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8 人民版必修2.doc

    • 资源ID:28117789       资源大小:8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8 人民版必修2.doc

    2014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8 人民版必修2一 选择题 (每题3分)1.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描写的是 ()A.青瓷 B.青花瓷 C.彩瓷 D.白瓷2.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3.先农坛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明清历代皇帝祭祀先农神的地方。图为清朝雍正皇帝亲祭先农坛的情景。它反映了清朝 ()A.重视对祖先的祭祀 B.推行抑制商业的政策C.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 D.为天下百姓树立榜样4.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5 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7.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8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9.中国古代制瓷技术发展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白瓷青瓷彩瓷斗彩粉彩B.青瓷白瓷彩瓷斗彩粉彩C.青瓷白瓷斗瓷粉彩彩瓷D.白瓷青瓷斗瓷彩瓷粉彩10.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 ()A.棉花种植在内地的推广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 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11.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明清时期,涌现出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晋商和闽商12.右图是清代盛世滋生图,它形象地描绘了当产富饶,工商繁荣,人文荟萃,景色秀丽的气象。该图反映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典型特点是 ()A.坊市分置 B.出现了农村集市C.对外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13.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1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出当时的“崇仁坊”是 ()A.长安城的政治中心 B.长安城的文化中心C.长安城的娱乐中心 D.长安城的商业中心16.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情况最为相关()A.防止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D.提供抵御外族入侵具有足够的兵源17.在徽州地区的读书人家很常见一副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清代18.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A.闭关锁国 B.文字狱 C.重农轻商 D.政治腐败19.雍正皇帝曾显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一政策 ()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导致官僚、地主和商人三维一体商业发展模式的产生A. B. C. D.20.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21.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项目数量备注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支出赋田租(上缴实物)283同上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406役兵役和徭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日常开支食4918据战国比例推算衣2732同上祭祀等仪式300以战国数据为参考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3分)(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6分)(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4分)(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7分)22.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2: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3: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4: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材料5: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1、2、5,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6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10分)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4分)答案部分DACAA BBDBD DDBCD BDACD21解析:第(1)问在计算西汉农民家庭年收支情况时应留意备注中关于役的注析,分为亲身服役和以钱代役两种情况,因此计算方式也分为两种方式:当以钱代役,其计算方式为:粮食收入赋役日常开支;当亲身服役,其计算方式为:粮食收入赋日常开支。第(2)问从以上计算结果看,无论哪一种方式,农民收入都不敷支出;西汉的农民要想维持生计的,就必须做到开源节流,把“耕”与“织”联系在一起。第(3)问从赋役征收的情况看:算赋和口赋征收的是货币,还可以钱代役,这样促使了农产品大量的流入市场成为商品,从而促进了商业繁荣。第(4)问首先需明确西汉的商业繁荣的原因和明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雇佣关系的出现”,从而定论。答案:(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3分)(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6分)(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4分)(4)不成立。(1分)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6分)22解析:可以说,商业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而这些,可从所给的材料中来分析归纳。在封建社会初期,城市大多是政治中心,而到明清时期,则有许多是经济中心,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表现。答案:(1)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6分)(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10分)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4分)- 6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8 人民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