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 .pdf
-
资源ID:27879903
资源大小:103.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 .pdf
“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2014 年 6 月 1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新一届中央政府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定向调控、 精准发力的重大决策,也是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重大利好消息。一、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 “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 改革开放攻坚期 “三期叠加” 的特殊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 思维,要求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总体来看,“新常态”包含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增长动力的新常态、结构调整的新常态、 宏观政策的新常态等一系列常态思维。具体来看,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告别了过去十多年10% 以上的高速增长,未来几年将在7.5%左右波动, 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正加快从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从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 将更多依靠转型升级、效率提升与创新发展;结构调整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于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得到重点扶持;宏观政策容忍度增加, 经济增速处在7.5%左右的合理区间时, 将不会采取非常规刺激措施。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稳步提升。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影响,以及应对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我国物流业正在进入 “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一是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9%左右。 2014 年一季度, 社会物流总额何 黎 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 100045)摘 要:当前,受我国经济进入 “新常态”影响, 为应对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我国物流业也在进入 “新常态” 发展阶段,一是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二是资源要素进入高成本时代,三是内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四是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五是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这对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面对新形势,我国物流业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 培育竞争新优势,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 “新常态”。而企业必须加强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掌控,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实现资源全球化配置, 与全球利益相关方构建协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掌控供应链主导权。此外, 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的出台深化了对物流产业地位的认识,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了农产品物流、 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 聚焦了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 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等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有利于更好地破除现有制度障碍, 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关键词:新常态; 物流;供应链; 发展趋势;政策展望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266(2014 )08-0004-05本刊特稿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第 8期4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47.8 万亿元, 同比增长8.6%, 比 2013 年同期回落0.8 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3.9 万亿元,同比增长8.5%, 比 2013 年同期回落 0.7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一段时期, 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增速将维持温和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较为稳固,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长期维持在15%左右。物流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浮现, 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二是资源要素进入高成本时代。物流用地依然紧缺。 2013年, 全国工矿仓储用地21 万公顷,仅增长 3.2%, 低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增长幅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抽样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物流地价普遍超过80 万元 /亩。燃油价格高位运行,2013 年汽油价格比2009年上涨了 1/3 左右。劳动力成本高企,物流企业反映,自 2010年以来,企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幅度在20%左右,企业 “员工荒”现象较为普遍。环保成本逐步显现,2013 年国务院发布 “史上最严厉” 的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多地出现车辆限行政策,并有逐步扩散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城市货运车辆通行。资源要素成本持续走高,依靠资源投入、 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三是内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近年来,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一季度,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2.1%,远高于工业品和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长速度。受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电商、快递、快运、食品、电子、快消、医药、冷链等物流细分市场保持较高增长态势。2014年一季度, 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26亿件,同比增长 51.9%, 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13 年底,全国冷库储存能力总计超过2400万吨,同比增长约 13.6%, 社会投资热度依然不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电商物流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13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 比 2012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2014 年一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57万亿元,同比增长 15%。其中,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过4500亿元,同比增长27.6%; 移动购物市场超过640亿元, 同比增长 140.8%。未来一段时期, 网络购物特别是移动购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对物流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这也是现代物流业区别于传统运输、仓储行业的主要特征。领先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 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功能整合、组织整合、信息整合、 平台整合,挖掘物流整合潜力,发挥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 在公路货运市场, 出现了传化公路港、林安物流、 卡行天下等一批平台整合型企业,集中了分散的货运资源,提升了市场的集约化水平。当前,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支撑,领先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 集成创新、 制度创新, 打造战略竞争新优势。顺丰速运推出快递+电商协同发展模式, 加速与电商渗透融合, 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战略共享;海尔日日顺物流推出“送装一体化” 服务模式, 打造四网融合核心竞争力;淮矿物流推出平台+基地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大宗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此外,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给物流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新的挑战。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物流模式创新,引领企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五是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到 2015 年, 我国综合交通总里程将达到490万公里。 2013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 万公里, 已经接近 “十二五” 期末450 万公里的目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3万公里,与 “十二五” 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2014年以来,国家提出要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推出了 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 铁路建设正在进入集中释放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运输结构将逐步均衡,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产业集聚, 引导物流节点布局,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方面, 普洛斯一直是我国物流园区领域的标杆企业。十多年来,普洛斯一直致力于设施网络平台建设, 致力于物流资源整合,以推动社会综合成本的节约。截至2013年底,普洛斯在我国已经拥有超过1200 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为我国物流园区网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出台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确定了 29 个一级物流5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园区布局城市和70 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为物流园区加快网络化发展制定了基本蓝图。总体来看,我国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对行业的制约作用逐步消退, 依托物流基础网络的创新将逐步加快。二、 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物流业“新常态” 为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仍然处在景气周期。2014年 5 月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5.2%, 显示物流活动较为活跃,呈高位趋稳态势。预计后期指数将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物流业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的基本走势。面对新形势,我国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寻找战略突破口, 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打造中国物流 “升级版”, 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 “新常态”。一是以联动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产业物流。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05 年, 国家首次提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要推进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产业物流仍然是物流业最大的需求所在,也是未来物流升级潜力最大的领域。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与商贸业模式变革,物流业将进一步深化与产业物流的联动融合, 通过流程优化、 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发挥协同效应, 建立新型的产业联动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一体化竞争新优势。二是以城市配送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民生物流。民生物流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商务部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 交通运输部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 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规范作用。随着消费市场的启动,特别是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配送的网络优化、管理提升、服务体验等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竞争的焦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配送的短板日益凸显,但也成为物流业未来发展新的机遇。物流业将根据市场需求,打通物流“微循环”,做好“最后一公里” , 开拓城市社区物流和农村城镇物流,建立便捷高效、 规范有序的城市配送服务体系,打造个性化竞争新优势。三是以平台整合为突破口,逐步完善物流网络。随着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过去制约行业发展的运力和储能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为通过平台整合分散资源、实现发展模式创新与变革奠定了发展基础。未来一段时期,对于传统上较为分散的公路货运、 物流园区、 国际货代等领域,平台整合将以多种形式全面铺开。实体基地平台推进全国区域布局, 加快模式连锁复制; 产品服务平台打造统一服务品牌, 吸引企业加盟合作; 虚拟信息平台制定交易标准和规则,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各类平台间加快网络开放、渠道下沉、互联互通、整合利用, 建立完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打造集约化竞争新优势。四是以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培育领先物流企业。当前,我国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据统计,全国拥有公路营运载货汽车1200 多万辆,登记经营主体 720多万户,平均每户不到两辆车。近年来,物流市场兼并重组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 2013年就有二十多起兼并重组事件,主要涉及快递、 公路快运、 冷链物流、 化工物流、 物流地产等领域。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资本市场的新 “国九条”)等多项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兼并重组活力。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物流市场兼并重组仍将继续升温。物流业以其基础性、战略性将继续为资本市场看好。通过兼并重组,有利于企业迅速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先物流企业集团,打造规模化新优势。五是以区域物流为突破口,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近年来, 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的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物流,力争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跨区域的多式联运将迎来战略发展机遇,企业加强区域物流网点布局,保障并支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网络逐6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步向国际延伸,国际物流成为新的增长点。海外战略性物流资源布局将开始启动, 搭建覆盖全球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以适应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其他产业跨境发展的需要,打造区域化、国际化竞争新优势。六是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步线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要素成本的上升,以机器替代人力的趋势日益明显。物流业将积极通过技术改造与设备升级,提升物流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提高单位产出效率,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大数据在物流业开始发力,通过整合数据与深入挖掘, 为物流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为经济运行提供分析预警,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数据共享和相互协同,用数据创造新的价值。移动互联加快推进, 物流移动解决方案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信息出现终端化、移动化趋势, 随着北斗车载定位终端在全国的推广,位置服务应用加快普及,为移动互联提供了需求基础。智慧物流开始起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 可视化、 可控化、 智能化、网络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城市生产力水平。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物流企业成为行业重要趋势, 依托信息技术整合O2O线上线下资源成为热点领域。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打造智能化竞争新优势。当前,物流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向供应链转型。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加大了“再工业化” 战略的推进力度,依靠的就是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和驾驭能力。2012 年,美国提出了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 以保障美国人民的福利和美国经济的繁荣。欧盟也在相关规划中提出要发展新的供应链体系。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建立 APEC 供应链联盟倡议 , 同意推动建设亚太绿色供应链网络。供应链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制造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将要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原料采购、全球化的生产力布局、全球化的产品营销要求,因此要求企业加强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掌控,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与全球利益各方构建协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掌控供应链主导权。总体来看, 我国供应链发展除了产业链上核心制造企业牵头带动以外,更多是通过打造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如集中采购、 分销执行、 物流服务、平台交易、 融资支付等, 服务各类企业资源整合与功能提升的需要,这也是我国许多供应链企业主要的发展模式。物流企业贯穿供应链上下游,掌握各类渠道资源, 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转型具有先天优势。未来一部分物流企业将加快延伸服务链条, 承接企业物流业务, 提供供应链增值服务,实现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商的转型。三、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物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李克强总理多次考察物流企业,张高丽副总理、 汪洋副总理先后对物流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和讲话。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我国物流业在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行政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有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监管有力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适应物流“新常态”对政策环境的更高要求。刚刚出台的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在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新一届政府的决策导向,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新华社新闻稿报道的主要内容来看,有以下 “亮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深化了对物流业产业地位的认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有基础性、 战略性作用。把物流业放到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重要性得到强化, 体现了国务院对物流业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拓宽了物流业的发展空间。二是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7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这既是对原有规划的延续,又体现了新形势下对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提出了 “标准化、 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的 “四化”要求。三是确定了 12 项重点工程。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从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来看,以下几项工程极有可能被列入重点工程,如多式联运工程、物流园区工程、 大宗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城乡物流配送工程、 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物流标准化工程、 应急物流工程等。四是聚焦物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制约物流业发展最突出、对物流业提质增效最有效的问题。这就抓住了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牛鼻子”, 找到了推动产业政策的“突破口”, 具有积极的政策指导意义。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打破条块分割与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 “雁过拔毛”的行为,形成物畅其流、 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这些方面正是多年来困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的讨论通过,再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相信新一届政府一定能够推动政策“落地” 。当前,物流企业主要的政策诉求依然是:第一,减轻税费负担,为物流企业真正“减负”; 第二, 支持物流用地,促进物流项目“落地”; 第三, 创造便捷交通环境, 缓解 “通行难、收费高”问题; 第四, 改革投融资体制, 解决 “融资难、成本高”问题; 第五, 简化行政审批制度, 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第六, 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新形势下,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勇气,需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破除现有制度障碍,从而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使物流业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组织,将积极配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宣贯落实, 切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地”, 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本文系作者在物流供应链整合与创新论坛上的讲话。作者简介 何黎明(1954-) , 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责任编辑:陈诗静The DevelopmentTrendof China s Logisticsand SupplyChainin“New Normality ”and the PolicyOutlookHe Liming(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 andPurchasing,Beijing 100045,China)Abstract :At present,influenced by China s economic“new normality”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ransformingdevelopment pattern,China s logistics industry is entering the development phaseof“new normality” . The first is the moderategrowth of the whole industry;the secondis the high cost of resourcesfactors;the third is that domestic demandis becoming themain forces of growth;the fourth is the integration-and-innovation-orientedtransformation andupgrading;and the fifth is theprimary shaping of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network. And all of these br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logistics industry andsupply chain with both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China s logistics industry should takingquality and profit as the center,seek for the strategic breakthrough,cultivat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upgrade China slogistics industry,and meet challenges brought by logistic“new normality”with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enterprisesshould strengthen control on the arrangement of logistic nodes and resources ,implement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pplychain,establish the globalized supply chain system,realize the globalize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and so on. Besides,thepromulgation of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programmatic document for thefutur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deepened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ial posi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clarified thedirection and targets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confirm the 12 major projects and focusedon suchprominent problems asreducing logistics cost,improving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and expanding the scale of logistic enterprises,and it is beneficial foreliminating institutional barriers, realizing theoptimize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factors, andenhancingthevitality of main playersKey words : new normality ;logistics;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trend; policy outlook8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作者:何黎明, He Liming作者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100045刊名:中国流通经济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年,卷(期):2014(8)本文链接: http:/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