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解析(下)].docx
-
资源ID:28140006
资源大小:18.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考化学计算题-[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解析(下)].docx
中考化学计算题 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解析(下) 四、注重培养开放性思维,考查自主计算能力例7(2007年山东省威海市考题)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3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方案,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提供的25g40%的硝酸钾溶液、20g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自行设计出3种配制50g20%硝酸钾溶液的方案。我们可以从溶质与溶剂角度考虑,可以从浓溶液稀释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稀溶液增加浓度的角度考虑,只要能合理解答即可。 答案:方案一:10g硝酸钾和40g蒸馏水;方案二: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和25g蒸馏水;方案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7g硝酸钾和23g蒸馏水(合理答案皆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灵活的,对于提出的问题,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要自行制订解决方案,因此须具备较强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着重考查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考查对化学计算的评价 1.实验方案与计算结合评价 例8(2007年浙江省丽水市考题)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石灰石样品质量8g;用酒精灯加热样品,直至质量不再改变;将固体残余物放在干燥的器皿中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6.9g;计算。 方案二:称取石灰石样品质量8g;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100g,使碳酸钙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溶质3.2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多余的盐酸;计算。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g; (3)你认为上述方案中,切实可行的是方案,不选用另一方案的原因是; (4)求方案二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以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研究课题,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判断出最优方案,并同时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溶质的计算以及多步计算等内容。 点评: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进行评价时一般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这类试题的思维空间大,开放程度高,探究性强,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归纳、总结规律并进行评价。化学计算中的评价是近年中考题的一个亮点,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2.数形结合评价 例9(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考题)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不饱和,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分析:本题以图像的形式将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的气体的质量关系表示出来,使各物质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要求同学们对图像有较强的解读能力与分析能力。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计算以及化学反应的进程等内容。 解:73g10%的稀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是:73g×10%=7.3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CO2质量为z, 答案:(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4.4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碳酸钠已反应,生成了NaCl,同时盐酸有剩余,所以此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NaCl、HCl。 (3)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22.3g10.6g)=23.4g。 点评:解决图像类题要抓住3点:(1)抓住“三点一趋势”:即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图像的变化趋势;(2)分析出图像中所给数据的意义;(3)正确运用有关数据解决问题。 通过对2007年中考化学计算题题的归纳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中考化学计算题在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各科知识的融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文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 5 页 共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