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pdf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院系:地理与规划学院专业班级:地理科学0903 实习地点:陕西省实习时间: 2011 年 7 月 19 日27 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目录一 前言 3(一) 实习目的 3(二) 实习意义 3 二 实习区概况 3(一)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 (二) 区域构造地貌概况 3 (三) 区域气候概况 5 (四) 区域水文概况 5 三 实习路线及内容 5(一) 罗盘的使用方法 5 (二) 观察口镇关山大断裂 7 (三) 观察张家山泾惠渠渠首水文地貌 9 (四) 观察漠谷河谷地貌结构及北山山前断裂南北两侧的地貌特征 10 (五) 南五台植物地理综合实习 11 (六) 西安市景点 11 (七) 咸阳历史博物馆 12 四 实习总结 13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一 前言(一)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 另一方面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 培养和提高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组织、指导课外地学小组活动打下必要的地理学基础。同时,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增强热爱地学科学的感情,巩固从事地理专业的思想, 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 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二) 实习意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学科。 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的结果。 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二 实习区概况(一)区域自然地理概况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 11115, 北纬 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 万平方公里。(二)区域构造地貌概况陕西地域狭长,包含三个地理单元:一是陕西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覆盖深厚的黄土,海拔8001300 米,约占全省总面积 45% 。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 年来的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二是中部关中平原也称渭河平原或关中盆地,以耕作土为主,雨热同期。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 米。东西长 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9% 。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 ,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三是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 公里,南北宽约 300 公里,海拔 15002000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图一 陕西省旅游交通图(三)区域气候概况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 13.7 ,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 1214,陕南 1416。1 月平均气温 -113.5 ,7 月平均气温是 2128,无霜期 160250 天,极端最低气温是 -32.7 ,极端最高气温42.8 。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 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四)区域水文概况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 渭河支流 ) 、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陕西的河流除黄河经本省东部外,主要有渭河、汉水、泾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嘉陵江、丹江、窟野河等。全省流域面积在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3 条,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全长757 公里,也是本省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 流贯于关中平原到潼关注入黄河。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 1532 公里,发源于本省米仓山两端的宁强县,流经秦巴山区,至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陕西境内湖泊很少,仅在陕北风沙草滩区有 海子300 多个,水面近 90 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面积近67 平方公里,水深8-10 米。三 实习路线及内容(一)罗盘的使用方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 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 ,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一) 地质罗盘的结构:地质罗盘式样很多, 但结构基本是一致的, 我们常用的是圆盆式地质罗盘仪。由磁针、刻度盘、测斜仪、瞄准觇板、水准器等几部分安装在一铜、铝或木制的圆盆内组成。1、 磁针一般为中间宽两边尖的菱形钢针,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可自由转动, 不用时应旋紧制动螺丝,将磁针抬起压在盖玻璃上避免磁针帽与项针尖的碰撞,以保护顶针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图二 地质罗盘结构图端所受磁力不等, 使磁针失去平衡。 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2、水平刻度盘 - 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 10 度一记,连续刻至360 度和 180 度分别为 N和 S,90 度和 270 度分别为 E和 W ,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3、竖直刻度盘 - 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E或 W位置为 0 度,以 S或 N为 90 度,每隔 10 度标记相应数字。4、悬锥- 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 通过底盘处的觇板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5、水准器 - 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6、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二)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 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 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2、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 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 SW210 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3. 岩层倾向的测定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 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 罗盘北端紧靠底面, 读指北针即可, 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4. 岩层倾角的测定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 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 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测量时将罗盘直立, 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 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 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二)观察口镇关山大断裂1、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口镇2、实习内容:观察口镇关山大断裂观察点概况No.1 东风渡东侧 5060 米,冶峪河正北地壳运动,地表变形,如褶皱节理,形成起伏地形,有山有谷。黄土堆积,黄土底与岩石上一起起伏。 冶峪河河口河流两岸有黄土堆积,主要为风力侵蚀所致,后有风力堆积作用。主要岩石有泥岩,砂岩,其中砂岩较为突出,砂岩下有植物,且有堆积物。层理结构为褶皱,后褶皱破碎,风化,形成段落性特征,第一时期,黄土堆积,这时期有午层黄土,山西剖面和早更新世黄土。黄土为粉砂状,半固结,其中矿物有石英,长石,还有少量的角闪石和黑云母。垂直节理明显。No.2 东风渡南侧 2030 米黄土特征:块状层理,厚度很大,结构较均匀,有蜗牛化石,干旱区堆积,黄土层有大量石块,为此生黄土,且有分选性。地质地貌情况,绘地质图。图三 东风渡冶峪河地质地貌剖面图No.3 冶峪河河口北侧 150米有山西组砂岩,泥岩,且分选不同,依次为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底部为泥岩,砂岩,杂色有原声色和次生色。用铁锤敲击了石样,发现有的石头颜色为黑色,有的则为红色。黑色:证明有沥青质,有细颗粒和黄铁矿富集。石灰质,有植物分解,形成碳有机物,碳多了,不断富集形成煤,后来形成一条煤线。红色:证明有铁元素富集,且分化堆积形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 - - - - - - - - - No.4 在 No.3 的北侧冶峪河河谷地势特点 : 区域地壳抬升,坡度大,形成谷中谷地形,其位于黄土高原构造上升区边缘,V字型河谷,河流下切形成河流阶地,古河床地形,基岩顶上,古河床历史固结成岩。短暂时期,V字型河谷为关山大断裂,最大厚度为 6km 。往上比较缓,阶地上有古河谷堆积,河谷南侧有阶地(次生图四 冶峪河口镇河谷横剖面图黄土),阶地下有古河床的砾石,磨圆很好。No.5 南侧 125m左右此处有山西组和马家沟组岩石,黄土高原下切,南盘(下降盘)位于渭河地堑中,均为洪积物。No.6 冶峪河入口1. 观察关山大断裂带中的断层角砾岩其中石灰岩破碎和其他岩石混合形成断层角砾岩2. 观 察 断 层 面 和 断 层 面 的 产 状图五 冶峪河口镇断裂带北侧地质地貌面图断层角砾岩颜色为灰色,夹杂有红色。断层处为马家沟组岩石,为断层下盘,即上升盘。3. 测的岩石产状:倾角43,倾向 178。走向:东西方向(三)观察张家山泾惠渠渠首水文地貌1、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张家山泾惠渠渠首2、实习内容:重点是水文地貌的观察张家山位于泾阳县城西北25 公里,是九嵕山与北仲山交汇处,泾河由此出谷,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坐落在此。在近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里密布着从战国至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渠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 - - - - - - - - - 遗址四十多处,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演变,是我国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199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引泾渠口遗址泾惠渠首进水闸以下至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5 平方公里范围内,沿泾河自下而上,遗存有我国战国世代秦郑国渠、汉代白公渠、前秦苻坚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小郑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及清代龙洞渠等古渠引水口和李仪祉先生兴建的泾惠渠拦河坝、进水闸、隧洞、石渠融为一体,游人可一览 2200多年来,引泾灌溉的发展变迁史实。 泾惠渠, 我国卓越的现代水利科学先驱李仪祉先生在这里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自1993 年他经历千辛万苦修成泾惠渠以来, 给备受摧残的关中农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当年所修的渠首依然耸立在巍峨的大坝一侧,他承古人未竟之业, 修挖的石渠现在仍然使用,沿着渠畔曲折的走廊,人们不能不对古代先贤和仪祉先生以由衷的赞叹。周围山脉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岩石断裂比较发育, 节理裂隙较多, 不适合修建水库。活动裂隙多,有大量的裂隙水。张家山北侧为山地地貌,南侧为平原地貌,山前有洪积扇,总体以陡坎为主。河谷为V型河谷。具有简单的溶蚀地貌,即卡斯特地貌。水文特征: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年内温度变化大,年降水量变化也大, 主要集中在 6.7.8.9月份。河床中年内水量变化大, 时空变化强,丰水期会形成洪水水量为渭河水量的五分之三,枯水期则会断流。 由于降水时空变化大使水利工程极易破坏。水速较大。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比较浑浊,可形成泾渭分明,即水中悬疑质含量不同造成泾河渭河两者河水颜色不一。关于泾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可以引泾河水进入农田灌溉。(四)观察漠谷河谷地貌结构及北山山前断裂南北两侧的地貌特征1、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漠谷乾县乾陵2、实习内容:(1)观察北山山前洪积扇沉积物特征(2)观察漠谷河谷地貌结构(3)观察北山山前断裂南北两侧的地貌特征No.1 漠谷大桥桥下沟谷西坡沉积物上段为黄土,晚更新世马兰期,粉砂级颗粒为主,具块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层理。沉积层特点 : 水平性,连续性,成层性。砾石层耐磨,磨圆度较好。 No.2 漠谷大桥南侧 200米左右凸岸堆积,砾石堆积较乱,大小混杂。 No.3 漠谷大桥西南侧漠谷谷底凹岸谷坡,陡峭,黄土堆积中有古土壤层,中间最红。图六 乾县漠谷大桥漠谷河谷横剖面(五)南五台植物地理综合实习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 ,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 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 从山下看, 5座山峰如笔架排列,一览无余,似乎近在咫尺;从山上向下看,青山连绵 ,气势恢弘,茫茫秦川,空旷辽阔。由于发生于一亿年前的燕山构造运动及以后的新构造运动,形成了标奇耸峻、千姿百态的南五台主体地貌景观。峻拔凌霄的观音台、 势若天柱的灵应台、壁立如削的舍身台、孤峰独秀的送灯台、错落有致的枯树梁、如虎长啸的老虎嘴、屈腿静卧的犀牛石、神密莫测的湘子洞、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长流不息的清泉涧溪 , 景色如画,美不胜收。真可谓:“构造地貌博物馆”。植物资源丰富, 为植物学家所关注。 被子植物有 195 个科,1005 个属,3400个种。许多植物长期受僧众保护,加之自然环境复杂,至今仍有较丰富的物种。山脚为侧柏林,具有次生性,生长能力强。海拔达到800 米时,植物主要为温性针叶林。海拔达到 1000 米时,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主要为栓皮栎,是建群种。还有洋槐,臭椿,侧柏油松,马尾松,软枣,紫荆七叶树等。(六)西安市景点1、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 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 13 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 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侧 l500 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 呈长方形, 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深约 5 米,总面积 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 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 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 结构奇特, 在深 5 米左右的坑底, 每隔 3 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大雁塔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 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因此, 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 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 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 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七)咸阳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原治城内中山街。馆址系由明洪武四年 (1371) 建的孔庙维修扩建而成。 1962年开馆。在此馆一进门的地方, 有一块匾额, 上面写着“文庙”两个大字。 该馆收藏秦、汉、唐时期的文物约 1.2 万余件。一级品 20 余件,有安邑下管钟、六斗铜鼎、陈爰金币、兰池宫错金银鼎、西汉白玉奔马、汉武马蹄金、盛唐缠枝纹曼草鸳鸯金执壶等。该馆秦、汉历史文物陈列馆,展出咸阳宫、渭城及秦汉陵墓出土文物。1981年新辟汉兵马俑馆,展出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出土的3000 彩绘兵马。现有六个展室,集中文物3000 多件。第一、二、三陈列室展出的是从春秋战国至秦统一后的历史文物。农业生产工具有铁犁、铁铃、铁锄、铁铲;兵器有铜戈、箭镞、矛、剑、戟等;刻有铭文的度量衡有鼎、钟等;还有铜器、丝绸、陶器等生活用品。秦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有砖、瓦、水管、渗井漏斗等。此外还有秦朝统一的货币、壁画、手工艺品。第四陈列室为汉代文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有铁轮、陶畜、铜币、石范、各种玉器、玛瑙印章等。第五、六展室集中展出杨家湾汉刘邦陪葬墓出土的3000 件兵马俑。全部兵马俑按发掘时的布局陈设,看来十分壮观动人。马俑姿态生动,人物立俑以武士为多,身披铠甲,严阵以待。歌舞俑活灵活现。彩绘兵马俑身上都刻有编号文字。四 实习总结在这九天的实习中, 有苦有甜, 但我们大家在这间颇有收获,既巩固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又提高了自然地理认知能力。实践总能发现理论课发现不了的问题,这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听老师课上的讲解就很抽象,具体实践中不能好好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验中,所以在实习之前还需要老师的讲解和实习过程中的指导。野外实习将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这次实习使我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增强了热爱地学科学的感情, 巩固从事地理专业的思想, 学习了艰苦朴素, 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是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