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中学化学物质推断题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爱护、化学运算等学问,仍可引入学科 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同学对化学学问的懂得程度,更重要的是培育同学的综合分析才能和思维方法;下面就对推断 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争论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固体颜色黑色Fe3O4、CuO、MnO 2、C粉、 Fe 粉红色Cu、 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 2O3 、 红磷 P 绿色Cu2OH2CO3(铜绿)溶液颜色黄色硫磺( S)紫黑色高锰酸钾( KMnO 4)蓝色CuSO 4、CuNO3 2等含 Cu 2+的溶液浅绿色FeCl2、FeNO32、FeSO4 等含 Fe 2+的溶液火焰颜色黄色FeCl3、FeNO33、Fe2SO43等含 Fe 3+溶液紫红色KMnO 4 溶液淡蓝色H2、S(空气中)在空气或 O2中燃烧蓝色CO、CH4蓝紫色S(氧气中)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的现象镁带刺眼的白光沉淀颜色白(红)磷产生大量“ 白烟”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白色沉淀CaCO 3、BaCO 3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 MgOH2、ZnOH2能溶名师归纳总结 (可溶于酸)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白色沉淀BaSO 4、AgCl (不溶于酸)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 它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BaOH2 溶液;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但通入 CO2 后变浑浊的溶液不肯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3最简洁的有机物是甲烷CH4H2O 4自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 粉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 3)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常见固体常见气体常见液体元素之最11常温下唯独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 3(碳铵)黑色Fe3O4、CuO、MnO 2、C粉、 Fe 粉红色Cu、 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 2O3 、 红磷 P 无色无味O2、N2、H2、CO、CO2、CH4NH3(此气体可使潮湿pH 试纸变蓝色) SO2、 HCl、有刺激性气味H 2S(有臭鸡蛋气味)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红棕色)H2O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 纯碱、苏打; NaHCO 3- 小苏打; Hg-水银;一些物质的俗称CO2- 干冰; CaO-生石灰;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CaCO 3- 石灰石、大理石;CH4- 沼气、瓦斯、自然气;C2H5OH-酒精;中学化学推断题常用“ 题眼” 归纳基础学问梳理名师归纳总结 固体颜色黑色Fe3O4、CuO、MnO 2、C粉、 Fe 粉第 2 页,共 12 页红色Cu、 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 2O3 、 红磷 P绿色Cu2OH2CO3(铜绿)溶液颜色黄色硫磺( S)紫黑色高锰酸钾( KMnO 4)蓝色CuSO 4、CuNO3 2等含 Cu 2+的溶液浅绿色FeCl2、FeNO32、FeSO4 等含 Fe 2+的溶液黄色FeCl 3、FeNO3 3、Fe2SO4 3等含 Fe 3+溶液紫红色KMnO 4溶液-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火焰颜色沉淀颜色常见固体常见气体常见液体元素之最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淡蓝色H2、S(空气中)蓝色CO、CH4蓝紫色S(氧气中)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可溶 酸)CaCO 3、BaCO 3、MgOH2白色沉淀(不溶 酸)BaSO4、AgCl黑色Fe3O4、CuO、MnO 2、C粉、 Fe 粉红色Cu、 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 、 红磷 P无色无味O2、N2、H2、CO、CO2、CH4有刺激性气味SO2、 NH3、HClH2O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解题技巧与思路立足基础:框图题重点考察元素及化合物学问,立足于中学阶段常见物质与反应,故要娴熟掌握一些代表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如色、 态、味、化学性质等; 例如卤素中的 Cl 2 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与金属、非金属、水、强碱等发生反应,可由 MnO 2 与浓 HCl 共热制取,夯实基础是求解推断题的前提;抓住特性:许多 物质表现出特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具有一些特点反应,或在反应中能产生特别现象,以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为淡黄色固体,H2S 与 O2、 X2、Fe3+、SO2 反应可产生淡黄色单质硫;SO2 可被 Fe3+、 X2 氧化,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这些特别信息有助于确定题目的突破口;利用转化:无机物之间有一些重要的衍变关系,在物质之间依据肯定规 律反应时,会形成肯定的特点的转化关系:如()直线型转化: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交叉型转化:()三角形转化: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可两相对比,查找相像,确定范畴;应用数据:物质转化时式量的变化、各元素含量、相对密度等数据都是解题的关键点,可综合物质结构、性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相互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如COCO2, NONO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6;2,SO2 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个氧,式量变化均为把握信息: 题目赐予的新信息可与旧学问形成一个新的学问体系,而反应条件、某些物质的频繁显现等隐含信息即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题干中的 “常见 ” “过量 ”等字眼为推断限定了范畴;顺推是依据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方框图,从最初反应物入手,利用给定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顺着转化关系 往后推,从而解决问题;例( 2000 年全国高考试题)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附表 各物质的量起始组成 /mol 某时刻组成 /mol 物质跟反应生成物、和,物质跟反应生成物质,某温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附表所示;请填写以下空白:()物质的分子式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须注明反应条件)是_;分析:此题第一给出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然后是电解产物间的作用;最初条件意义清晰,故进行顺推;饱和食盐水 的电解产物是 Cl 2、H 2、NaOH ,其中两两反应可生成三种产物的是 Cl 2、NaOH 中的一种,为 H2,又、作用生 成物质,就为 Cl 2,为 NaOH ,H 为 HCl ;又由表中数据推知、三种物质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为 6-34-3 2-0=312,因为 H2,就为 N2,为 NH3 ;故参考答案为()HCl ;() Cl 2+2NaOH=NaCl+NaClO+H 2O;() 3H 2+N 2 2NH 3有的推断题,最初条件意义并不明确,但某一结果有较明确的含义,求解时,从这一结果入手,采纳逆推模式,逆向逐层推理,可顺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例( 1999 年全国高考试题)提示: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依据图化学反应方框图填空:()单质是 _;()写出由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溶液中所含金属离子是 _;()由 如改用浓酸,就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分析:从题设最初条件看,其意义并不明确,但从转化关系方框图中的结果“ 红褐色沉淀 ”可知,其含义明确,故从此入手运用逆推; 由红褐色沉淀逆推可知溶液中含 Fe 2+,再由逆推知单质为 Fe,单质为 H 2;又由单质 FH 2逆推知单质可为金属 Al 或 Zn 或者为非金属单质 Si,另由溶液加 NH 3·H 2O 转化为沉淀,溶于强碱溶液,可确定单质为 Al ,化合物为铁的氧化物;故参考答案为:() H 2;() 4Fe 2+8NH 3·H 2O+O 2+2H 2O=4FeOH 3 +8NH或 Fe 2+2NH 3·H2O=FeOH 2 +2NH;4FeOH 2+O2+2H 2O=4FeOH 3;() Al 3+和 Na +;() H 2SO4 或 HNO 3假设思维模式是由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图找出题目突破口,并对有关内容建立假设,然后将假设结果代入题中验证分析,由此可使问题得以解决;假设模式的思维途径可表示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例( 1998 年全国高考试题)下图分别代表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空白:()、的化学式分别是 _;()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分析:由题设条件“物质受热分解得气体混合物” 可判定可能为浓 HNO 3 或不稳固酸的铵盐等;常见的不稳固酸的铵盐有 NH 4HCO 3,NH 42CO 3,NH 4HSO3 等;假设为 NH 4HCO 3,就气体混合物将为 NH 3,CO 2,H 2O 蒸气,代入题中可推知为 NH 3,为 O2,为 CO 2;又由转化关系可推知为 NO ,为 NO 2,为 HNO 3,、一种为 MgO ,一种为,因反应生成三种产物,就为;以上结果都是符合题意的,可见假设为 NH 4HCO 3 是成立的;同理NH 42CO3亦合题意;故参考答案为() C+4HNO 3=2H 2O+4NO 2 +CO2 NH 4HCO 3NH 42CO3; NH 3; O2;()例( 20XX 年全国 “ ”高考化学 22 题)图里每一方程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产物是含金属元素的胶状白色沉淀,为()的化学式为:_;()的化学式为:_;NaCl 溶液,是淡黄色固体单质;试填写以下空白:()写出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和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此题的切入点是物态:为含金属元素的胶状白色沉淀,为淡黄色固体单质;估计为 AlOH 3,为,为 Al ,为 Al 的化合物;E+FAlOH 3+NaCl+H Al3+与 S 2-的双水解反应,为H2O,为 H 2S;再结合: DS()()为的化合物,结合产物AlOH 3,简洁想到该反应是GSO 2及 HH 2S+GSO 2 DS+LH 2O可知上面的估计是合理的;反过来可确定,;EAl 的化合物 F(S 的化合物)AlOH3 +NaCl+H2S第 6 页,共 12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应为 Na 2S,为 AlCl 3;进而可推为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Cl 2,为 Na;答案:() H2O () Na2S () 2AlOH 3 Al 2O3+3H 2O () 2H 2S+SO2=3S+2H 2O 一、文字表达型推断题:例 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 硫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铁、 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从试验可判定出,该粉末中肯定含有,肯定不含有; 练习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现进行以下试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亮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亮;(3)最终加入稀硫酸,又马上显现白色沉淀;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确定有,确定没有,可能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试验中确定发生的反应;二、方程式表达型推断题:例 2、已知 A、B、C、D、E、F6 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 A+BC+H2O 2C+KOHD 蓝色 +E 3 B+DC+H2O 4E+BaCl2F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依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D ;E ;F ;练习 有属于酸、碱、盐的 5 种常见物质 A、B、C、D、 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2C+H 2SO4D +A ( 3)E+AgNO 3AgCl +C依据上述反应,推断以下各物质的化学式 : A ;B ;C ; D ;E ;三、流程线式推断题:例 3、现有全透亮液体物质A 和固体物质B,用其进行试验的步骤和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1)依据上述变化可推断 A、B、 C、D、E、F 6 种物质的名称依次是:、;(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 ,C+KOH: . 练习 有 NaCl、NaOH、BaCl2、HNO 3 四种无色溶液,某同学仅用一种试剂 X 溶液 (X 是一种镁盐 )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其试验过程及有关现象如下:由此确定 X、A、D的化学式分别是: X ;A ;D ;第 7 页,共 12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五、框图型推断题:例、 右图里有 A、B、 C、D、E、F 6 种物质,它们是硝酸铜、碳酸钠、氯化钡、稀硫酸、氢氧化 钙 种 溶 液 和 单 质 铁 , 凡 用 直 线 相 连 的 两 种 物 质 间 均 可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 试 推 断 : B是,C是,F 是;(填化学式) ; 练习 右图中的 A、B、 C、D、E、F 分别表示石灰石、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盐酸和金属铁, 它们之间的连线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试依据图中关系确定 A、B、 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六、运算型推断题:例 6 、 由钙、硅、氧 3 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其元素的质量比为 CaSi O=10712,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练习 足量的金属钠与 18.4g 甘油(化学式为 C3H8O3)发生类似于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逸出了 0.6gH2;反应后,除H2 外,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学式中的元素应按碳、氢、氧、钠的次序书写);四、表格型推断题:例 4、有 A、B、C、D、E5 种无色溶液,它们是待鉴别的硝酸钙、稀盐酸、硝酸银、,A A B C D E 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试验,结果记于右表;表中“ ”- - 表示有沉淀显现, “ ” 表示有气体产生,“- ” 表示观看不到明显的变化现象;B - 据表可以判定 (写化学式) A为,B为,C为,D为C - - E为;D 综合推断练习:E - - - 1已知 X 溶液是由两种均为白色固体的盐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溶液;按下图进行有关试验,并回答有关问题:加适量酸溶液 B CuNO 32溶液(1)试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加适量碱溶液 A 沉淀过滤白色沉淀A、X 溶液B、过滤 加适量盐溶液 C NaNO 3溶液滤液C;过滤白色沉淀 加酸溶液 B 不溶解(2)操作过程、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2某一无色溶液是由 H2SO4、HNO3、K2CO 3、CuSO4、 K2SO4、KNO3、NaCl 七种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试验:(1)如向混合溶液中滴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2)如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3)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依据上述试验分析,此混合溶液中存在的溶质,可能是(有几种就填几种,可不填满): 和; 和; 和; 和; 和;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CaCO3、Na2SO4、Na2CO 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做如下试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1)将固体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由此判定,该粉末中肯定不含有(2)如向上述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不溶解的沉淀可判定出,该粉末中肯定含有、;(3)仍有的物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形(每种情形用化学式表示);4请依据以下图示来推断物质(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完全反应):蓝色沉淀 E 用化学式回答:酸溶液 A 充 分 搅只含有一加 C 溶液蓝色溶液 D 加 NaOH 溶液种溶质的NaNO 3溶液过滤1)E 是;固体 B 有色溶液白色沉淀 F 加稀 HNO 3白色沉淀 F (纯洁物)D 是(2)F 可能是(只写一种),此时与F 相对应的 C 是;(3)A 是或;B 是或;我市某校化学爱好小组的调查报告如下:调查对象: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取样地点:废水排放口;取样时间:品略显蓝色,无悬浮颗粒,透亮;试验过程:20XX 年 5 月 28 日上午 900;目测结果:样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物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物中加人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试验结果: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确定含有的阳离子有银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它们都是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有污染;针对上述情形,某同学设计了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案(已知白色的FeOH 2沉淀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会转化成红褐色沉淀)废 加适量 A 固体 X 固体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适量水NaOH 溶液 适量B 溶液 C 溶液 Na2SO4溶液 白色沉淀假设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就:(1)X 固体为 铁,A 固体中确定含有的物质为 铜和银;(2)B 溶液中的溶质肯定有(D ); A K 2CO3 BFeOH 2 CMgCl 2 DBaNO 32(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NO 32 + Na2SO4 = BaSO4+ 2NaNO 3;5A、B、C、D、E 五种物质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试判定: A 为 Fe2SO43 NaOH 溶液 +盐酸 试剂甲 白色沉淀 D A 溶液 B 沉淀 C 溶液(不溶于稀 HNO 3)B 为 FeOH 3 过滤 过滤FeNO 33C 为 FeCl 3 BaNO 3 2溶液E 为 BaSO4 (填化学式)过滤白色沉淀 E 6在 定条件下,以下物质可实现如下转化;其中有三种物质是单质,F 的溶液为浅绿色;(不溶于稀 HNO 3)试回答:(1)D 的化学式为 Fe2O3;+E B +H E F (2)上述变化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A C +I (3)写出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G G D名师归纳总结 第 9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CO 2 + C 2CO Fe + H 2SO4 = FeSO4 + H 27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是 Na2SO4、CaCO3、Na2CO 3、BaOH2、NaCl 、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试验:(1)取样品放人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有白色沉淀;(2)再向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开头无现象,后来沉淀逐步溶解,最终沉淀不再削减;试推断;这包固体中定不存在的物质是NaClCaCO3、 Na2CO 3,肯定存在的物质是Na2SO4 、 BaOH 2 、MgCl 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8为了确定某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不纯的硝加适量 AgNO 3 溶液白色沉淀 A 加稀硝酸不溶解白色沉淀 CaCO3酸钠溶液I 操作无色溶液 B 加适量 Na2CO3 溶液操作纯洁的硝酸钠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1)白色沉淀 A 的化学式为 AgCl ,I、为 过滤 操作;(2)无色溶液 B 中加 Na2CO3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NO32+Na2CO3=CaCO3 +2NaNO 3;(3)经分析,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杂质的成分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如空格不够,可添加): CaCl 2 CaCl2、CaNO32 CaCl2、 NaCl CaCl2、NaCl 、CaNO 32;9某班同学在做完“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 试验后,废液缸中回收到含ZnSO4、H2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为防止CuSO4及废酸污染环境,同时回收到纯铜,现对废液进行如下处理:固体 A 加适量稀硫酸Cu 依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固体 A 中肯定含有铁和铜废液加入过量铁粉过滤滤液 C 滤液 B 中肯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过滤滤液 B 中;10从铁、硫酸铜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挑选适当的物质填人下图(图中连线表示相邻两种物质问能够发生化学反应,金属活动性:Ba>Ca)Na2CO3溶液11由甲、乙两种不同的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为分析其成分,进行以下试验:(假定以下各步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1)取少量混合物加人适量水中充分溶解,无沉淀生成,也没有气体放出,得到无色溶液 A ;(2)向 A 中加入适量 BaCl 2 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B 和无色滤液 C;(3)向白色沉淀 B 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4)向无色滤液 C 中加人适量 AgNO 3 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D 和只含 NaNO 3 的溶液;依据以上试验,推断:B 是硫酸钡D 是氯化银将甲和乙的可能性填人下表:第 10 页,共 12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甲 硫酸钠 硫酸钠 氯化钠 硝酸钠乙 氯化钠 硝酸钠 硫酸钠 硫酸钠12有甲、乙、丙、丁、M 五种无机物质,在肯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1)假如五种物质中有两种是单质,就 M 的化学式是 CO;(2)假如五种物质均为化合物,就 M 可能是何类物质?(选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无氧酸、碱、含氧酸盐、无氧酸盐)可能是含氧酸或碱;(3)写出符合( 2)中条件的甲 +乙 丙+丁的化学方程式(只需写1 个);甲M SO3 + 2NaOH = Na 2SO4 + H 2O 甲乙M 丙丁丙丁13 中考题型讲解以下关系中,是一种正盐,的分子量比的分子量大 关系:16,是酸;当无论是强碱仍是强酸时都有如下转化当是强碱时,、均含同一种元素;当是强酸时,、均同时含有另一种元素;回答以下问题:(用化学式填写)()是 _,是 _,是 _;()当是强碱时,是 _,是 _,是 _,是 _;()当是强酸时,是 _,是 _,是 _, 是 _;()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形下是 气体物质,溶液呈强碱性;()写出的化学式 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第 11 页,共 12 页()配制溶液时必需留意:_ ; _; (“ ”有示有就填写,无就不填写)()写出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它们所含的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以下关系 (反、是四种人们熟识的与生命运动亲密相关的化合物,应条件均未注明)目前化合物在自然界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肯定条件下可与单质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E+3N3A+2B()、分别是什么物质,常温下,和转化为的途径是什么?()假设在上述转化中无损耗,如有 0.1molE 生成,求和转化为时能产生多少克单质?参考答案:() NH 42S O2 H 2O () NH 3 NO NO 2 HNO 3 () H 2S SO2 SO3 H 2SO4 () NH +OH-=NH 3 +H2O S 2-+2H +=H 2S() AgCl () NH 3+HCl=NH 4Cl ()防止氨水过量随用随配C2H 5OH 3O2 第 12 页,共 12 页() AgNH 32+Cl-+3H+OH-=AgCl +H2O+2NH()H 2O CO 2 淀粉葡萄糖6CO2+6H 2OC6H12O6+6O2,()上式再结合C6H 12O6 2C2H5OH+2CO 2,可得关系式:故生成氧气的质量0.1 ×3×32=9.6 g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