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七中学简介.docx
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杭州第七中学简介 现如今,中学简介相关内容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拟定中学简介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杭州第七中学简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省州杭第七中学前身为浙江安定学堂,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逾百年,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中学之一,曾经培育了茅盾、范文澜、何之泰、华君武、柯召、冯亦代等众多知名学者。学校现为州杭市教育局直属的浙江省重点中学,省市文明单位,市重点涉外参观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市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州杭市名师培养基地学校,州杭市绿色学校,州杭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州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校网站为浙江省优秀教育网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基地实验学校,复旦大学视觉传媒学院实践基地学校。素以教风严、学风正、校风好、教学质量高享誉杭城。现有班级48个,学生近1800人。 学校师资雄厚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育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183人,高级教师73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省教坛新秀5人,省“春蚕奖” 2人,州杭市学科大组成员7人,市优秀园丁、市优秀教师15人, “十佳魅力”教师1名,省市教坛新秀38人,州杭市名师及学科带头人9人。 办学设施先进 坐落于杭城国家级风景度假区、拥有占地25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设计的转塘新校区,已于2022年下半年全面启用。校内教学设施齐全,配套设备一流,教学区分美术与文化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配备智能化的实验楼、图书馆、专业的画室;运动区建设了国家标准的田径场、室内运动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体操房等众多的健身活动设施;生活区内学生公寓标准化管理,生活设施齐全,学生宿舍舒适、宽敞,每间寝室定额6人,每人有独立的书桌、书架、衣柜,室内配有卫生间、盥洗室和IP电话,有空调,有热水。学校环境优美,有校内花园,是学生理想中的文化殿堂。 教学管理严格针对寄宿制管理特点及要求,学校科学安排日常教学与自修学习,制订与落实一整套规章制度,学校专门配备一支服务意识强、素质高、业务好的专业宿舍管理人员做生活的指导。多年来运行效果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稳定。老师能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本着爱岗敬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学生能自觉、积极地参与学习,团结、友善地相处。整个校园学习氛围浓厚。 教学质量一流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成绩优异。普通文化班的教学增量之大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七中现象”,获教育部“社会公认特色办学成功学校”的称号。 办学特色鲜明近年来,积极投身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普通高中。为此,确定了“创建省特色示范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健康发展”两项辅助性工作。 目前,学校的选修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在开足开好省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前提下,其他各类走班选修课程建设,大致分为五个层面,其重点是: 最为成熟的美术选修课程 较为成熟的音乐舞蹈艺术选修课程 较为成熟的体育球类选修课程和健美操选修课程 众多的社团活动选修课程 如桥牌、围棋、文化创意、创新学习等益智类选修课程 其最为成熟的美术走班选修课程,突出的表现是:设定了课程标准;有专职选修教师;有丰硕教学成果;交流应用范围大;有一定理性深度认识的专题研究。 学生活动丰富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成绩显着。学校建有州杭市中小学艺术团州杭七中舞蹈分团、健美操俱乐部,“满天星”文学社等十六个学生社团,深受学生欢迎。舞蹈我的青春在浙江省2022年中学生艺术节上获一等奖。桥牌代表队获2022年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团体二等奖。机器人代表队在第12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三等奖。文学社在第十一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7人的优异成绩。学校为满足学生求学的要求,建有130余门走班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有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四大类。 其中,精品创新学习、生涯规划指导、个性成长发展、实践体验学习等教学形式,紧紧围绕“激趣”与“立志”两大主题展开,丰富而有益。 争一流管理汇报政府,创一流教育回报百姓,是七中人的信念。热忱欢迎有志者报考我校。 学校交通十分便捷,详见学校网站杭七中校区公交站点地图。 篇2:天台中学简介 浙江省台天中学创办于1906年,1981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7年被确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22年被评为省优秀一级重点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有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 学校现有58个班级,2455名学生,246名教职工。 建校107年来,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孟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十一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160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60多位获得博士学位,5000多位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学校每年有6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中国科大、复旦大学、浙大等全国知名大学,为着名高校输送大量高品质、有潜力的人才。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校长郑志湖是国内知名的“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8名核心成员之一、“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校现有省功勋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4人,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4人,省优秀教师20人,市县名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107人。 学校曾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百年名校100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2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全国300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项目学校之一,全国首批50所品牌学校。学校还因素质教育成效显着而成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学合作基地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基地学校,省普通高中新课改工作室首批六个成员单位之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经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中华新闻报、等报刊多次报道,在省内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学校已与韩国、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外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与德国布拉克一级文理学校结为姐妹合作学校,与韩国京畿高等学校互派师生访问团4次共计500多人次,进行广泛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篇3:仙居知中学简介 居仙中学创办于1925年,1981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列为省一级重点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办学传统和文化底蕴的学校。 校园座落于光明山下,盂溪西畔,占地153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校园绿翠如茵,山水环绕,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实验中心、图书信息中心、体艺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是静心学习的理想校园。 现有高中教学班54个,学生2800名。学校名师骨干教师荟萃,有教职工202名,其中获省市荣誉优秀教师19人,高级教师73人。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设备,均达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建成了智能化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每个教室配置多媒体,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拥有400米塑胶田径场和标准篮球场。符合现代化校园生活的学生公寓及食堂正在筹建中。 学校坚持“质量第一,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崇尚“用心、勤奋、和谐、超越”的校园精神,形成“分类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近两年,重点率、本科率稳步提升到台州市中上游水平。学校先后被授予“省文明单位”、“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国家外语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秀美的永安山水,古朴的仙乡文化,铸就了仙中品质;用心的仙乡子弟,勤奋的四方才俊,将创造居仙中学新的辉煌。 篇4:高淳高级中学简介 江苏省淳高高级中学历史悠久,负有盛名,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学校七迁校址,六易校名,迄今已经历了七十七个春秋。江苏省淳高高级中学的校史,是一部具有革命传统的光辉历史,又是一部历尽艰辛创业的发展历史。 文苑沧桑,壮丽诗篇。江苏省淳高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淳高县初级中学,创建于1923年2月东坝镇东岳庙后,童铭新是首任校长,当时只有18名学生,称为“十八学士”。1930年施兴阳任校长,1935年8月学校迁至县城学山书院.,在学宫明伦堂,尊经阁等处教学,有4个班200名学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县城,学校被迫停课.1938年2月,日军离境,学校复课,韦不凡任校长.我党为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4日z司令员率部首先抵达淳高,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39年2月23日,陈毅司令员前往军部途中,夜宿学校,向师生和群众发表抗日救国演讲,挥毫写下东征初抵淳高壮丽诗篇。新四军一支队驻淳高办事处政治宣传科长z等同志经常来学校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建立了以学生、工人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发展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新四军驻淳高办事处在淳高县中建立*淳溪第一支部,z任书记,z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生党员z、z先后任*淳溪第二支部书记;z等学生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处学习。1939年8月底淳高沦陷,学校变成日军司令部,学校东迁东坝和睦涧村,以陈氏宗祠和泗洲庵为校舍,1941年又迁至东坝镇东岳庙.1943年10月东坝沦陷,学校再度疏散,部分流动学生在渭塘村袁氏宗祠补习班坚持求学.1939年-1945年期间,z先后任校长。1946年8月z接任校长。上海地下党组织先后派遣共产党员李冬鲁、高介子来校任教,进行地下活动,接受周震东、薛礼生、赵善昌等师生入党。1948年10月,建立*淳高县地下特别支部,高介子任书记,隶属*上海局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学校地下特别党支部为迎接解放,组织师生,印发传单,宣传发动民众,维持地方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党在学校播下了红色革命种子。一大批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骨干力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淳高高级中学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峥嵘岁月,艰苦创业。解放前我县文化落后,长期没有中等教育,淳高县立初级中学创建时,只有平房校舍24间,礼堂3间,膳厅厨房10间;学校迁至学山书院,以书院部分建筑为校舍,增建了话雨亭、雨天走廊等。1949年5月淳高解放,学校获得新生,校名改为淳高县初级中学,薛礼生任校长,学校发展到7个班307名学生,22名教职工。1953年9月又在西舍增设了分校。1956年增办高中,校名为淳高县中学,共有15个班307名学生,首届高中2个班104名学生。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革命,形成了良好的校风。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大跃进”,使学校工作受到一些挫折。1959年7月建立*淳高县中学党支部,z任支部书记,1962年7月z任支部书记。学校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形成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大批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和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1966年学校已有18个班近千名学生,65名教职工。十年*浩劫,教师受到迫害,学校损失巨大。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71年10月学校改名为淳高县红旗中学,z先后任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1976年10月粉碎“*”,纠正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8月学校恢复校名为淳高县中学,陈启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学校有42个班2500多名学生,158名教职工。1980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3年,学校占地面积4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科教楼1幢,综合教学楼1幢,实验楼1幢,行政办公楼1幢,新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等。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语音、音乐、美术、劳技、阅览、卫生等室配套齐全。学校规模为24个班,1400多名学生,122名教职工,专任教师9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8人。学校形成了“勤奋、求实、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勤学、善思、好问、进取”的学风。学校多次被县、市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93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检查验收,学校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82-1997年期间,陈启炎、刘春山、陶代枝、吴良福、吴新兆、邢精良先后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 桃李竞艳,再创辉煌。江苏省淳高高级中学素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治学严谨务实的优良传统。七十七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近八千人,初中毕业生一万两千多人。有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英雄模范、经济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教育、体育、医务工。有200多名学生获得高学位和出国深造机会。很多校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建功立业,取得了显着业绩,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有310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各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获省级奖的55人、国家级奖的44人。在市级以上运动会有203人次获得好名次,其中金牌5枚、银牌10枚。1998年,174名学生参加高考,127人达本科分数线,其中理科33人在600分以上,文科9人在550分以上。本科上线率为73%,高考升学率为91.8%。教职工中有118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3名,市优秀教育工30名。江苏省淳高高级中学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艳如桃李,灿如群星。199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停招初中生,将县中改办成高级中学,1997年高级中学选址在县城复兴路,征地114亩,投入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运动场地26000平方米,新建的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楼、教师办公楼、体育馆、阶梯教室楼、学生宿舍楼和食堂交错 立,雄伟壮观、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是一所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学校,1997年8月z任校长、党支部书记,z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z任副校长,1998年8月杨纪军任副校长。 2022年年8月张培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现有60个班,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在职教职工。学校领导班子以“团结、敬业、开拓、拼搏”的作风,率领全体师生员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奋发拼搏,开拓进取,将江苏省淳高高级中学办成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水平、一流质量的江苏省重点中学,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展现英姿、再创辉煌。 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