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7 记念刘和珍君 .docx
03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一、语基落实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羽冀赁屋微茫(mng)桀骜不驯(o)B.和霭屠戮黯然(n)长歌当哭(dng)C.恶耗徘徊菲薄(fi)毫不相干(gn)D.寥落浸渍攒射(cun)殒身不恤(yn)思路解析:A项,“羽冀”应为“羽翼”;B项,“和霭”应为“和蔼”,“当”应读“dng”;C项,“恶耗”应为“噩耗”。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2)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在他的灵前吧。(3)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A.爆发贡献微弱B.爆发奉献微漠C.暴发贡献微漠D.暴发奉献微弱思路解析:“爆发”有两个义项: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暴发”有两个义项: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突然发作。“贡献”指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奉献”形容恭敬地交付,呈献。“微漠”表示依稀,淡薄,多指抽象事物;“微弱”表示小而弱,衰弱、虚弱,多指力量、呼吸等动态的事物。根据语境,应选B项。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这件事虽然与我们毫不相干,但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C.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D.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当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思路解析:A项,“长歌当哭”指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D项,“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不能接宾语。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与贪污腐败相比,虽然庸官懒政的“软腐败”表面上不会造成太多的经济损失,但是会直接严重损害干部队伍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威信。B.昨天,在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局地现大到暴雪,同时,气温下降造成道路结冰,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C.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D.6月7日下午,中美两国元首第一次会晤,双方讨论了各自国内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思路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应移到“软腐败”后。B项,表意不明,“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有歧义。D项,句式杂糅,去掉“交换意见”,或者把“讨论了”改为“就”。答案: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A.B.C.D.思路解析:承接前文谈鲁迅的文章,且“时过境迁”“当时就并不正确”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关系,故应排在前面,据此可排除A、B两项。由谈鲁迅的文章转入谈鲁迅的为人和他的精神,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应紧接句。承接句谈鲁迅的精神,句对整个文段进行总结。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6.在第一段中,作者连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思路解析:文中加点的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出乎意料,有的表示惊讶。文中连用这些词语,准确反映出作者在听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震惊。参考答案: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想象。7.“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的含义是什么?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思路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在于对“中国人”一词的意思的界定。从前面的“最坏的恶意”一词可以看出,此处的“中国人”是作者诅咒和痛斥的对象。参考答案:“我”一向对反动派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什么样的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但这回还是超出了“我”的意料,“我”万万没想到他们会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如此毒手。“中国人”指中国的反动派。8.“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思路解析:这两个短语位于节选文段的结尾部分,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中。结合上文的“惨象”“流言”两个词,不难看出“默无声息的缘由”是反动派的无情杀戮和反动文人的诽谤诋毁。参考答案:敌人凶残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衰亡了,使得我们的民族没有人敢为自由、国家而呼喊奋斗了。9.“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含义?思路解析:从“沉默呵,沉默呵”不难看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反复。“不在就在”指明了“沉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表面上看这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其实强调的重点在前一分句中。参考答案:这里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意思是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爱国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空谈鲁迅一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有些东西我称之为什么呢,我想不出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这些东西仿佛就承认了对徒手群众应该开枪,执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罗网一般。群众领袖本没有和段祺瑞等辈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沟通,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我以为倘要锻炼群众领袖的错处,只有两点:一是还以请愿为有用,二是将对手看得太好了。二但以上也仍然是事后的话。我想,当这事实没有发生以前,恐怕谁也不会料到要演这般的惨剧,至多,也不过获得照例的徒劳罢了。只有有学问的聪明人能够先料到,承认凡请愿就是送死。陈源教授的闲话说:“我们要是劝告女志士们,以后少加入群众运动,她们一定要说我们轻视她们,所以我们也不敢来多嘴。可是对于未成年的男女孩童,我们不能不希望他们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现代评论六十八)为什么呢?因为参加各种运动,是甚至于像这次一样,要“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之苦”的。这次用了四十七条性命,只购得一种见识:本国的执政府前是“枪林弹雨”的地方,要去送死,应该待到成年,出于自愿的才是。我以为“女志士”和“未成年的男女孩童”,参加学校运动会,大概倒还不至于有很大的危险的。至于“枪林弹雨”中的请愿,则虽是成年的男志士们,也应该切切记住,从此罢休!看现在竟如何。不过多了几篇诗文,多了若干谈助。几个名人和什么当局者在接洽葬地,由大请愿改为小请愿了。埋葬自然是最妥当的收场。然而很奇怪,仿佛这四十七个死者,是因为怕老来死后无处埋葬,特来挣一点官地似的。万生园多么近,而四烈士坟前还有三块墓碑不镌一字,更何况僻远如圆明园。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三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请愿虽然是无论那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除非你能将“枪林弹雨”消除。正规的战法,也必须对手是英雄才适用。汉末总算还是人心很古的时候罢,恕我引一个小说上的典故: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而金圣叹还笑他道:“谁叫你赤膊?”至于现在似的发明了许多火器的时代,交兵就都用壕堑战。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所谓宝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得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卖买相当。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最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四月二日注本篇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0日国民新报副刊。贾德耀:安徽合肥人。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三一八”惨案的凶手之一,当时是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国务总理。锻炼:这里是“罗织罪名”的意思。四烈士:指辛亥革命时炸袁世凯的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和炸良弼的彭家珍四人。他们合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约二里的万生园(即今北京动物园),张、黄、彭三人的墓碑上都没有镌一个字。10.作者为什么说这次屠杀是“实在没有梦想到”“是万万豫想不到的”?思路解析:这两个短语的含义,可以从“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和“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等语句中体会出来。参考答案:(1)对烈士徒手请愿却遭屠杀表示极度的震惊;(2)对段祺瑞执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凶残卑鄙感到出乎意料。11.解释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义。(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2)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思路解析: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除了要抓住关键词外,还要联系语句的具体语境,以及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参考答案:(1)活着的人要牢记烈士的事迹,不要让烈士的血白流。(2)这种徒手的请愿,只能是无谓的牺牲,是应该改变对敌斗争的方法的时候了。12.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篇文章命名为“空谈”?谈谈你的理解。思路解析:“空谈”,是作者愤怒的反语,也是作者对自己只能以笔战斗、未能像烈士那样英勇地投身枪林弹雨中去的自责。参考答案:(1)这篇文章不会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反动政府不会因为这样的文字而警醒和改变。(2)与烈士英勇的行动相比,“我”是惭愧的,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发出一点愤怒的呼喊,这样的呼喊太乏力。13.作者是怎样看待“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烈士们的精神的?谈谈你的看法。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要注意摘录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并适当地加以概括、整合。参考答案:作者对烈士们的精神是敬仰的,但更多的是惋惜:(1)作者不赞同徒手的请愿;(2)认为这次请愿者的死是极大的损失,而且这损失徒增哀伤;(3)应该改变对敌斗争的方法,不能像三国演义中的许褚那样,要学会用壕堑战;(4)从最大的功效上看,这次事件只能使人发现反动派的阴毒之心。三、表达交流14.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刘和珍当选。请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形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思路解析:由于刘和珍是课文中的人物,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可以一边叙述,一边评论;可运用排比让语言富有感染力,运用比喻让语言生动形象。答案:示例(1)刘和珍,你的生活虽然拮据,但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的信念不曾泯灭;你的态度虽然和蔼,但敢于反抗、追寻光明的勇气不曾被吓退;你的双肩虽然柔弱,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始终扛起。你是女中豪杰,你是中国骄傲!(2)徒手请愿,你欣然前往;枪林弹雨,你殒身不恤。你用勇毅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坚强不屈,激励了真的猛士奋然前行。15.请用简洁的说明性文字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解决问题(1)介绍: (2)寓意: 思路解析:介绍漫画内容要对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描述时只应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的范围,不可凭主观想象随意添加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信息。首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包括标题、主体和注释),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参考答案:(1)这是一幅标题为解决问题的漫画。画面左下角是一个内有“问题”二字的大大的没有盖子的黑色窨井;右边有一个人手拿小小的窨井盖,边跑边扭过头说:“正在着手解决!”(2)讽刺(批判)了那些口头承诺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等)的人或行为。或:讽刺了一些人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是切实想办法解决,而是应付上级、妄图遮掩隐瞒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