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概要.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学物理中考学问点概要(机械能与内能)一、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懂得: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事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 "能够做功 "并不是肯定 "要做功 "也不是 " 正在做功 " 或"已经做功 " 如:山上静止的 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肯定要做功;2、探究打算动能大小的因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试验讨论:讨论对象:小钢球 方法:掌握变量;如何判定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掌握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就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转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速度对动能影响大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懂得: 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质量肯定的物体,假如加速下降,就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肯定的物体,假如减速上升,就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假如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就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假如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第一分析打算动能大小的因素,打算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 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仍要留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缺失和增大 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缺失)变;-假如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就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题中假如有 " 在光滑斜面上滑动 "就"光滑 "表示没有能量缺失-机械能守恒; "斜面上匀速下滑" 表示有能量缺失-机械能不守恒;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1、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练习: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章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 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仍是冰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 内能越大; 质量: 在物体的温度、 材料、状态相同时, 物体的质量越大, 物体的内能越大;材料: 在温度、 质量和状态相同时, 物体的材料不同, 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 是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章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章运 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章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章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章运动的速度越大;三、内能的转变:1、内能转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上升(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转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转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转变必定导致温度变化;2、转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由于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打算)做功可以转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削减;做功转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假如仅通过做功转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转变大小;( )说明事例: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由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 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 加,温度上升,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显现了雾,这是由于 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B、热传递可以转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而不是温度;传递方式是: 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 (热量),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削减;热传递过程中, 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C、做功和热传递转变内能的区分:由于它们转变内能上产生的成效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转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分: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上升 -内能增加不肯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吸取热量不肯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肯定增加;如:吸取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肯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不肯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名师归纳总结 指出以下各物理名词中"热 "的含义:第 2 页,共 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热传递中的 "热"是指:热量 热膨胀中的 "热"是指:温度 四、热量:热现象中的 "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 "热"是指:内能(热能)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降低)1时吸取(放出)的热量;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事的物理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外形等无关;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kg· 表示: 1kg 的水温度上升(降低)1吸取(放出)的热量为 4.2× 103J 水常调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2、运算公式: 吸 m( tt 0), 放 m(t0t)3、热平稳方程:不计热缺失 吸 放 五、内能的利用、热机一、内能的获得 -燃料的燃烧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二、热值 1、定义: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 J/kg 3、关于热值的懂得:对于热值的概念,要留意懂得三个关键词"1kg" 、"某种燃料 " 、"完全燃烧 ";1kg 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假如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 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说明要完全烧尽,否就 1kg 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事大小,也就是说, 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外形、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公式: Qmq(q 为热值);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 = cmt-t 0/qm 联合解题;3.0× 107J;4、酒精的热值是 3.0× 10 7J/kg,它表示: 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煤气的热值是 3.9× 10 7J/m 3,它表示: 1m 3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 107J;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由于: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炉子的效率: 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公式: =Q有效/ Q总= cmt-t 0/ qm 三、内能的利用 1、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 -内燃机 -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名师归纳总结 4、内燃机大致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第 3 页,共 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独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 热机的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 率;公式: =W 有用/ Q 总= W有用/qm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缺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滑、减小摩擦;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不同点构造汽油机柴油机第 4 页,共 4 页顶部有一个火花塞顶部有一个喷油嘴相同点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 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 周,经受四个冲程,做功1 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