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开题报告.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院系 专业同学 指导老师【课题来源】自 20 世纪 6O 岁月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 的过度索取,导致生态环境与社会进展的冲突日益严肃,严峻威逼着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如何走诞生存环境 危机已成为人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文明的提出就是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时代性呼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省能源资源和爱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 科学进展观的必定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而生态文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的起点;【讨论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讨论,结合当代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显现的 种种冲突及详细案例,重新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批判错误的自然观;同时,对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供应详细的建议,力争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在农村就使村民改掉乱扔生活垃 圾、烧作物秸秆等污染环境的坏习惯,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国外讨论现状】1、关于马克思是否有生态理论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国外甚至仍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是反生态的;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大规模的环境和公害问题是马克思之后的 事情,寻求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强人所难;但更多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 然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特地的系统讨论,然而星散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生态观点是具有前瞻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其思想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等方面均有详细表达;例如,当代日本哲学家岛崎隆得出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原来就含有生态学观点的一面”适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环境问题同样2、我国学者主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为主题,以自然生产力和可连续进展思想为主题,对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梳理和讨论;其讨论方向主要表达在对马克思主义生 态文明理论的解读、介绍,以及对其思想的价值导向的探究;大多数学者均将该理 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讨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进展观等方面的现 实意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鲜明;3、如前所述,大多数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讨论或泛泛而谈,理 论性太强而实践性不足;或涉及面过广,导致讨论工作量太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 明理论博大精深,想细述其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几乎是个人力不能及的雄伟工程;因 此,我打算仅仅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在当代的价值两 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将其讲深讲透;23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国内生态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过;但是,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生态环境连续恶化的繁重代价;日益严 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进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以青岛为例进行介绍:1. 土地资源退化严峻青 岛 市 土 地 总 面 积 为1.09 × 104km2,水 土 流 失 以 水 蚀 型 为 主 , 面 积 达9832.3km2 , 占总面积的 89.6%, 年平均腐蚀深度 1.58mm,土壤腐蚀总量 2.29 ×107t4, 其中微度腐蚀面积为 4742.1km2, 占总面积的 43%,主要分布在市区中部平原凹地及滨海滩地一带;轻度腐蚀面积2832.80km2 , 占总面积 25.81%,分布范畴较广;中度腐蚀面积 2239.7km2 , 占总面积 20.42%;强腐蚀面积 808.64km2 , 占总面积7.37%;极度腐蚀面积 203.01km2 , 占总面积 1.85%;猛烈腐蚀面积 144.2km2,占总面积 1.32%; 水土流失的主要缘由是由于近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 , 人为盲目开荒、垦植、滥砍森林 , 破坏生态系 , 过量开采地下水;水土流失危害是多方面的 , 它使土层变薄 , 肥力下降 , 造成港口、水库污泥、抬高河床 , 影响防洪排涝 , 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森林生态功能衰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乱砍滥伐等活动的干扰或火灾、虫害等自然因素,使原生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使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衰退,自我调剂才能下降,而且也是其他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3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峻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 , 属沿海丘陵地区 , 水资源条件极为复杂 , 依据 1956-1998 年的实测水文资料运算 ,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资源量73.43 亿 m3,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9.104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 10.642 亿 m3,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重复转化量 5.825 亿m3,水资源总量 23.921 亿 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342m3 ,每公顷耕地水资源平均占有量 4950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5%和 17%,属严峻缺水地区;1 点源污染 : 青岛地区的点源污染主要出 现在流径各市区的河流 ,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矿企业的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 , 这些污染物通过降水、淋溶与冲刷 , 随径流及浇灌污染水体 , 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饮用水源区的每年就有 14591 万 t, 直接影响着水源区的水质;2 面污染源 : 农药、化肥是面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 青岛地区使用农药、化肥的时间是每年的 310 月, 平均每年的使用量为农药 12kg hm2,化肥 510kg hm2;化肥、农药的主要污染物有 NO-2-N,NO-3-N,NH3-N,有机磷、 有机氯等 , 未被吸取利用的农药、化肥或通过降水、浇灌渗入地下 , 污染地下水, 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 污染水体;农业污染是地下水的一种极为缓慢的污染形式, 具有较强的隐藏性 , 并且分布面广 , 引起大面积的浅层地下水污染 , 是一个不行忽视的重要污染源;另外, 农村地区的人蓄粪便及生活污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面污染源, 由于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污废水治理设施落后, 多为就地排放, 日积月累严峻污染地下水 , 危害水资源4大气污染严峻 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的国家 之一;青岛的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据讨论,空气污染使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由大气污染So2引发的酸雨已遍及青岛很多地区;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详细解决措施】第一,转变经济进展模式;要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应转变传统的资源高度依靠 型的进展模式,大力进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 的经济活动,并且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进展模式;循环经 济转变了“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淌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组织成了一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物质反复循环流淌的过程,使得整个经 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最大化、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 弃物,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进展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冲突,是实现可连续 进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其次,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进展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铺张资源、牺牲环境换取进展的速度;要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需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坚 持连续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位置,积极进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 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其次产业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进展中其次产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进展不平稳的结构冲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 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 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第三,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核算体系;转变把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 速度和人均 GDP及其增长速度,作为衡量进展的最要指标甚至唯独指标的做法,将 进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缺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进展的评判体系;在传统的 社会经济评判体系中,环境与资源处于一种低价值的状态,这对人们的行为造成一种逆向鼓励;我们需要转变这种“ 资源低价、环境无价” 的不合理状况,从而引导企业向节省资源、节省能源的生产方式转变,引导人们向节省资源、节省能源的 生活方式转变;第四,树立“ 以人为本” 的生态价值观;当前人与自然关系被简化为肯定的二 元对立,走的是一条片面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推动着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不 断实现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就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越来越严峻,从而引发出很多 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需树立人和自然公平的价值观,把进展与 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 系统稳固平稳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谐进展;第五,提倡绿色消费模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动,我国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可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消费需求无限扩大构成了一对冲突;因此,我们 不能沿袭传统的消费理念,而是要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可连续消费,一 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防止或削减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爱护生态等为特点的新 型消费行为和过程;它提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只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 而一味向自然界索取的非绿色消费方式,转向防止污染、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 绝铺张的绿色消费方式,从而达到人类能够世代和谐生存、健康生存和可连续生存 的目的;第六,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 志,而且是生态爱护的最终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 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制度约束人类的生态不文明行为,惩处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现况来看,第一要改革现行环境执法体制,理顺环保部门和 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执法权力过于分散、环境25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执法比较纷乱的现状;其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必需遵循“ 谁开发谁爱护,谁破坏谁复原,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 的原就;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起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的价格形成机 制;再次要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和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使企业在违法与守法的博弈中朝着守法的方向进展;第七,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在当前,建构生态伦理要特殊强调人与自然 的公平观和人类公平观,主见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生存公平、利益公平和进展公平,即一部分人的进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正,也要求 代际公正;在代际价值的懂得上,应当明确两点:一是权益和义务的非对等性,承 认后代人享有权益并不意味着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如我们承认自然的权益 而很难要求动物、植物等对人类承担义务一样;二是由于后代人尚未出场,因此其 权益的行使并非一个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存在于当代人的“ 观念”中,因此,后代人的权益必需由当代人来代理,由当代人依据公正的原就进行安排;第八,增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目前,在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依旧淡 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是一个道德层次问题,而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 水平的高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整体的道德意识水平;因此,全面地、正确地熟悉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使科学熟悉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理念,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的一个首要任务;我们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爱护的宣扬训练,积极宣扬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学问;要努力建 立和完善各种环境爱护和训练的评估、奖惩和鼓励等方面的机制;仍须建立完善的 环保训练机制,特殊要抓好学校训练的环节,特殊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 育和提高;第九,在伦理道德上实现由传统道德向生态道德转变;生态道德观念是人们在 生态环境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熟悉、判定和评判;由于传统工业文明把人 类看作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唯独值得敬重的物种,所以传统道德只关注人的利益、人的权益,而忽视自然界的生态权益、不承认自然界的生命价值;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通过变革公民的生态道德观念,使人们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规范人对自然的行 为,启发人的道德悟性,自觉爱护生态平稳,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有序,进而推 动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有序;【人员支配】组长:邵鹏威 组员:邵学鹏 陈雷【讨论方法】文献查阅法、概念分析法、比较讨论法等;【实践调查方案的可行性】【进度支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