或“ 由是大化” ;其次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内容只要扣住兴学并谈出自己的体会,且言之有理即可;(二)1、秦 王 坚 / 自 河 东 仍 2、( 1)做、担任( 2)祸害(3)集市 3、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答到大意即可)4、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 即可)5、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6、略(评判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 厉风行等)比较阅读 (一)1、( 1)由于( 2)离开( 3)返回 答“ 返” 、通“ 返” 、同“ 返” 均可 2、( 1) 看到溪水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或: 溪流 曲曲折折,一段 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 泉水 曲曲折折, 望过去 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 水中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始终看下去,毫无障碍;或:以看究竟,毫无障碍; 水中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3、水的特点:(甲)清亮 或清 ;(乙)清亮 或清 和湍急 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 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 1)显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悲伤的思想感情;(2)显露出作者沉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利禄的思想感情;(二)1、序或赠序; 记;解析: 此题是对文体学问的考查,可以有效利用选文题目进行判定,从而得出第一篇是 “ 序” ,其次篇是 “ 记” ;大多数文言文都会在题目中点明文体,如出师表 里的“ 表” ,爱莲说马说中的“ 说” ,与朱元思书里的“ 书” 等等,平常要留意积存;2、誊写曾经;解析:说明词语有两种方法:一是凭借积存对比句子大意,二是联系上下文合理推 测;题目中第一个词语是常见文言实词,跟其现代汉语意思相通,故而联系上下文就能得出其含义;其次 个词语在文言词语学习中是一个重点,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区分很大,结合句子意思,可以得出“ 曾经”之义;3、环绕“ 勤学苦读,不畏艰巨” 回答即可;解析:此题要环绕供应的句子绽开分析;“ 天大寒,砚冰 坚,手指不行屈伸,” 讲的是学习中遇到的艰巨困苦,而“ 弗之怠” 就告知我们其态度不懈怠;抓住 这两点回答即可;4、环绕“ 望子成材,期望殷切” 回答即可;解析:这里关键是要联系上下文:母亲是在生病、痛楚不 堪时说的此话 由此动身,设身处地,换位摸索,母亲的心情就是此题的答案希望儿子成才的一片 良苦专心;5、环绕“ 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受” 和“ 其次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 到母亲尽心培育的经受” 回答即可;解析:概括段意的前提是全面、细心地阅读,核心是认真挑选主要信 息,最终精确进行概括;这两段都是记叙类文段,抓住记叙要素是答题捷径;6、环绕“ 尊师勤学” 和“ 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 回答即可;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围 绕细节,把握主流情感进行解答即可;答题时要兼顾对待师长、父母两方面;(三)1、( 1)苟且(注:使用语文版教材的同学仍可以答为“ 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2)祸害,灾难(3)丢下,抛弃(4)于是,就2、( 1)假如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或得到)正义(2)伴侣对荀巨伯说:“ 我现在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3、荀巨伯在危难关头不抛弃生病的伴侣;大意正确即可;4、舍生取义 乙 文参考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伴侣,正好遇上胡兵攻击郡城;伴侣对荀巨伯说:“ 我现 在就要死了!您仍是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 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 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跑光了,你是 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人留下来?” 荀巨伯说:“ 伴侣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伴侣的性命;” 胡兵相互谈论说:整个郡城得以保全;“ 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害了重道义的郡城!” 于是撤回大军,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