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制度.docx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制度 工作平安分析管理程序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管理程序1范围与应用领域1.1目的为规范作业危害分析,掌握作业风险,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平安,特制定本程序.1.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西安长庆钻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单. 管理程序 1 范围与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作业危害分析,掌握作业风险,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平安,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西安长庆钻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单位,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注:以下方面需要用其他特地的方法进行危害分析: 与工艺平安管理有关的危害识别和风险掌握; 其他专业领域:如消防平安,人机工程学,职业病等. 1.3 应用领域 工作平安分析应用于下列作业活动: 评估现有的作业; 新的作业; 转变现有的作业; 特别规性的作业; 承包商作业. 注:工作平安分析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培训过程. 2 参考文件 中国石油自然气集团公司工作平安分析管理规范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平安分析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作平安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 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掌握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退或掌握风险的方法. 3.2 暴露频率 单位时间内某大事发生的(或估量发生)次数. 3.3 严峻性 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峻程度. 3.4 可能性 后果大事发生的几率. 3.5 危害 能引起人员的损害或对人员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状况.(危害=暴露频率×严峻性) 3.6 风险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暴露频率×严峻性×可能性) 4 职责 4.1 公司技术服务科组织制定,管理,维护,推行实施JSA管理程序,并供应资源保障. 4.2 各单位平安环保部门供应询问,支持和审核. 4.3 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单位JSA管理程序,组建JSA小组,指定JSA组长,由JSA小组组长详细负责开展JSA工作. 4.4 基层单位平安人员帮助JSA组长确定需要进行JSA的工作,对直线管理人员供应JSA培训,询问并参加JSA活动. 4.5 作业人员参加JSA过程,识别,认知作业活动风险,把握风险掌握措施,并监视工作环境的变化. 5 管理要求 5.1 工作任务初步审查 5.1.1 工作任务分为新工作任务,以前作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低风险工作任务.现场作业人员均可提出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JSA流程见附录A) 5.1.2 基层单位负责人对提出的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进行初始审查,确定工作任务内容,推断该工作任务是否需要做JSA,明确执行JSA人员所需要的力量,制定JSA方案. 5.1.3 若初始审查推断出的工作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工作任务内容.一般状况下,新工作任务(指以前没做过或分析过的工作任务)在开头前均应进行JSA,假如该工作任务是低风险活动,并由有胜任力量的人员完成,可不作JSA,但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5.1.4 以前作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可以不再进行JSA,但基层单位应审查以前JSA或操作规程是否有效,假如存在怀疑,应重新进行JSA. 5.1.5 做过的低风险工作任务且由有胜任力量的人员完成,可不作JSA,但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5.1.6 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等,执行应急预案. 5.2 工作平安分析步骤 5.2.1 基层单位负责人指定JSA小组组长,组长选择熟识JSA方法的管理,技术,平安,操作人员组成JSA小组.小组成员应了解工作任务及所在区域环境,设备和相关的操作规程. 5.2.2 JSA小组审查工作方案支配,分解工作任务,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考察工作现场,核查以下内容: 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消失的健康,平安,环境问题和事故; 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 工作环境,空间,光线,空气流淌,出口和入口等; 实施此项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实施此项工作任务的人员是否有足够的学问技能; 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 是否有严峻影响本工作任务平安的交叉作业; 其他. 5.2.3 JSA小组识别该工作任务关键环节的危害及影响,并填写JSA表(见附录B).识别危害时应充分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五个方面和正常,特别,紧急三个状态,同时还应识别危害的影响和可能影响的人群,并应考虑工作场所内全部人员. 5.2.4 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宜选择半定量风险矩阵法或ESP法(附录C:半定量风险矩阵;附录D:ESP方法),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劣,公司推举采纳ESP方法进行评价,当风险明显易见,作业内容简洁,参加人员较少时也可采纳半定量风险矩阵法评价. 5.2.5 JSA小组应针对 识别出的每个风险制定掌握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选择风险掌握措施时,应考虑掌握措施的优先挨次.该过程宜参照风险掌握措施优先挨次示意图(见附录C). 5.2.6 制定出全部风险的掌握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全部的掌握措施; 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掌握. 5.2.7 在掌握措施实施后,假如每个风险的残余风险均可以接受,进行作业前预备.作业应得到JSA小组的全都同意,若残余风险不行以接受,则应制定附加掌握措施. 5.3 作业许可和风险沟通 5.3.1 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才可开展工作.作业许可的级别应同原始风险等级凹凸相当,原始风险较高时,应获得较高管理层的许可.详细执行作业许可管理标准. 5.3.2 作业前应召开班前会,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让参加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掌握措施和每个人的分工及责任; 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假如作业人员看法不全都,异议解决后,达成全都,方可作业; 假如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 5.4 现场监控 5.4.1 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掌握措施,依据作业许可的要求,指定相应的负责人监视整个工作过程,特殊要留意工作人员的变化和工作场所消失的新状况以及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 5.4.2 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担心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掌握的工作. 5.5 总结与反馈 5.5.1 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应总结阅历,若发觉JSA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向JSA小组反馈.假如作业过程中消失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故,事故,小组应审查JSA,重新进行JSA. 5.5.2 依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状况,JSA小组提出更新完善该作业任务程序的建议. 5.5.3 由作业任务负责人填写JSA跟踪评价表(附录D),推断作业人员对作业任务的胜任程度. 6 管理系统 6.1 资源支持 公司现有资源都是帮助实施本程序可利用的资源. 6.2 管理记录 公司技术服务科负责本程序各版本的留存,记录和修改明细. 6.3 审核要求 公司及所属单位都应把JSA作为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必要时可针对JSA组织专项审核. 6.4 复核与更新 本程序应定期评审和修订,最低频次自上一次发布之日起不超过3年. 6.5 偏离管理 公司所属单位执行JSA管理程序时发生的偏离,应报公司技术服务科审查,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偏离应书面记录,其内容包括支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每一次授权偏离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6.6 培训和沟通 本程序由公司技术服务科组织培训,纳入公司人事劳资科培训方案管理,技术服务科供应技术支持.相关管理,维护和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本程序应在整个公司内沟通. 6.7 解释 本程序由公司技术服务科负责解释. 管理人职责 管理员职责 管理处职责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