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1章第4节伴性遗传学案中图版.doc
-
资源ID:2750838
资源大小:45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2019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1章第4节伴性遗传学案中图版.doc
第四节伴性遗传1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2掌握不同婚配类型的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和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重难点)3分析人类常见的伴性遗传现象。性 别 决 定1人类性别决定(1)人类的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2)人的性别决定图解:2生物性别决定方式(1)性染色体决定(2)其他方式:受精与否、基因的差别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合作探讨探讨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什么时间?生男生女取决于父方还是母方?提示: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生男生女取决于父方精子类型。若为X型精子与卵细胞(只能是X型)受精,将来发育成女孩,Y型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将来发育成男孩。两种类型的精子随机地和卵细胞结合,因此,生男生女是一个随机事件。探讨2: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提示: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只有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体的生物(如小麦)就没有性染色体。思维升华1染色体类型2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比较类型项目XY型性别决定ZW型性别决定雄性个体两条异型性染色体X、Y两条同型性染色体Z、Z雄配子两种,分别含X和Y,比例为11一种,含Z雌性个体两条同型染色体X、X两条异型性染色体Z、W雌配子一种,含X两种,分别含Z和W,比例为11后代性别决定于父方决定于母方类型分布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部哺乳动物、部分昆虫、部分鱼类和部分两栖类鸟类、部分昆虫、部分两栖类和部分爬行类3.男女性别比例11的产生条件(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产生两种精子,分别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且数量比为11。(2)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机会是均等的。(3)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和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成熟胎儿的机会是相等的。1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一株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解析】蜜蜂种群中雄蜂只由卵细胞发育而来,蜂王、工蜂则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玉米为雌雄同株,其雌雄花中染色体组成应相同;鸟类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两栖类则为ZW型或XY型;环境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可影响生物性别。【答案】B2雄蛙和雌蛙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A雌雄11B雌雄21C雌雄31 D雌雄10【解析】根据题意雌蛙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其染色体并未变,仍为XX,与XX交配后代雌雄10。【答案】D伴 性 遗 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2人类红绿色盲(1)基因的位置:X染色体上。(2)类型:伴X隐性遗传病。(3)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性别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遗传特点(1)写出甲、乙、丙、丁中对应个体的基因型。XBXb;XbY;XbY;XbXb。(2)写出图中对应个体的表现型。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男性色盲;女性色盲。(3)写出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1;1111。(4)写出甲、乙、丙、丁中患红绿色盲的比例。甲:色盲占0。乙:男性中色盲占1/2。丙:男性中色盲占100%。丁:男性中有1/2是色盲,女性中有1/2是色盲。(5)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交叉遗传的现象:男女男。代与代之间有明显的不连续现象,即隔代遗传。4其他伴性遗传(1)伴X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合作探讨探讨1:有一色盲男孩,其父母色觉正常,外祖父是色盲,男孩色盲基因的来源途径是什么?提示: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其父亲色觉正常,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外祖父是色盲,基因型为XbY,所以该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为外祖父母亲男孩。探讨2:伴X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为什么多于男患者?提示:因为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b就表现正常。探讨3:为什么伴X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来自于母亲,传给其女儿,所以伴X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思维升华伴性遗传及其特点1伴X隐性遗传(1)特点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患者中男性多女性少。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3)典型系谱图“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男孩色盲”是主谓短语,它的主体是“男孩”,所以计算“男孩色盲”的概率,就是在双亲后代的“男孩”中计算色盲的概率。而“色盲男孩”则是偏正短语,所以计算“色盲男孩”的概率就是计算双亲的所有后代中是色盲的男孩的概率。2伴X显性遗传(1)特点具有连续遗传现象。患者中女性多男性少。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女性患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3)典型系谱图3伴Y遗传(1)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3)典型系谱图1如图为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若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伴Y染色体遗传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由亲代1号、2号个体正常,而其子代4号个体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3;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答案】C2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3730030】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子必发病C伴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D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解析】伴Y染色体遗传,女性因没有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没有显隐性关系。【答案】D1下列关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D常染色体也存在于性细胞中【解析】由同一受精卵分裂或分化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既有常染色体,又有性染色体,即使是性细胞,也是由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既有常染色体,也有性染色体。【答案】C2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祖父父亲男孩B外祖父母亲男孩C外祖母母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解析】控制血友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孩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其母亲,因为其外祖父不患病,没有致病基因。其母亲携带的致病基因来源于其外祖母。【答案】C3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据系谱图分析可得出() 【导学号:73730031】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B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C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为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解析】分析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代代都有患者,故该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C4下图为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设控制色觉的基因为B、b),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7的致病基因来自_。(2)5和6的基因型分别为_。(3)5和6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可能性为_,生色盲女孩的可能性为_。【解析】(1)(2)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所以男性基因型为XbY、女性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为色盲患者。而男性XBY、女性XBXB、XBXb的个体,其表现型均为正常色觉,但XBXb的女性个体携带致病基因。7为男性患者,其基因型为XbY,由于其他个体均正常,所以7的Xb来自5,故5的基因型为XBXb,6为XBY。(3)5的X染色体一个来自1,另一个来自2。若5的Xb染色体来自2,则2的基因型为XbY,表现为色盲,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5的Xb染色体来自1。由于5和6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所以生出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而生出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答案】(1)1(2)XBXb、XBY(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