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课程教学方针教育材料.doc
-
资源ID:2750803
资源大小:142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课程教学方针教育材料.doc
*.五年级社综合实践活动课进度表周次月日内容作业备注第一周第一单元 养成 服务题一 合理消费 学会理财第二周第二单元 生活 环境题二 生活与绿化第三周第二单元 生活 环境题三 社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第四周第三单元 人文 社会题四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第五周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题五 经济作物第六周劳动与技术第一单元 家政篇活动一 西红柿炒鸡蛋第七周活动二 炝莲白第八周活动三 土豆炖牛肉第九周第二单元 缝纫篇活动一 制作抱枕第十周活动二制作手机套第十一周活动三创意拼布第十二周第三章 制作篇活动一 用铁丝制作弹弓第十三周活动二自行车的简单维护第十四周活动三制作回力车第十五周复习第十六周复习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第一单元 养成 服务主题一 合理消费 学会理财一、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收集理财的相关信息。2.初步了解理财的作用及其他知识。过程目标:1.通过亲历调查、 体验、 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调查、 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同伴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让学生们体验探究与交流的快乐。2.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养成勤俭节约、 合理安排开支的好习惯。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 初步了解理财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难点: 学会运用调查法从大量的资料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三、 教学课时建议建议 3 课时完成。五、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 ) 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案例,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提出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帮助,并鼓励学生们拓宽思路。比如本课,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说一说零用钱应该怎么处理? 怎样才能把零用钱花的更有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最终确立研究课题。( 二 ) 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根据学生确立的研究课题, 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协调组建活动小组, 调控、 弥补小组间的差异, 指导学生如何分工, 如何提出问题, 如何针对问题分工合作。本课例以 “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为研究课题, 组建了研究小组并进行了分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予以指导,同时要强调参与和合作。2.制订活动方案在活动开展之前,应该有一个计划,不能漫无目的。 预先设计好活动方案不仅能明确活动目标, 还能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让学生养成做事情要先有计划的习惯。通过全班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点, 聆听别人的合理化建议,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三 ) 实施阶段1.本次活动的实施需要各小组把之前收集到的大量资料整合分析后, 再运用调查法来设计调查问卷,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2.调查结束后由小组组员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在全班进行汇报。学生活动: 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其他小组给予一定的补充和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活动,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在小组中合作, 在小组中探讨, 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 引导者,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四 ) 汇报与展示延续上一活动环节,教师请学生在课下通过不同途径去寻找合理支配零用钱的好方法, 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现, 如: 手抄报、 PPT、 编排小品等。学生在观看完各小组的活动展示之后可相互交流谈谈感受, 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它是父母的劳动果实, 我们应该养成不乱花钱、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由此引出全班同学一起起草一份合理消费、学会理财的倡议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学生把课上所学进行传播,以便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 五 ) 活动评价在本课例活动中, 学生不仅了解了理财的知识, 而且也了解到生活的不容易和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课下同学们可以把课上所学告诉家人, 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请学生在第 9 页的总结评价表格中对自己以及小组成员在本课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分。 评价表中给出了评价素材供师生参考, 同学们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设计评价体系进行自评、 组评和师评。用活动过程方式进行评价, 要注意关注过程, 兼顾结果。【 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 而应是更多问题的开始。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 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 可以留到课下继续研究。 】六、 活动注意事项1.本活动实施之后, 学生虽然有了一些理财意识, 但自制力缺乏, 所以在活动的后续中还需要教师、 家长来帮助孩子继续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如用好储蓄罐,教育孩子定期储蓄等。2.学生在理财知识上还是略显缺乏,理财能力偏低, 建议家长回家后能多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的管理,不要霸占孩子的支配权。帮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3. 要注重活动的延伸, 家庭、学校都应教育学生学会合理地、科学地进行消费。作业:复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设计: 养成 服务主题一 合理消费 学会理财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生活 环境主题二 生活与绿化一、 活动目标主题是想让学生通过经历实践活动后, 感受绿色植物对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进而产生增添绿色植物的想法或行为。知识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实际地面的面积,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能力目标:1.与同伴协作的能力。2.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认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2.以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力量, 带动身边的人共同爱护绿色植物, 增加绿色植物,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三、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 “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 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有效地进行指导、 组织、 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 一 ) 发现问题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调查一下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 再在阅读完教材第 11 页的小文后, 问问学生们:我们人类为什么愿意不停的绿化? 并就这一问题的讨论来交流课前调查的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对我们的重要性, 进而关注校园里的绿化问题, 并对接下来的( 二 ) 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学生自由结合是组建团队的基本原则, 但老师要根据小组分工任务中的内容进行调控。每个小组的人员组成要考虑:( 1 )需要一个心细的同学, 以保证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 ( 2 )需要 23 个能解决不规则绿地地面以及面积较大的校园地面的测量和数据处理问题的组员; ( 3 )需要一名网络知识掌握的比较熟练的同学。 这样的团队才可能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 较好地完成小组任务。2.制订活动计划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制订活动计划,要让学生明确这次活动都需要干些啥, 我们行动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在过程中都需要收集、 整理哪些资料, 后期的成果展示需要准备些什么, 等等。( 三 ) 实施阶段1.测一测、 量一量在这里, 比较实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其中在用卷尺测量时,要注意让孩子把尺子拉直, 在测量很长的长度时, 肯定会反复地用卷尺,教师要强调卷尺的终点和起点要重合。 而步测法需强调每跨一步的长度都要尽可能相等, 最好每一步长度大约是一米, 这样, 才能用步数乘每步的长度来算出总长度。 做好这些, 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不规则地面, 指导孩子利用数学的割补法把形状变成学生熟悉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来测量。 所谓割补法就是把不规则形状通过分割或是移补的方法, 使形状转变成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能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就分割后再测量, 不能分割的再把多余部分通过移补后把图形变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正方形后再测量。还有些地面是圆或是椭圆, 这两个形状的面积孩子还没有学习, 可以让孩子通过网络查询或是问询父母来解决。 如果孩子自己的解决方法比较合理,教师要大力肯定。通常我们用绿地率和绿化率来反映一个地方的绿化情况, 这两个概念不用给学生说明,因为绿化率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由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 大树的绿化面积计算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教师只需给孩子强调, 如果大树下有草坪, 那就按草坪的面积计算; 如果大树下没草坪就按树冠面积计算, 即阳光垂直照下时树冠在地面投下的树阴。一般情况下,学校总面积都比较大, 所以测量数据会有很大误差,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让每个组员同时去测量学校占地的每条边的长度, 几个数据如果相差不大, 则可以求平均值; 如果相差比较大, 则让孩子多测几次, 直到数据比较接近才能求平均值,用这些比较准确的平均值再去求学校总面积。为了确定自己测量数据是否准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询问相关老师。2.整理数据、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问题。比较时要注意, 要分别与最大值和最小值比一比, 通过差距具体地分析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 当学生在写分析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比较的具体方法也写出来。3.绿化在 “行动”在做绿化行动计划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思考” 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如果学生有自己补充的问题, 也可以做到计划里。但重点要放在 “如何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 这一问题上, 而不是只做个计划就行了。 所以在讨论过程中除了要说说做什么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 “如何将计划转变为行动”的具体措施。 如: 写种植日记, 或是把长出来的植物拿来给同学们看, 或是把校园一角的变化写一写等。如果校园里没有本课例中所说的空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 四 ) 汇报与展示对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或方法,当堂就可以与大家交流学习, 如主题中提到的“在测量活动中最佳的处理方案”和“在处理数据时好的方法” 等, 这些是交流的重点。在成果展示时, 可以把利用割补法求面积的过程做成幻灯片给同学们展示, 也可以把校园一角的变化用照片展示出来, 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多想一些不同的展示形式, 让展示活动尽可能的丰富多彩。而 “绿色在行动” 中的成果,教师要在后面的教学中, 估计好时间督促学生间断性地展示。倡议书可以写自己今后如何 “爱绿”,也可以写如何响身边的人 “爱绿”, 所谓“爱绿” 除了有保护植物的意思, 还有增添植物的含义。( 五 ) 总结与评价许多学生在评价时不太客观, 经常会凭感觉去评价。所以,教师要提前简单了解各小组的评价方式, 找评价较好的一组给大家示范他们的评价过程, 向大家展示他们的评价方法。 应强调在评价时一定要有评价依据,并进行客观的评价。 这样, 还能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做事态度。( 六 )我的收获教师要鼓励孩子结合具体活动来谈收获, 如: 我在测量校园这样大的地面各个长度时, 我知道了可以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或是我小组在查阅资料时知道了绿色植物都有哪些作用而不是泛泛地谈我的什么能力增强了。五、 活动注意事项1. 将 “绿色在行动”和 “倡议书” 落实到行动中, 而不只是说说而已。2.学生展示的绿色植物如果只是个嫩芽或者不是很茂盛,教师也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 孩子才愿意去实践, 才越来越喜欢实践活动。作业:复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设计:第二单元 生活 环境主题二 生活与绿化 教学反思:主题三 社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一、 单元活动设计思路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社区环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生活聚居环境, 即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我们学习生活、 工作劳动、运动游乐和休息交往的空间场所, 应该全面关注我们各方面需求。现在, 无论是在城镇乡村, 还是在大城市里, 我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居住环境也越来越方便, 这就是 “人居环境” 中的“宜居” 概念, 即适宜人类居住。宜居的理念其实古代就有。起初, 我们的祖先们为了躲避风雨和猛兽的侵袭, 只能住在山洞里, 甚至是树干上。 后来, 人们聚集到有水有草的地方, 慢慢形成了原始村落。随着经济的发展、 物质条件的改善, 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集市、 城镇,一直发展到今天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可以说, 人类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追求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近一二百年来, 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城镇化时期, 城镇规模急剧扩大, 人口也从乡村、 小城镇,不断向中等城市和大城市迁徙、集中。二、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生活环境设施建设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环境设施建设要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便利性。2.调查身边的环境服务设施, 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 提出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 开展调查研究, 统计分析调查问卷, 针对问题提出方案建议,并开展推广活动。2.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与主动参与意识。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兴趣。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建议课堂教学6耀12课时, 以及课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调查、 访问、实地考察活动。四、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带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 而不是直接将问题交给孩子模拟操作。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建立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自主选择、 主动实践之上, 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提醒学生与人接触交流中的文明礼仪、安全等问题。本次活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 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所以单凭学校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获得家长的陪伴、 支持。活动课例不仅仅是对教材案例现象进行研究,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范例中去发现和自己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 建立问题意识, 能从自己、 伙伴、 家人的生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不同的学校、 社区、 城镇会有不同的问题, 应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与兴趣点展开调查研究。( 一 ) 发现问题1.发现问题: 本模块是 “生活 环境” 模块,主要关注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照提供的案例开展实践研究,更希望学生能够参照所给的参考主题开展社区环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研究范畴内的多种综合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确立与本模块相关的主题。这一环节, 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的小材料后, 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惑、 需求展开广泛的讨论。2.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参考案例并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从社区环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研究领域, 发现并提出与本模块主题相关的若干问题。如参考主题中的范例:“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学生学习的关系; 体育运动场馆需求调查; 社区的阅读环境现状调查;交通环境对生活学习的响;城市照明亮化工程对我们的响; 学校周边小店铺调查”等等。新疆地域辽阔,生产、 生活方式不同, 城市乡村各地情况差异很大,问题的提出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才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3.问题的筛选: 教师在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 学习, 发现并罗列出问题后, 应帮助指导学生在发现的问题中挑选适合学生操作的、 利于学生开展的、 对现实生活学习有帮助的活动, 最后再确定主题开展研究。4.问题的表述: 协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判断所选定问题的价值及问题提出的科学性、 合理性,并将选定的研究项目准确地描述表述出来。5.课题的形成: 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或同伴评议基础上, 最终形成课题,确立探究实践方向。( 二 ) 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 1 ) 建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发现问题的相似性, 结合家庭居住情况,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性格、能力差异,协调组建活动小组。( 2 ) 成员分工: 教师对研究小组的分工予以指导。学生根据活动项目,确立活动项目的任务、主要负责人并合理分工。如本课案例根据任务的需要设立了三个调查小组, 分别对图书馆、 阅览室与书店的情况开展调查, 每一小组的任务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3 ) 团队合作: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小组成员不仅能明确各自职责,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能根据承担任务的情况及同伴的实际表现,较公正地对自我、同伴做出合理评价。好的团队,协调工作是保证调查活动开展的关键。2.制订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制订研究计划:先分析研究活动主题,选定的主题活动可能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的要求,看选择哪种方法为好,然后制订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为了使调查计划步骤有序、研究结果科学,如果没有研究计划和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的操作也就失去了根据,将直接响着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化建议方案的科学性。五年级学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研究计划,当然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如让小组汇报制订的研究计划, 其他同学帮忙提提建议,这样不仅帮这组完善了探究计划,而且也为其他小组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因调查统计的方法统计调查方法指的是搜集调查对象原始资料的方法, 也就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搜集答案的方法。 统计调查方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非全面调查。( 1 ) 抽样调查: 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观察, 并用观察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 具有如下特点: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调查, 以推断总体为目的, 而且能够对推断结果的可靠性做出说明。( 2 ) 重点调查: 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少数重点进行调查的方法。 重点调查的特点是省时、省力, 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3 ) 典型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 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选出少数代表进行深入细致调查。本课活动范例中的“读书的需求调查统计”, 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定群体, 选择在班级、年级或全校范围内开展调查, 相应调查方法的选择也应不同, 针对班级可开展全面调查, 如果是针对年级就可以开展抽样调查, 如果是在全校范围内就可以选择重点调查, 如果要扩大到各类人群的阅读现状与阅读渠道情况的调查就可以采用典型调查。作业:复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设计:主题三 社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人文 社会主题四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一、 活动设计思路这一单元主题内容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核心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选取传统文化节日中的端午节为案例, 指导学生通过采访、 参与实践、 信息搜集与处理、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 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开阔视野, 进一步掌握这一领域中探究与实践的方法,增强探究与实践的能力, 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二、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了解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由来和传说、 传统的习俗和意义, 并学会围绕文化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祖国文化的使命感。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建议 3 课时完成。四、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本模块是人文社会模块,主要关注人文社会中的文化领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照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也可以参照所给的参考主题开展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确立与本模块相关的主题。( 一 ) 发现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教材案例, 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去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帮助和鼓励他们拓宽思路,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比如说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想探究关于这一节日的什么问题? 打算怎样开展活动? 这样开展活动的理由是什么? 这项探究实践活动的价值有哪些? 注重在问题的筛选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创新, 帮助学生最终确立研究课题。( 二 ) 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根据学生确立的研究课题, 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 协调组建活动小组, 调控、 弥补小组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小组的分工予以指导, 强调参与和合作。在本课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明确这次实践活动包含了端午节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 访谈、 包粽子实践体验、 端午诗歌朗诵会、 活动展示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因而在人员分工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内容。2.制订活动计划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确立的研究及实践主题及参考案例, 通过小组讨论,从时间、 地点、 条件、 人员分工、 具体任务等方面安排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制订清晰、 可行、 比较周密的研究步骤或活动过程并给出建议。 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 周边可利用的资源、方案的清晰、 具体化程度, 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三 ) 实施阶段1.收集资料和信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 “多途径阅读” 、“ 多层次调查” 、“ 访谈” 、 “实践” 等方式开展研究。在本课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 查阅文献资料、 网络浏览、 访谈等方式收集和筛选资料。从端午的风俗、由来、 传说、 诗词文化方面收集资料, 资料可以是文字、 图片、 视频、 音频或体现端午文化的具体实物。 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 注意提醒学生养成归类整理的良好习惯。2.动手实践参考案例中的这一环节是亲自体验包粽子, 开展这一活动可以采用教材中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多种体验方式, 如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包粽子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如何合理安排体验活动的方式, 制订实践活动计划, 提出活动要求。3.诗歌朗诵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本案例的这一活动时, 要指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首先制订简单的诗歌朗诵会的方案, 然后开展活动。 在学生尝试端午诗歌创作及诗歌朗读的过程中应给予鼓励与指导。( 四 ) 汇报与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如: 过程实录手册、 研究报告、 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协助学生制订展示方案,并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 五 ) 评价与反思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客观公正地对活动做出评价, 提出合理化建议。五、 活动注意事项1.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2.指导学生在调查、 访谈或实践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提前设计访谈提纲。3.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实践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并按计划开展活动。4.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掌握调查、 访问的基方法。作业:复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人文 社会主题四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主题五 经济作物一、 活动设计思路新疆的很多经济作物中外驰名, 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本单元以 “经济作物” 为主题, 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来学习, 通过开放的各种自然情境、 社会情境来学习。目前,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感性经验不足,对自然社会了解关注不足。本单元强调: 教师通过案例, 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指导内容:课内课外结合开展活动,课堂上引发学生对经济作物的兴趣,并制定出课题及研究计划, 来指导实施过程及后期相关活动。 课外时间鼓励学生收集资料、 调查访问经济作物相关问题, 开展对经济作物考察及相关经济作物加工场地实地参观等活动。二、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援能够运用“关键词搜索”、 “问卷调查”、 “访谈”、 “实地考察” 等多种探究方法开展活动。2援能够小组合作制订活动探究的计划或者方案以及参观考察的计划;能够整理资料信息,写出简单的活动报告, 策划成果展示的方法。3援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实施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能力目标:1援能认识到实践探究是一种多层次活动, 包括观察、 提问、 收集整理信息、 分析、 表达和交流展示。2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3援能结合评价主动反思, 分享经验, 改正不足。情感目标:1援通过探究过程, 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2援通过“经济作物” 主题, 引发对新疆或本地经济作物的兴趣, 产生对生活、对社会经济处处探究的热情。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建议安排 68 课时。选题活动、 团队建设、方案制订: 1 课时资料收集、实地参观访问或调查、 关联分析与整理: 23 课时成果展示、 评价与反思: 2 课时拓展延伸活动: 12 课时四、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 ) 发现问题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在合作情况下, 讨论主题,能够判断由主题产生的各项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 并简单说出理由。在这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本校、 周边情况、 家庭资源等情况, 筛选适合自身条件、能有效利用资源的研究问题。( 二 ) 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根据研究兴趣, 学生组建活动小组并进行初步的分工。教师注意调控小组差异, 提示学生分工合理、 职责明确。2.制订活动计划在教材第 41 页,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活动计划表, 通过活动计划表的指引, 学生可以据此设计自己小组的课题活动计划。教师需要注意指导的是:在计划中各项活动应根据组员情况做好分工, 哪些同学善于查找资料, 哪些同学家里有相关经济作物相关的产业工作人员可以联系等等。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条件资源完成分工任务。此外, 小组成员在制订计划环节中, 需要考虑清楚计划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三 ) 实施阶段1.资料收集整理围绕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 可利用资源, 熟练巩固运用关键词搜索、 多途径阅读、 参观访问记录等方式收集资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围绕自己的课题,通过关键字进行网络搜索、图书目录查找, 之后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教师指导资料的整理也很重要。 在学生拿来的大量打印网络资料稿、 相关图书资料、 访问记录面前, 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分类整理摘要记录。整理资料的指导方法参考:( 1 ) 围绕主题收集资料的原则。分析这些同学的资料, 看是否符合课题范围? 是否很繁杂? 是否同学不太熟悉、理解所查找的资料?是否没有标明出处,会让大家以为是你自己研究得到的成果?( 2 ) 重点关键词记录的原则。淤记录、标注围绕主题的重点词句、关键数据。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于记录资料来源。盂根据关键词能描述简介资料主要内容。( 3 ) 怎样分析资料?读、 定、 剔: 读懂已有的, 选定有用的,剔除无关重复过时的。淤分类。 横向: 事物相互并存的部分。比如收集到的资料中种类的; 纵向: 事务发展阶段、 环节和顺序。于比较。 找出异同, 打开思路。 比较各种观点、方法、 背景、 解决方法的相同和不同。盂归纳。以资料为根据, 通过两个同学或同组同一课题内容的不同, 归纳提炼推理, 得出自己的观点。归纳资料整理过程可分五步走: 分析课题 资料来源 概括资料 分析比较 归纳总结。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材第 43页 “你收集到的关于新疆主要经济作物的资料”的留空处部分, 要指导学生补充活动过程中自己整理好的资料,交流共享,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把得到的资料写上去。2.实地调查实地调查需要根据本地、本校条件,可以到附近主要经济作物为原料加工的工厂参观, 也可以到周边经济作物产地去实地考察。教师做好实地调查前的指导准备工作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发, 思考问题参观, 解决问题归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第 43 页的 “实地调查记录表” 将预设的问题写在记录表 “调查内容”一栏, 参观考察过程中再逐条解决。例如: 要围绕主题预设参观棉纺厂需要了解的问题, 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将问题进行梳理: 原料的来源、要求,生产加工产品的销售方向, 工厂规模,对地方经济的作用等等。如果各组能有条件联系参观考察不同的地点,实地调查记录表上可以设置针对不同调查内容。 如果只能到一处实地调查, 可以指导学生分工记录, 避免出现一路上手忙脚乱作记录,结果却一样都没有记清楚的情况。例如: 一些同学负责对参观地宣传资料等内容的记录,一些同学则负责对接待参观考察的技术人员的介绍进行记录等。实地调查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小组进行参观总结, 组员分享交流收获体会。通过参观后的情况交流, 让学生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分享参观后获得的成果。实地调查环节能很好地把抽象的经济作物的价值和作用直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因而很有必要。此活动可以选择本地主要经济作物的加工厂、制造厂,或者以此为原料的工厂、 科研部门。3.分析材料面对各种方法途径收集来的众多材料, 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分析, 获取结论。简要说有两点: 通过这些材料是否达到了选题时预设的目标?是否有所收获?( 四 ) 成果展示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小组合作策划总结、成果展示。要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 如演讲、 绘画、 写作、 表演、 制作等。( 五 ) 活动评价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 通过讨论、 协商、 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注意指导学生能从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对小组做出的贡献等角度,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能主动反思, 分享他人经验。活动二 炝莲白一、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炝炒的基本操作。 活动安排了三部分内容, 首先是通过资料阅读了解莲花白的基营养知识和炝炒的基本操作要点; 接着学习制作炝莲白; 最后是拓展创新, 让学生在掌握了炝莲白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创新莲白的烹制方法, 这部分教学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创新, 对于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制作方法应当给予赞赏和推荐。二、 活动目标1.了解莲花白和炝炒的基本知识。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炝炒莲白。3.利用学过的烹饪技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烹制一道莲花白菜品, 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4.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防护意识,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 教学重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炝炒方法并能够制作炝莲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是学习掌握炝炒的基本操作要领; 二是学生在制作炝炒莲白的初始步骤 炝花椒、 辣椒时如何防止热油向外喷溅,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练习, 再进行操作。五、 课时数建议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六、 教学建议( 一 ) 知识学习教材中的 “小资料” 介绍了莲花白的名称和营养价值, 教学时教师以引导学生先阅读小资料,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应该是莲花白的营养价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莲花白对人类的好处: 有提高免疫力、 抗癌、 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这些知识学生了解得甚少,因而通过学习,以激发学生制作、 食用莲花白的欲望。( 二 ) 实践体验知识链接:教材第53页 “知识链接”中主要讲述了 “炝炒” 的基本操作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重点要掌握: 炝炒要做到油量相对较多、 油温相对较高、 火要比较大。制作建议:1.在制作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制作过程提示,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大致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准备材料, 要对照教材把需要的东西记到脑子里再准备, 不要看一个找一个,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二步是将材料洗干净, 尤其是莲花白由于农药的原因外层的叶子需要浸泡15分钟左右;第三步是烹制, 烹制时注意强调火大、 油多、 油温较高。2.制作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 对于一些操作经验少的学生, 教师要预设可能发生的情况,例如把食材离锅很远投入等,这些都是比较危险的操作, 教师应当给予指导。3.教师在学生制作前, 以准备一些必要的灭火工具: 湿抹布、 灭火器等。 对这些灭火工具不必给学生讲解过多, 只需要进行安全讲解即可, 例如, 往热油锅里投放食材要近距离、 轻轻放等。4. 制作时可以同座位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老师个别帮扶, 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5.安全提示要在操作之前进行。思考:教材第54页 “思考”中有两个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感受劳动中安全的重要性。第一个是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 第二个是烹制安全方面的。 防止油锅迸溅的方法很多, 例如加一些干花椒粉、 面粉等等。( 三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学会制作炝莲白后, 利用莲花白以及自己喜爱的食材对本节课的劳动内容进行创新, 上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 自己看过、 吃过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自己爱吃的食材中, 有没有可以和莲花白结合在一起炒制的等。待学生有了思路之后, 先完成制作步骤, 再开始动手制作。建议拓展延伸部分用1课时完成。活动三 土豆炖牛肉一、 教材分析土豆炖牛肉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小资料,了解土豆和牛肉的营养价值; 学习一种新的烹饪方法 “炖”; 学习制作土豆炖牛肉,并能够在制作中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二、 活动目标1.了解土豆、 牛肉的基本营养知识。2.掌握 “炖” 的操作技能,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土豆炖牛肉。3.利用学过的烹饪技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烹制一道有关土豆和牛肉的菜品,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4.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防护意识,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三、 教学重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土豆炖牛肉, 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土豆和牛肉的切块, 以及设计制作一种以土豆和牛肉为食材的菜品。五、 课时数建议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六、 教学建议( 一 ) 知识学习本次活动的知识点主要是了解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