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pdf
1 / 6 #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版五年制四年级下册第8789 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 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 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 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 , 感受图形的对称美。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具学具: 课件、平面图形的纸片、国旗、习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 导入新课1.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几幅旗帜图片, 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课件依次出示:加拿大国旗、以色列国旗、尼日尔国旗、澳大利亚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旗。2. 师:利用学过的知识你能把这些国旗分类么?请学生直接上黑板上按的想法分类贴出。教师一定要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师:看来 三年级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大家还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来更详细深入的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二、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 ,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1. 教师指着对称的这组旗帜说:现在大家都认为他们是轴对称图形, 则, 轴对称图形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用手中的小旗帜图形研究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折一折,说一说。2. 教师:通过对折 , 大家有什么发现?然后小组汇报 , 指生上台演示 , 根据学生的回答 , 并同时板书出重点词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2 / 6 完全重合贴出澳门区图对折折痕对称轴3. 学生可能说不规范教师 , 最后再引导规范语言: 同学们做得很好 , 就是语言还不够准确 , 看老师边演示边说 出准确的概念: 将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 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4. 课件演示并出示轴对称图形概念和对称轴的概念。学生读一遍规范的概念 师强调:因为对称轴是条直线, 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 , 所以我们在找一幅图形的对称轴时 , 应准确的说是直线 , 画的时候应该向图形的两边延长一些, 并且要用点画线 , 也就是虚线。5. 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可多了, 咱们教室里就有 , 你能找到么?学生找一找 , 说一说。如果学生能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直接引到下一个环节: 如果学生能没有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师提醒:其实大家说的黑板面是一个长方形 , 开关是个正方形 , 等等,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长方形等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究竟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 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研究常见平面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 师:咱们先重点研究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打开学具信封 1: 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 会发现折法不同 , 折痕就有不止一条 , 由此不仅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还感受到有些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可能不止一条2. 根据同学能说出来的图形继续研究三角形、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继续折一折 , 说一说。在次要根据学生回答来灵活处理, 如果学生说出了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就马上通过折一折的方法验证解决,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 ,则在练习中再处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3 / 6 3. 师小结一下:长方形圆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大家用对折 的方法不仅验证了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并且发现了有些轴对称图形还不止一条对称轴, 大家会观察 , 爱动手 , 表现真不错!试验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 课件出示:猜一猜放飞想象。看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 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学生猜测引出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环节三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4. 教师:看来 , 我们的想象力更棒 , 那你能把这个图形的另一半画出来, 使它成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吗?老师用课件出示 , 学生使用 答题卡教师:大家先试着画第一个。完成后, 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画法。生展示作品 , 汇报画法。教师再用课件展示完整的画法。请学生多说一说自己的画法, 在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彻底明白画图的步骤:先出各顶点的对称点 , 再顺次用线段连结各个对称点, 最后别忘了检查一下完整的图形是否是对称的。师:同学们很有创意 , 老师把大家的方法简单总结了一下。课件演示:第一步, 先找出左边图形顶点的对称点。第二步, 把这些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最后再检查对称轴两侧的的图形是否对称。简单说来 , 有两个关键词: 教师板书: 找点连线你愿意用这个方法画一下第二个图形吗?学生独立画。过度语言:现在 , 我们明确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怎样画对称轴 , 还能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把一个图形补充完整, 到此为止 , 新知识学完了 , 下面可到了大家展示汇报的关键时刻了 , 看谁判断的又快又准。三、练习巩固1. 课件展示:判断下面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 那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你能画出来吗?请大家拿出2 号信封里的习题卡 , 独立的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4 / 6 师提醒:对称轴要用虚线。展示交流学生作品。3.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四:做对称 , 创造美。1. 师:你想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大胆创作吧?音乐声起 , 学生创作 , 自由展示2. 师:看着这么多我们亲手创造的轴对称图形, 你有什么感受?3. 师:其实呀 , 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 , 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 , 你们知道吗?眼睛的对称 , 让我们看物体更加准确、有方位感;耳朵的对称, 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 , 有立体感。蜻蜓的对称是为了平衡的需要,我们受到启发 , 设计出来的飞机才能够平稳地飞翔在蓝天。4. 如果时间允许 , 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生活中具有对称设计的图片。五、课堂小结 , 学生谈收获师:这一节课 , 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师:同学们 , 轴对称图形奇妙吧!下一节课我们还会继续研究生活中的美丽图案,愿我们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去感受轴对称的美丽 , 有一颗勤于思考的头脑,去想象推理判断 , 有一双善于操作验证的巧手, 去发现图形王国更多的奥秘, 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 感谢听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 分钟, 做一个轴对称的姿势向老师们致谢。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轴对称图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且比较熟悉的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 ,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册是继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以后的第二次教学,我结合教材的特点 ,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5 / 6 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应用这一特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我充分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 ,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1 出示轴对称的旗帜 ,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后,先猜测 ,再通过折一折去验证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轴对称现象,形成轴对称图形 的清晰概念。2. 研究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在猜想的基础上 ,再次安排折一折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 ,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有了目的性 ,有导向性的操作 ,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利用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不仅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借助于折法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对称轴条数上的不同。3. 小小设计师 活动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手段创造轴对称图形。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 ,但要做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 ,也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学生的交流 ,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应用。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 ,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 ,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充分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6 / 6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 ,课堂结构紧凑 ,学生兴趣浓烈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 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但课后 ,我想了又想:总的来说 ,这节课该放手还是不够放手,总想扶着学生走路。作为老师应该多相信学生,想办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思维的碰撞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相信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学生是能做到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