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pdf
-
资源ID:27466655
资源大小:224.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pdf
1 / 5 课时训练14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 (2018 长沙检测 )下图示意我国2008 年末人口 (单位:万人 )统计资料。 读图回答12题。1有关我国人口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城镇人口多,城市化水平高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B城市化速度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到达极限【答案】1.C2.A 【解读】第 1 题,联系我国实际,结合图中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大,但因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大大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由于死亡率较低,老龄人口增加快;城镇人口少于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不高。第2 题,庞大的人口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导致教育、医疗、就业的压力过大。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表,回答 34 题。3.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与上表所示相符的是() A芬兰 B尼日利亚C巴基斯坦 D美国4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乙到丙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 B文化观念C社会福利 D国家政策【答案】3.A4.A 【解读】第 3 题,从表中数据可知,19701976 年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便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结合选项,只有芬兰符合。第4 题,实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条件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2 / 5 2018 河南联考2018 年 12 月 23 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 万人,预计到2020 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 万以内,这 “ 1 500万 ”是让广州人 “活得舒服 ”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 57 题。5广州提出的“1 500 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 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6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7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B014 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 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D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答案】5.B6.C7.D 【解读】第 5 题,“ 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因而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第6 题,广州市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大,无须再引进移民,而应该发展科技,建立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第7 题,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可以看出, 1564 岁人口比重、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前者上升最快。读 2018 年中国、老挝、韩国和俄罗斯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图,回答89 题。8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 A中国 B老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3 / 5 C韩国 D俄罗斯9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是() A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鼓励提前退休,减小就业压力C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D鼓励移民国外,减小环境压力【答案】8.B9.C 【解读】第 8 题,老挝的人口构成中,014 岁人口比重大,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小,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其他三国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第 9 题,俄罗斯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有负增长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缓解其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 万平方千M 的区域。读图回答1011 题。10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C 丙区域 D丁区域11 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丁乙甲丙 D丙乙丁甲【答案】10. D11.B 【解读】第 10 题,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数量。第11 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因此乙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丁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地势比甲、丙两区域低,因此丁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丙两区域;丙区域坡缓,甲区域坡陡,因此丙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区域。2018 黄山模拟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1214 题。12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 Bb Cc Df 13c 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小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D人口大量迁出14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D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4 / 5 【答案】12.A13.B14.D 【解读】第 12 题,对比1980 和 2018年各大洲人口的比重可知,a 大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几乎翻了一番,是六个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的。第13 题, c 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最大,是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亚洲,由于部分亚洲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故人口的增长速度减慢,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第14 题, e 大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也较大,应为欧洲;该大洲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不足。二、综合题 (共 44 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8 分) 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 年 2 月 26 日发布的 “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1 608 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 万人,死亡率为0.706%;自然增长率为0.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材料二我国未来 50 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材料三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 ” 期, “人口红利 ”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材料四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 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_、_、_三大高峰。(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四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后果。【答案】(1)现代增长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3)偏高并持续升高。造成后果: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危及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解读】第 (1)题,考查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增长特点等知识。第(2)题,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红利 ”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第(3)题,我国的人口性别比偏高并持续升高,将对性别平衡、婚姻、社会安定、就业及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 分 ) 材料一中新网 2018年 12 月 29 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称,2018年元旦时,美国总人口将达到3 亿 1 278 万零 968 人,这数据比2018 年元旦时增加了0.7%,也就是增加了225万零129 人。如果从2018 年 4 月 1 日美国 人口普查日开始计算,那么全美人口增加了1.3%,即增加了403 万 5 430 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5 / 5 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 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2)描述出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答案】(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