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ppt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表现(1)耕地面积的大幅增加。(2)治理主要河流,修建水利设施。(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4)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661年到177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清朝垦荒执照,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相关史事,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极高。,这一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清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清朝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盛世滋生图,商业的繁荣,前门街市图,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晋商,俗称“山西帮”,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人口的增长,人口,单位:万人,1651年1711年1754年1795年,4253,9845,10942,29590,想一想,1.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清朝前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力增强,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2.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地力下降,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商业:商业发达,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说一说2分钟,小结:,正如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说的那样:“中国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四大名镇之景德镇,四大名镇之佛山镇,四大名镇之汉口镇,四大名镇之朱仙镇,晋商老照片,徽商故里,【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青花雉鸡牡丹凤尾尊清康熙(公元16611722年在位)高46厘米口径21.5厘米足径14厘米,粉彩九桃纹过枝盘清雍正(公元17221735年在位)高8.5厘米口径5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