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docx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附二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附二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附属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的防治技能和报告意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一、对新安排的医务人员,预防保健科与科教科协作进行岗前. 附属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的防治技能和报告意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新安排的医务人员,预防保健科与科教科协作进行岗前对传染病防治、疫报程序和个人防护等技能的培训。 二、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院内感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四、报告程序、方式与时限: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觉甲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好送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对乙类、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好送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五、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首诊医师一旦发觉传染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准时报告,并填写报告卡(根据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送到保健科按各类传染病疫报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对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都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要求进行管理处置,并按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对突发公共卫生大事、不明缘由的传染病或某种传染病暴发时,按医院的规定预案执行,并按疫情报告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属地疾控中心。 六、门诊要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仔细做好传染病病例登记及转诊工作,并乐观帮助疾控机构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七、对住院的传染病病例按院感科规定,做好隔离、消毒及个人防护措施。医疗用品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对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场所要仔细彻底有效的进行消毒,医疗器械也需进行消毒或消毁。 八、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必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大事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准时照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大事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漏报,按各类传染病疫报时限进行报告,并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不仔细执行者按医院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执行处理。 九、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死亡病例进行网络直报的规定。临床死亡的病例,经治医生要按时限(7天内)准时填写死亡报告卡,要照实填写死亡的根本缘由。防止传染病死亡病例漏报或因此致传染病散播。 十、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实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制度有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 附件:传染病暴发大事、聚集性症候群处理机制与报告流程 调查职责 调研职责 调解职责 辅导员职责 边防职责 迎宾职责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