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07.20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规划调研情况的报告.doc
-
资源ID:2748273
资源大小:50.2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年度.07.20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规划调研情况的报告.doc
.*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区发改委2018年7月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我区积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在不断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促进了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的主要支撑,对拉动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全区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服务业规模总量稳步增长。2017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7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区GDP增速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3.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55%,比2015年和2016年分别高出1.9个和0.02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第四,增速位居全市第六。2018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4.06亿元,同比增长7.8%,占计划的49.8%。服务业投资增速逐步放缓。2017年,全区完成服务业投资249.9亿元,同比增长11.1%,分别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2.1个和5.4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7.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达25.7%。2、服务业税收保持较快增长。近几年,我区服务业税收收入持续增加,2017年,全区服务业企业实现税收21.52亿元,占当年全区税收总额的53.1%,同比增长55.4%。服务业税收占据了全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房地产税收迅猛增长,累计纳税10.13亿元,占服务业税收的47.1%,成为我区主体税源。3、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上半年,全区新增服务业个体工商户2770户,占全部新增个体工商户的95%,服务业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57467户;新增服务业登记注册企业1988户,占全区登记注册企业的75%,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总数达到25642户。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吸纳从业人员5.9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53.7%,服务业已成为我区吸纳就业的最大产业。(二)重点行业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区努力调整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上升,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1、商贸流通业保持增长。2017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3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8%,比重较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2%。2018年上半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亿元,同比增长8.2%。2、商务服务业势头强劲。2017年,全区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家,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5.33%,是全区增速最快的行业。全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相继建成汇金大厦、中建大厦、金座广场、瑞都国际财富大厦、豪德广场等较大总部经济楼宇、城市综合体29幢,总面积63万平米,已使用49万平米,入驻企业2500多家。纳税企业有2332家,实现税收4.63亿元。2017年,汇金大厦、海华云顶、中建大厦等楼宇纳税均超千万元。3、现代物流业发展平稳。全区现代物流企业共306家,拥有各种运输车辆1000余辆,300万吨/年的货运能力,货物配载量占大市区总量的60%。2017年,物流企业累计纳税0.8亿元,占服务业企业入库税收的3.71%,比重偏低,与我区主城区的地位不相匹配。从纳税金额看,306家企业中有46家企业纳税超过30万元,占比15.03%,其中纳税总额超千万的企业有1家(苏石石油1018.55万元)。4、电子商务初具规模。我区电商工作自2015年开始,目前拥有省级电商示范村3个、市级电商示范村4个;市级电商示范企业2个;知名电商平台2个。2017年,“盐阜易佰”电商平台在线商家536户,活跃粉丝4万人,完成交易额3151.4万元,订单数三万余件。5、生态旅游快速崛起。千鹤湾生态康养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目前与国内7家养生机构连锁,已具备供2000老人入住条件,201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丹顶鹤生态湿地旅游区、牡丹生态公园分别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点、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验收。2018年上半年,千鹤湾温泉风情小镇接待游客18.1万人,营业收入2175万元,丹顶鹤风情小镇接待游客25.6万人,门票收入185万元。(三)与兄弟县区的比较与兄弟县区比较,从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看,我区排第四名,前三名分别为东台市、大丰区和建湖县。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看,我区排第六名,前三名分别是城南新区、盐都区和阜宁县,同比分别增长10.7%、10.6%、10.4%。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我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城南新区(65.7%)。亭湖区作为盐城市的主城区,这些指标明显是不相匹配的。从商贸领域看,城南新区有“中南城+南金鹰+宝龙”三大巨头商业综合体,盐都有万达,功能全面,人气旺盛。我区虽有金鹰、中茵海华、五洲国际、先锋广场等商业圈,但由于交通拥挤,经营环境较差等因素,导致人气持续下降,主城区服务业发展优势正逐步丧失。从商务服务领域看,城南新区拥有华邦国际、创投中心、金融城等规模较大、工作环境较好的总部经济楼宇,政策优势明显,我区商务服务业发展面临着“难招商、难挽留”的严重问题。(四)强化载体建设,着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重点园区转型升级。2018年上半年,盐城现代物流园、盐城环保科技城智慧谷等三个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税收1.5亿元、投资38.7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2.1%、11.3%、12.1%。现代物流园区连续两年获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称号,2017年获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称号。环科城大力推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实现从单一产品制造到综合解决方提供的转变,成功落户了“十大国字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环保科技小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二是重点项目不断推进。2018年上半年,我区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新竣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列市4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项目推进迅速,完成投资和形象进度均快于其他县市区。列区38个服务业“两重”项目完成投资25.8亿元,其中现代物流仓储、文化健康旅游、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投资占比达33.7%。三是重点企业加快培育。2018年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实现税收12.2亿元,其中纳税达100万元企业174家,达500万元企业43家,达1000万元企业25家,规模企业数继续全市领先。(五)强化政策推动,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近两年,我委成功帮助新金属材料设计与薄带材快速凝固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环保产业研发及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分别争取国家级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900万元;科行环保有限公司、盐城现代物流园分别获省级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100万元。创业投资服务中心、科行环保等4家企业(项目)获市级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210万元。2018年,协助盐城金摇篮母婴护理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引导资金20万元。鼓励千鹤湾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并且作为入围考察企业中苏北唯一一家养老企业。三、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区服务业虽然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与亭湖区的区位优势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服务业实力层次相对较弱。一方面服务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尽管新兴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仍由批零住餐、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支撑。另一方面传统发展优势逐步削弱。区划调整后,我区发展空间逐步缩小,经济总量受到影响和削弱。我区与盐都区、城南新区位置相近、资源要素相仿、产业结构相似,区域服务业定位存在着较多的重叠,在房地产业、商务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等领域已经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2、服务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服务业发展在全区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重工业、轻服务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领导力量薄弱。全区服务业工作存在着机构规格低、人才配备弱的问题。发改委作为全区服务业发展的牵头部门,内设区现代服务业管理办公室,原服务业办为正科级建制,机构改革后成为正股级事业单位,虽编制为7人,但真正从事服务业工作的只有2人。基层网络配置明显不足,各大块均没有专门从事服务业工作的人才,甚至对服务业相关概念理解还模糊不清,在开展服务业工作时,大部分都是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过于依赖上级部门的布置和推动。二是缺乏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服务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均有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市开发区、盐都区、东台市等周边县区在服务业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激励措施。我区在工业发展方面每年也有政策扶持,服务业激励政策一直未出台。三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考核评估机制还有待建立完善。服务业行业类别多,主体分散,不能做到应统尽统,现有数据难以完整反映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全貌,不能满足政府科学决策和制定规划的需要。目前我区服务业指标考核仅体现在整个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服务业考核指标和内容不够全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块服务业工作的主要指标没有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服务业考核评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3、服务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全区服务业发展缺乏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一方面亭湖区服务业发展受制于盐城市大市区城市发展规划,我区服务业发展明显感觉“束手束脚”。另一方面有些大块为了尽快回收投资成本或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有盲目吸引企业入驻现象,不管企业规模,企业质量,偏离原来的规划定位。全区服务业各行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融合,切实增强新动能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将我区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纳入到大市区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中,与产业发展相配合,与相关规划相衔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各大块要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空间布局特点,按照依托产业集聚发展、依托资源集聚发展的思路,构筑战略性空间格局。比如,新洋经济区要着重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引进第三、四方等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同时抓好辖区内专业市场的合理布局和升级改造,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环科城要结合环保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鼓励工业企业剥离研发、销售等产前、产后生产性服务产业。亭湖经济开发区要立足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悦达城市广场、红星美凯龙河东店等新型商业设施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服务项目的招引力度,重点招引国内外知名商场、超市、影城、餐饮等龙头企业入驻,带动整个片区的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成宜居的居住环境。继续组织现代物流园、环保科技城智慧谷升档竞赛,引导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在市园区等级创建上争先进位。二是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顺应制造服务化大趋势,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发展“制造+服务”新模式。重点推进服务业集聚区与工业园区“两区融合”,如现代物流园与都市工业园、智慧谷与环科城,积极实施制造业服务化工程。推进商贸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与金融、科技-创意-设计-旅游间的跨界渗透和协同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信息、金融、保险、物流、商贸等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积极推进长虹智能装备、科行环保、中科睿赛等企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二)坚持招大引强,加快项目建设,大力激发新活力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招引项目。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要事,围绕我区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商务、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门类,以重点集聚区、特色园区等为载体,强化招商攻势,挖掘比较优势,着力招引国内服务业知名企业、行业前20强企业来亭湖投资兴业,同时积极招引功能性机构、综合性平台等落户亭湖。二是以更快的速度建设项目。坚持每年排出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加以重点推进,进一步明确建设和推进责任,认真排查制约项目开工的因素,及时研究落实对策措施。对前阶段部分手续不齐全的项目,按照区重大项目推进办具体要求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主动与重点项目所在大块沟通,掌握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通过会办会解决相关难题。同时,积极排查项目信息,对已签约项目做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快建设。三是以更优的服务推进项目。增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和优质服务意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提高审批速度,力争项目尽快审批开工、尽快投产达效。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激励政策,排出符合的项目和单位,主动帮助向上争取,通过主动服务和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强项目单位加快投资的积极性。(三)发挥基础优势,注重辐射带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供给。重点关注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重点领域。加强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培育壮大中运物流、国药控股等15家对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物流企业。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建材环保研究院、南大科学研究院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集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和运行服务为一体的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进一步打响环保产业博览会品牌,提升亭湖环保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改善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供给。对生活性服务行业来说,关键是提升其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一主两副多极点”的商业网点格局,立足建军路、先锋岛等现有核心商业圈,加快推进悦达城市广场、爱琴海主题购物公园等商业综合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商业片区网点布局和商业综合配套,鼓励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餐饮酒店等入驻乡镇和工业园区,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在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的同时,为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实施“旅游+”工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等业态,全力推动丹顶鹤风情小镇、百合文旅小镇、千鹤湾温泉风情小镇等集旅游功能的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我区文化旅游发展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按照“一楼一品”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楼宇资源,重点招引符合产业规划和区域规划的重点项目,着力提升产业聚集度,分类推进特色楼宇建设,形成了一批效益可观的“立体商业街”。各街道以辖区内楼宇委载体,比如先锋以先锋国际大厦为龙头,科学布局开发建设的楼盘和建成的商业设施,聚力推进服务业楼宇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服务经济的“增长极”。各街道结合城中村改造,拓展楼宇经济发展空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配置居民生活小区和商贸服务区,搭建服务业发展载体,实现了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四)强化扶持引导,加大培育力度,促进企业做强做精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建议区委、区政府尽快出台服务业经济激励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集聚区加快发展,鼓励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大型商业综合体、楼宇经济等新型服务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基层、企业,通过宣传发动、专家引路、典型示范等途径,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质增效,全力推动服务业企业做大总量、做强品牌、做精业态。二是注重规上企业培育。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133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全区服务业骨干企业以及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的梳理排查,充分挖掘潜力,分类跟踪推进,动员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统计库。建议新洋经济区在现有各专业市场成立平台公司,将市场内规模较大的商品企业统计指标全部纳入平台公司,争取将平台公司列入统计库。对本土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具有市场潜力的企业,鼓励二三产剥离,拓展外地市场和资源空间,确保总部及研发、销售等核心环节留在我区,规模企业收入增幅确保20%以上。(五)增强责任意识,优化服务保障,努力实现良好态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服务业涉及二十多个行业、众多部门,发展任务面广量大。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服务业领导小组,提升服务业领导机构规格,牵头负责全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统筹协调及督促落实,及时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节点难点问题。健全基层服务业工作网络配置,配齐工作人员,通过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参与,共同推动全区服务业快集聚、大发展。二是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针对部分服务业企业未能实现应统尽统,未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区发展现况等问题,继续完善统计和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加强跟踪服务,进一步开展服务业企业核查上报、审核验收和基础规范工作。三是强化指标评估。制定出台服务业考核评估方案,将各块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项目招引和推进以及服务业常规工作都纳入评估体系,按季度对各块进行考核评估,评估结果最终纳入全区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