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镇中心小学教学观摩制度.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孙寺镇中心学校教学观摩制度 学科教学观摩是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 高的重要教学活动;为了推动我校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形成以老带新、相互 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特制定本制度;一、听课(一)听课的节数听课老师平均每周听评课平均每学期听评课校长1-230教务主任1-230教研组长1-225老师120(二)听评课研讨形式 1、单独听评课 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学校领导、教诲主任、教研组长、都可以 随时到教室听课,不肯定要先与授课老师打招呼;其他老师单独 听课,一般可先与授课老师联系,并作好记录及评课看法;听课 后要准时评课;授课老师应热忱欢迎别人听课,课后应主动征求 听课人员的看法;2、集体听评课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各教研组、备课组都应在每学期其次周订好听课方案和安 排;每学期都应举办公开课、示范课、争论课等,组织本学科全 体老师听课;(2)集体听课后 ,备课组长应准时组织听课人员进行评课活动,作好评课记录;(三)、听课的内容;(1)教学态度:按时上下课、个案仔细有用、教态自然大方、组织教学严谨有方;(2)教学内容:透析重点难点问题的精辟性;对所讲问题深度 和广度的延展性;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与生动性;思维规律条理的 层次性和清楚性;学问应用的自如性和丰富性;板书的干净性;(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才能;教学方法的挑选和运用 的才能;使用一般话的才能;(4)教学成效:同学对所学学问的懂得和把握程度;5、听课老师必需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听课中途退堂,听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转为振动,不得讲话、争论,仔细听课,做 好听课记录,并仔细填写相关内容;6、听课以切实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确定“ 听、评、促” 三字方针,坚持听课后要实行适当的方式(如单独 交谈、备课组活动等)与授课老师沟通听课心得,以起到相互学 习、相互促进的目的;二、评课研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评课的原就 1、谁听课谁评课的原就;每次听课以后都要准时支配时间进行 评课,凡是参与听课的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进行评课;2、客观、公平、公开原就;评课人要依据听课情形客观照实地 对授课人的教学情形作出公平合理的评判,有话讲在当面,做到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听评结合,以评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就;听课是评课的前提,评课是听课的总结与反思,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二)评课的方式;评课时要心平气和地采纳面对面谈心式的讨 论和沟通,切忌语言尖刻,伤及人格或当老好人,什么都好,一 团和气;要将优点说全,缺点讲透,评判恰当,以理服人;达到 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三)评课内容:(1)对教学目标的评议;即对态度与价值观、学问与技能、过程才能与方法的评议,重点是讲授文化科学学问(德育应寓于智育教学内容之中),训练技能和培育才能的评议;(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评议;看重点、难点确定是否精确,突出重点的情形及突破难点是否得当 了预定目标;,是否通过了道道环节达到(3)对课堂教学教法的评议;看教法是否得当,课堂结构是否 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时间支配是否适度,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基本原就具有启示性,教学手段挑选是否留意了学习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的教学,包括同学摸索问题的方法,记忆定义公式法就一类的基 本学问的方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作方法,试验操作 方法等;(4)对教学态度与教学才能的评判;态度主要指老师思想品德 修养水平,包括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全体同学,全面贯彻训练方 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立场观点正确,仍包括工作责任心,对 同学的情感,老师言行、精神面貌、外表等;才能看教学组织能 力:组织支配好各环节,师生活动生动有序,精神面貌好,即时 反馈、调剂应变才能等;更主要的一方面是教学才能:基本功扎 实、语言表达、板书试验演示、绘图运算、使用教具等媒体,熟 悉新课标及教材内容,运用教法和手段、指导学习方法,培育良 好学习习惯等方面才能;(5)对教学成效的评议;课堂同学学习态度、心情及不同程度 同学取得实际收成,目标实际落实情形等;三、听评课检查制度学校科研处每学期两次检查老师听评课记录情形,不定时抽查青年老师听评课记录情形并予以通报各备课组,提出改进看法,对 检查情形计入老师学期末量化考核;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