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1单元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doc
-
资源ID:2812807
资源大小:43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1单元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doc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结合汉代四大经济区分布图和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梳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时空观念)2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及给我们的启示。(历史解释)3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家国情怀)知识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2四大经济区(1)山东、山西经济区特征:属于黄河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地位: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2)江南经济区特征: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森林密布,不利于开发;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地位: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3)龙门碣石以北特征: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地位:经济实力有限。3分布特点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知识点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第一次高潮(1)时间:两晋之际。(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3)影响: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2第二次高潮(1)时间:唐安史之乱以后。(2)原因:安史之乱。(3)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3第三次高潮(1)时间:两宋之际。(2)原因:靖康之变_。(3)影响: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促进了南北文化融合。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本来就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过程时间阶段结果孙吴、东晋、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进步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逐渐超过北方宋都南迁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经济的重心3.影响(1)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3)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轻巧识记(1)古代人口南迁(2)经济重心南移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史料一(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宋书孔秀恭等传论解读从等信息中得出社会安定和人民勤劳。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示】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史料二中国历代政治中心的转移,从经线来看,总体呈自西向东的趋势;以纬线观之,则时南时北政权南移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有三次:晋代宋代元末明初中国古代史解读抓住等关键词,认识其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思考(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提示】政权南移为经济重心的南移起了带动作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2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3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4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5经济因素: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6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史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北宋时南方粮食的亩产量高过北方,有“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的说法。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解读意为依赖;意为就、总是。思考(1)以上信息说明了什么?【提示】南方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史料二明清时期我国农学家(共72位)的地域分布状况:地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江西安徽直隶河南陕西四川广东湖北贵州山西人数2318654332221111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解读体现了时空;隐含文化(农业人才)。思考(2)从史料二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信息:明清时期的农学家绝大多数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说明:江南成为经济文化的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经济格局: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2文化重心:教育文化中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3交通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运输的发展。4人口分布: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5民族关系:使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6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及给我们的启示1特征(1)南移趋势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期表现尤为突出。(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代表了生产力最高水平。(3)经济重心的南移受政治重心逐渐南移的影响。(4)南移方向是由北向南,由内地向东南沿海。(5)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影响深远。2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课堂小结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三次人口南迁高潮都发生在政权交替之际,统治阶级内乱之后,政局混乱之时。2三次人口南迁高潮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3三次人口南迁的原因都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战乱以及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1中国古代经济由于自然条件、政治重心的变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呈现出了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A从战国到东汉B从东汉到隋唐C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变 D从唐代到明清A中国古代经济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早在战国到东汉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2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C在汉代,黄河流域由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江南地区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这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3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统治阶级的倡导 D自然环境优越A客观原因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B、C、D三项都是主观原因,故选A项。4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C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D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D南宋时期苏州、湖州有“天下粮仓”的美称,这一现象,揭示了南方已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C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6自南宋起,江浙地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这说明()A江南自古文化发达B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当时北方文化严重衰落D文化重心南移带来经济重心南移B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出答案为B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太平广记卷403、404材料二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州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三下表是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州名苏州鄂州洪州饶州吉州衡州邵州泉州汉州开元户数68 09319 19055 40414 06234 38113 51312 33030 754477元和户数100 80838 61891 12946 11641 02518 04718 00035 571889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因避乱,将妻入岭南”、材料二“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和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概括说明。第(2)问,根据“开元户数”即唐玄宗时期的户数;“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可从安史之乱的影响上思考。第(3)问,对“当时”的影响从对南方经济发展上思考;对“以后”的影响从我国人口分布和经济重心南移方面分析。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民纷纷南迁;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