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模块综合测评 .doc
-
资源ID:2746440
资源大小:65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模块综合测评 .doc
模块综合测评(教师用书独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使人类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生物品种B基因工程的实施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基本工具C基因工程技术是唯一能冲破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D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C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使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培育新的生物品种,A正确;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包括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正确;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都能冲破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生物新品种,C错误;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受体细胞也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D正确。2关于生物工程中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BTaq酶可用于基因扩增(PCR)C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D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A限制酶可用于提取目的基因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错误;PCR技术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需要耐高温的Taq酶参与,B正确;DNA连接酶用于连接目的基因的载体形成重组质粒,C正确;植物细胞工程中,纤维素酶可水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用于获得原生质体,D正确。3下列关于cDNA文库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DNA文库包含了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B建立cDNA文库需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DNA或RNAC利用mRNA的反转录合成互补DNA片段D合成的互补DNA片段需要连接在载体上B建立cDNA文库需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RNA,利用mRNA的反转录合成互补DNA片段,合成的互补DNA片段需要连接在载体上,导入受体菌群中保存。4chl 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l 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Achl 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过程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该项技术操作成功的标志是受体细胞中chl L基因表达D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C基因的本质是DNA,且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过程是chl L基因与质粒重组,过程是红霉素抗性基因和重组质粒1重组,并且破坏chl L基因,故过程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因最终得到的是无chl 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故操作成功的标志不是chl L基因表达,C错误。若操作成功,变异株细胞含红霉素抗性基因,对红霉素有抗性,同时无chl L基因,D正确。5玉米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故玉米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科技人员分离出相应的基因(pp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此技术中会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工具B此技术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C检测此技术是否成功的方法是测定转基因植株与正常植株同化CO2的速率D将ppc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的核心,否则不能达到使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的目的D将玉米中的ppc基因导入水稻,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的三种基本工具为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A正确。将基因工程技术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结合,不仅可以保证水稻细胞中含有ppc基因,还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由于ppc基因可以使植株利用CO2的能力有所提高,因此需要测定转基因植株与正常植株同化CO2的速率,以证明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C正确。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D错误。6中国科学家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C该技术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D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C早期胚胎发育的卵裂阶段发生在透明带中,A正确;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后,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所以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B正确;该技术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C错误;因为克隆的胚胎来自同一个胚胎,所以克隆出的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D正确。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囊胚中分离获取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相同C基因工程合成的是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A错误;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但不能用于克隆动物,克隆动物主要采用核移植技术,B错误;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囊胚中分离获取,C正确;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而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是二倍体植株,D错误。8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肝、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下图表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致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B图中通过离心去上清液可以除去胰蛋白酶C图中培养液若是合成培养基,不需加人的血清D出现接触抑制前,培养瓶中的细胞数量增长呈“J”型C由题干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A正确;过程通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通过离心去上清液可以除去胰蛋白酶,B正确;图中培养液若是合成培养基,仍然需加人的血清,C错误;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一段时间会出现接触抑制和贴壁生长现象,在出现接触抑制前,培养瓶中的细胞数量增长呈“J”型,D正确。9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高产荷斯坦奶牛的流程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关的过程,下列阐述中合理的是()A供体公牛、供体母牛、受体母牛都必须是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良的个体B从“C和D”过程的结果分析,图中“B?”和“E?”的最终目的不同CG过程的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动物血清或血浆,以及通入95%的CO2和5%的空气D在H过程之前必须进行胚胎的质量检查,J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舍弃处理或冷冻保存D对供体母牛、供体公牛的要求是两者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同种牛,受体母牛只需有正常繁殖能力即可,A错误;图中“B?”和“E?”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即将卵母细胞和精子培养到成熟阶段,以利于受精,B错误;G过程的培养液中通常加入血清(或血浆)等天然成分,以及通入5%的CO2和95%的空气,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错误;胚胎移植过程中需要对胚胎进行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D正确。10下列属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前景的是()扩大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短缺的问题为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构建转基因克隆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珍贵医用蛋白ABC DC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来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繁殖,只能增加被克隆动物的数量,而无法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11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D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多倍体植物BPCR技术只能用来扩增DNA,不能用来扩增蛋白质;利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叶绿体的基粒;花药离体培养可形成单倍体植株。12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研究者试图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中华鲟体内的某些蛋白质,使其更加适应现在的水域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B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C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D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D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基因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A、B正确;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C正确;因改造的是基因,故改造后的中华鲟含有控制新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而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故后代具有改造的蛋白质,D错误。13下列描述中,属于改变物种遗传性状的最根本途径的是()A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解决不孕不育问题B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增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利用克隆技术保存、扩大珍稀物种的种群D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工厂化生产无病毒植株B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属于有性生殖,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和卵子,A错误;基因工程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因此,导入外源基因属于改变物种遗传性状的最根本的途径,B正确;克隆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该技术不改变物种的遗传性状,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该技术不改变物种的遗传性状,D错误。14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的受精卵进入子宫才开始进行卵裂B从输卵管冲出的卵母细胞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C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D在基因工程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可选用含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C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就开始进行卵裂;从输卵管中冲出的卵母细胞不需要培养就可以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受精;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应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1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剪碎的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再培养可获得单层细胞B研究中的细胞通常培养至10代以内,以保持其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为防止杂菌污染,生物组织、培养液及培养用具需要进行灭菌处理D动物细胞培养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技术的基础C剪碎的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存在贴壁生长现象,故经培养可获得单层细胞,A正确;10代以内的动物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B正确;生物组织不能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技术的基础,D正确。16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研究方案不能实现其目的的是()选项方案目的A建立沼气池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培育供移植的组织器官C培育试管苗、试管牛和克隆羊能保持母本全部性状D用胰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块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C沼气池可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可用于器官移植,B正确;试管牛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产物,为有性生殖,有双亲的遗传物质,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分解细胞间质,使其分散成单细胞,可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D正确。17下列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相关图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除了需要图一所示的工具外,还需要两种工具酶B图二中的3指体外早期胚胎培养过程C图三中的内细胞团最终发育成脐带和胎盘D图四高度概括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C基因工程的工具为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图一为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A正确;图二中的3指早期胚胎培养过程,B正确;图三为胚胎分割示意图,图中的内细胞团能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能发育成胎膜和胎盘,C错误;图四概括了生态系统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即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D正确。18在现代生物科技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繁殖优良品种B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高产奶牛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A正确;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和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B错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高产奶牛时,需要进行胚胎质量检查和妊娠检查,C错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植株时,需要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D错误。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与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形成氢键有关B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差异是由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C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BDNA连接酶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两个DNA片段,与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形成氢键无关;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转录水平的差异;增加生物物种数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而不是恢复力稳定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20“粮桑渔畜”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B通过调节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地区,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B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A正确;该生态农业通过调节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地区,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C正确;这种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21(10分)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口服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如图所示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表示相关的过程,EcoR 、BamH 为限制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_和_序列,以便于后续目的基因的剪切和连接。(2)过程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未标注出的必需成分还有_,过程中需先用_处理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3)过程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在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中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4)科研人员认为,用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要好,其依据是_。解析(1)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设计引物的主要依据是目的基因(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为便于后续目的基因的剪切和连接,结合图示可知,设计引物时还需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限制酶EcoR 和BamH 的识别序列。(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Ca2处理,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3)从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RNA后,需经反转录产生DNA。若最终在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中不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原因可能是愈伤组织细胞中不含干扰素基因或干扰素基因未能成功表达。(4)与单纯的干扰素相比,用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还具有人参的滋补作用,故疗效更好。答案(1)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GAATTCGGATCC(两空答案顺序可颠倒)(2)复制原点Ca2(3)反转录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未能成功表达(或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4)药物既有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又有人参的滋补作用22(12分)如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和复制原点。(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_的特点;图中过程的方法称为_。(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4)图中过程常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此技术首先需通过细胞的_过程,培育出_,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小植株,其原理是_。(5)图中过程培育到_后,将其包上人工种皮,可制成神奇的人工种子。解析(1)图中A为重组质粒,其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2)图中过程采用了农杆菌转化法,其原理: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4)图中过程常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此技术首先需通过细胞的脱分化过程,培育出愈伤组织,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小植株,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人工种子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因此,图中过程培育到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腋芽),将其包上人工种皮,可制成神奇的人工种子。答案(1)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2)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农杆菌转化法(3)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4)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愈伤组织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腋芽)23(11分)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 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基因H进行克隆的过程,其中Nde 、EcoR 、Hind 、Sal 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G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结构A是_,其主要作用是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以外,还应该含有_。(2)用图中质粒1和基因H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多选)。反应温度缓冲液pH限制酶的浓度DNA样品的纯度(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基因H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基因H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_操作。(4)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基因H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多选)。AGGGAATTC和CTCATATGBGAATTCCC和CATATGAGCGGAAGCTT和AAGCTTCCDCATATATG和AAGCTTAAGCTT解析(1)分析质粒1和重组质粒的结构可见,图中的结构A位于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基因H)上游,应是启动子;启动子的主要作用是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并驱动基因转录;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通常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2)分析质粒1的结构可知,质粒1上没有Hind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不能使用该酶构建重组质粒。含有基因H的嗜热菌DNA上没有Sal 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也不能使用该酶构建重组质粒。而质粒1和嗜热菌DNA上(基因H两端)都含有Nde I和EcoR 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所以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这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反应温度、缓冲液pH、限制酶的浓度、DNA样品的纯度均能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3)因为质粒1和质粒2上分别携带抗生素A和抗生素B的抗性基因,因此,要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A和抗生素B,同时应保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感染。(4)分析图中四对引物可知,C项所示的一对引物之间会进行互补配对,形成“引物二聚体”,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配对,不能作为引物;D项所示的一对引物会发生自身折叠,首、尾相互配对形成“发卡结构”,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配对,不能作为引物。所以,扩增基因H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A或B。答案(1)启动子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并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目的基因、终止子等(2)Nde、EcoR(3)抗生素A和抗生素B无菌(4)AB24(8分)下列是用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的模式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至所获取的抗体1为_,其中过程是指细胞工程中的_技术。(2)过程需要_酶,过程需要的工具酶为_。(3)过程需要筛选,其所用的培养基为_(填“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结构甲的组成必须包括启动子、_(写出两项即可)及目的基因等。(4)如果想让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_菌,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_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解析(1)过程至所获取的抗体1为单克隆抗体,其中过程是指细胞工程中的细胞融合技术。(2)过程是由mRNA形成DNA的过程,表示反转录,需要逆转录酶;过程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的工具酶为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过程表示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需要筛选,所用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结构甲表示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必须包括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及目的基因等。(4)如果想让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通常是土壤农杆菌,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能产生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答案(1)单克隆抗体细胞融合(2)逆转录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选择培养基终止子、标记基因(4)土壤农杆植物组织培养25(9分)英国纯血马是世界顶级马术比赛的常用马种,其数量少,生育力低。现代生物工程能有效提高优质马的生育效率。请回答:(1)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_。(2)为取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在胚胎发育的_期用机械方法将胚胎分割。分割时要注意将_均等分割,否则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3)随着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纯血马的_移入其他马的_细胞中,将其激活并发育成胚胎,植入代孕母马体内。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胚胎的供体和受体应保持_。(4)克隆技术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极大冲击,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_性克隆人。(5)将纯血马体内的胚胎用特制的装置收集取出,其生理学基础是_。解析(1)精子只有获能后才能与成熟的卵母细胞完成受精作用。(2)胚胎发育过程中要获得更多的个体,通常对桑椹胚期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3)将供体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将其激活并发育成胚胎;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体内;生出与供体遗传基因相同的个体。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胚胎的供体和受体应保持相同的生理环境。(4)克隆分为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是我们国家所不允许的。(5)因早期胚胎未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处于游离状态,故可用冲卵的方法收集雌性个体体内的胚胎。答案(1)获能(2)桑椹胚或囊胚内细胞团(3)细胞核去核卵母相同的生理环境(4)生殖(5)早期胚胎未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处于游离状态26(10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粮蔬”生态模式时绘出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_kg。(3)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_。(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哪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_(至少答两项)。(5)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该地农民的做法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_。解析(1)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能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或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故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水稻和大豆。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的总质量320%15(kg)。(3)氮元素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但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故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可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5)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加大了物质的输出。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的做法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1)提高了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或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系统学和工程学(或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2)水稻和大豆15(3)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5)加大了物质的输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