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9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讲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doc
-
资源ID:2760767
资源大小:70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9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讲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doc
第9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主题: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两条主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三个重点: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第20讲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从“末日来临”到“走出梦魇”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依然存在。(2)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商品供过于求。消费能力增长相对缓慢;农民购买力大大下降;垄断组织的兼并之风盛行,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3)催化剂: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的信贷消费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矛盾。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盘。3特点(1)范围最广。(2)持续时间最长。(3)危害最大。(4)影响最深。4影响(1)世界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工业生产下降。工人失业,农民生活困苦。(2)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3)德、意、日纷纷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2)胡佛政府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3)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措施(1)财政金融通过紧急银行法,对全国银行进行整顿,并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恢复银行信誉。取消金本位制,让美元贬值,实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2)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指导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还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劳资矛盾。(3)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管理局,通过提供政府补贴、价格支持和信贷优惠等措施,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4)社会救济:实行以工代赈为主,政府直接救济为辅的政策,如兴办公共工程。(5)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障法案,逐步引导美国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3实质:在保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的调整和改革。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5影响(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间接影响:缓和了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使美国避免由于经济危机而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美、德、日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但具体而言,美国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恢复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即实行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素养提升融会贯通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探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影响史料一笔者认为,19291933年大危机在美国之所以特别严重是由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那些刺激生产迅速发展的因素已经消失;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极盛时期已经结束,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走向了反面;世界性危机和高关税保护政策使世界市场急剧缩小;严重的信贷危机使分期付款的办法开始失灵;农业的长期慢性危机又加深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失业的经常存在则使国内市场缩小;信用危机又进一步加重了工农业生产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黄安年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述评史料二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史料一主要分析了导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因素,作者特别强调了哪一因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史料二中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及根源。(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导致经济大危机出现和加剧的因素。解读史料一关键是注意分号的运用。史料一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了导致经济大危机的因素。(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经济大危机的后果。解读时注意史料二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说明了当时人们生活非常困苦;第二层说明了当时工人大量失业。(1)作者重点强调了“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2)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市场繁荣假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销售矛盾的激化。(3)直接原因: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活动,金融市场不稳,股市的崩盘成为大危机来临的信号。(4)其他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的恶性发展。以唯物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材料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仅民政工程署在短短的时间就修建和改建了80万千米公路、4万所学校、1 000个机场。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物。摘编自侯波、宁宵宵、贺梦禹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提示】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1)政治机制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进一步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社会生活中。(2)经济体制上: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美国自此确立了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权益。(4)经济思想上: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凯恩斯主义学说被广泛运用。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潍坊一模)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A根据材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可知,单纯的社会救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及失业带来的其他问题,客观上说明了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 罗斯福总统通过多次炉边谈话赢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失业工人对救济政策的无奈,并非经济危机下民众的恐慌心态,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2019菏泽一模)1932年,一位观察家报道:“从南、北卡罗来纳起,一直扩展到新墨西哥,地里的棉花没人采摘。葡萄园里还有未摘的葡萄,橄榄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果实。”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美国企业中劳动力的缺乏C各国普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D国家对农产品结构的调整A题干中的信息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美国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引发经济大危机,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以致危机迟迟得不到化解,故选A项;经济危机造成大批的劳动力失业,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问题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国家对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排除D项。3(2019天津河东区一模)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与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A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B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C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D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B根据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我们不难得知,当时美国工业生产陷入生产相对过剩和恶性竞争的现状,农业生产出现产量相对过剩和价格严重偏低的状况,金融企业的信用与保障宣告破产,人们失业严重,基本的社会保障不到位,故选B项;农业并不存在秩序失衡问题,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生领域并不存在过剩问题,排除C项;民生问题同样并不存在信用问题,排除D项。4(2019桂林一模)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些做法()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C由材料“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可知,政府出资鼓励人民参加各类工作,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的体现,故选C项;“实现充分就业”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该政策并不属于福利制度建设,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而非新政的可行性,排除D项。 从大发展到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1)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2)受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2表现:大垄断集团和国家政权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国家政权深深介入到经济的各个层面。3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二、“福利国家”的出现1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2特点(1)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2)种类: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住房和教育保障等。3实质:“福利国家”制度是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4评价(1)积极性:在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2)局限性:会导致政府开支的扩大,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2表现(1)产业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迅猛发展。(2)就业结构:从事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加。3趋势:经济结构日益趋向服务化、高技术化。图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一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何正斌经济学300年史料二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1)指出史料一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1)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说明凯恩斯认为政府需要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去纠正自由主义的弱点,以实现经济的最大发展。(2)史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这表明凯恩斯主义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应对经济发展模式须进行重新调整。(1)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干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病症”:“滞胀”现象。解决办法: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生产力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美国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进步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4)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股票的分散和“新中间阶层”的兴起,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家国情怀感悟从“福利国家”到福利世界材料“福利”满足基本需求和提供社会保障的商品和服务有多种来源:国家、市场(包括企业)、自愿的组织和慈善机构,以及血缘网络(包括家庭)。因此,把“社会福利”等同于“国家福利”就忽略了所有这些其他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的来源。一个社会的全部福利是所有这些的总合。其中一个福利部门的减弱并不必然意味着福利的净损失,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即只是把提供福利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因此近来在西方国家中所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国家在总体福利项目中的主导地位的一种转变。 各种福利提供者之间的功能正在重新分配,而福利的总体水平将几乎仍然保持从前的规模。国家可能从直接提供福利的角色上退下来,鼓励雇主、自愿机构、家庭及其他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加R.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社会”的认识。【提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局限性和弊端日渐显露,各国重视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虽然各国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各国的改革举措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用“选择性原则”代替“普遍性原则”,使社会福利切实流向最需要的人群。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最后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改革之后,国家所承担的职责有所下降,而社会组织担负的职责有所上升,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福利国家”制度的评价积极作用(1)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2)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消极影响(1)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2)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二战后,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组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C确立了公有制主导地位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根据材料“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国有化来干预经济,这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故选B项,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危机,说明国有化等措施不可能遏制经济危机的发生,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导,而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2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规划。法国率先提出“尤里卡计划”,与欧洲国家合作开展高科技项目的研究,要在高科技领域赶上美国和日本。法国与几个欧洲国家合作生产的“空中客车”系列与美国的“波音”飞机展开竞争。据此可知()A美、法、日三足鼎立经济格局的形成B科技进步奠定了法国强国的基础C法国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D法国建立起独立防务和工业体系B题干述及了法国与几个欧洲国家合作生产的飞机可以与美国展开竞争,再联系题干中“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规划”可知,这反映了在科技发展基础之上,法国成为强国,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应该是美、日、西欧,而不是美、法、日,排除A项;题干无法体现法国的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模式,排除C项;题干没有述及法国的防务和工业体系,排除D项。3(2019南通二模)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A“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减少福利支出,故选A项;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社会保障,排除B项;“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排除C项;缩减福利规模不会扩大政府职能,排除D项。4(2019青岛一模)下表是1960和1980年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国家类别农业(%)工业(%)第三产业(%)1960年1980年1960年1980年1960年1980年33个低收入国家50561825321963个中等收入国家24153040464519个发达国家6440345462A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B战后世界的工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C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呈现出衰退趋势D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第二个“黄金时期”A通过表格内容可知, 19个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占到了62%,而在33个低收入国家中,第三产业只占到了19%,说明了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故选A项;表格主要反映了三种不同类别的国家中,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占比问题,没有体现战后世界的工业发展速度快慢问题,排除B项;1960年和1980年,在农业占比方面,33个低收入国家呈现上升趋势,排除C项;通过表格可知,在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无法反映出其经济发展是否处于“黄金时期”,排除D项。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知识点卷别命题角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018全国卷34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2015全国卷34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二战后美国等国资主义经济的新变化2019全国卷41(1)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19全国卷3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17全国卷35战后美国经济的调整2016全国卷40(2)现代西方福利国家制度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全国卷主要考查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涉及美国、日本、法国等),其次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些内容都是主干知识。2从考查形式看,引用原始文献作为背景材料,注重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考查形式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3从命题方向看,2021年高考仍会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为主,同时把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认识罗斯福新政中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真题研练感悟考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练点1: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2018全国卷34)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类别19291930年19301931年烟煤业12.319.1金属矿业6.618.3制造业7.211.3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在这两个时段都在下降,说明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C项符合题意;规定工人工资最低标准的是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故排除A项;产业结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故排除B项;付给工人工资的是资本家,不是政府,材料所述现象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故排除D项。练点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015全国卷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B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说明法案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故选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故均排除。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特定“时空”19291931年的美国特别“表现”以表格呈现工人的周工资不断下降特有“背景”造成资本主义世界大恐慌、大萧条的经济大危机练点2依托教材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链接热点以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养老问题价值观念引导考生树立法治精神和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19全国卷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现象,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练点4: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2017全国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A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从材料信息看出,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美国政府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这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题号命题特点练点3计量史学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物价上涨,说明20世纪70年代法国出现了“滞胀”现象练点4历史现象尼克松“还权于州和地方”,扩大地方和州政府的自主性揭示本质使联邦政府更有力地宏观领导美国经济、减轻联邦政府负担,增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19南昌一模)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表(单位:万)年份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失业人数130300435600纳粹党人数 15 30100140根据上面表格,可知纳粹党()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C结合图表信息可知,失业人数与纳粹党人数呈正相关,由此可知,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上升,推动了纳粹党的发展,故选C项;纳粹党属于法西斯,并非社会主义革命政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因经济危机与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的关系,并不能表明纳粹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纳粹党的欺骗与煽动性宣传,排除D项。2(2019广西名校联考)胡佛总统多次强调应由私人慈善机构解决失业救济问题,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1931年12月8日,胡佛在第三个年度国情咨文中说:“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这一观点体现的原则是()A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B竞争和经营的自由化C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D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B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倡导的争取民权的原则,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可知,胡佛倡导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由主义,而非重商主义,更未涉及殖民主义,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3(2019广州一模)1933年,美国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并颁布法令,禁止居民和私人银行拥有黄金,停止美钞兑换黄金偿还债务。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A维护美元霸权B防止通货膨胀C提升外贸竞争力D缓和劳资矛盾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罗斯福金融改革中,废除金本位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刺激出口,提升经济竞争力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故选C项;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废除金本位制度的目的在于缓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是防止通货膨胀,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罗斯福新政中“废除金本位制度”的内容,与劳资矛盾无关,排除D项。4(2019蚌埠一模)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该说法的依据是()A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B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C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D“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A根据材料“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可知,罗斯福新政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在国家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实现了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大规模干预,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并没有破坏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排除B项;材料称赞的是罗斯福总统对总统作用的应用,而非新政本身的成功性,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对“自由放任”政策的相关提及,排除D项。5(2019吉林三模)下表内容呈现的是1977年六个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由此可知()国家邮政电站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10010075加拿大100100私有7575法国10010010010075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A发达国家开始仿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尤以英、法两国最快C六国普遍采取了混合经济以渡过经济困难D发达国家依然在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题干表格表明,这六个国家中,绝大多数部门是国有部门,可见这些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仍较强烈,故选D项;表格中六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没有仿效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 “国有经济比重”不能体现发展快慢的信息,排除B项;表格中信息显示出这六个国家中,多数国家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没有体现混合经济的作用,排除C项。6(2019唐山二模)供给学派主张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里根政府上台后就实行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A使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B直接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C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D杜绝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C根据材料“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可知,供给学派主张发展生产力,因而这一主张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故选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直接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所以A、B两项错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根除,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