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老年人健康治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xx 区 xx 镇卫生院目录高血压患者治理工作制度 2 名师归纳总结 糖尿病患者治理工作制度 3 第 2 页,共 32 页35 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 7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8 居民病伤死因统计规范 9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血压患者健康治理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35 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的比例100% ;二、对工作中发觉的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每年至少测量 2 次血压;三、按规范要求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治理档案,提高高血压患者发觉率,健康治理率达到 50% 以上;四、按规范要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供应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包括询问病情、体格检查及供应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每半年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并症发生与进展监测,并将随访治理信息准时录入信息系统,规范化治理率于 50% ;80%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掌握率不低五、按规范要求每年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 1 次较为全面的健康体检;准时将随访和体检信息更新至信息系统,高血压患者体检率 9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糖尿病患者治理工作制度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22 年版)要求,结合兴安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治理年活动实施 方案,为做好糖尿病病人健康治理服务工作,实行辖区一 般人群健康训练、个体化的患者治理和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指 导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糖尿病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地削减或延缓糖尿病并发 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的危害,依据我镇实际情形制定本制 度;一、患者的发觉 1、通过上级医疗机构与本院和村卫生室医生在诊疗过 程中检测血糖来发觉、诊断糖尿病患者;2、重点人群的筛查;包括:6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者、超重或肥胖人群等高危人群等;3、通过上级医疗机构反馈信息、合作医疗网络、人群 健康档案、基线调查、各种体检等多种形式收集辖区内患病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信息,进行追踪建档;对于新确诊或各种方式发觉的患者,要进行患者信息登记,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一般信息、目前并发症或合并症情形、最近一次检查结果、纳入慢性病治理;近期治疗情形等, 建立健康档案,二、患者的随访与治理 1、随访 随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开展随访,门诊医生利用患者就诊时开展患者治理,并依据要求填写“ 糖尿病患者治理卡随访记录卡” ;卫生院与卫生室工作人员可实行下村入户 随访,并填写“ 糖尿病患者治理卡随访记录卡”;随访内容:(1)血糖、血压动态情形: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与 记录,给患者测量、记录、分析和评判上述指标掌握情形;(2)健康行为转变:记录患者现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和危急因素,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训练,普及健康知识,供应健康处方,督促其转变或排除;(3)药物治疗:明白患者就诊和药物使用情形,评判 药物治疗成效,对于成效不佳的患者督促其去综合医院调整 治疗方案;(4)督促定期化验检查:督促患者定期到医院做糖化 血红蛋白检查,心、肝、肾功能、足部和眼底等检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分类治理(1)常规治理 定义:指通过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方 式的转变,及符合患者病因和临床分型而制定的个体化方 案,就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糖、脂代谢,以及血压、糖化血红 蛋白( HbA1c )等指标目标范畴内的治理;对象:强化治理以外的其他病人,以及通过强化治理,病情好转后排除强化治理条件的患者;(2)强化治理 定义:指在常规治理的基础上,对强化治理对象实行血 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监测指标更全面、监测频 度更高,治疗方案更准时的治理;对象:已有早期并发症的病人;血糖掌握情形差的病人;3、 随访要求自我治理才能差的病人;(1)医师在首次随访时,应记录患者糖尿病治理类别 和其他危急因素情形, 并填写“ 糖尿病患者治理卡随访记录 卡”,依据临床情形, 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随访治理方案;(2)依据患者病情,对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治理或强化 治理;(3)医师在随访时,应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以及各种危急因素和临床情形的转变,并观看疗效, 仔细填写“ 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访记录卡”,医师同时要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包括血糖、危急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形,明白掌握血糖、血压监测 的重要性,明白终生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4)对全部糖尿病患者,均应赐予药物治疗、非药物 治疗、血糖、血压监测的指导,特殊要指导患者进行预防并 发症和急症救助的自我治理;(5)要为新诊断的,以及转来的糖尿病患者制定或调 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依据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转回卫生 服务机构;(6)我院应将符合转诊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准时转到综 合医院;(7)我院医生和护士要让患者充分明白随访方案及遵 守方案的重要性;(8)提示患者随访时间:每次随访日期前一天通知患 者,并提示患者留意事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5 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为做好 35 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早发觉、早诊断,和早期赐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1、全部诊治35 岁及以上人群首诊医生为第一责任人;2、全部经治医生本着仔细负责的精神,按标准要求对 35 岁以上的首诊病人进行血压的测量;3、凡 35 岁及以上首次就诊者都必需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情形必需在门诊日志上填写完成;4、凡 35 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者必需用专用登记薄进行 登记;5、发觉有高血压病人必需进行专册登记,并建立高血压个人档案;6、将每月新发觉高血压登记数上报本院公共卫生服务 科;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1、门诊各科室及红旗镇所辖各村医所(室)在发觉新 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刻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2、病区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科室诊治医师 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留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 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刻补报;对住院后才确诊 的肿瘤病例准时填写报告卡;3、如发觉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 另行报告;4、病案室是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储存和防止或 削减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卫生院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和病 案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觉在门诊和病室漏报的病例,并准时补报;5、院内的病理、放射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是供应肿 瘤新病例线索的重要依据;医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要和 上述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殊是门诊病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例的漏报;6、院内明确职能科室,防保科设专人负责收集所辖乡镇各村上报的以及本卫生院诊治的肿瘤卡片,审核、剔重后登记在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上,将卡片于每月进行上报;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工作规范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缘由统计工作是通过连续、系统地 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争论死亡水平、死亡 缘由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死亡资料分析产 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 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进展 状况的重要的科学指标,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进展政策、卫 生事业进展规划和卫生政策供应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医 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争论的基础信息;居民死亡登记所签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以下简称死亡证),为政府进行人口和户籍治理供应客观和科学 的法律文书文件,是实现人口治理文明和法制化的重要内 容;为了加强死亡报告与死亡缘由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治理,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同时,为了准时精确地发觉诊断不 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供应基线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全国卫生统计工作治理方法和关于使用死亡医学证明书和 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 范;本规范适用于承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的 各级疾病预防掌握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和监测点行政 区划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死亡登记 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全部死亡个案,包括在 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 和外籍公民;(一)不怜悯形死亡个案的登记 1.医疗卫生气构死亡个案(1)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 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 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仔细填写死亡证;死亡缘由不明者必需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 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证其次联背面的调查 记录栏内;(2)新生儿死亡,包括活产立刻死亡的应由诊治医生 或接生员(助产士)填写死亡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家庭死亡个案 在家中死亡者,由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承担该 地区预防保健任务的医疗卫生气构(含村卫生室)的医生,依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供应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 / 或医学诊断,作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判定;对于正常死 亡者,应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死亡证,并由街乡 居委会(村委会) 盖章证明, 同时必需填写死亡调查记录(记 录内容包括致死疾病的全称、诊断单位、时间、依据),同 家属签名;3.其他场所发生的正常死亡个案,由负责救治的医生填 写死亡证;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属于正常死亡者,由救 治医生依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供应的死者生前病史、体 征和 /或医学诊断,进行死因推断后填写死亡证;4.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 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法医鉴定书,卫生部门 依据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鉴定书填写死亡证;(二)死亡证的填写 1.死亡证的填写必需使用黑色墨水笔,项目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晰,不得勾划涂改,并由填写医生签名,并逐联加盖统一的死亡证专用印鉴;2.死亡证的填写内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主要职业及工种(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工作,如:车工、钳工、纺织工、门卫等)、身份证号、户口地址(应按身份证或户 口本上登记的填写完整)、现住址、(应填写具体门牌号)生前工作单位 (应填写死前最终的或工作时间较长的单位)、诞生日期和死亡日期(按公历填写)、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不满 1 周岁的按月日运算,不满1 日的按小时、分钟计算)、婚姻情形、文化程度、死亡地点、疾病最高诊断单位 及诊断依据、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及住址或工作单位(包括 联系电话,要填写具体);(2)与死亡有关的疾病诊断项目:医生应结合死者生 前有关疾病或情形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依据其导致死亡的顺 序(直接死因、间接死因、根本死因)分别填写在死亡证的第部分,其他重要医学情形填写在第部分;对于到达医 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等情形,医生应通过家属 或知情人供应的情形进行死因推断,家属或知情人供应的情 况应填写在死亡证背面的调查记录中,而推断后的死因 应填写在死亡证的疾病诊断项目中;(3)对于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不明缘由死亡 病例,医生要依据 全国不明缘由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 行)的要求,在死亡证背面的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 的症状、体征;假如是呼吸系统不明缘由死亡病例,须填写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体温是否超过 38,是否有咳嗽、 呼吸困难、 抗生素治疗无 效及肺炎或 SARS 的影像学特点,以及白细胞是否正常;(4)其他项目:住院号、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的医生签字)、单位盖章(由填死亡证的医生所在单位 盖章)、填报日期 (一般应是死者死亡当日或随后几日填报,假如填报日期与死亡日期相距较远,就应赐予文字说明);(三)死亡证的治理 1.死亡证共分四联;第一联为出证单位存根;其次 联由出证单位直接寄(送)至所在县(区)疾控机构;第三 联为户籍治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2.死亡证第一联应由乡或乡级以上医院指定专人妥 善储存,以备核实、查询;其次联由县(区)疾控机构按国 家级档案治理,并按卫生部全国疾病预防掌握机构工作规 范规定长期储存;第三、四联由出证机构交死者家属,用 于办理有关手续,由相应单位妥当储存;3.各县(区)疾控机构对收到的死亡证进行审核后,将非辖区的 死亡证 转往死者户籍地区县(区) 疾控机构;4.死亡证 内容与样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制定,由省市级疾控机构统一负责印制,向县(区)疾控机构供应;各县(区)疾控机构定期定量向辖区内医疗机构供应死亡 证,各级收发单位要做好编号登记工作;二、死亡信息的报告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死亡个案报告程序1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1)患者死亡后,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证;(2)医疗机构指定专人每天收集医院内死亡证的其次联,并于每月10 日前将上月填写完整的死亡证第二联寄(送)医院所在地的县(区)疾控机构,并做好交接 记录;(3)发觉不明缘由肺炎死亡病例,依据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进行报告;2县级以下医疗机构(1)对于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包括街道医院及其他医 疗机构,下同)的死亡个案,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证;对于发生在家庭和医院外其他场所的死亡个案由村(社区)医生出具死亡证,并定期将第一、其次联报所在辖区的 乡镇卫生院;(2)乡镇卫生院指定专人在每月10 日前将收集到的上个月死亡个案的死亡证其次联上报当地县(区)疾控机 构并做好交接记录;(二)死亡信息核实 1.医疗机构指定专人每日对医生填写的死亡证进行 审核,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填写不清或不完整、死因 填写不规范或存在规律错误等)应准时向诊治医生进行核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并予以订正;乡镇卫生院(街道医院)对村(社区)医生填 写的死亡证进行审核;2.县(区)疾控机构对收到的死亡证进行质量审核,对于死亡证项目填写不清或不完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 存在规律错误者,要与报送单位(或部门)进行核实,补充 或订正错误;对于通过核对仍旧无法获得精确信息的,要求 乡镇卫生院(街道医院)进行调查核实;(三)死亡个案收集的补充途径 1省级疾控预防掌握中心定期到同级户籍治理、殡葬 服务治理和妇幼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对于发觉的漏报信息,准时逐级反馈到所在地县(区)疾控机构;2县(区)疾控机构与公安、殡葬、妇幼、计生等管 理部门核对死亡资料,发觉未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应摘录 相关信息,填写死亡证,注明死亡信息来源,并负责进 行补报;3乡镇卫生院(街道医院)定期与当地公安、妇幼、计生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发觉未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应 摘录相关信息,填写死亡证,注明死亡信息来源,并负 责将死亡证的其次联上报当地县(区)疾控机构,由县(区)疾控机构负责进行补报;4村(社区)医生定期明白辖区内死亡情形,发觉未 登记报告的死亡个案,应进行入户调查,填写死亡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并负责准时将死亡证的第一、二联上报所在的乡镇卫生 院(街道医院);由乡镇卫生院(街道医院)负责将死亡 证其次联上报当地县(区)疾控机构,由县(区)疾控机 构负责进行补报;(四)死因编码 县(区)疾控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收集的上月的全部死亡 个案进行编码,编码工作应由县(区)疾控机构经过培训的 死因编码人员进行;死因编码执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标准;死因编码人员遇到死亡证供应的信息不足以进行准 确编码的,应准时询问出具死亡证的有关人员,核实相 关信息;对于编码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死因编码人员应准时 询问上级技术部门,不得随便编码;(五)原始数据的录入和上报 1死亡信息原始数据来源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气构填 写的死亡证的其次联;2县(区)疾控机构组织专人将经核实并完成死因编 码的死亡证 其次联信息准时录入死亡报告信息治理系统;3. 县(区)疾控机构每月20 日前完成对上月数据的审核、确认后,将数据同时上报省级疾病预防掌握中心和中国 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省级、地市级疾控机构应督促辖区内全部监测点准时上报死因监测数据,省级疾控机构对上报的数据质量进行动态评估 ,发觉问题准时组织核查更正;5.省级疾控机构分别于5 月 15 日、 8 月 15 日、 11 月15 日及次年 2 月 15 前将已审核并调整的上季度辖区内全部 监测点死亡个案数据上报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三、人口学信息的收集 一诞生信息 诞生信息与死亡登记和报告工作有亲密关系,获得精确 牢靠的诞生资料是死因统计的重要工作;诞生信息的来源:各地户口治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居民的诞生登记工作,是供应 诞生资料的法定部门;方案生育、妇幼保健部门把握的诞生 资料是补充的来源;各级疾控机构应准时、完整、精确地收集当地的诞生个 案信息;二人口信息的收集与报告 1.各级疾控机构由专人负责每年到当地公安部门和 /或 统计部门获得当年的分地区、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资料 , 以及分地区、分性别的诞生、死亡、迁入、迁出人口数;2.各级疾控机构也可向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抄录最近一 次辖区人口普查资料,并将所抄录的资料登记入册;依据出 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数,确定监测点其次年初人口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并与派出所获得的人口资料对比,确定监测点精确的分年 龄、性别的人口数;3.每年 3 月 1 日前,逐级将人口资料上报上级疾控机构;四、资料分析与利用(一)统计分析 除卫统 8 表居民病伤死亡缘由报表所要求的统计指 标外,各级疾控机构可依据需要和条件对死亡资料进行深化 分析;分析项目和内容包括:1.不同人群和地理特点的死亡水平:粗死亡率、死亡专 率、校正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劳动人口死亡率等;2.不同人群和地理特点的死亡缘由:死因构成、死因顺 位、前十位死因占总死亡的比重;3.其他死亡统计指标: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平均期 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潜在缺失寿命年数(YPLL )等;(二)资料利用 1.各级疾控机构应对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汇总,按卫统 8报表要求产生年报表,报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2.各级疾控机构应对辖区内的死亡报告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撰写年度死亡分析报告 行政部门;,报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对于申请使用死亡信息资料的,应对申请人以及信息 的范畴、时段和类别进行登记 4.凡涉及个案资料或信息,未经家属书面同意不得向其 他部门和个人供应;5.对于死亡统计资料或分析信息的治理和使用,相关单 位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 执行,不得擅自公布;五、机构与职责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和谐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计生、统计等相关部门,争取开展工作所需要 的经费、政策及相关工作环境与条件;各级疾控机构是全国 疾病监测点死亡报告与死因统计工作的技术治理部门,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是死亡报告和死因统计工作的业务执行单位,应依据工作需要,设立特地机构或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一)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 设立特地机构或部门,负责全国死因监测工作的方案制 定、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掌握和督导,定期进行系统 评判和调整;具体任务有:1.制定、修订全国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质控方案、评判 方案、漏报调查方案等;2.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定期召开全国死因监测工作会议;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定期组织开展对省级的质控,开展监测点现场督导,评判监测点现场工作情形;4.制定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培训方案,供应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分级培训,5.汇总、分析死亡资料,按规定编制各种报表,分析上 报并反馈有关部门;6.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专用的死因统 计数据库应用软件;(二)省级疾控机构设立特地岗位,负责本省(区、市)死亡报告工作的组 织实施、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掌握和日常治理;具体任务有:1.依据国家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有关方案,组织开展本省(区、市)全国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2.依据本省(区、市)实际情形,针对本地区各级各类 机构死因报告与统计工作人员的技术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对合格人员准时进行登记注册;3.负责日常技术指导,定期赴现场督导,明白检查死亡 报告工作开展情形,和谐解决报告工作中显现的问题;4.制定本省(区、市)的死因监测质量掌握方案,组织 定期质控检查和漏报调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准时收集本省(区、市)死因监测数据,审核数据质 量,准时组织死因核实,并上报本省(区、市)数据资料至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定期分析本省的死亡数据,供应有 关部门参考利用,并准时反馈有关基层单位;(三)地(市)级疾控机构 设立特地岗位,对县(区)疾控机构的死因监测工作进 行日常治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定期进行质控和评判;1.组织和指导各县(区)依据国家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本 省(区、市)工作要求开展死因监测工作;2.对县(区)疾控机构开展的死亡报告工作进行日常管 理,督促死因监测数据的准时上报;3.制定辖区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培训方案,组织开展相应 的技术培训;4.落实国家和省(区、 市)死因监测工作各类方案要求,帮助省级疾控机构组织开展漏报调查和其他质控与评判,充 分发挥在省和县之间信息沟通与沟通的桥梁功能;(四)县(区)疾控机构职责 设立特地岗位,落实全国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负 责信息的收集、汇总、审核、编码、录入、整理、分析和上 报,组织各类培训,对医院死亡报告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 考核,开展内部质控和评判;具体任务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组织和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亡登记和报 告;2.负责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死亡病例报告,负责审核、整理、编码、录入、转卡、分析,并按本规范统计要求按时编制各类统计报表上报;3.依据国家档案治理有关规定,对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治理与储存;4.开展死因核实,组织实施漏报调查;5.定期对临床、防保等各类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 术指导;6.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部门核对死亡信 息,准时做好补报工作;7.对辖区死亡报告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考核,每年不 少于 2 次,撰写工作通报,准时反映评估结果;8.做好本地区人口死亡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当地社会发 展和卫生政策的制定供应信息支持;(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医院)、防保站负责对辖区内死亡个案信息的收集、核实和死因调 查,填报死亡证,与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信息核对,查缺 补漏;具体任务为:1.收集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对辖区内的死亡案例进行核实,对填报不全的,进行 入户调查;3.收集辖区内死亡证,每月定期上报县(区)疾控 机构;4.定期汇总死亡资料,并与当地公安、民政和妇幼部门 核对、补漏;5.对辖区内死亡报告工作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检查所 管辖村医的工作质量,做好质控治理工作;6.做好原始死亡证的储存与治理;(六)医疗机构的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明确职能部门,设立特地岗位,由专人负责院内死亡个案的信息收集、核实和死因调查,填报死亡证并报告;具体任务为:1.收集本院死亡个案信息,照实填写死亡证;2.负责本院的医生填写的死亡证的收集、审核、盖 章、登记、编码、上报;3.有方案的对院内相关人员进行培训;4.做好原始 死亡证 存根和死亡登记册的储存与治理;5.应遵照本规范建立健全医院死亡登记报告治理制度,定期开展自查;名师归纳总结 (七)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责第 24 页,共 3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除依据本规范做好本机构内死亡病 例报告工作外,仍应依据诞生监测数据,为死因监测工作提 供诞生个案资料和诞生人口学资料;六、制度保证(一)例会制度 每月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组织辖 区村(社区)卫生人员,召开死亡资料报告、填写和审查的 会议;县 区病控机构应轮番参与各乡镇(街道)的会议,明白情形,并赐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和谐各方面关系;各医院 应定期召开死亡报告争论会,提高死亡证的填报质量;县区疾控机构每月定期召集辖区各级医院、街道医院或乡 镇医院责任医务人员,争论死亡报告等相关事宜;省级、地市级疾控机构应建立例会制度;每年召集下级 单位进行工作研讨或统计会审;(二)医疗机构死亡报告治理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死亡报告治理制度,完善填报 流程,将此项工作纳入医院综合考核内容;明确相关科室职 责,由专人负责全院的死亡证的收集、整理、核查、盖 章及编码工作,并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三)核查制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负责死亡报告 的医生,对村(社区)卫生人员填报不清的个案,需查阅原 始资料,或入户调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要支配特地人员准时审核辖区内 医院上报的死亡证其次联;县(区)疾控机构要对无法 编码的死亡证进行复查,住院死亡以医院病历为依据;急诊死亡及来院时已死亡、无诊疗记录或病史不详的个案,要进行入户调查;(四)档案治理制度 建立死亡信息(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 和运算机数据库)治理制度;县(区)疾控机构要支配专人 对资料进行治理;原始资料须长期储存,录入后的数据应使 用有效方式备份储存;(五)人员培训制度 各级疾控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辖区内从事死 因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技术方案、流行病学与卫生 统计学、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等相关学问的培训,满意工作队 伍的专业需要,保证工作质量;县(区)疾控机构每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死因报告专 管员、临床医生、基层医生和防保医生、村医有针对性地进 行业务学问培训;着重加强各级医院医生,特殊是基层医生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和村医的培训,培训内容应侧重于诞生死亡信息的收集和根 本死因的确定;死因编码人员以及各级疾控机构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 其他人员应经国家或省级培训,考核合格者实行注册登记;(六)工作考核制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内死因监测 工作考核,并纳入单位考核内容,完善奖惩机制;上级疾控机构定期对下级单位死亡报告与统计工作进 行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果以简报形式上报和反馈;县(区)疾控机构定期(每年12 次)对辖区内开具死亡证的单位的死亡登记报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记录检查情形,定期进行通报,完善奖惩机制;七、质量掌握(一)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1.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全国各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 质量,通报工作开展情形,并提出质量掌握工作的重点;2.准时审核全国各监测点上报的死因监测数据,准时发 现问题,准时提出纠刚要求;3.对全国各监测点上报的全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如监测点以县 区 为单位报告的年粗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低 于该监测点所属地区分类的上年全国平均水平,应要求省级疾控机构开展调查,作出合理的说明;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省级、市 地 级疾控机构1.每年至少召开1 次工作会议和技术培训会议;2.每年 2 月底前完成本省 区、市 的年度死亡监测数据的审核和分析,同时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并反馈各监测点疾控机构;3.省级疾控机构分别于5 月 15 日、 8 月 15 日、 11 月15 日及次年 2 月 15 日前将上季度的死亡个案数据上报到中 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报告准时率应为 100 ;4.省级疾控机构应对各监测点上报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 审核,如发觉监测点年度粗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低于该监测 点所属地区分类的上年全国平均水平,应准时开展调查,找 出缘由;同时应协作开展国家级数据审核工作;5.每年抽查核对各监测点死亡证 填写质量和ICD-10编码质量,要求辖区内监测点录入的死亡证项目填写错 误或不完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规律错误者的比例不超过5, ICD-10 编码错误的比例不超过5;对报告质量不符合要求者,应进行通报批判,并准时查找缘由,实行改进措 施,必要时组织对监测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重点地区现场督 导工作,并将情形准时上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6.负责日常技术指导,定期赴现场督导,检查疾病监测 点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情形,和谐解决死因监测工作中显现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3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