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pdf
1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 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 词围绕“愁”展开 ,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 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 , 抓住意象 , 体验愁情 , 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2、让学生由词及人 , 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 , 进入到词人苦闷 , 复杂的精神世界, 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2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二、课前五分钟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 (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 )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这样,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读如梦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四、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五、整体感知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3 (一)怎样入愁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二)赏意象品愁情同学们都知道,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 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请同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酒的诗句?由此我们可知酒是“愁”的象征。“怎敌他晚来风急。”这里的风是什么季节的风?(秋风)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风指秋风的诗句?由此我们可知秋风能渲染愁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么是“旧时相识”?(大雁从北飞到南方的,词人也是由北向南来的;而且鸿雁曾经为她和丈夫穿过书信。)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雁的诗句以及其他诗人作品中含雁的诗句。由此我们可知过雁象征离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4 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探讨明确: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风渲染愁情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酒:愁文化风:渲染愁情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黄花:憔悴的容颜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5 3 、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淡酒秋风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梧桐细雨(三)为何生愁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1127 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 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 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 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51-1156 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祸不单行孤苦飘零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6 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七、对比阅读。现在我们来看看一剪梅和声声慢这两首词中,哪些信息是共同的?哪些信息又是不同的?相同的信息之下内涵都一样吗?相同的信息A 雁“雁”这意象带有何意?两首词分别用了哪个动词写它?B 花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 C 独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 D 愁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 不同的信息A 月与梧桐、细雨B 酒这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明确:同:愁。不同: 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 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声声慢中的愁我这样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过雁、满地黄花、淡酒、梧桐更兼细雨,这些意象共同的特点是惨淡,透过它们,我们能领会到词人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板书: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八、探究性作业: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清照两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九、结束语7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 ,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8 鱼儿,在水中串上串下,吐着顽皮的泡泡;鸟儿从荷叶上空飞过,想亲吻荷花姑娘的芳泽。四周的花儿,紫的,黄的,白的,红的,竞相开放。大红花儿,张着大嘴,放声歌唱;灯笼花儿,随风摇坠,四处飘香;剑兰花儿,形态独特,毫不逊色。它们与荷塘之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此时,我的心情兴奋到极点,好久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美的景色了。若果我有一双会画画的手,我定把这如痴如醉的荷塘活色生香的描绘一番;若果我有一部高像素的相机,我定不放过每个花开的镜头;若果我是一个诗人,我定把这荷塘每片光鲜艳丽的色泽融入人生的诗篇。我更期待,期待盛夏的荷塘色,期待那更加妖娆多姿,色泽鲜艳的荷花,期待初夏生机勃勃、挥汗如雨的激情生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