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题训练试卷(精选).docx
-
资源ID:28146342
资源大小:112.0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题训练试卷(精选).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图中,萝卜的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产生这种差异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C萝卜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用地下白色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后代,光照后仍为白色2、下列关于动植物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来自母体血液B一妇女结扎了输卵管,则可以避孕,同时她的第二性征会消失C苍蝇的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D植物的茎也能发育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所以植物的茎也是生殖器官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盲、血友病、佝偻病都属于遗传病B遗传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C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遗传咨询不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4、下列关于人体性染色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C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形态结构差异很大D男孩的X染色体不一定来源于母亲5、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是()A卵幼虫蛹成虫B卵蛹幼虫成虫C卵若虫成虫D卵若虫蛹6、要将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的苹果、梨、桃等果树尽快培育成优质品种,最合理的措施应是进行 ( )A果枝嫁接B果枝扦插C种子繁殖D全部换栽7、下列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嫁接技术让同一株菊花开出不同花色B植物的无性生殖能增强后代生活力C培养优良新品种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植物无性生殖有利于植物的变异进化8、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性状表现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不受环境影响B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C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D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称为相对性状9、已知人的性状中有酒窝是显性,无酒窝是隐性,若一对夫妇都有酒窝,他们生下一个无酒窝的孩子。如果酒窝有无分别由等位基因D和d来控制的,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一定是( )ADD和DDBDd和DDCdd和ddDDd和Dd10、如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自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之后形成的两个胚胎的性状极为相似,性别可能不同B过程是细胞分裂,在分裂前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减少一半C若通过羊水检测发现该胎儿为先天性愚型,原因是体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D国家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杜绝遗传病的发生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家蚕的幼虫身体柔软,主要以_为食,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蛹不吃不动,羽化后的成虫叫_,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变态。2、近亲结婚是指_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3、家蚕的发育要经过_、幼虫、_和_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_。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它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呼吸;成体则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5、_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古代鸟类的典型证据。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科学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必须改造动物的遗传基因。 (_)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_)3、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遗传现象。(_)4、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四肢越来越长,中趾越来越退化。(_)5、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豌豆既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一种优良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皱粒豌豆是圆粒豌豆的DNA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在遗传学中,这种变异被称为_的变异。而单纯由_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叫做_。(2)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圆粒豌豆,说明皱粒为_性状。若子一代豌豆再相互交配,子二代豌豆中,皱粒豌豆占总数的_%(3)与人不同,豌豆植株是雌雄同体,因此豌豆细胞中_(填“有”或“无”)性染色体。(4)豌豆中含淀粉与蔗糖,淀粉能吸水膨胀,蔗糖却不能。姚小明同学想探究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种子形状不同的直接原因。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方案:提出问题:豌豆种子形状不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作出假说:圆粒豌豆种子与皱粒豌豆种子相比,_含量多。实验验证:取适量圆粒豌豆种子与等量皱粒碗豆种子,分别在等量蒸镏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磨成匀浆,分别将等量的两种匀浆加入编号为A、B的两个烧怀中,再向两烧杯中各加入两滴_,摇匀后观察现象。结果分析:如果A烧杯中所装圆粒豌豆匀浆颜色比B烧杯中所装皱粒豌豆匀浆颜色_,则假说成立。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假说不成立。2、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同题:(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设计的。(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的气体中不含有_。(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_。为其提供能量。(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5)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3、小刚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几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小块有的发了芽,有的没有。他将马铃薯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小块没有发芽的原因。(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小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填写选项字母)。A腐烂变质B没有带芽眼C马铃薯块太小D缺少无机盐(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将挑选好的几个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20个小块,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0个马铃薯小块不带有芽眼,B组10个马铃薯小块_。取两个都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标记为甲和乙、将A组马铃薯小块种植在甲花盆内,组种植在乙花盆内。将甲、乙两个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小刚设置甲、乙两个花盆的目的是_。(3)一段时间后,乙花盆长出了马铃薯植株。在生物学上马铃薯的这种无性生殖方式被称为_。4、果肉汁多味美的西瓜作为夏季消暑的一种主要水果,广受人们的喜爱。科研人员为迅速扩大优良西瓜新品种的繁殖量,以抗病能力、耐低温能力强以及根系强大的南瓜和葫芦为砧木,进行了西瓜的嫁接栽培实验,实验方法(图)和结果(表)如下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5天茎粗(mm)单瓜质量(kg)维生素C含量(ug/100g)可溶性糖含量(ug/g)A组4.610.70.6168.46B组7.711.341.0679.64(1)在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_(措施)来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3)由表中数据可知,B组的葫芦、南瓜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_,从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_,为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4)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可能导致其表现型不同。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的根长在地上的部分能接受光的照射,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地下部分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萝卜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产生题干所述差异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A错误。B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故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B错误。C由分析可知: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有光、无光)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该试管苗的基因组成和原萝卜相同,故在同样环境下种植,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D错误。故选C。2、C【分析】(1)当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2)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详解】A、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A错误。B、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结扎输卵管可以起到避孕的作用,不会影响第二性征,因为第二性征是由卵巢控制的,B错误。C、苍蝇是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C正确。D、茎能够为植物体提供营养,是营养器官,D错误。故选C。3、C【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人类的疾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显性遗传病;也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白化病等。【详解】A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营养缺乏症,A错误。B人类的疾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显性遗传病;也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白化病等,B错误。C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 能性较大,C正确。 D遗传咨询主要利用人类遗传病学、基因诊断技术和数据,对不孕不育、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患者服务,以及产前诊断,结婚,妊娠,生产和婴儿保健的指导。遗传咨询能 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D错误。 故选C。4、B【分析】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详解】A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A错误。B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B正确。C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的大小、形态相同,C错误。D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妈妈,Y染色体来源于爸爸,D错误。故选B。5、A【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详解】据分析可知,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应该是: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故选A。6、A【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详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将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的苹果、梨等果树尽快培育成优质品种,最合理的措施应是进行嫁接,接穗选择产量高、品质较佳的果树,这样可以帮助尽快的更新果木的品种,A符合题意。B果枝,顾名思义是开花结果的枝。用来作为插扦的插穗选择果枝,这样成活后品种变异几率小,B不符合题意。C种子繁殖法即有性繁殖法,就是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后代变异较大,但周期较长,C不符合题意。D全部换栽,一是成本增加,二是结果周期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A。7、A【分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是: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详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因此,嫁接技术可让同一株菊花开出不同花色,A正确。BD无性生殖因为子代几乎能完全保留母体的性状,变异性低,不有利于植物的变异进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降低,后代的生活力降低,BD错误。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不足之处是不能培养优良新品种,C错误。故选A。8、C【分析】遗传学中 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详解】A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错误。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错误。C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正确。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错误。故选C。9、D【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已知有酒窝是显性,无酒窝是隐性。如果酒窝是由基因D、d来控制。若一对夫妇都有酒窝,他们生下一个无酒窝的孩子。无酒窝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说明该夫妇都携带一个控制有酒窝的隐性基因d,而该夫妇都有酒窝。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为Dd。故选D。10、C【分析】题图中:受精,细胞分裂,细胞分化,胚胎发育。【详解】A同卵双胞胎的性别是一样的,故过程之后形成的两个胚胎的性状极为相似,性别相同,A错误。B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B错误。C先天性愚型(又称“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症),是人类常染色体异常疾病。患者体细胞中具有三条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染色体,C正确。D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桑叶 蚕蛾 完全 【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期间,蚕吃桑叶经过4次蜕皮后就吐丝结茧化蛹,蛹在茧内羽化成蛾。【详解】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在茧内不吃不动,经过十多天羽化成蚕蛾。2、三代【详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所以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得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3、受精卵 蛹 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4、变态 鳃 【详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青蛙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到陆地生活。5、始祖鸟【详解】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古代鸟类的典型证据。三、判断题1、正确【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重点是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和动物血液反应器,目前乳房生物反应器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要使这些动物的乳房产生和分泌出原来只有人体才能产生的物质,必须改变动物的遗传基因。【详解】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利用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如乳房生物反应器,将所需目的基因构建入载体(遗传基因),加上适当的调控序列,转入动物胚胎细胞,这种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因此,生物反应器必须改造动物的遗传基因。故本题说法正确。2、错误【详解】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胚盘是鸟卵的结构。题干说法错误。3、错误【分析】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现象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详解】“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故此题说法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概念。4、错误【详解】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在马的进化过程中,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四肢越来越长,足趾个数逐渐减少431、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故题干观点错误。5、错误【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变异现象,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详解】“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故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可遗传 环境 不可遗传的变异 隐性 25% 无 淀粉 碘液 深 【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子代只有1种性状,则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没有显示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详解】(1)“皱粒豌豆是圆粒豌豆的DNA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在遗传学中”,这种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2)“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圆粒豌豆”,说明皱粒为隐性性状,圆粒是显性性状,圆粒受显性基因控制。 假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一代豌豆的基因型是Bb。“若子一代豌豆再相互交配”,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二代豌豆中”,皱粒豌豆占总数的25%。(3)“与人不同,豌豆植株是雌雄同体”,无性别分化,因此豌豆细胞中无性染色体。(4)、作出假说:“圆粒豌豆种子与皱粒豌豆种子相比”,淀粉含量多。、实验验证:“取适量圆粒豌豆种子与等量皱粒豌豆种子,分别在等量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磨成匀浆,分别将等量的两种匀浆加入编号为A、B的两个烧杯中”,再向两烧杯中各加入两滴碘液,“摇匀后观察现象”。、结果分析:如果A烧杯中所装圆粒豌豆匀浆颜色比B烧杯中所装皱粒豌豆匀浆颜色深,”则假说成立。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假说不成立“。【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2、(1)米勒(2) 原始大气 氧(氧气) (3)闪电(4) 水蒸气 原始海洋 氨基酸 (5)无机小分子【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2)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氧气)。(3)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能量条件。(4)沸水温度高,水由液体变成气态,故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B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故B处的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5)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3、(1)B(2) 带有芽眼 设置对照实验 (3)营养生殖【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芽眼是指块茎表面藏有芽的凹陷处。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每个芽眼内一般具23个腋芽,其中仅1个腋芽能发育,其余的处于休眠状态。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可作种薯,进行繁殖。所以,小刚发现马铃薯小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这些马铃薯没有带芽眼。故选B。(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在本实验中,小刚要探究芽眼是否为马铃薯发育的因素。所以,变量是芽眼的有无,其中A组10个马铃薯小块不带有芽眼,B组10个马铃薯小块带有芽眼。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所以,小刚设置甲、乙两个花盆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或进行对照)。(3)植物的根、茎和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植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所以,在生物学上马铃薯的这种无性生殖方式被称为营养生殖。4、对照 增加A、B组嫁接的植株数 根系 水和无机盐 不能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母体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在该实验中,A组是自根砧木,B组是葫芦、南瓜做砧木,故在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对照,属于对照组。(2)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增加A、B组嫁接的植株数来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3)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B组的葫芦、南瓜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根系,从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和无机盐为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4)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母体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