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B卷.doc
-
资源ID:2751607
资源大小:38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B卷.doc
第七单元(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野生红眼雌果蝇与此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二代又出现了白眼果蝇。两次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分别是()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含四个染色体组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B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易位会导致遗传信息发生变化CX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但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都能自由组合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定向的,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基因既可突变成a基因,也可突变成B基因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5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过交叉互换C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D甲、乙、丙产生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6S基因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在该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对引起了果蝇眼色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该基因序列的改变CS基因突变后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例发生变化D突变后的基因是S基因的等位基因7在细胞分裂后期,一种特异蛋白降解酶(APC)可通过消除姐妹染色单体间着丝粒的粘连而促进细胞的分裂进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APC的含量可发生周期性变化BAPC可作用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了APC的活性D温度变化可通过影响APC的活性影响细胞的分裂进程8海岛上多年前单一毛色的某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A1)、白色(A2)和黑色(A3)三种毛色的种群。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黄色基因纯合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鼠群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多年前单一毛色的鼠种群只可能表现为白色或黑色C不存在两只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D黄色鼠交配,子代中出现黄色鼠的概率为2/39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X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XO型(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个体为不育的雄果蝇。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理论上F1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M。为探究果蝇M出现的原因,将果蝇M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没有子代产生,则果蝇M的基因型为XAOB如果要判断果蝇M是否为XO型,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C如果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白眼,则果蝇M的出现是仅由环境改变引起D如果子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果蝇M的出现为基因突变的结果10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可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C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产生了可遗传变异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来的个体是三倍体11下列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产生的变异都能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原材料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染色体数目从4N3N的过程不需要使用秋水仙素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子,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12下列关于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小而弱且高度不育B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优良品种C这两种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D这两种育种都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挑选到品质好的个体的过程称为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C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14某种水稻中品系甲产量高、耐旱但不抗稻瘟病;品系乙抗稻瘟病但不耐旱、产量较低。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可利用品系甲通过单倍体育种快速培育出纯合抗稻瘟病水稻B可利用干旱环境诱导品系乙发生耐旱突变,进而筛选出耐旱品种C可利用品系甲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产量更高的三倍体水稻D可利用品系甲和乙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高产、耐旱、抗稻瘟病的水稻15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就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重新组合B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C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导可提高突变频率和定向改变生物性状D多倍体育种中获得多倍体植株通常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增多16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能有效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产量。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杂交育种,能从纯合低产不抗病的品种中选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B诱变育种能诱发突变,所以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纯合变异类型C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正常生殖的纯合个体,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D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7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畸变个体B筛选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可不用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18如图表明用某种农作物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和培育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别杂交和自交B由培育出的常用方法称做花药离体培养法C由和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D由培育出的常用方法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19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经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幼苗乙和丙用聚乙二醇使染色体加倍C植株乙和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20下图为白色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的培育原理为基因突变B过程的培育原理为染色体变异C过程产生的子代可能出现三种表现型D过程产生的子代出现白色棉的概率为1/4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生物进化是个体有利变异逐代积累最终导致的C物种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形成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中某基因数目占其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即为该基因的基因频率B人类用杀虫剂消灭农业害虫,由于选择提高了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C在没有选择、突变和迁移发生的情况下,一个大的植物种群进行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在基因频率上保持不变但基因型频率可能会有变化D环境条件剧变后,某大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有较大改变23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号常染色体上,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B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24兰花是常见的观赏植物。生物兴趣小组采集到相同数量的春兰、建兰和墨兰种子,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年,其初次长花时间和花期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春兰、建兰和墨兰的种群基因库有部分相同B春兰、建兰和墨兰花期的差异体现出群落的多样性C表中信息能推出春兰、建兰和墨兰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春兰、建兰和墨兰差异的根本来源是突变和基因重组25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花蜜造成的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50分)26(15分)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智力低下疾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是由X染色体上F(显性)基因CGG重复过度扩增突变成f基因导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_(能、否)通过显微镜检测,为什么?_。(2)某同学推测CGG重复过度扩增会导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增多,该推测科学吗?_,原因_。(3)不带致病基因人群中大约1/230的女性和1/360的男性携带一个所谓的前突变(仍F 基因),其本身并无症状,但女性传递给子女时,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某健康女性(无致病基因)与一健康但带前突变男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概率为_为什么患病的一定不是女儿?_。27(15分)已知豌豆(2n=14)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B基因淡化花色,两个B基因能淡化红色为白色,一个B淡化红色为粉红色。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1)豌豆中粉红花植株基因型有_种,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_(填“能”或“不能”)出现白花植株。(2)若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株白色植株,科研人员对其成因做出了三种假设。假设一: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假设二:两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所致。假设三: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确定假设一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是_。若假设二成立,则发生突变的基因可能是_基因。若变异来源为基因突变,某同学欲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来源为假设二还是假设三,请写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实验方案:_。预期结果:若子代_,则假设二成立;若子代_,则假设三成立。28(8分)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甲(R1R2r1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1、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扩增结果如图。推测在F1、F2中均会出现的植株是_,F2中可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是_。为了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a.甲乙,得到F1b. R1 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c.用PCR方法选出R1R2R2R2R3R3植株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2)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_。29(12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A)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B)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_方向的不同,导致_向不同方向积累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第七单元(B)答案1【答案】A【解析】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说明是纯合子,后代突然出现白眼则为基因突变;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且红眼对白眼是显性,设相关基因用A、a控制,将野生红眼雌果蝇(XAXA)与此白眼雄果蝇(XaY)交配,理论上不会出现白眼后代,因此子二代又出现的白眼果蝇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A正确。2【解析】二倍体水稻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A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因此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水稻,含四个染色体组,B正确;二倍体产生的配子含有1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水稻产生的配子含有2个染色体组,因此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C正确;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没有米粒,D错误。3【答案】B【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既能发生基因突变,也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易位,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遗传信息发生变化,B正确;X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也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都能自由组合,D错误。4【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只能突变形成其等位基因,即A基因可突变成a基因,但不可突变成B基因,B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5【答案】C【解析】图甲细胞中的一对姐妹染色体和图乙细胞一个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B和b等位基因,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不含b)可知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含有a基因的子染色体上有同源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同一染色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A、a。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图乙细胞处于减后期,由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因此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为第一极体,C错误。甲、乙、丙三图中依次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均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6【答案】D【解析】该变异只可导致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能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A错误;基因序列的改变属于分子水平,所以在高倍显微镜下无法看到,B错误;S基因突变后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例不变,仍是1:1,C错误; 突变后的基因是S基因的等位基因,D正确。7【答案】C【解析】例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APC的含量在后期会增加,其他时期会下降,会出现周期性变化,A正确;APC可作用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着丝点分裂的时期,B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引起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错误;APC是蛋白质,温度变化会影响APC的活性,D正确。8【答案】C【解析】鼠群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正确;因黄色基因(A1A1)纯合致死,所以多年前单一毛色的鼠种群只可能表现为白色或黑色,B正确;基因型为A1A3的黄色鼠与基因型为A2A3的白色鼠杂交,子代有黄色(A1A2、A1A3)白色(A2A3)和黑色(A3A3)三种毛色,C错误;黄色鼠交配,其交配组合为A1A2A1A2或A1A3A1A3或A1A2A1A3,由于基因型为A1A1的黄色鼠死亡,所以子代中出现黄色鼠的概率为2/3,D正确。9【答案】D【解析】如果没有子代产生,则果蝇M的基因型为XAO,XA的基因来自于父亲,正确;若果蝇M为XO型,该雄性个体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则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正确;如果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白眼,说明此时颜色与基因无关,仅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则果蝇M的出现是仅由环境改变引起,正确;若果蝇M的出现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则M的基因型为XA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如果子代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错误;10【答案】C【解析】诱变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A错误;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也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原理,产生了可遗传变异,C正确;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来的个体是单倍体,D错误。11【答案】A【解析】植物产生的变异包括不能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能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原材料,A错误;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染色体数目从4N3N的过程需要将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在四倍体西瓜的雌蕊柱头上,不需要使用秋水仙素,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子,其过程是取该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单倍体幼苗,D正确。12【答案】C【解析】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故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植株,A错误;杂交育种一般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将优势基因组合到一起,获得新品种,但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如杂种优势只有在杂种时才保持优良性状,故杂交育种不一定都需要纯合化处理,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产生花粉时体现了基因重组,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又体现了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在选择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时,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杂交育种一般需要的时间较长,D错误。13【答案】C【解析】选择育种:是指从自然界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A错误;杂交育种依据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故两者的遗传学原理不相同,B错误;单倍体育种一般是利用由花粉粒直接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通过人工诱导,使它的染色体数加倍,从而使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均为纯合体来培育新品种,这样的个体都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且还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D错误。14【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品系甲没有抗稻瘟病基因,因此不能利用品系甲通过单倍体育种快速培育出纯合抗稻瘟病水稻,A错误;品系乙不耐旱,在干旱环境中不能生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和、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品系乙,使其发生基因突变,进而筛选出耐旱品种,B错误;三倍体水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不能形成种子,C错误;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因此可利用品系甲和乙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高产、耐旱、抗稻瘟病的水稻,D正确。15【答案】D【解析】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而无法产生可育后代,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将同一物种的优良性状重新组合,A错误;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纯合的二倍体,B错误;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C错误;多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获得多倍体植株通常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增多,D正确。16【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纯合低产不抗病的品种中没有与高产、抗病相关的基因,所以不可能通过杂交育种从纯合低产不抗病的品种中选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A错误;诱变育种与自然突变相比提高了突变频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所以这些变异类型一般都是杂合的,需要通过自交获得纯合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常采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因此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不仅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C正确;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错误。17【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图乙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正确;筛选筛选的是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可用光学显微镜,而筛选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也可观察后代的存活情况,B正确;根据图乙染色体组成可知其产生的配子异常的比例是3/4,所以F1中有3/4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错误;由于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故F1中均含有B基因,故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D正确。18【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方法是杂交,方法是自交,A正确;图中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法,B正确;由和培育出的过程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由培育出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错误。19【答案】D【解析】顶芽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A错误;形成幼苗乙和丙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B错误;植株乙和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X、YY,C错误;雄株丁是通过植株乙和丙杂交而来,所以培育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20【答案】D【解析】过程是利用了太空的特殊条件进行诱变育种,培育原理为基因突变,A正确;过程处理的结果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粉红棉产生的配子含b基因的配子:含缺失染色体(用0表示)的配子=1:1,自交后代,bb:b0:00=1:2:1,其中bb表现为深红棉,b0表现为粉红棉,00表现为白色棉,故过程产生的子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C正确;b0花药离体培养产生两种单倍体(b、0),经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形成bb和00两种个体,故白色棉的概率为1/2,D错误。21【答案】B【解析】自然选择学说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解释生物进化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A错误;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均认为生物进化是个体有利变异逐代积累最终导致的,B正确;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C错误;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D错误。22【答案】B【解析】基因频率是某基因占该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基因总数的比例,A正确;使用杀虫剂后,非抗药性个体被杀死,抗药性个体存活下来,并将抗药性基因遗传给后代,使得种群中抗药性个体生存的几率升高,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而不是由于选择提高了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B错误;在没有选择、突变和迁移发生的情况下,一个大的植物种群进行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在基因频率上保持不变,但基因型频率可能会有变化,C正确;环境条件剧变后,如火灾、水灾和地震等,某大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有较大改变,D正确。23【答案】D【解析】正常的无眼果蝇和有眼果蝇杂交,可以是ee和EE杂交,也可以是ee和Ee杂交,前者子代均是有眼,而后者子代有眼和无眼为1:1,A错误;三体的产生可能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如Ee变成Eee,B错误;由于三体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所以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染色体数正常,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比正常细胞多一条染色体,而另外两个精细胞染色体数量正常,即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三体果蝇的基因型可以为EEE、EEe、Eee或eee四种,和正常无眼果蝇(ee)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不同,故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D正确。24【答案】A【解析】春兰、建兰和墨兰会含有一些相同基因,它们种群的基因库有部分相同,A正确;表中信息显示:自然条件下的春兰、建兰和墨兰的花期不重合,说明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表现出的是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C错误;春兰、建兰和墨兰差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D错误。25【答案】A【解析】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花冠筒植物共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通过图示可知,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正确;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正确;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50分)26【答案】(1)能 因为该基因突变会导致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细丝部位,所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3分) (2)不科学 碱基的增添也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甚至不能编码相应的蛋白(3分) (3)1/920 因为其父亲X染色体上带前突变的F基因传给女儿时不会再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而女儿患该病必需带两个致病基因(3分) 【解析】(1)X色体上F(显性)基因CGG重复过度扩增突变成f基因导致X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故可通过显微观察X长臂末端的细丝部位来判断是否带有致病基因。(2)基因中的CGG重复过度扩增也可能导致转录出的mRNA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而使翻译提前结束,甚至是不能编码蛋白质,故基因中CGG重复过度扩增不一定会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增多,即CGG重复过度扩增会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增多的推测是不科学的。(3)由题意可知,不带致病基因人群中大约1/230的女性携带一个F基因,传递给子女时,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不带致病基因人群中大约1/360的男性携带一个F基因,但传递给子女时,不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故无致病基因健康女性与一健康但带前突变男性结婚,只有其儿子会患该病,概率为1/2301/4=1/920。由于女儿患该病必须带两个致病基因,且男性携带的F基因传递给子女时,不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故该夫妇所生女儿不可能带有两个致病基因,一定不会患该病。27【答案】(1)2 能 (2)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或减)的染色体条数是否为13条(3分) A或b 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 全为白花 出现红花和粉红花(或出现白花、红花和粉红花) 【解析】(1)豌豆中粉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故红花基因型有2种;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有AABB的植株,故能产生白花植株。(2)若纯合红花植株(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代基因型全为AaBb(粉色),但子代中出现一株白色植株,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原因如下:I 确定假设一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是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aB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b:ab:B=1:1:1:1,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如下:aBbabBaBaaBBaBbaaBbaBBbaBbbbabbBbabaaBbabbaabbaBbBaBBBbaBbBB故符合假设一时,其自交子代全为白色。II由上图可知,若假设二成立,则发生突变的基因可能是A或b基因。III若变异来源为基因突变,则可能是假设二也可能是假设三,为确定是哪一种,故设计如下实验:如果符合假设二,即AaBB或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很明显产生的子代全为白花。如果符合假设三,其子代基因型个体中有的含C基因,有的不含C基因,因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粉色、白花植株。实验方案: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预期结果:若子代全为白花,则假设二成立;若子代出现红花和粉红花(或出现白花、红花和粉红花),则假设三成立。28【答案】(1) 3 1 a、b、d、c (2)抗病、感病(或不抗病) 【解析】(1)根据PCR扩增结果,结合“R1比r1片段短”分析可知,植株1的DNA片段只有1种,其大小与标准DNA片段的200bp接近,故植株1的基因型为R1R1;植株2的DNA片段只有1种,其大小与标准DNA片段的400bp接近,故植株2的基因型为r1r1;植株3的DNA片段有2种,其大小分别与标准DNA片段的200bp和400bp接近,故植株3的基因型为R1r1。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即R1R1r2r2r3r3r1r1r2r2r3r3F1 (R1r1r2r2r3r3),F1自交,即R1r1r2r2r3r3 F2 (1R1R1r2r2r3r32R1r1r2r2r3r31r1r1r2r2r3r3)。因此,F1、F2中均会出现植株3,F2中抗病植株为植株1和植株3,可稳定遗传的是植株1。为了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R1R1R2R2R3R3,先用甲(R1R1r2r2r3r3)与乙(r1r1R2R2r3r3)杂交,得到F1(R1r1R2r2r3r3)。再用F1(R1r1R2r2r3r3)和丙(r1r1r2r2 R3R3)杂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R1r1R2r2R3r3、R1r1r2r2R3r3、r1r1R2r2R3r3、r1r1r2r2R3r3)。用PCR方法选出基因型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基因型为R1r1R2r2R3r3植株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再用PCR方法选出基因型为R1R1R2R2R3R3植株。因此,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为a、b、d、c。(2)由“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可知,r1r1R2R2R3R3可合成R2和R3蛋白,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时,R2与A2蛋白结合,抗病反应被激活,水稻表现出抗病性。R1R1r2r2R3R3可合成R1和R3蛋白,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时,没有A1和A3蛋白与相应的R1和R3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未被激活,水稻表现出感病性。29【答案】(1)种群 (2)物种 遗传 (3)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解析】(1)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开始,甲箱和乙箱果蝇虽然同属于一个物种,但是生活在不同区域内,因此分属于两个种群。(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A)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属于两个物种;(B)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3)因为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因为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使得两个群体的体色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