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五年级下册其次单元第三章“ 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目标使同学懂得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能依据它们的意义判定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受质数和合数的熟悉和辨别过程,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观看比较、 归纳概括的培育同学认真观看,认真比较,合理分类和归纳概括的才能;强 化合理的批判和理性的沟通的才能,培育同学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 质;使同学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把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突破方法:合作探究,观看发觉,概括总结;难点:会精确区分质数、合数;突破方法:独立摸索,正确懂得;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组织引导 学法:观看比较,争论归纳 课前预备:课件、 100以内自然数表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前面我们依据能否被2 整除,把自然数分为哪几类?(奇数和偶数)座位号是奇数(偶数)的同学分别举起你的小手;2、自然数仍有另一种的分类方法,你们想不想学?二、合作探究,形成概念(一)出示自学指导 1 自学例 1 1、请找出 120 各数的全部因数(要求:写因数时要求完整、工整、有规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提问:依据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可以把120 分成几类?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形?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全班沟通)板书完成:有一个因数:1 有两个因数: 2、3、5、7、11、13、17、19 有两个以上因数: 4、6、8、9、10、12、14、15、16、18、20 (1)质数 提问:先观看只有两个因数的特点,谁能发觉:他们的因数有什 么特点呢?命名: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质数(或素数) ;(完整出示质数 的概念)(一个数, 假如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再举出几个质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白什么?(质数有很多个)想一想: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大的呢?(2)合数 提问:再看 4、6、9、10 等这一类的数,它们的因数跟质数的因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呢?(板书:除了 数)1 和它本身以外,仍有别的因命名: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合数; (板书:合数)再举出几个合数的例子,问:举得完吗?说明白什么?想一想:合数有多少个?最小的合数是几?最大的呢?(3)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分类 依据因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明确用三分法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 1 三类;)(5)练习 1、出示例 2、判定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37 87 (二)出示 100以内整数表;1、同学小组自学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 2、小结;提问:在这张质数表里,有一个数最特别,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明确:(2 是质数里唯独的一个偶数;除 并不是全部的奇数都是质数; )2 以外的偶数全是合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拓展延长(闯关嬉戏)1、判定;2、猜猜我是谁?3、动动脑;四、总结师生共同总结: 学习了哪些内容?可以用哪些方法判定质数和合 数?从中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1、自学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练习四的第 4 题;六、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有三个或三个只有 1 和它本只有一个因数以上的因数的身两个因数的数数4、6、8、9、名师归纳总结 1 2、3、5、710、12、14、第 3 页,共 5 页15、16、18、11、13、17、19 20既不是质数质数合数也不是合数-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质数和合数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 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是学校数学义务训练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十册其次单元中的内容;一、教材分析:1、质数和合数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明白了2、5、3 的倍数的特点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 通分的基础, 在本册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 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平,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充分考虑到同学的思维水学问与技能目标: 使同学懂得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 的联系和区分,能依据它们的意义判定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受质数和合数的熟悉和辨别过程,体验观看 比较、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学认真观看,认真比较,合理分类 和归纳概括的才能; 强化合理的批判和理性的沟通的才能,培育同学 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使同学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把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难点:会精确区分质数、合数 二、说教法: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 难点, 依据同学的认知规律 , 遵循老师为 主导, 同学为主体 , 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 本节课采纳“ 引导探究,发觉规律寓学于乐,逐步提高” 的模式绽开;同时借助多媒体帮助 教学,增加形象感,提高教学效率;三、说学法:老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同学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同学会学; 要把学问的学术形状转变成教学形状;通过本节教学内容, 使同学把握以下学习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使同学通过观看、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 2、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实行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比较 对比,区分异同的方法等;四、说教学程序: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同学现有认知水平和已 有数学学问体会之上;本着此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 复习旧知 , 导入新课;(第一环节)设计理念:通过同学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 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通过同学给自然数分类,既复习了旧知 , 又明白了同学的学问储备, 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后我激发认知冲突 , 给出新的分类标准 , 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发觉 , 意义建构;(其次环节)设计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同学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同学 体会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本环节设计上充分表达 “ 以同学进展为主”的训练理念,将教学思想拟定为“ 求因数,探底铺路- 找规律,自主探究 - 分类归纳,懂得意义 -探究型的课堂模式;说明应用,判定内化” ,努力构建 三经受争论过程 , 感悟数学文化;(第三环节)1、制作 100 以内的质数表;同学的制表欲望被激发后, 我让同学小组合作尝试制作,然后展示制表的思维过程, 通过不同摸索过程的展现同学学会了有序摸索,找出了 100 以内的质数;然后我介绍“ 筛法”素养;,从而提高同学的文化 四 分层变式 , 提高升华;(第四环节)设计理念:练习形式生动形象、新奇别致,充分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同时也起到了强化学问的作用,促进了知 识的内化;五、说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有 “ 微缩教案” 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表格 型的板书, 把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数和重要的概念写下来,设计简洁明 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