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作业表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体育定义 .pdf
-
资源ID:27300371
资源大小:69.2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作业表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体育定义 .pdf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运动参与: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篮球传接球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中2、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培养传接球的正确姿势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获得创新的乐趣5、社会适应:通过个人思考,集体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集体主义、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习内容分析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一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养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对集体的责任感,发扬学生互相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 - 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教学难点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 -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说明基本部分原 地 双 手 胸 前 传接球传 接 球 徒手练习动作要点:传 球 : 持 球 正确 , 蹬 地 、 伸臂、屈腕、拨指接 球 : 手 型 正确 , 触 球 时 收 臂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2、简单评价1、学 生 按 要求进行传接球的徒手练习2、学 习 并 思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缓 冲 动 作 柔 和 ,连贯重 点 : 上 、 下 肢协调配合 原 地 双 手 胸 前传接球1、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并请学生配合演示2、探讨技术:如何传接到位?3、针对练习情况及时评价1、两 人 一 组尝试性练习2、师 生 共 同探 讨, 提高 技术方法3、各 组 进 行展示4、各 组 之 间互相评价基本部分自编:组合跳自 检 自 评 与 互检互评1、参与创编活动并进行方法指导2、提出做得更好的方法3、巡回观察1、选 择 本 组的 组 合 练 习 内容,2、针对问题 ,开 展小 组讨论,发表见解3、对 本 组 所创 编组 合跳 进行学练和自我评价基本部分1、对自编组合作演示2、自我评价3、小组评价1、教师集合队伍2、组织演示1、各 小 组 将本 组 所 创 编 的 动作组合进行演示2、对 本 组 的创 编 过 程 和 组 合特点进行说明3、对 他 组 的组 合 方 法 提 出 意见结束部分1、 放松身心2、教学评价3、师生道别1、放松身心2、教学评价3、师生道别1、学 生 成 开始 队 行 站 立 进 行生理放松2、心理放松:暗示语“ 我 站 在 高 山上 , 看 涓 涓 流水,听鸟语闻花香 , 多 么 舒 服啊!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材的选择处理、课的安排比较得当。课后反馈情况分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采用了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较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学法指导上有学生观察老师学习,两人间相互学习,有比赛,效果比较理想。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充分利用器材,采用游戏比赛等的形式,学生学练积极性高,效果良好,其中采用心率进行运动量的控制,体现科学性原则,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