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控制管理制度.docx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风险评估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掌握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掌握,是平安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平安技术、平安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 1 目的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掌握,是平安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平安技术、平安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掌握,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状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掌握、风险信息更新等。 3 职责 3.1 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 平安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掌握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急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掌握效果验收。 3.4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加风险评价工作,供应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乐观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掌握。 3.5 风险评价和掌握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加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 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掌握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争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 管理程序 4.1 风险的分级管理 4.1.1 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 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全部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 作业风险。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平安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平安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视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平安员终审批准。 4.1.4 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根据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平安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视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所在部门实行隔离、防护、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风险。 4.1.5 风险评价、分析职责: 4.1.5.1 项目规划,设计前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平安预评价; 4.1.5.2 项目的建设应由项目部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掌握记录; 4.1.5.3 项目投产运行后,常规和特别规活动风险应由各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掌握记录, 4.1.5.4 生产系统的开停车风险由生产技术部分析并做好风险掌握记录; 4.1.5.5 较重要的工艺转变应由平安部负责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掌握记录; 4.1.5.6 设备新增或拆除的风险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分析,并做好风险掌握记录; 4.1.5.7 事故及潜在紧急状况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评价,并做好掌握记录; 4.1.5.8 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均由所在部门进行作业风险分析; 4.1.5.9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的风险应由供、销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掌握记录; 4.1.5.10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掌握记录; 4.1.5.11 平安防护用品应由相应的选购部门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掌握记录; 4.1.5.12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平安操作规程和平安生产规章制度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掌握记录。 4.2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4.2.1 直接作业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JHA); 4.2.2 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评价方法的首选工作是危害分析(JHA),其次为作业条件危急性分析(LEC); 4.2.3 重要设备、关键设备的风险评价为平安检查表法(SCL); 4.2.4 新生产工艺线路的设计评价方法为危急与可操作性讨论(HAZOP)。 4.2.5 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其它方法。 4.3 评价准则 公司定性风险评价按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需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小组采纳合适的评价准则。外部评价由相关资质机构自行选用评价准则。 4.4 风险评价活动的实施步骤 4.4.1 行政总监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有平安评价工作阅历和平安生产管理阅历丰富的人员组成。评价组织编制评价大纲。 4.4.2 各相关部门收集、整理风险评价所需资料,提交评价组织。 4.4.3 危害辨识,实施现场检查、识别危急有害因素。 4.4.4 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4.4.5 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掌握措施。 4.4.6 得出评价结论。 4.4.7 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3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峻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4.4.7.1 火灾和爆炸; 4.4.7.2 冲击和撞击; 4.4.7.3 中毒、窒息和触电; 4.4.7.4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4.4.7.5 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4.4.7.6 人机工程因素(指人员、设备、工作环境合理匹配,使设备、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从而使操作简便精确、失误少); 4.4.7.7 设备的腐蚀、缺陷; 4.4.7.8 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4.5 确定重大风险 4.5.1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4.5.2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峻性; 4.5.3 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4.6 风险掌握的内容 4.6.1 选择风险掌握措施时,应考虑: 4.6.1.1 掌握措施的可行性和牢靠性; 4.6.1.2 掌握措施的先进性和平安性; 4.6.1.3 掌握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行状况; 4.6.1.4 牢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4.6.2 掌握措施应包括: 4.6.2.1 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平安; 4.6.2.2 管理措施,规范平安管理; 4.6.2.3 训练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平安意识; 4.6.2.4 个体防护措施,削减职业损害。 4.6.3 风险掌握管理 依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掌握措施,将风险掌握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对于确定为重大风险的项目,需建立档案,内容包括: 4.6.3.1 风险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4.6.3.2 评审看法; 4.6.3.3 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状况等; 4.6.3.4 治理时间表和负责人; 4.6.3.5 竣工验收报告。 4.7 风险信息更新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掌握结果。风险评价的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公司应准时进行风险评价。 4.7.1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4.7.2 操作变化或工艺转变; 4.7.3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7.4 有对事故、大事或其他信息的新熟悉; 4.7.5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4.8 重大危急源掌握系统 重大危急源的辩识。根据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辩识(GB18218-2022)规定,识别公司生产区域范围内的不存在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 4.9 风险管理的宣扬、培训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急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掌握措施和应急预案等。通过培训增加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熟悉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把握掌握风险的技能。 5 相关记录 作业活动清单 重大危急源辨识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平安检查分析记录表(SCL) 作业条件危急性分析记录表(LEC) 预先危急性分析记录表(PHA) 危急与可操作性分析记录表(HAZOP) 财产制度 财会制度 财务处制度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