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21-2021高中历史 专题6.2 神权下的自我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
-
资源ID:28137244
资源大小:70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金版学案】2021-2021高中历史 专题6.2 神权下的自我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
二神权下的自我一、单项选择题1(2014·湛江一模)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使欧洲人死亡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改变了欧洲历史。与此相关联的是()A宗教改革开始 B十日谈面世C新航路开辟 D悲惨世界发表解析: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为记下人类的这场灾难,薄伽丘以此为背景,历时5年,写出一部优秀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书的主要内容是10名佛罗伦萨男女青年,为逃避城内瘟疫暂居乡间,在乡间的10天里每天讲故事消磨时光,共讲了100个故事。答案:B2(2014·北京丰台区期末)追寻古罗马中写道:拥有新灵魂的人们,不再憧憬来世的天堂,而是要把天堂建立在地球之上。下列属于“拥有新灵魂的人们”的是()A屋大维 B查士丁尼C拉斐尔 D克里斯提尼解析:“不再憧憬来世的天堂,而是要把天堂建立在地球之上”,“拥有新灵魂的人们”反对教会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现世的幸福,因此这些人属于人文主义者,故C项正确;屋大维、查士丁尼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克里斯提尼是雅典的改革者,与人文主义无关,故A、B、D项错误。答案:C3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解析:两部作品的出现都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在当时都是新的经济因素,所以选A。答案:A4(2014·广东六校联考)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A古希腊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解析:从材料中“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反映了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追求个人现世的幸福与享受。答案:B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这样的话:“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C肯定人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观念解析:从材料中的内容如“天生一律平等的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可看出是强调人的作用。答案:C6(2014·汕头质检)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即“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 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 D反对法国的共和政体解析:从“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内容可以看出是A项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 ,B项错误因为这时兴起的人文主义是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C、D项在当时都没有出现。答案:A7(2014·肇庆检测)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B项“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体现了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想,最能反映“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答案:B8(2014·佛山质检)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D支持废除基督教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马丁·路德认为不需要教会,教徒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自由与独立,B、C、D项都是错误的。答案:A9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A否定教皇地位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推翻了罗马教皇的统治D肯定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地位解析:“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就是强调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突出人的地位。答案:D10(2014·惠州三调)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 B先定论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解析:马丁·路德针对赎罪卷提出信仰得救的主张,反对教皇对德国的掠夺,掀起宗教改革运动。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四天故事第一)故事中绮丝梦达为爱情辩护“我觉得,你严厉谴责我的风流韵事,不是出于事实本身,而是出于你庸俗的偏见,说什么如果我选择了一个出身高贵,而不是一个出身低贱的人,那你也许就不会生气了。我们都是血肉之躯,是同一个造物者缔造的,我们的灵魂具有相同的力量、相同的潜力、相同的品质。既然我们生来相同,区别我们的主要差别就是品德。具有好的品德并付诸行动的人,称为高贵的人,反之则是不高贵的人就是说,行为高尚的人就是高贵的人,不把他们称为高贵的人,那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不这样称呼他们的人的过错啊。”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一位近代意大利文艺评论家曾经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因为该书以生动的故事讴歌人性,认为人的天性无所不在,不可窒灭,更无从回避。 历史必修3请回答: (1)绮丝梦达为爱情辩护的理由是什么?可以看出什么进步思想?(2)结合材料二并且摘引材料一的关键语句,说明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文主义的内涵的理解。答案:(1)人类向来一律平等,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有品德的人就是高贵的。体现了人类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2)十日谈讴歌人性,以致被称为人曲。材料一中的“你严厉谴责我的风流韵事,不是出于事实本身,而是出于你庸俗的偏见”和“我们都是血肉之躯,是同一个造物者缔造的”,说明了他反对禁欲苦行,提倡追求幸福,宣传平等。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的反映。因此,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50必须训示基督徒,假使教皇自己知道推销赎罪卷者搜刮的情形,他宁肯将圣彼得大教堂焚为灰烬,也不愿意用尽信徒们的皮、肉、骨来建筑它。83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节选请问答:(1)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引发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这一历史事件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什么关系?(3)领导这场革命的人物代表哪个阶级?(4)这场革命有什么影响?解析:此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原因与影响。答案:(1)历史事件: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原因: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2)关系: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有先导和开路的作用,它推动和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发生;宗教改革打破了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枷锁,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3)代表阶级:新兴资产阶级。(4)影响:打击了罗马教会的教权势力;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1(2014·北京海淀区期末)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A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B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C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D苦修和事功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伊拉斯谟与路德都强调宗教信仰中人们心中对上帝的虔诚,故D项正确;A是文艺复兴时的思想,并不是共同点,故A项错误,B、C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也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故B、C项错误。答案:D2(2014·开封一模)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解析: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本则材料中“因为他(教皇)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斗争性质,故选 C。答案: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