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广西专版)2021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9讲 文言文阅读 苏教版.doc
-
资源ID:28085226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火线100天】(广西专版)2021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9讲 文言文阅读 苏教版.doc
第9讲 文言文阅读广西中考命题分析与预测地市年份考查篇目考查知识点题型分值柳州2014邹忌讽齐王纳谏VS晏子春秋·景公好弋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对比理解、句子翻译选择、简答12分2013陋室铭VS梁书·吕僧珍传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对比理解、句子翻译选择、简答12分20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VS颜氏家训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对比理解、句子翻译选择、简答12分钦州2014核舟记VS刻木巧匠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对比理解、句子翻译选择、简答12分2013陈涉世家VS老学庵笔记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对比理解、句子翻译选择、简答12分2012赵普VS出师表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对比理解、句子翻译选择、简答12分贺州2014小石潭记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理解、句子翻译、情感及主观表达选择、简答13分2013捕蛇者说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理解、句子翻译、主观表达选择、简答13分2012核舟记实词意思、虚词意义和用法、内容理解、句子翻译、主观表达选择、简答13分2015命题预测预计2015年中考文言文命题仍将呈现以上稳定态势:以课内重点篇目与课外语段对比阅读为主,考点仍将主要集中在词语的意义与用法、句子翻译、内容理解、要点归纳、人物分析、写法赏析等方面,复习时应重点掌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2014年广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语文)也明确指出: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古诗文阅读考查的素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向课外拓展。 (2014·柳州)【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主:掌管。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B.时时而间进(间:偶尔)C.数烛邹罪已毕(数:数量)D.寡人闻命矣(闻命:接受教导)【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实词的意思。要解答这类题,一方面靠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具体语境,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测。根据上下文可知,C项的“数”是一一列举的意思。【参考答案】C考点一:文言实词【方法指导】文言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2.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3.揣测法。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A.皆以美于徐公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属予作文以记之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虚词。首先要弄清例句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结合平时的积累和对上下文的理解,可知B项的意思是因为;C项是连词,用法相当于“而”;D项是用的意思。【参考答案】A考点二:文言虚词【方法指导】1.对常见的虚词,平时要注意积累归纳。(见附录9)2.联系语境、结合上下文。3.熟悉语法,能清楚准确找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3.翻译句子。(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句子的翻译。在翻译句子时,要保留原意和语言风格,同时抓住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来翻译。第一句抓住“面刺”“之”“者”等词就可以很准确地翻译了。 第二句抓住“使”“以”“故”等词也就迎刃而解了。【参考答案】(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考点三:翻译句子【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1)对,对译,逐字逐句落实。(2)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4)删,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3.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信”就是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 “达”就是要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句生动优美。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思路点拨】本题是考查两文的异同。首先必须读懂两文的意思,再联系选项一一找到原文内容。可知【乙】文没有用类比和排比的方法。【参考答案】C考点四:内容理解,比较探究【方法指导】理解内容时应注意:1.审清题意,把握要点。题意是答题的方向,只有方向对头,才能接近成功的目标,否则,答案与问题就会风马牛不相及。2.扣住文本,有的放矢。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总之,首先读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文旨;最后提取信息题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相关的句子。比较文章的异同时要把握 “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原则。“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综合型,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5.(原创)邹忌、晏子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思路点拨】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这类题是典型的拓展延伸题,在答题时要纵观全文,把握主旨,要根据主旨进行谈论收获和启示。本题就应根据邹忌和晏子在进谏时的方式和语气等方面考虑。【参考答案】示例: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考点五:拓展延伸【方法指导】1.认真阅读选文。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选文(包括链接材料),理解文中内容、情感,结合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2.善于捕捉信息。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理解。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当然还要考虑观点的正确性。4.组织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通顺流畅。七年级上册(一)幼时记趣(沈复)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强项为之强邱以土砾凸者为邱词类活用鞭鞭数十,趋之别院一词多义观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神神游其中神定,捉蛤蟆时余忆童稚时故时有物外之趣虚词而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之故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心之所向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为项为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课文在线】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项为之强/以弱为强者D.盖一癞蛤蟆/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学而时习之B.则或千或百/战则请从C.为之怡然称快/然胡不已乎D.以丛草为林/不以疾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叙述“物外之趣”的两件事,“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B.文中有不少表意精炼的语句被当作成语沿用至今,如“怡然自得”“夏蚊成雷”等。C.文章按总分结构来写,主要运用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D.本文给我们的启发是: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入微,发挥想象,才会有不同的收获。5.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二)三峡(郦道元)(2009·柳州)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阙略无阙处古今异义至于至于夏水襄陵或或王命急宣良良多趣味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词类活用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虚词虽、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之春冬之时其其间千二百里【课文在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 (2)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 (4)沿溯阻绝 (5)不以疾也 (6)绝多生怪柏 (7)飞漱其间 (8)属引凄异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回清倒影/清荣峻茂B.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D.哀转久绝/峰回路转3.下面各项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春冬之时/心之所向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D.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D.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2014·贵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在线】【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悠然自得/欲出不得B.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娟然如拭C.故渔者歌曰/故余虽愚D.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8.【甲】文中“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画线句都是写景,主要都运用了什么写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论语八则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说不亦说乎女诲女知之乎古今异义三吾日三省吾身故温故而知新可以可以为师矣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虚词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为知之为知之可以为师矣其择其善者而从之【课文在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人不知而不愠( )(2)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4)思而不学则殆( )(5)默而识之( )(6)学而不厌( )(7)不悱不发( )(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2.下列各组中加着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3.翻译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赵普曾“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四)狼(蒲松龄)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止止增笑耳词类活用洞一狼洞其中犬其一犬坐于前古今异义去一狼径去股屠自后断其股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一词多义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虚词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骨以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投以骨之复投之又数刀毙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目似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课文在线】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增笑耳B.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3.翻译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2015·预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在线】【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7.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8.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七年级下册(五)赵普(宋史)(2012·钦州)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古今异义龌龊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处决处决如流颜色普颜色不变明日普明日复奏其人虚词之读之竟日跪而拾之以归以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普又以其人奏为及为相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乃太祖乃悟【课文在线】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少习吏事( )(2)家人发箧视之( )(3)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4)及为相( )(5)卒用其人(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跪而拾之以归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C.策之不以其道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翻译下列句子。(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六)黔之驴(柳宗元)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古今异义稍稍出近之/稍近益狎相莫相知一词多义以为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因虎因喜因跳踉大词类活用船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蹄驴不胜怒,蹄之近稍出近之虚词之黔之驴放之山下计之曰然慭慭然然往来视之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则至则无可用乃乃去【课文在线】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蔽林间窥之( )(2)虎大骇,远遁( )(3)觉无异能者( )(4)稍近益狎( )(5)益习其声( )(6)因跳踉大( )2.翻译句子。(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用原文语句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畏惧,从而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B.第一段开头写“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后,发现没有用处,就放在山下,这是行文的铺垫,为虎和驴的相见准备了条件。C.第二段写“虎”与“驴”较量的过程和结果。最后用“虎”的胜利说明:实力是决定成败的因素,但外形、声势更应重视。D.本文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的“虎”,引人入胜。(七)爱莲说(周敦颐)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古今异义植亭亭净植宜宜乎众矣一词多义清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远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词类活用蔓、枝不蔓不枝虚词之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出淤泥而不染【课文在线】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也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尾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莲与牡丹进行对比,突出莲的高洁。B.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花喻人,表达自己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2015·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见【课文在线】【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菡萏:未开的荷花。异馥:异香。芙渠:荷花。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不蔓不枝( )(2)陶后鲜有闻( )(3)而能事不已(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7.下列句中的“而”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9.【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八年级上册(八)晏子使楚(晏子春秋)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曷缚者曷为者也熙圣人非所与熙也古今异义坐王曰,何坐其实其实味不同左右谓左右曰病反取病焉一词多义使晏子将使楚使民善盗耶虚词其为其来也其实味不同之楚王闻之齐之习辞者也吾欲辱之婴闻之楚之水土【课文在线】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解释下列加点词。(1)习辞者( ) (2)今方来( )(3)为其来也( ) (4)坐盗( )(5)齐人固善盗也( ) (6)叶徒相似(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九)小石潭记(柳宗元)(2014·贺州;2009·贺州)考查热度文言词汇积累卡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古今异义去乃记之而去居不可久居许潭中鱼可百许头一词多义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不可久居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游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词类活用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空皆若空游无所依远俶尔远逝西南潭西南而望斗、蛇斗折蛇行犬牙其岸势犬牙差互凄、寒凄神寒骨虚词而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潭西南而望以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全石以为底乃乃记之而去【课文在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水尤清洌( )(2)为坻,为屿( )( )(3)佁然不动( )(4)俶尔远逝( )2.(2014·贺州)下列加点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心乐之/永之人争奔走焉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似与游者相乐/念无与为乐者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位置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2015·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见【课文在线】【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节选自袁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