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规范XXXX.docx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设部国家标准)3.1 一 般 规 定3.1.1 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3.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2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3 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3.1.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挑选:1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 小测区或有特别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4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5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3.2 卫星定位测量()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 3.2.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固定误差A (mm)比例误差系数B(mm)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910212500001120000三等4.51051150000170000四等210101100000140000一级11020140000120000二级0.510401200001100003.2.2 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按(3.2.2)式运算。= (3.2.2)式中 -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平均边长(km)。3.2.3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3.2.3-1)式运算; m= (3.2.3-1)式中 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n-异步环的边数; 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2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3.2.3-2)的规定。 m (3.2.3-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3.2.4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形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2 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高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的高级控制点;对控制网内的边长,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3 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4 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1.5倍。5 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比较灵活的布网方式。6 对于采用GPS-RTK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布设中应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及位置。3.2.5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一个通视方向。 2 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邻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3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3.2.6控制点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并绘制点之记。)GPS 观测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7的规定。表 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接收机类型号双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仪器标称精度10mm+2ppm10mm+5ppm10mm+5ppm10mm+5ppm10mm+5ppm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卫星高度角(°)静态1515151515快速静态- -1515有效观测卫星数静态55444快速静态- -55观测时段长度(min)静态30902060154510301030快速静态- -10151015数据采样间隔(S)静态10301030103010301030快速静态-515515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6 6883.2.8 对于规模较大的测区,应编制作业计划。3.2.9 GPS控制测量站作业,应满足下列要求:1 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可储存空间是否充足。 2 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1mm。 3 观测中,应避免在接收机近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 4 作业同时,应做好测站记录,包括控制点点名、接收机序列号、仪器高、开关机时间的测站信息。() GPS测量数据处理3.2.10 基线解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 2 解算模式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也可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 3 解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3.2.11 GPS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和复测基线检核,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3.2.11-1)(3.2.11-5)式的要求: (3.2.11-1) (3.2.11-) (3.2.11-)W = (3.2.11-)(3.2.11-)式中同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同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3.2.11-)(3.2.11-10)式的要求。 (3.2.11-6) (3.2.11-7) (3.2.11-8)W = (3.2.11-9) (3.2.11-10)式中异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3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3.2.11-11)式的要求: (3.2.11-11)3.2.12 当观测数据不能满足检核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并舍弃不合格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所构成的异步环的边数不应超过3.2.4条第3款的规定.否则,应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步图形.3.2.13 外业观测数据检测合格后,应按3.2.3条对GPS网的观测精度进行评定。3.2.14 GPS测量控制网的无约束平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WGS-84坐标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并提供各观测点在WGS-84坐标系统中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及相关的精度信息等.2 无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相应等级的基线长度中误差的3倍.3.2.15 GPS测量控制网的约束平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中进行二维后三维约束平差。2 对于已知坐标距离或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3 平差结果,应输出观测点在相应坐标中的二维或三维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度信息。需要时,还应输出坐标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4 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应满足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3.3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3.1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秒)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秒级仪器2秒级仪器6秒级仪器三等1431.8201/1500006103.6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1/35000一级40.55151/300002410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3161/10000三级1.20.112151/700012241/5000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3.3.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埋石3.3.4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3 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3.3.5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储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躲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5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3.3.6 导线点的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应超过1.5。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表3.3.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秒)半测回来零差(秒)一测回内2C互差(秒)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秒)四等及以上1秒级仪器16962秒级仪器38139一级及以下2秒级仪器1218126秒级仪器1824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2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4 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度盘配置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5 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3.3.9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0之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表3.3.1中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的2倍。3.3.10 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仪器或反光镜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2 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款限制。3 如受外界因素(如地震)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畴时,应停止观测。4 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10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画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mm。3.3.11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先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2 下半测回来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3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3.3.12 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3.3.13 每日观测终止,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储存原始观测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距离测量3.3.14 一级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应采用中、短程全站仪或电磁波测距仪测距,一组以下也可采用普通钢尺量距。3.3.15 本规范对中、短程测距仪器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315km。3.3.16 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按(3.3.16)式表示。mD = ab×D (3.3.16)式中,mD测距中误差()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km)D测距长度(km)3.3.17 测距仪器及相关的气象外表,应及时校验。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表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3.3.18 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8的规定。表3.3.18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网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各测回较差()往返测距较差()往返三等5mm级仪器33572(ab×D)10mm级仪器441015四等5mm级仪器225710mm级仪器331015一级10mm级仪器21015二、三级10mm级仪器11015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2 困难情形下,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3.3.19 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2 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显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3 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运算时应取平均值。4 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读数前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以外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且读数精确至0.2;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且读数精确至50Pa。5 当测距边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的高差进行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要求,可按本规范第4.3.2和和4.3.3条中五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放宽1倍执行。3.3.20 每日观测终止,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储存原始观测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1的规定。表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边长量距较差相对误差作业尺数量距总次数定线最大偏差尺段高差较差读定次数估读值至温度读数值至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较差二级1/20000122501030.50.52三级1/10000122701020.50.53注:1 量距边长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改正。2 当检定钢尺时,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00。()导线测量数据处理3.3.22 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第一进行归心改正运算。3.3.23 水平距离运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的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运算。2 两点间的高差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基高差应进行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3 水平距离可按(3.3.23)式运算:DP = (3.3.23)式中,DP-测线的水平距离(m)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h-仪器的发射中心与反光镜的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3.3.24 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3.24)式运算;m = (3.3.24)式中,f-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秒)n-运算f时的相应测站数;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3.3.25 测距边的精度评定,应按(3.3.25-1)、(3.3.25-2)式运算;当网中的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3.3.25-3)式运算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1 单位权中误差: = 3.3.25-1式中,d各边往、返测的距离较差()n测距边数;P各边距离的先验权,其值为,D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运算。2 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DI = 3.3.25-2式中,mDI-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Pi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3 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mDI= 3.3.25-3式中,mDI-平均测距中误差()。3.3.26 测距边长差的归化投影运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3.3.26-1)式运算:DH = DP (1) 3.3.26-1式中,DH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边长度(m);DP测线的水平距离(m);HP-测区的平均高程(m);HM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RA-参考椭圆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2 归算到参考椭圆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3.3.26-2)式运算:DO=DF(1) +3.3.26-2式中,DO归算到参考椭圆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Hm-=-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圆面的高差(m);3 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应按(3.3.26-3)式运算:Dg = D0(1) (3.3.26-3)式中,Dg+-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m)RM-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圆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m);y-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增量(m).3.3.27 一级及以上等级的导线网运算,应采取严密平差法;二、三级导线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成果表中的方位角和边长应采用坐标反算值。3.3.28 导线网平差时,角度和距离的先验中误差,可分别按3.3.24条和3。3。25条中的方法运算,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体会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并用以运算角度及边长的权。3.3.29 平差运算时,对运算略图和运算机输入数据应进行仔细校对,对运算结果应进行检查。打印输出的平差成果,应包括起算数据、观测数据以及必要的中间数据。3.3.30 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应包含有单位权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或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边长相对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等。当采用简化平差时,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可作相应简化。3.3.31 内业运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表3.3.31的规定。表3.3.31 内业运算中数字取位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秒)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m)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秒)三、四等0.10.0010.0010.1一级及以下10.0010.00113.4 三角形网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4.1 各等级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4.1的规定。表3.4.1 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秒)测边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秒)1秒级仪器2秒级仪器6秒级仪器二等911/2500001/120000123.5三等4.51.81/150001/ 70000697四等22.51/1000001/ 100000469一级151/400001/ 400002415二级0.5101/100001/ 200001230注: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级网的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3.4.2 三角形网中的角度宜全部观测,边长可根据需要挑选观测或全部观测;观测的角度和边长均应作为三角形网中的观测量参与平差运算。3.4.3 首级控制网定向时,方位角传递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三角形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3.4.4 作业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对收集到的相关控制资料和地势图(以1:100001:100000为宜)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图上进行网形设计和精度估算,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网的精度等级和观测方案3.4.5 三角形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首级控制网中的三角形,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0;当受地势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0。2 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3 三角形网点位的选定,除应符合本规范3.3.5条14款的规定外,二等网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2m。3.4.6 三角形网点位的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二、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三角形网观测3.4.7 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二等三角形网也可采用全组合观测法。3.4.8 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除满足3.4.1条外,其他要求按本章第3.3.7条、3.3.8 条、及3.3.103.3.13条执行。3.4.9 二等三角形网测距边的边长测量除满足第3.4.1条和表3.4.9外,其他技术要求按本章第3.3.143.3.17条及3.3.19条、3.3.20条执行。表3.4.9 二等三角形网边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网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各测回较差往返较差往返二等5级仪器33572(ab·D)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2根据具体情形,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3.4.10 三等及以下等级的三角形网测距边的边长测量,除满足3.4.1条外,其他要求按本章第3.3.143.3.20条执行。3.4.11 二级三角形网的边长也可采用钢尺量距,按本章3.3.21条执行。()三角形网测量数据处理3.4.12 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第一进行归心改正运算。3.4.13 三角形网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4.13)式运算:m= (3.4.13)式中,m-测角中误差(秒)W-三角形闭合差(秒)n-三角形的个数3.4.14 水平距离运算和测边精度评定按本章3.3.23条和3.3.25条执行。3.4.15 当测区需要进行高斯投影时,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方向观测值,应进行方向改化运算。四等网也可采用简化公式。方向改化运算公式:1、2 = (x1-x2)(2y1+y2)3.4.15-12、1 = (x2-x1)(y1+2y2)3.4.15-2方向改化简化运算公式:1、2= 2、1= (x1-x2)ym 3.4.15-3式中,1、2-测站点1向照准点2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秒)2、1-测站点2向照准点1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秒)x1 y1 x2 y2 -1、2两点的坐标值(m)Rm-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m)Ym-1、2两点的横坐标平均值(m)3.4.16 高山地区二、三等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如果垂线偏差和垂直角较大,其水平方向观测值应进行垂线偏差的修正。3.4.17 测距边长度的归化投影运算,按本章第3.3.26条执行。3.4.18 三角形外业观测终止后,应运算网的各项条件闭合差。各项条件闭合差不应大于相应的限值。1 角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Wj = 2 3.4.18-1式中,Wj-角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m-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秒)-求距角。2 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Wb = 2 3.4.18-2式中,WB-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3 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Wf = 2 3.4.18-3式中,Wf-方位角要件自由项的限值(秒)ma1 ma2-起始方位角中误差(秒)n-推算路线所经过的测站数。4 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WG= 2 3.4.18-4式中,Wg-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秒)Mg-固定角的角度中误差(秒)5 边角条件的限值三角形中观测的一个角度与由观测边长根据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运算所得的角度限差,应按下式进行检核:Wr = 2 3.4.18-5 式中,Wr-观测角与运算角的角值限差(秒)-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三角形中观测角之外的另两个角m-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秒)6 边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WZ = 2 ( 3.4.18-6)w = coti+ coti (3.4.18-7)f = coti ± coti-1 (3.4.18-8)式中,WZ-边-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秒) W-与极点相对的外围边两端的两底的余切函数之和 f-中点多边形中与极点相连的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四边形中内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以及外侧的两辐射边的相邻 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差。i三角形编号。3.4.19 三角形网平差时,观测角(或观测方向)和观测边均应视为观测值参与平差,角度和距离的先验中误差,应按本规范第3.4.13条和3.3.25条中的方法运算,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体会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并用以运算角度(或方向)及边长的权,平差运算按本章第3.3.293.3.30条执行。3.4.20 三角形网内业运算中数字取位,二等应符合表3.4.20的规定,其余各等级应符合本规范表3.3.31的规定。表3.4.20 三角形网内业运算中数字取位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数(秒)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m)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秒)二等0.010.00010.0010.014 高程控制测量4.1 一样规定4.1.1 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4.1.2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挑选。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4.1.3 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4.1.4 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样地区应为13km,工业厂区、城镇建筑区宜小于1km。但一个 测区及周围至少应有3个高程控制点。4.2 水准测量4.2.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山地二等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4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6五等15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注:1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2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3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4.2.2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DS1型不应超过15秒,DS3型不应超过20秒。2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对于二等水准不应超过0.2秒,三等不应超过0.5秒。3 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0.15mm;对于条形码尺,不应超过0.10mm;对于木质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0.5mm。4,2,3 水准点的布设与埋石,除满足4.1.4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储存和引测;当采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躲开电磁场的干扰。2 宜采用水准标石,也可采用墙水准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3 埋设完成后,二、三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必要时还应设置指示桩。4.2.4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固后进行,各等级水准点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前后视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程较差二等DS150130.50.50.7三等DS1100360.31.01.5DS3752.03.0四等DS31005100.23.05.0五等DS3100近似相等 注 1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2 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3 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