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x
-
资源ID:28128499
资源大小:22.8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x
【*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12月26日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当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之际,迎来了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在此,谨向各位领导多年来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就马街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马街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75公里,海拔1850米,国土面积175.17平方公里,2016年末,辖13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4305户,1813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7%。平均海拔1800米,其中林地18484亩,耕地面积17000亩,人均耕地面积0.93亩,山多地少,交通晴通雨阻、饮水晴枯雨浑、农业旱涝难收、产业结构单一等现象较为突出,是典型的交通出行难区、市场信息盲区、经济发展难区,是名符其实的贫困乡镇。本次动态管理前,全镇共有贫困户1636户6532人,已经脱贫出列进入巩固期504户1983人; 本次动态管理后,剔除错评户45户181人(其中2014年脱贫户19户73人,2015年脱贫户10户33人,2016年贫困户中16户75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漏评21户68人,认定脱贫返贫4户17人,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拟计划脱贫974户4144人,现有贫困户1148户4834人(含人口自然增加27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6.7%,尚未退出174户690人。据统计,全镇D级危房户717户3078人、C级危房户500户1972人。易地扶贫搬迁20162018三年行动计划670户。截止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建房64646户2862人,其中:原址及村内安置431户1891人、易地搬迁215户971人。易地扶贫搬迁按年度划分:2016年度任务指标25户104人、2017年度任务指标190户867人; 按搬迁方式划分:插花安置171户775人、集中安置27户133人、进城购房14户55人、县城统建(集中安置)2户6人、购买保障性住房1户2人; 建房面积超过人均25平方米及自筹资金超过1万元并进行整改的75户。完工入住132户478人。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手段,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落实,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加强领导、专班主抓。为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了由镇长任指挥长、分管副镇长任常务副指挥长、扶贫专干任专职副指挥长,财政、国土及村镇规划、农推中心、纪检、社保、综治、银行等单位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书记为成员的马街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主要负责对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领导,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加强项目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等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常务副指挥长兼任,专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工作。同时,要求各村委会也要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在指挥部的统筹下,乡镇干部职工和村组干部积极响应,各村实行联系领导、镇派村工作组负责制,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当好主人翁,在一线战斗动员,在一线奋力争先,全身心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贫困搬迁户也主动参与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格局。 (二)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全镇共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个,由集中安置点转为插花安置点2个。 1.规划投资449.08万元安置31户的马街马槽地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实际安置24户1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73人、随迁户9户44人。县人民政府批复投资为418.93万元,按照2016年4月29日县人民政府专题办公会议(2016年第33期)要求,我镇于2016年8月5日完成征地补偿,共征用林地土地28.47亩,垫付征地补偿资金37.44万元。该集中安置点地宗于6月4日分配到建房户,以统规自建方式,15户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动工。场地平整:及时对场地平整及档墙工程组织招标,以邀标方式嘉元公司中标,项目经理钱国禹组织实施,规划投资31.48万元的场地平整工程于2016年8月15日动工,由于规划农户建房距离省道水弥线仅有5米,根据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农户建房设计在原规划向水弥线外再退5米,增加征用林地土地6.16亩,征地费8.29万元(由24户建房户分摊),工程已完工验收,完成土方开挖41310.5立方米、回填夯压14661.2立方米,完成投资50.98万元。挡墙工程:规划投资176.85万元的挡墙工程于2017年7月1日动工,为控制投资,本着实用、安全的原则,由原规划仰斜式路肩挡墙调整为直立承重式挡墙,方量由原4680立方米调整为1469.7立方米,工程已完工验收,完成投资49.97万元。配电工程:根据*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关于尽快组织开展集中安置点电力线路迁改及施工用电工作的通知(南易指通201625号)要求,规划投资20.8万元的配电工程,楚光电力实业公司组织实施,于2017年2月10日动工,目前已完工投入使用,由于调整架设线路,增加电杆5基,增加投资2.23万元,完成投资23.03万元。实施方案变更:根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政策调整要求,我镇聘请技术人员,于11月中旬完成调整修改上报,县指挥部已组织评审,目前正按评审意见修改,总投资352.31万元,其中:已实施(场地平整、挡墙工程、配电工程)完成投资124.33万元、未实施(通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投资149.15万元、其他费用33.1万元、征地费45.73万元。未实施主要调整项目为通路工程由铺筑青石板调整为混凝土路面。 2.规划投资434.7万元安置29户的缴板大岭岗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实际安置20户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60人、随迁户8户38人。县人民政府批复投资403.52万元,于2016年7月1日完成征地补偿,共征用林地65.25亩,垫付征地补偿资金33.13万元。该集中安置点地宗于10月20日分配到建房户,以统规自建方式,12户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动工。场地平整:规划投资113.9的场地平整工程,以邀标方式嘉元公司中标,项目经理李学海组织实施,于2016年7月30日动工,目前工程已完工,正在开展结算,完成投资90.3万元。配电工程:规划投资11.36万元的配电工程,楚光电力实业公司组织实施,于2017年2月10日动工,目前已完工,完成投资14.49万元。实施方案变更:根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政策调整要求,我镇聘请技术人员,于11月中旬完成调整修改上报,县指挥部已组织评审,目前正按评审意见修改,总投资477.34万元,其中:已实施(场地平整、配电工程)完成投资105.65万元、未实施(通路工程、挡墙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投资247.16万元、其他费用30.6万元、征地费33.93万元。未实施主要调整项目:通路工程由原铺筑青石板调整为混凝土路面,投资由77.34万元调整为45.8万元; 场外11.35千米供水管道由钢丝网架DN40调整为镀锌钢管DN65,投资由30.69万元调整为125.92万元。其余未实施项目按原规划上报。 3.规划投资310.57万元安置20户的波罗雪山地分散安置点建设项目,实际安置20户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8人、随迁户13户64人。于2017年3月10日完成征地补偿,共征用土地13.21亩,垫付征地补偿资金24.3万元。投资46.69万元的场地平整工程,以邀标方式*鸿兴公司中标,项目经理宋建平组织实施,于2017年4月25日动工,目前已完工,正在开展验收结算工作。该安置点地宗于10月24日分配到建房户,以统规自建方式,7户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动工。 4.规划投资145.44万元的锈水塘分散安置点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架设3.5千米供水管道及配套设施。由于投资计划未批复,目前尚未动工建设。 (三)精准对象、强化整改。在动态管理过程中,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动态调整的通知,省扶贫办、省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动态调整的紧急通知,实事求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动态调整工作。一是认真组织业务培训。针对中央和省级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暴露的“对象不精准”问题,马街镇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40场、培训干部400余人次,组建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13支178人,全面开展并完成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动态调整。经过动态调整,在原国办系标注290户1187人的基础上,符合搬迁条件并保留185户835人、不符合搬迁条件调减105户443人(其中:转为原址安置94户393人、放弃建房9户39人、错评剔除2户11人),调增24户108人(其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条件又提出申请21户99人、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搬迁意愿并提出申请3户9人),截止目前,全镇国办系统标注易地扶贫搬迁规模209户943人,签订易地扶贫搬迁协议、搬新拆旧协议、产业脱贫协议各209份。三是细致界定搬迁原因。自3月5日以来,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六类地区,一村一村研究,一户一户分析,全镇共开展全面核查10次,做到精细化管理。其中: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且建设成本过高地区195户886人,占92%; 地质灾害频发易发地区20户85人,占8%; 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国家禁止或限制开发、地方病高发及其他确需搬迁的4类地区均没有搬迁人员。四是扎实抓好建房整改。按照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不得大额举债建房等相关要求和规定,全镇通过直系亲属签订共建协议整改77户(其中:2016年指标21户、2017年指标56户),整改超建面积6237平方米,通过平台公司签订共有协议整改3户,整改超建面积150平方米。五是切实做好政策宣传。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条件,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徇私情、不弄虚作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做好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建房户的政策解读,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利益。在456户原址和村内安置户中,符合条件可享受无偿补助政策434户、放弃购建房10户、家庭人口有公职人员8户、动态调整剔除4户。 (四)规范管理、发挥效率。一是规范建设程序。集中安置点建设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相关规定,严格组织实施招投标程序,聘请专业监理公司监督工程质量,坚持按进度拨付工程款。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严格按照先审批、再建房,资金兑付严格按照先验收、再兑付的原则,各村分别组成验收组,验收人员由乡镇工作组、村三职、驻村工作队及挂包干部组成,严格验收程序,按验收进度拨款,做到应拨尽拨。 二是严格资金管理。我镇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设立专户、安排专人负责、做到专账管理。截至目前,累计到位资金6853.76万元,其中:无偿补助资金2700.76万元、有偿贷款资金1710万元、集中安置点前期规划及启动建设资金508万元、弥合公路建设资金1935万元。累计支付建房户补助资金582户2712.18万元,其中:兑付易地搬迁无偿补助169户848万元、兑付原址安置无偿补助413户1864.18万元,发放有偿贷款17户102万元。累计支付集中安置点规划和建设资金507.9万元,其中:垫付征地费94.9万元、基础设施建设193.2万元、征地占用税219.8万元; 支付弥合公路建设资金1935万元。清理上划574.68万元,未兑付资金1022万元。 缺口资金: 1.无偿补助资金需1360.42万元,其中:易地搬迁需638.6万元、原址重建需资金721.82万元。易地搬迁人均2万元无偿补助除新增6户28人未到位外,其余已全部到位,建新拆旧人均0.6万元未到位,需资金582.6万元,原址重建431户,需补助2586万元,已拨付1864.18万元,还需资金721.82万元。 2.集中安置点建设需833.65万元。按近期核实投资的基础上,大岭岗集中安置点需增加97.93万元,其中:场外引水管道需增加60万元、地质灾害评估需4万元、征地费33.93万元,总投资477.34万元; 马槽地集中安置点需增加49.73万元,其中:地质灾害评估资金4万元、征地费45.73万元,总投资356.31万元。 3.两个分散安置点需资金456.01万元,其中:波罗分散安置点需资金310.57万元,锈水塘分散安置点需资金145.44万元。 4.需上交的土地占用税219.81万元。 以上合计2148.07万元。 (五)完善配套、保障就业。在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规划的同时,及进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一是马槽地集中安置点依托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国家森林公园之际,提前布局和完善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功能,产业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依托,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真正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拨穷根。大岭岗集中安置点依托马街核桃的影响力,建立核桃集散交易中心,完善核桃交易市场功能,培强做大核桃产业,为搬迁农户提供就业岗位。二是通过推进就市就路插花安置,方便发展产业,降低发展成本,从而保障就业,确保搬迁户稳得住。全镇产业扶持192户893人,占94.7%; 劳动力培训就业17户50人,占5.3%。 三、存在困难及下步工作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按计划顺利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各级的要求及广大群众的意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因规划早、起动早的原因,加之上级政策调整过快,政策稳定性较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压力较大,特别是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度缓慢。二是项目下达慢,波罗雪山地及锈水塘两个集中安置点转为分散安置点后,仍然未批复实施,且雪山地安置点已开展场地平整,另外马槽地及大岭岗两个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虽已批复,政策调整叫停后,调整变更实施方案难度大,项目实施与资金使用存在矛盾。三是任务重,工作繁杂,人员少。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指挥部既是参谋者、实行者,又是全镇搬迁规划、组织、实施、监督、项目建设的推进者,在很多的工作中,跟踪不到位,存在漏洞。四是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依赖思想比较突出,前期贪大求全,超面积建房较多,致使部分群众举债建房,后期投入不足,存在无力装修入住的情况,整改难度大,直接影响了脱贫工作。五是对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房户,因政策差距大,工作难做,群众意见大。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能如期搬迁、按时脱贫,下步工作中,我镇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薄弱环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监管,科学研判,及时解决项目困难,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宣传动员力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抓住建设黄金时期,抓紧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确保早日搬迁、早日脱贫。 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加强与上级沟通汇报,尽早促使项目批复。及时抓好项目建设协调工作,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指导、检查、验收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建设,及时拨付资金,确保项目如期建设。及时推进产业发展建设,促进搬迁群众就业,保证搬迁群众后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项目监管。切实加大项目监管力度,严格建设标准,及时引导整改,确保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建房要求,保证群众不因易地扶贫搬迁举债致贫。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力度,保证工程安全建设、房屋稳固可靠。四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及时拨付资金,减轻群众负担。五是进一步强化痕迹管理。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户档及项目档案建立要求,不折不扣完善痕迹档案管理,确保全面真实完整地反映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本文来自xxxx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