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材料写作标准规范.doc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l 构成与写作要求基本项目 主要内容研究的必要性 (存在的问题)历史的回顾前人研究中存在的欠缺写作论文的目的和作者的想法处理方法和研究结果简介 (具体数据)原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什么要求,说明这项研究的意义。对于存在的问题,前人进行过怎样的研究,介绍其大概情形。考察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什么欠缺, 还可以介绍自己研究的动机。写作目的和涉及的范围,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研究者有什么建议,研究的新特点是什么。引用从具体数值计算出的数据,介绍研究的经过和结果。1.3.7 正文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l 正文的结构与分段 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Results,and 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l 引言 (是什么问题)l 材料与方法 (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l 结果 (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l 讨论 (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 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处 (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与有关文献比较 (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1.3.8 致谢 致谢位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编写致谢时不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 “某博士”等敬称。如:“本研究得到 “XXX教授,XXX 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 。“试验工作是 XXX单位完成的,XXX工程师,XXX师傅承担了大量试验,对他们谨致谢意” 。1.3.9 参考文献1.3.9.1 重要性 著录的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包括正文中引用文献和文后(末)参考文献表。文后参考文献表又分为2种:一种是把正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编制的文后参考文献表,即“references”。另一种是作者推荐阅读的参考文献表,即“bibliographic references”。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部分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体现科学的继承性,为科技论文提供文献依据,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避免剽窃抄袭之嫌。作者借用引用文献可精练文字、压缩篇幅。读者可从中获取论文中提及而未展开的更广泛的相关资料线索。审稿者、编辑者可用于初步评估论文水平和决定论文取舍。情报工作者用其编制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引文分析。1.3.9.2 著录体系和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种类和著录项目很多,全部记住无必要,必要时可查阅有关国家标准、作者须知、投稿目标期刊近期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何标注正文中所引用参考文献和著录文后参考文献表,具有世界影响的是如下3种规定:温哥华宣言 、Ciba基金会建议、美国化学文摘规定。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位于“致谢”之后,“附录”之前。参考文献标注著录有如下4种体系: 著者出版年体系(Harvard体系) (较为科学合理) 顺序编码体系 (中国最常用) 数字字母混合体系 出版年顺序体系l 著者出版年体系a)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被引用的著者姓之后,紧接圆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代(只标注著者姓无法识别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中国人用全名)。 如: The notion of invisible college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sciences(Crane 1972)Its absence among histories is notes by Stieg(1981)It may be,as Burchard(1965) points out 李薰(1964)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时指出, 或提及成果时,在其后用圆括号同时标注著者姓(名)和出版年,二者间用逗号隔开。如: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一文(李薰,1964)中指出, 早期的研究者(Abbey,1956;Smith,1963)已经获得 在论述山西的遗迹时(德日进、杨钟健,1929)引用相同著者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后分别用小写正体a,b,c区别。如: 由这些信息源(Farnfield,1974a)到采纳新名词的建议( Farnfield,1974b), 引用多著者的文献,只标注第一著者,后加“et al”。如: 前人的工作(Smith et al.,1981)认为 引用多篇文献,按出版年由近至远依序排列排注。如: 早期研究工作者(Green,1928;Smith,1922)已经得出b) 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方法 文后参考文献表中首先按文种集中,然后按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和年代排列参考文献表。中文著者按拼音排列。如: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谭炳煜,1982怎样撰写科学论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59Baker R C,1963aMicroscopic staining techniquesLondon:Butterworths,55-60Baker R C,1963bMethods of preparing thin-section slidesJ Br Med Assoc,34:184Stieg M F,1981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historiansColland ResLibraries,42(6):549560l 顺序编码体系a)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在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或成果内容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 如:,表明已低到2 500 m的高度2,文献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 500 m。MacFarland2 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 500 m。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 表明,Townes1,3,5-8认为b)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方法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参考文献,不按著者,不分语种。参考文献的序号编码不加方括号,其后也不加“”。多著者时,著者间用“,”隔开,只列前3人,后加“等(et al)”。不同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论文名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1 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金属学报,1964,7:4422 You C H,Lee K Y,Chey R Y et al. Electrogastrogra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ained nausea,bloating and vomitingGasteoenterology,1980,79:311图书著录格式:序号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如:1 谭炳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92 Guiner A,施士元译X射线晶体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48 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题名见( In ):文集编者,ed.(多编者用eds)文集题名, 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如:1 邬能灿等引文作为科技期刊学术水平考核指标的探讨见: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91:68-722 Hunninghake G W,Gadek J E,Szapiel S V et alThe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In:Harris C C edCultured human cell and tiss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54-56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 著者题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如:1 Lioyd J C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oning to shipbulidingVol 1:Anticorrosion,ELTON TR 54,Birkenfield:Electronic Toning Laboratory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专利题名专利号,年:页次 如:1 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nung zur lichtel-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eines Lichtfeldes. Erfinder: W Feist, C Wahnert, E Feistauer.Int. CL:G 02 B27/14. Schweiz, patentschrift, 608 626. 1979.1.15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时间如: 1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2 Cairn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solid oxygen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156p1.3.9.3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所引用文献应是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反映论文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编辑在初审时对文稿的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是决定论文取舍的因素,因此,掌握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是必要的。选择参考文献应考虑引用量、语种、出版时间、来源和著者等5个方面。l 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的数量根据论文类型、科学研究状况、学科发展概况而定。一般而言,新兴学科论文引文有限。成熟基础科学,如果引文有限,那么就难以说明作者对学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专业性强的综述、评论引文较多。一篇论文需列多少参考文献,不同国家、不同期刊、不同学科要求不同。1987年统计入选SCI的每篇文章的平均引文20.8篇。l 参考文献的语种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或外文文献很少,那么编辑在初审时会意识到该论文作者可能只对国内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多为国内研究水平,只有及时掌握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才能真正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参考一定量的外文文献是写出优秀论文的前提之一。l 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一般以从事科研时期内的文献为主,多为3-6年内,超过8年的文献很少。情报综述类2-3年或更近,情报综述类论文的参考文献如多在3-4年则论文发表意义不大。某些学科的经典理论则多不受时间限制。l 参考文献的影响在国际、国内有一批期刊只刊登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好创新性的文章,如果一篇论文所附这种优秀期刊的文献信息很少,说明该作者较少参阅那些高水平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这类论文的层次不会太高。有的编辑对作者引用水平不高、影响不大期刊上的文献本身的可靠性表示怀疑。l 参考文献的作者 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公认的著名专家、教授,他们多是本学科的权威。他们及其科研集体常占领该科学的前沿,他们之间竞争激烈,成果丰厚。如参考文献多出自他们之手,至少说明作者对该学科前沿有所掌握。 1.3.9.4 常见错误l 错误观点和做法 有的作者不列参考文献。有的作者认为,参考文献列得多,表示知识面宽,所以把自己见过的文献统统列出,其中一些连作者自己都可能已感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的作者写作过程中没有记录参考文献的名称、出处,查补工作量大,抄录一些同类书目了事。有的参考文献过于简单,往往列上一两个同行皆知的大部头书名。有的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而审稿人明知作者无法获取该参考文献,所以拒绝评审。l 著录格式错误 错误类别说 明 正误举例1文中参考文献注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不相对应,文献号没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排序。2 文献序号位置不正确。3 文献序号的标注不正确。4. 非正式出版物不要列入。5. 著录格式不对。参考文献的著录应包括: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序号的标注,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组织,两者一一对应,缺一不可,有的序号不相吻合,或者正文不标注文献序号。序号应放在相关作者或相关内容的右上角,不能被其它文字或标点符号分开。 正确 错误 王英1认为 王英认为1 见文献2 见文献2 已有报道1,4,7 已有报道1,4,7 已有报道1-3 已有报道1,2,3 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的地脚。出版年后用逗号而不是用分号,无卷号时年后不加逗号。 1994年12卷第3期第59页的著录正误如下: 正确:1994,12(3):59 错误:1994,Vol12,3:P59 1994;12,(3):P591994年第3期第59页的著录正误如下: 正确:1994(3):59 错误:1994,(3)P59此外,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序号不加括号,其后空1格。作者少于或等于3个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个时,应写出前3个再加上“等” (或et al.)字,“等”字前加逗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著录法(参见署名和地址编写部分)。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而空半格。参考文献的编写要特别注意各期刊社的作者须知。1.3.10 附录与注释 设立附录材料的原因包括:为论文占有材料的完整性,但在正文中有损条理性和逻辑性;材料过长;对专家有用而对一般读者可有可无材料、不可多得珍贵、罕见材料等。l 附录的形式:补充图与表;设备、技术、计算机程序、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等。l 附录的书写:在参考文献后,依次用大写正体A B C等编号 如:附录A,表B1。每一个附录另起一行(参见GB7714-87)。 注释是对题名及论文内容的解释。直接注释时,在文中用括号。不随文列出的注释叫脚注。脚注用加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置于需注释词或句子的右上角,脚注内容置于本页地脚,即本页左下用短细线(1/4版面宽)与正文分开。如: 如:题名: .的特性 1)_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 科技论文的编辑、审稿与发表 1.4.1科技论文发表过程 作者了解一些科技论文发表过程的知识,有利于密切配合编辑工作;有利于正确对待审稿意见。掌握编辑审稿人员对稿件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投稿命中率。国内科技论文发表的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1.4.2 审稿与审稿书审稿是科技论文发表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由科技论文的特点决定的,科技论文是经同行评价后,才被接受的原始科学出版物。审稿即接受同行评价,主要评价论文在创新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否具有发表价值。不同国家、不同出版物审稿制度不同,但国内学术期刊采用的审稿制度一般是“三审一定制”,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终审和审定。编辑初审是指编辑人员对分管专业或学科的论文稿件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价,以决定是退稿、退修、还是送专家评审。作者应提醒自己注意的是:多数编辑不会将不经仔细准备的稿件送交人数有限的审稿人,来浪费他们的时间。稿件初审的要点和过程如下:1. 审定稿件是否属于本刊报道范围。2. 审定稿件本身形式是否合乎本刊出版形式, 是否完整。如缺页、少图等。3. 浏览全文, 初步断定稿件是否属于科技论文的范畴。4. 对比分析,初步确定稿件是否有一定创新。5. 阅读摘要、引言和结论,大致了解文稿是否有发表价值。6. 推敲正文部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初步辨别所述成果是否真实可靠。7. 通读全文,找出表达上较大的毛病或指出论文主要组成部分有遗漏。专家评审是经编辑初审后初步认为可能有发表价值的稿件送同行专家审稿的过程(又称送审)。被期刊社选中的专家评审人(又称审稿人)大都是本领域科研前沿的专家、知名学者,期刊影响越大,审稿人学术水平越高。专家审稿多采用“双盲制”,即“背靠背”进行,送审稿件由2名审稿人同时审稿,作者不知审稿人是谁,一名审稿人不知另一名审稿人是谁。期刊社对审稿人的要求体现在“审稿书”中。 终审又称决审,一般由主编或副主编或有关学科编委承担,根据编辑初审、专家审稿书等决定稿件是否录用。审定是稿件通过三审后,编辑部门编制发排计划,呈报编委会(常务编委或主编)最后审定稿件是否录用。审稿书是期刊社制定的稿件审定表格,体现了期刊社对科技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具体要求。专家审稿人依据审稿书的要求审定稿件。作者了解审稿书有助于写好、准备好稿件。以下2例审稿书分别摘录自国内外不同出版社。表1.4.2-1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审稿书 项目评价题 名摘 要1.切题;2.不切题;3.过长1.简明;2.未概括主要内容;3.不精练;4.英文摘要需作较大修改政治方面1.无错误;2.有错误;3.无泄密内容;4.有泄密内容学术方面1.创造性: 国际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有新观点;重复他人工作;陈旧2.科学性: 论点正确,不正确;论据充分,不充分;数据可靠,不可靠;计算无错误,有错误;3.实用性: 很实用; 实用; 实用性较差; 不实用结 论1.准确合理;2.有新结论,无新结论;3.需补充;4.需删减;5.需改写文字方面1.简明通顺;2.欠通顺;3啰嗦重复;4.结构层次好,不好名词术语1.规范,不规范;2.统一,不统一;3.有的陈旧计量单位1.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定, 不符合;2.有废弃单位参考文献1.引用过多;2.引用过少;3.中文书写有误;4.外文书写有误图 表1.图( )表( )有错误;2.图( )与图( ),表( )与( )可合并;3.图( )表( )可删去总 评1.质量优;2.质量良;3.质量一般;4.质量差具体评价意见处理意见刊用 1.全文发表;2.压缩至 字发表;3.摘要发表他人再审 建议送 (单位) (先生)再审退修 1.退修后发表;2.修改后再审退稿 1.不宜在本刊发表;2.建议改投( )刊物;3.不宜发表表1.4.2-2 ELSE工作组审稿书 (摘录)项 目评 价1.文章是2.包括的情报3.技术方法和实验方法4.实验材料的数量和数据 5.计算6.统计性处理7.解释8.题目9.摘要10.语言11.文字表达和文风12.插图13.表格14.缩写,公式,单位15.参考文献16.文章可评为 1. 普遍重要的;2.在领域是重要的;3.非常专门化的超出了我能胜任的范围,应提交给。1.新的;2.有价值的证据;3.众所周知的结果的重复。1.新;2.适当、控制较好;3.不适当、控制不够。1.大量;2.适当;3.小量;4.不充分。1.适当;2.有错误。 1.适当;2. 有错误。1.适当;2.不能为数据所说明;3.有重要的疏忽;4.概括出的结论不严格。1.描述适当;2.应修改为。1.清楚而适当;2.应重写;3.没收到。1.语法良好;2.需作修改。1.适当;2.太简单以致不够清楚;3.太累赘,必须压缩;4.包含有与本题无关的材料;5.可能得罪人;6.排列得不适当,应该再分细一些;7.没遵守作者须知。1.数量和质量适宜;2.图( )可以略去;3.最好用一个图形来说明;4. 图( )不需要作照相铜版或单独的插页;5.印刷品或描绘的质量不适当。1.适当;2.应重新排列,使数据表示得更清楚;3.表( )可删去。 1.与所规定的标准一致;2.与所规定的标准不一致,应该改换;3.应加解释。1.适当;2.不适当;3.对没能确定出处。1. 很好;2.好;3.可以接受;4.见解正确但沉闷;5.可起证实作用;6.意义不明显;7.较差;8.太抽象;9.太简单;10.不属本刊的范围之内,可能适合于刊;11.值得尽快出版;12.可以接受出版但需对指出问题作小的或大的修改;13.不宜接受出版(有条件的或无条件的)。1.4.3用稿与退稿因素 决定科技期刊论文采用、退修或退稿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论文的学术水平,即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性等,学术水平决定于作者的选题、研究深度、信息掌握情况等方面。2.写作水平与写作经验。体现在对科技论文的理解、论文各要素的写作、文句、思路与结构、逻辑性等方面。3.写作态度和投稿研究。国内一般科技期刊论文编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见表1.4.3-1。表1.4.3-1 国内编辑用稿与退稿主要因素编辑(审稿人)用稿退稿观点稿件特点1国内编辑易于接受的稿件2 国内编辑易于退稿的稿件3 国内编辑欢迎的稿件 4 编辑认为稿件中常见问题 1) 符合本刊报道范围与撰稿要求2) 内容新颖 3) 标题简明醒目,文句通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读性好4) 字迹工整,图表清晰,稿面整洁,篇幅适中1) 不符合该刊报道范围与撰稿格式2) 重复前人工作,内容陈旧3) 可读性差,稿面不整洁,标题长而难懂,文句不通,思路不清,缺乏逻辑性1) 内容新颖,编辑所关心的问题,未见同类稿件2) 文句通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稿面整洁3) 透彻,单位和符号规范4) 研究方法新颖1) 不符合刊物的撰稿要求2) 可读性差,写作水平低3) 内容陈旧,篇幅过长,图表不合格,稿面不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