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总结精要.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总结精要 一、等值线专题(一)、等高线地势图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故登山挑选等高线稀疏,地 形坡度较小的地方,爬坡简洁 . 二运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势剖面图来解决,假如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势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就两地 可相互通视;留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行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3地势剖面图的读图方法:起点、终点、高点、低点 的海拨高度,其次为坡度的变化;4大于大值,小于小值;5等高线与地势状态: 山脊等高线向海拨低处突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拨 高处突出;6. 确定某地为盆地山地,判定理由:河流向中部聚集 向四周成放射状 ,说明地势中间低高,四周高 低. 等高线值愈往中心愈低 高;7悬崖的相对高度的运算: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运算可依据( 差值运算公式)(n-1)dhn+1d 其中 n 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 表示等高距;8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9水系特点:山地势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势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10水文特点: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殊是降水量有关外,仍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11. 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坝长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选在河流 较窄处或盆地、凹地的出口 即“ 口袋形” 的地区,“ 口小” 利于建坝,“ 袋大” 腹地宽敞,库容量大;因 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躲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 库地震;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仍要留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分;12. 疗养院:应建在等高线疏密适当的阳坡地带,即地势坡度较缓的阳坡,气候相宜空气清爽 日照充分、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相宜 ;靠近水源和林区的地方;仍要考虑远离热闹的城镇和航空港, 要尽量少占 良田等;13.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稠密 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整、开阔,水域阔深、平稳有肯定坡 度的河口三角洲或沿河谷地两岸;此外仍应考虑港口建设的经济腹地条件、技术条件等;14.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势平整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其次仍要挑选良好 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的稳固;要留意盛行风的方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15引水线路:留意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 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 ,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16交通线路挑选 :利用有利的地势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 ,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长方向)分布,以削减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削减施工难度和投资;防止通过高寒区、断崖、沼 泽地、沙漠区、季节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段;适当时要通过鞍部;应尽量多联络居民点等;17. 输油气管道线:应尽量依地势沿等高线选线,线路要尽可能短;要尽量防止通过山脉、大河等;18农业规划:依据等高线地势图反映出来的地势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要挑选地势平整、土层深厚、水源充分的平原地区或河 流谷地,可进展种植业;要挑选坡度小于 18° ,肯定高度且浇灌条件较好的阳坡按等高线修筑梯田,进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18° 的山坡和高山不利于进展种植业,可进展畜牧业和林业; 挑选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连续进展 . 19. 居民区:主要包括城市、村落,应建在地势平整开阔的平原地区或山区向阳的河谷或台地,要依山 傍水,靠近水源和耕地,如河谷高地、湖泊沿岸、沿海等地此外仍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20. 工业区:应建在地势平整开阔的地势区 等高线距离较大的地方 ,且地质稳固、地基坚实:仍要交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通便利、水源充分、资源丰富;21城市布局外形与地势 :平原相宜集中紧凑式;山区相宜分散疏松式;22地势特点的描述 :地势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势区分 布;重要地势剖面图特点;(二)、等温线专题1.水平分布规律: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缘由: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步递 减;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 热岛效应” );缘由: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 热量;2垂直分布规律: 由山麓到山顶递减;缘由:海拔高度越高,猎取地面的热量越少;3分析走向(延长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 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势因素;弯曲方向受海陆分布、寒暖流、山地(焚风效 应)、盆地、地势起伏的影响;闭合状:受山地垂直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4分析弯曲状况 :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为低,凸低为高;5分析疏密状况 :疏温差小; 密温差大;6分析数值特点 :高高低低规律;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凹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 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7高考才能要求 :(1)判定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步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步增大的是南半 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步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步减小的是北半球;(2)判定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 温度低;(3)判定月份1 月或 7 月:判定月份时,要留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 月(1 陆南):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 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 月(7 陆北):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 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4)判定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样的;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 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5)判定地势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 说明该处地势上升;等温线向高纬凸 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 的数值越大;(6)判定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形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 国气温分布特点可知: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由于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由于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 稀;由于陆地表面外形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三)、等潜水位线 1概念 :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依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 形图上;2河流流向判定 :潜水水位随地势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依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 递减)次序判定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3潜水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4潜水的埋藏深度 :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势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5潜水流速的大小 :取决于潜水的坡度(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 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 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留意比例尺和高差;6确定引水工程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 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 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留意不是垂直);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 :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就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就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四)、其它等值线 1. 等温差线(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 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显现在 1415 时,最低温度显现在日出前后;由 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显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显现在 1415 时;冬季 就在 1314 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显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 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就越小,最高、最低气温显现时间也越滞后;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由于,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 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 累较多,作物产量高, 品质好;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a 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上升而减小;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 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8.09.0 ;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 3.0 4.0;b 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显现在 春季;由于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 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c 地势: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势,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 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快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就介于两者之间;d 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取才能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 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e 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猛烈,地面 增温猛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猛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2 气温的年变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就第 3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 7 月份显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 1 月份显现;海洋 上的气温以 8 月为最高,2 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a 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上升而增大;这是由于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 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 50N)气温年较差只有 6,上海(31° N)为 25,海拉尔( 49° 13 N)达到 46;图 3 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形;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 年较差可达 4050;(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 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 一般情形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 11,大陆上年较差可 达 2060;c 距海远近: 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顺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此外,地势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3)、等值线分析(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缘由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 中纬度变化大;低纬 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缘由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 增);2. 等降水量线(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缘由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 西分布)(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缘由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缘由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聚核多,降水 多(“ 雨岛效应” );(4)闭合曲线:越向内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内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3. 等盐度线: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 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 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近海岸盐度仍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高纬度海区仍要分析结冰 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上升,融冰使盐度降低;4. 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缘由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 同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心地价最高,在交通十字路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5. 等压线: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缘由是海拔越高,空气越淡薄;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 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热力作用);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 压,就近地面为低压;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 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 等压线;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 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6. 等震线: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影响因子: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 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才能;二、地理运算专题1、比例尺的运算(1)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运算: 将比例尺放大到 n 倍,就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n ; 将 比例尺放大了 n 倍,就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n1); 原比例尺缩小到 1/n,就缩小后的 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n; 原比例尺缩小了 1/n,就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11/n);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的倍数,是 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图幅的放缩指面积的放缩;(3)经纬网图上的比例尺运算:利用同一经线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与纬度差×111千米的同单位之比;(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留意单位的统一)2、经纬网距离的运算(1)赤道上经度 1° 对应的弧长为 111千米;(2)经线上纬度 1° 对应的弧长为 111千米;(3)纬度 相差为 的纬线上,经度 1° 所对应的弧长为 111× cos 千米;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运算(1)海拔高度是某一地点垂至于海平面的距离;(2)相对高度是一地相对于另一地的垂直距离; 等 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运算: n-1d H< n+1d; 悬崖高度运算: n-1d H< n+1d;崖顶处海拔高度的运算:AH< A+ d 崖底处海拔高度的运算: Bd<HB其中 n 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A 表示崖顶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 B 表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4、流域面积的运算: 在等高线图中作出流域的分水岭(山脊线) ,由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面积的 范畴;5、时间的运算(1)时区:为了各地交往的便利,每隔 15° 划为一个时区, 将全球经度划分为 24 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 ,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在西十二区的西边,每个时区的中心经线为该时区的“ 标准经线” ; 时区序数该地经 度÷ 15° 所得商数,按数学求近似值的方法保留整数位,小数点 4舍 5 入,就是该地的时区数,除中时 区外,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所求时区中心经线度数=时区数× 15° ,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2)区时:每个时区标准经线上的时间即为整个时区的“ 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 1 个小时;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 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 ; 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的 区时± 1 小时× 两地的时区差; 两地的时区差:如两地在中时区的同侧,就时区数相减;两地在中时区 的两侧,就时区数相加;如所求区时的地点在已知地的东边,就加时区差;在已知地的西边,就减时区 差; (3)地方时: 地球上的地方时是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 12点,与 12 点相对的地方时为 0 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 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 15 度,相差 1 个小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 分钟1° × 两地经度差 所求地方时的地点,如在已知地的东面,就加时差;反之,就减时差;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18 时;即赤道在 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 6:00 时,昏线上都是 18:00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12 时,和正 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 0 时;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 12 时;经度相差 15° ,时刻相 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 ,时刻相差 4 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 12:00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 0:00时;区时与地方时一样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心经线上(中心经线度数 =15° × 时区数);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4)北京时间: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心经线上的地方时刻;东经 120° 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的运算中多采纳的是北京的地方时)6、日期的运算:1 日界线的概念:人文日界线:为了防止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 议上,规定原就上以 180° 经线作为地球上 “ 今日” 和“ 昨天” 的分界线,叫做“ 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 称“ 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 0 时 半夜 所在的隐形经线;2 日界线的性质: 更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心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 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 对于太阳来说就是运动的 自转东移;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 位置西移,相对于太阳来 说就是静止的;说明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 转折性:为了照料人文日界线邻近国家或地区居 民生活便利,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 180° 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在海洋上通过,从北极开头 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边,连续沿 180°经线到南极为止;自然日界线隐形而规章,和地球上对应经线平行;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 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3 日界线的用法: 在任何时刻过人 文日界线,东 12 区比西 12 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 点是一样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 0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4)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 例:一般而言,当 0° 经线上为 0:00时0 时经线和 0° 经线重合 ,180° 经线上就为 12:00,全球正好两 个日期各半;当 0° 经线为中午 12:00时,180° 经线上就为 0:00或 24:000时经线和 180° 重合,全球 只有一个日期;当 0 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一日占多一半;当 0 时经线在西 经区时,新的一天占一大半,前一日占全球的一小半; 人文日界线 180°以东的日期比日界线以西的日期 晚(减)一天,0 时经线以东的日期比 0 时经线以西的日期早(加)一天;7、昼夜长短的运算: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直射 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晨昏线与经线平面重合,全球昼夜等分;晨昏线与经线平面交角最大( 23° 26 ),昼夜差别最大;看同一纬线圈中昼弧和夜弧的相应长度确定昼夜长短: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 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已知日出为 A 时:昼长 =2× 12A,夜长 =2A A+B =24 时已知日落为 B 时:昼长 =2B12,夜长 =482B昼长 =日落日出夜长 =24昼长这里所讲的昼与夜,均是以太阳是否升起或落下地平圈为标准,也就是以地平圈为界线;而生活中 感觉到的昼夜,因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产生了晨昏蒙影 晨光和昏影,所以比日照时间长些;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相同;南北相对、纬度值相等的两纬线,其昼长之和为 24 小 时,夜长之和为 24 时,昼夜相对值相等南半球某纬线的夜长等于同纬度值北半球的昼长 ;某地最长 白昼与最短白昼和为 24 小时;夏半年: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 <6 点;冬 半年:昼短于夜,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 >6 点;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 方时刻均为 6 点;夏至日时:0° 纬线昼长为 12 小时;20° N 昼长为 13 时 13 分;40° N 昼长为 14 时 51 分;60° N 昼长为 18 时 30 分;北极圈为 24 小时;冬至日时:0° 纬线昼长为 12小时;20° N 昼 长为 10 时 47 分;40° N 昼长为 9 时 9 分;60° N 昼长为 5 时 30 分;北极圈为 0 小时;运动器感觉 昼夜更替周期的运算:T=360° / (地球自转角速度± 运动器角速度),(东加西减);8、日出日落时刻的运算: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 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全部纬线并与它们垂直;因此,只有这两 天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即 6 时日出,18 时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 6 时日出,18 时日落;南 北极圈以内在极昼极夜期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以上或者地平以下,因而无日出日落现象;晨线上 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据昼夜长短推算日出 A 日落 B:A=12昼长/2=0+夜长/2 B=12+昼长/2=24夜长/2;纬度值相同的 地区,日出日落时刻相同;9、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运算: 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 h=90° )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 晨昏上为 0,昼半球 h0° ,夜半球 h0° ,晨昏上 h=0° ;解题方法肯定要留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 化为日照图,关键是留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 大值,正午太阳高度为 90°的纬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 12 时的经 线;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随季节变化是夏至日北回来线以北 的纬度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来线以南的纬度带达一年中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只有南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才有直射现象;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永 远为零;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 90°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 0° ,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 0° ;地理纬 度相同,就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位 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畴为:0° H90° 各地正午 太阳高度等于 90° 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值 ,H=90° 两地纬度差(与画图相 结合进行运算);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 利用垂直物体 的日影运算:ctg H =影长 / 物体长度(当地正午时);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的夹角 = 当地 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的肯定值; 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 L 的运算:L=楼高× ctgH(H 即当 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 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纳东北 -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23°26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 23°26 和46°52 之间,详细度量是:当地纬度+23°26 ;南北半球温 带地区是 46°52 ;10、某地区纬度的运算: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运算:留意第一判定该地所处的南北半球和纬度范畴(热 带范畴仍是温、寒带范畴)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运算:北极星的仰角 =当地纬度(只能是北半球);利 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 X 小时,而所求地区的夜长也是 X 小时时,当地纬度即与 上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确定直射点纬度:在日照图中,晨昏圈肯定与某纬线相切,那么切点 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在数值上是互余的; 即假如直射点纬度为 ,就这两条纬线的纬度为 90° ;由此可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至于南纬或北纬,就可据昼夜长短来判定;在侧视图上,太阳直射 点的纬线是过地心的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所在的纬线;11、经度的运算:某地区的经度求算大多采纳地方时等时间来确定;确定直射点经度:在日照图上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经度;在侧视图上,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就是太阳直射 的经线,其所在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经度;在俯视图上,经线呈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在昼半球 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所在的经度, 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确定: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 的经线;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 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显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 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12、对趾点的运算: 地面上某点通过地心的延线与地球面交汇的另一点,即为对称点;所以其运算方法是:对称点的纬度数不变,但南北纬正好相反;对称点的经度数;180° 原数,且东西经相反,即某点与其对称点的经度数之和为 180° ,而东西经相反;13、地球自转速度的运算: 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均为 15° /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两极为零;已知地球表面某点纬度为 ,地球半径为 R,该点的线速度为 V, 就 V=2 Rcos/24如求距地面某点(纬度为 )高度为 h 上空,同步卫星的自转速度为 V ,就 V=2(R +h)cos/24纬度值为 的纬线上,其线速度为 V =V 赤道cos(km/h)=1670cos km/h14、温度差的运算: 温度差的运算有时间和空间之分;从时间上看,有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两种主要类型;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显现在正午过后(约 14 点),最低气温显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顺最低气温之差,就是该地气温的日较差;同样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多数地方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显现在七月,南半球显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显现在一月,南半球显现在七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空间上的温度差异又分为气温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由于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加热的不匀称,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差异,气温的垂直变化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逐步降低,大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 0.6,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高处不胜寒” ;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 100m,气温增加 1;不同深度的地温运算规律:常温层以下,每往下 100米,温度约上升 3;对流层逆温现象的形成缘由多种多样: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锋面活动、乱流混合等都可造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成逆温;对流层辐射逆温的全过程为:发生进展消亡;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变小,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气层随之降温;假设:近地面空气温度 为 T0;它上升到高度 Hm 时的理论温度为 TTT0 一 0.6H100;Hm 处高空的实际温度为 Ts;当 TsT 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显现逆温现象;当地面进一步冷却,逆温层逐步向上扩展,厚度 加大,日出前清晨时达最强即逆温层厚度最大;日出后,随太阳辐射逐步增强,地面很快升温;逆温 层厚度自下而上逐步变薄;当近地面气温达到 TsT 时,逆温层消逝,逆温现象终止;所以,辐射逆温 的形成过程可以图示如下:15、其他运算 人口密度的运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 /面积总 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运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流域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城市人口增长率的运算公式:某 段时间某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等于该时期内人口增长的数量与起始时间人口总数的比值; “ 产值构成”指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 人口就业结构” 指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森 林掩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林地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能源消费构成” 指消费的各类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指014 岁和 65 岁以上的人口)与1564 岁人口的比例; .性别比: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 100 个女性人 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 106.74;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 殖指数: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 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就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 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肯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 度;气压梯度运算: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为气压梯度,运算公式为P/ d 三、地球运动和太阳高度专题 1.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昼长;、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天 气状况;2.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太阳高度(即纬度);、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晴天多;地势高;空气淡薄,大 气干净;3. 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挑选 : 纬度纬度低, 初速度快, 气候 多晴天, 能见度高, 地势开阔, 方向(向东 发射),人口稀有, 便于回收, 多傍晚发射. 回收场的挑选因素地势、气候、河流、人口、交通;4. 留意区分地方时与区时 , 把握太阳升落的方位和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 光照图上的一线四点 , 日出日落时 间和昼长夜长的运算 . 5. 太阳回来运动轨迹图等值等距规律: 地球上同一地区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日出日落 方位值的同一值会显现两次(等值),而且同一值显现的日期与二分二至中的任意一天的距离等长;6. 黄赤交角的变化与五带 : 黄赤交角增大就热带、寒带范畴也增大,温带范畴就缩小;黄赤交角增大 n 度,就热带范畴增大 2n 度(南北半球各 n 度)、寒带范畴增大 n 度,温带范畴就缩小 2n 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7. 地球公转轨迹图判定依据(四种画法):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一样,地轴北轴倾向太阳夏至日,夏至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邻近;8.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