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

    • 资源ID:28025820       资源大小:104.5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高一历史考试学问点总复 习班级学号姓名1、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 区域,位于今日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 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 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 文字,又被称为“ 钉头文字” ,因其书写笔画的外形酷 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被发觉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 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明白和讨论古巴比伦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2、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河流域,其地理范 围与今日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大致相当;古代埃及 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肯定权威的 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文明遐迩的狮身人面像就耸立在后者的旁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详细体现; 古代埃及人早在3500年以前就创造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详细事物的外形相像而得名;只有 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把握读写才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3、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曾用种姓来区分战胜者和 被战胜者;当他们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也显现了等 级划分,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种姓制度由此登上印度历史舞台; 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益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佛教创始人为乔达摩 ;悉达多,出身婆罗门种姓;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佛教提倡宗教领域内的“ 众生公平” ,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快速;到公元前3 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 开头向域外, 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步进展为世界性宗教;4、古代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有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玛雅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 贵的文化遗产;他们长于农耕, 培养了包括玉米、马铃薯、 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 40 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和人类的生活;5、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地域范畴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仍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 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小国寡民为基本特点;公元前 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 古典时代” ;这是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进展的富强时期,也是古代希腊 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公民的直接参加为核心;公元前594 年的“ 梭伦改革” 和公元前508 年的“ 克里斯提尼改革” 是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公元前 5世纪以后,特别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迎来了全盛时期;公元前443 年至公元前429 年,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 伯里克利 黄金时代 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制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究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益,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就都被排斥在外;6、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 中的珍宝;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 大哲人;希罗多德有“ 史学之父” 的美誉;他以自身经 历与收集的资料为基础,撰写了历史(希波战争);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对欧洲史学传统的形成具有打算性影响;7、公元前 509年,罗马废止了“ 王政” ,改行共和制度,开头了近 500 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被授予“ 奥古斯都” 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公元 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形成以君士坦丁为都城的“ 东罗马帝国” 和以罗马为都城的“ 西罗马帝国” ;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8、公元前 451 年至公元前450 年,罗马共和国政府颁布了“ 十二铜表法” ;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表达出古代罗马人的法制精神;肯定程度上限制了贵 族滥用权力, 规范了社会生活; 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进展,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 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由于它们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因而被统称为“ 公民法” ;进入帝国时期 以后,历代皇帝针对某些详细事项也发布了一些敕令;这些 法令和决议经过长时期的积存,逐步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 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 万民法” ;古代 罗马法体系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 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它的历史价值;但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外反映了它的局限性;9、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622 年,作为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在麦加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是创始人;不久,统一的国家也产生了;到8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逐步进展为世界性宗教;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灭;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0、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并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奥斯曼人将城市改名伊斯坦布尔;进入 16世纪后,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它掌握了亚欧 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先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 商人另行查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1、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展, 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6世纪下半叶,后逐步扩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 马特改革土地安排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 采邑改革” ;这次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进展;加速了自由农夫的农奴化进程;各级封建主层层分封,也逐步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 度;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 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主领主;12、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 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心集权 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促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13 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显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进展;1265年召开的英名师归纳总结 国议会和 1302 年年举办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城市争取自治常用的两种手段;13、完成下面关于“ 中世纪王权与教权” 的相关表格:中世纪相关时王权与教权国家与史实期(世纪)的大致关系法兰克王国:511 世纪相互利用, 相511 世纪互依存相互利用, 相法兰克王国:511 世纪互依存相互利用, 相查理曼帝国:1113 世纪互依存教权膨胀, 王德意志帝国:13 世纪以后权衰弱教权衰弱, 王法兰西王国:权上升世纪教权达到极盛;的历史转折点;其次分册是教权由盛而衰1、距今 1 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 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头农耕生活,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 了第一次宏大的经济变革;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 江中下游地区;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 点;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 型,遗址所出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安排的生活情形,表明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奇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 以保留传承的; 近代以来, 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最迟至距今 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 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地区域,也是中华文 明融合、产生的核心地区;2、从文献记载来看,公元前21世纪至 16世纪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已设官分职、 有肯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了刑法以镇压抵抗者;在时间和地域上与这个 王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遗址说明 当时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并已显现了玉器和青 铜器为材质的礼器和祭器;3、公元前 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建立了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觉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挖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 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历史学的多重印证而成 为信史;闻名大型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主要是礼器,专用礼典祭奠,是等级身份和政治位置的象征,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益的功能;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觉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为探究商史供应了第一手 资料;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总结自己的历 史讨论方法时提出了二重证据法;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 国历史讨论;4、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带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 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 灭亡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 西周” ;西周确 立了“ 封邦建国” 的政治体制,达到“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功效;西周初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内容:礼指典章、规章、礼节、仪式;乐指音乐、 舞蹈、史实、歌咏;作用:贵贱有等, 上下“ 和同” ;实质: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中国后续历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5、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 洛阳东北),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 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发生庞大变革的历史时期:经济变革(最深刻的变革):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 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政治变革:由封邦建国到中心集权大一统;思想变革: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 想最为辉煌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儒家:春秋时期的孔子,主见礼和仁;战国时期的孟子,主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仁政;荀子,主见礼法合一;无为而治和回到小国寡民状态;道家:老子,主见法家:商鞅、韩非子,主见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 利;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变法,以、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止井田制、废止世卿世禄、嘉奖耕战、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公元前建立秦朝大一统帝国;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中心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分别负责司法、财务等政务的九卿;秦 朝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长官由朝廷任命;县下 有乡、里等组织;为了巩固新的中心集权体制,秦 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挡 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心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7、秦短命而亡的缘由第一是秦的暴政,表达在赋税重,兵役徭役重,刑法酷;其次用打天下的体会治理天下不适应社会需要;统治集团争 权夺利;沿用旧政,如戍边问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六国臣民对秦朝的分别倾向;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夫大起义的序幕;农夫起义军虽一度打入关中,但终为秦军所破;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绽开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战争” ,最终刘邦获胜;公元前称“ 西汉” ;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8、汉朝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心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心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 秦朝的急迫苛刻全然不同;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 汉初人民厌恶战争、希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淳朴谨厚的作风相一样;文帝、 景帝时期, 实行“ 清静无为” 、“ 疗养生息” 的政策,提倡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止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 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 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复原和进展制造了条件,形成了“ 吏 安其官,民乐其业” 的社会景象,史称“ 文景之治” ;9、汉武帝“ 有为” 的主要表现政治:加强中心集权;抑相权,建立内朝、外朝制度;控地方,创设刺史制度;弱王国,颁布“ 推恩令” ;独尊儒术;实质是儒表法里;思想:罢黜百家、军事:三次出击匈奴;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在长 安建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位官学,其他诸子之学“ 罢 黜” 在官学之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0、公元 25年,刘秀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 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 东 汉”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落,地主豪强势力膨胀,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朝政腐败;11、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 曹魏”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蜀汉” ;229 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 孙吴” ;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南迁;对当地经济的进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由 此开头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2、三国到隋唐的政局演化:魏东魏北齐蜀西晋十六国北朝北魏西魏梁北周隋东晋南朝宋齐陈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匈奴、鲜卑、羯、氐、羌5 个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后,纷纷建立政权,其中重要的有 16 国,史称“ 五胡十六国” ;同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 湘赣、 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北魏孝文帝亲政后,推行以汉化政策为主的改革;政治上: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 地 方上废制, 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心集权;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以利农业生产的复原和进展;思想上:尊 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孝道;文化上: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极力促进胡汉通婚;13、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 安为都城;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帝时,中心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分别执掌草拟,审核,执行政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详细事 务;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步增强的产物,众多宰 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相互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 权专断;同时严格三省制和政事堂制度的执行,仍将使皇 权受到肯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肯定的专制独 裁之权;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实行推举制,魏晋南 北朝演化为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科举制;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4、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文成公主公主嫁往吐蕃,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民族和谐,史称“ 贞观之治;”经济进展, 社会安定,高宗后武就天称帝建“ 周” ,成为中国历史上唯独的女皇帝;当政期间 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进展得以连续;唐 朝的鼎盛显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显现政治清明,社会 安定,经济富强的现象,后人称为“ 开元盛世” ;15、西汉武帝时,张骞出访西域,开通了“ 丝绸之路” ;唐朝在西域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 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 上臻于全盛;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文明遐迩的国际大都会;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 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形成以中国本 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名师归纳总结 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第 13 页,共 13 页- - - - - -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