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隧道监控量测地表沉降点技术交底 .pdf
-
资源ID:28062242
资源大小:87.4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隧道监控量测地表沉降点技术交底 .pdf
沪 昆 铁 路客 运 专 线云 南 段 TJ-4 标技 术 交 底编 号 :工 程 项 目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合 同 号TJ-4 单位工程名称对歌山隧道(进口 ) 施工单位中铁三局沪昆铁路 TJ-4 标三分部施工队伍隧道架子一队施工部位监控量测交底日期2011-03-18 交底地点施工现场对歌山隧道进口监控量测项目包括对D1K1159+225+600 洞口段开展地表开裂、沉降观测、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与洞内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对隧道、级围岩段开展洞内外观察及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监控量测,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不大于10m,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不大于5m。一、监控量测的目的1、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将监控量测结果反馈于设计及施工中,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确定二次衬砌施作的时间;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整理资料,进行分析,作为以后设计、施工参考。二、监控量测的项目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1、必测项目包括表 1 所列项目表 1:必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 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 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3 净空变化收敛仪、全站仪4 地表沉降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2、选测项目应包括表 2 所列项目表 2:选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1 围岩压力压力盒2 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3 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4 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5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6 锚杆轴力钢筋计7 围岩内部外移多点位移计8 隧底隆起水准仪、钢尺或全站仪9 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0 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 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 纵向外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三、监控量测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在观察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 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2、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 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取。3、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的岩面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关联。4、量测应选择精度适当、性能可靠、使用及携带方便的仪器,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标定。5、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的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台阶开挖方式时,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6、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相对净空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等测定下沉量,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的部位,且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相互验证数据。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应增加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7、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按表3 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表中B 为隧道开挖宽度。表 3:监控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测量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量测频率位移速度( mm/d)量测频率(01)B 2 次/d 5 2 次/d (12) B 1 次/d 15 1 次/d (25) B 1 次/23d 0.51 1 次/23d 5B 1 次/7d 0.20.5 1 次/3d B 为隧道开挖宽度0.2 1 次/7d 8、地表沉降量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构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 地表沉降量测的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在同一横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沉降量测断面的间距按表4 布置。表 4: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 m)注:1、 无地表构筑物时取上限值;2、 Ho 为隧道埋深, B 为隧道开挖宽度。2BHo2.5B 2050 BHo 2B 1020 Ho B 10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应取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应设711 个测点,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 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o+B , 地表有控制性建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地表沉降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o+D(隧道开挖洞径)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 沉降基本停止为止。 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9、锚杆轴力、围岩压力、衬砌应力等的量测,开始时应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直到无变化为止。10、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 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交底接受人 (工班长 ) 交底人审核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