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测评练习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28145849
资源大小:3.33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测评练习题(含详解).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有关压强的四种情境中,其中能达到减小压强目的的是()A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得很窄B书包带做得较宽C吸管一端做成斜口D菜刀的刀刃做得很薄2、下列实例在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B刀刃磨得锋利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D坦克宽大的履带3、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C用吸管喝饮料D刀口磨的很锋利5、将塑料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杯口,手压紧硬纸片,然后将塑料杯上下倒转,纸片受到大气对硬纸片的压力,如图所示,若将塑料杯倾斜,纸片受到大气压力正确的是()ABCD6、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A木块的重力不变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是300gB一名初中生的密度大约是1g/cm3C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108km/sD一名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32Pa8、如图所示,压力与重力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有()ABCD9、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底面积都为S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是圆台形容器,其中盛有密度为1的液体,乙是圆柱形容器,其中盛有密度为2的液体,此时两液体液面相平,且质量相等,液体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物A、B分别轻放入甲、乙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与物块未浸入液体时相比,甲、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分别为p1和p2,甲、乙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分别为p3和p4。已知物块的密度为3,且3<1,3<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p1p2,F1F2Bp1p2,F1=F2Cp1=p2,p3<p4Dp1<p2,p3=p410、如图所示,公交车上安全锤的一端做得很尖锐是为了()A减小压力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增大压强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上,由于大气压强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玻璃管内水柱会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度约为80100千米的大气层包围着。由于大气受到_作用,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我们称它为大气压强。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而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3、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它的含义是每立方米铜的_为8.9×103千克;在托里拆利实验中选用水银测定大气压强,主要是因为水银的_比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如图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 牛,受到的压强是_ Pa,图乙中B所受到的压强为_ Pa。5、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路边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智能锁通过电磁波来接收北斗卫星信号。某辆单车质量为20kg,它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cm2,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Pa。(g=10N/kg)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底面积为1×102m2,里面盛有0.2m深的水。正方体乙的质量为16kg、边长0.2m。(1)求乙的密度乙。(2)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乙。(3)现将一个柱体A浸没在水后,水不溢出。此时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与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相等。求柱体A的体积VA。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甲、乙(S甲S乙)置于水平地面上。(1)若容器甲重为9.8牛,底面积为米,内部盛有深度为0.4米的水。求: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若容器甲、乙中的液体A、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使A液体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有如下方案:(a)在容器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质量的液体;(b)在容器甲、乙中同时加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请分析每种方案的可行性。3、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0.02 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内盛有0.15米深的水。(1)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当把一个质量为3千克,体积为实心正方体A放入水中后,求当满足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时,容器的最小高度,并求出此最大压强p大。(3)把一个质量为6千克,底面积为0.01 m2的实心圆柱体B放入容器中,此时圆柱体B高出液面0.1米,求实心圆柱体B的密度。 4、如图所示,一平底薄壁杯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空杯的质量为0.04千克,其底面积为米。杯子里装有水的质量为0.16千克,深度为0.1米。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2)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5、一块写有校训,质量为32t的花岗岩石料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103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取10N/kg)求:(1)花岗岩石料的所受的重力;(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将废弃的矿泉瓶装上水后分别放在海绵和砖块上进行实验。(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两次实验(只填序号)。(3)通过分析比较图中C、D、E三次实验。得出_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的结论。(4)你认为_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_。(5)同组的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又提出一个问题:在B、C两次实验中,瓶中的水对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相等吗?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B、FC,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请你分析并比较:FB_FC,pB_pC(选填“>”、 “<”或“=”)。2、压强是表示_的物理量。用1200牛的压力作用在3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帕,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接触面的受力面积成反比。A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得很窄,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书包带做得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B符合题意;C吸管一端做成斜口,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很小,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刀刃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坦克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由图可知:液体压强p甲p乙,同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由此可知液体密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C【详解】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D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但大气压力是始终垂直于受压面的。由图可知,只有C图中压力的方向与杯口硬纸片垂直,并指向杯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C【详解】AB木块削去一块,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C由压强可知,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变小,故C符合题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A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6m和3m,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为m=V=1.29kg/m3×9m×6m×3m209kg故A不符合题意;B初中生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约为1g/cm3,故B符合题意;C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8m/s=3×105km/s,故C不符合题意;D初中生的体重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0.05m2左右,双脚站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详解】柱形容器中装的液体全部压在容器底上,因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故正确;容器横截面积上大下小,一部分液体压在容器侧壁上,因此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体积,即故正确;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与形状无关,都等于固体的重力,故正确,错误。故选A。9、D【详解】AB因为两容器底面积都为S,甲是圆台形容器,两液体液面相平,所以V1大于V2且质量相等。根据得,1小于2。根据得所以p1小于p1。又根据得所以F1小于F2。故AB错误;CD因为3<1,3<2,所以物块放入甲、乙液体中后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得,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轻放入甲、乙容器的液体中后,在量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所以,相当于给两容器中的液面增加相同的压力(大小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的重力),根据得因为甲容器液面横截面积大于乙容器液面横截面积,所以,由于A、B完全相同,且原来液体质量相等,两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0、D【详解】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分析可知,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使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更容易敲碎玻璃。故选D。二、填空题1、变小 上升 【详解】12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上升。2、重力 托里拆利 小 【详解】1大气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大气会处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水银和长玻璃管进行实验,首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3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3、质量 密度 变小 【详解】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2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为1.013×105Pa,如果选用其他的液体来做实验,玻璃管的高度就会太高,不方便实验,因此托里拆利实验选用水银测定大气压强的值,主要原因是因为水银密度大。3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说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变小。4、11 1100 100 【详解】12对甲图中A受力分析可知,甲图中A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下的压力F及水平面B向上的支持力F1,物体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因水平地面B受到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所受的压力为则B受到的压强为3乙图中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压力F及水平面对物体向下的压力F2,同理可知B受到的压力为则图乙中B受到的压强为5、静止 2×104 【详解】1以地面为参照物,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则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2单车的重力为G=mg=20kg×10N/kg=200N单车对水面地面的压力为F=G=200N单车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S=100cm2=10-2m2单车对地面的压强三、计算题1、(1);(2);(3)【详解】解:(1)乙的密度(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为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也为4000Pa,则水的深度为柱体A的体积VA答:(1)乙的密度;(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柱体A的体积为。2、(1)3.92×103Pa,4900Pa;(2)(a)方案可行,(b)方案不可行【详解】解:(1)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S甲h水=1×10-2m2×0.4m=4×10-3m3水的质量m水=水V水=1×103kg/m3×4×10-3m3=4kg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地=G水+G甲容=m水g+ G甲容=4kg×9.8N/kg+9.8N=49N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已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两个容器是圆柱形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在容器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质量的液体,设抽取液体的质量为m,则剩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因为S甲S乙所以 此方案可行;(b)已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且h甲h乙由p=gh可知液体的密度关系AB在容器甲、乙中同时加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由p=gh可知增大的压强p甲p乙后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1= p甲+p甲p乙1= p乙+p乙所以p甲1p乙1此方案不可行。答:(1)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是3.92×103Pa;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4900Pa;(2)(a)方案可行,(b)方案不可行。3、(1)1470Pa;(2)0.2m; 2940Pa;(3)1.5×103kg/m3【详解】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水gh水=1.0×103kg/m3×9.8N/kg×0.15m=1470Pa(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由于A水,所以,物体A沉底,即V排=VA=1×10-3m3液面上升因为容器内盛有0.15米深的水,所以,为了水不溢出,则容器的最小高度容器内水的重力由知道,A的重力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且(3)根据题意,圆柱体放入水中后,露出水面0.1m,设此时水深为h水,则水的体积为V水=(S容-S金)h水所以,此时的水深则圆柱体B的高度hB=h水+h露=0.3m+0.1m=0.4m圆柱体B的体积VB=SBhB=0.01 m2m2×0.4m=4×10-3m3故圆柱体B的密度答:(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1470Pa;(2)当满足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时,容器的最小高度是0.2m;出此此时最大压强是2940Pa;(3)实心圆柱体B的密度是1.5×103kg/m3。4、(1)980Pa,0.98N;(2)1.96N,1960 Pa【详解】(1) 水对杯底的压强水对杯底的压力(2) 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80Pa,压力为0.98N; (2)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1.96N,压强为1960 Pa。5、(1)3.2×105N;(2)1.6×105Pa;(3)5×104Pa【详解】解:(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2)由数据知,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是2m2,由于石料放在水平基座上,石料对基座的压力大小等于石料受到的重力大小,即则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根据和可得,基座受到的重力大小基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基座对地面的压强答:(1)花岗岩石料的重量为3.2×105N;(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为1.6×105Pa;(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为5×104Pa。四、实验探究1、海绵凹陷(或形变)程度 B、C 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不能 受压物体材料不同 > = 【详解】(1)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不同质量的瓶子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相同。(2)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可以选用BC两次实验。(3)34图中C、D、E三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C中压力最大,作用效果最明显,故可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4)56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受压面材料不同。(5)78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根据pgh,因深度相同,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pBpC,根据FpS,SBSC,故FBFC。2、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 400 受到的压力为400牛 【详解】1压强是表示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表示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明显。2用1200牛的压力作用在3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3 1pa=1N/m2,400帕理意义是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400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