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定向训练试卷(精选).docx
-
资源ID:28150708
资源大小:3.80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定向训练试卷(精选).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A1.5×102帕B1.5×103帕C1.5×104帕D1.5×105帕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其分别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甲和F乙、压强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4、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5、如图所示,公交车上安全锤的一端做得很尖锐是为了()A减小压力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增大压强6、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手掌表面的压力最接近()A10NB102NC103ND104N7、图所示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得较宽B图钉帽的面积较大C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8、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A木块的重力不变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10、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_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标准大气压与0.76米高的_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一张试卷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表示:每1平方米受力面积上所受_。2、如图(a)(b)所示,水壶的壶嘴和壶身相连通,这是应用_的实例。当壶内均装满水时,图_的水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更大(选填“a”或“b”)。壶身材质的密度为,它表示每立方米该材质的_为。3、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这利用的是_原理。4、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若将报纸对折后平铺在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_;若将报纸撕去一半后,平铺在桌面上,则报纸下方的桌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_。5、 “和谐号”动车组正式在广州与武汉之间运营,“和谐号”动车组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有关武广高铁的相关资料如表:名称武广客运专线别称武广高铁走向武汉广州里程1075千米运行时间2小时30分正线长度989千米线路等级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350km/h车体CRH2C,CRH3(和谐号)最大坡度2%根据你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350km/h降至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采用“再生制动”技术,刹车时,列车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这个过程中列车将 _能转化为 _能。(2)当列车时速降至90km/h时,实施机械刹车,利用刹车片与车轴之间产生的 _使列车减速,此时列车将机械能转化为 _能。(3)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使列车周围的压强 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所以在轻轨铁路两边3m以内建有隔离墙,避免当有列车经过时,人和物体被压入轨道而发生危险。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水平放置的薄底圆柱形容器高度为0.2米,内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质量为0.18千克的实心木块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a)所示;若把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且此时水面与容器口相平,如图(b)所示。求在图(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求A物体的质量mA;若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1,当把A物体拴在木块下方(不触底)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2,请判断F1和F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所示,质量为0.1千克、底面积为米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米的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0.4千克的水。现将一体积为米的物体浸没在圆柱形容器中。(1)求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力和压强;(2)求浸没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将该物体从容器中取出并放到木板上,发现此时木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求该物体的密度。3、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米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底面积为米的厚壁柱形杯内装满体积为米的水,竖直放入容器中触底,静止后如图(a)所示。求:杯中水的质量;接着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内,再把空杯子竖直放入容器中仍触底,如图(b)所示。(a)判断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b)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4、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9kg,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m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5×103m2、容量为1L、装满水后水深为18cm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不计水杯的质量,取g10N/kg)求:(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3)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4)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5、如图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2S。已知甲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p水;(_)若乙的体积为1×103米3,求乙的密度p乙;(_)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 _,把物体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最大比值。(_)物体密度体积A4p水1.5VB3p水2VC0.5p水V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_程度来确定。 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来做承压物体;(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3)分析比较图 _和 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4)如果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那么1块砖竖放与2块砖竖放在海绵上的压强之比为 _。2、小华用U形管压强计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小华用U形管压强计和一大烧杯的水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1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要判断探头承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主要是观察_。(2)小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选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做了如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他的结论对不对?为什么?_;由本实验可知,水_液(选填“>”或“”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中学生的重力为中学生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3m2,则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故选C。2、B【详解】地面上放置的正方体物体,则地面受到的压强由于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p=甲gh甲=乙gh乙由图知道h甲h乙,所以甲乙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故切去部分的质量 切去部分的重力 将切去部分交换叠放在剩余部分上,由 知道,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由于原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初=p乙初,所以,p甲<p乙。因为F=pS,S甲<S乙,所以剩余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故B正确。故选B。3、A【详解】A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潜入深水中时,水对人体的压强很大,为了保护人体,所以要穿潜水服,故A正确;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故D错误。故选A。4、B【详解】A河水密度增大后,根据知,深度相同时,产生的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故A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知,在人体能承受的压强一定时,河水密度增大,潜水员可下潜的深度减小,故B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C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由和可知,体积相同时,河水的密度增大,河水的质量增大,重力增大,所以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故C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故可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分析可知,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使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更容易敲碎玻璃。故选D。6、C【详解】一只手掌的面积约为S=100cm2,故大气压对一只手掌表面的压力为F=pS=105Pa×100×104m2=1000N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C【详解】A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故A不符合题意;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图钉时手受到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石磨盘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AB木块削去一块,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C由压强可知,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变小,故C符合题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书包和肩膀的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舒服,故B不符合题意;C斧刃磨得很锋利,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符合题意;D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铁轨和路基的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A错误;B甲图中小桌陷入海绵更深,说明甲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强,故B错误;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都等于小桌与砝码的重力之和,故C正确;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甲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即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托里拆利 水银 小 压力为1N 【详解】12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在17世纪首先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托里拆利测量的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0.76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4由压强的概念可知,压强为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所以1Pa表示每平方米上物体受到的压力为1N。2、连通器 b 质量 【详解】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水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连通,上端开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这是应用了连通器的实例。2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两个因素,同种液体的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a、b两壶都是装的水,液体密度相同,b壶内的水深比a壶大,根据可知,b水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更大。3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定义式为。壶身材质的密度为,它表示每立方米该材质的质量为。3、马德堡半球 连通器 【详解】1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量出了大气压的大小。2由于塑料长管中装有水,两管两端开口,并且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静止时,两管的液面是相平的。可以用来检查操场是否水平。4、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1 2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人感到不舒服。3报纸原来对桌面的压强是,把报纸对折后,报纸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由可得,报纸对桌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倍,即现在的压强为4将报纸撕去一半后,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也减小一半,由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剩下的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仍为。报纸下方的桌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机械 电 摩擦 内 减小 【详解】(1)12列车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2)34列车实施机械刹车,利用刹车片与车轴之间产生的摩擦使列车减速,此时列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5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使列车周围的压强减小,所以在轻轨铁路两边3m以内建有隔离墙,避免当有列车经过时,人和物体被压入轨道而发生危险。三、计算题1、(1)2000Pa;(2)90g;(3)【详解】解:(1)在图(b)中,水面与容器口相平,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质量为0.18千克的实心木块放入水中,漂浮,其浮力与重力相等静止后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为可解得将A物体放在木块上,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AB漂浮,总浮力与AB总重力相等可解得A物体的质量为(3)若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时,AB当作一整体,漂浮在水面,总浮力与AB总重力相等,水面与容器口相平;当把A物体拴在木块下方(不触底)时,AB也当作一整体,也将漂浮在水面,总浮力与AB总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即水面都与容器口相平,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即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因此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也相等,即答:(1)在图(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2)A物体的质量为90g;(3)。2、(1)0.98牛,98帕;(2)1176帕;(3)3500千克/米3【详解】解:(1)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力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强(2)水的体积未放物体时水深浸没物体后水增加的深度水总深度浸没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此时木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即即解之得该物体的密度答:(1)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力是,压强是;(2)求浸没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3)该物体的密度是。3、2kg;(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理由见解析;(b)490Pa【详解】解:杯中水的质量(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因为整个过程中,轻质容器中的水未溢出,水的重力不变,厚壁柱形杯的重力不变,由可知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据,则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b)薄壁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化量则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答:杯中水的质量m水为2kg;(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b)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p为490Pa。4、(1)100N;(2)6.25×104Pa;(3)4×103Pa;(4)1.8×103Pa【详解】解:(1)水的体积水的质量课桌对地面的压力(2)桌脚的总面积课桌对地面的压强(3)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4)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答:(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为6.25×104Pa;(3)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4×103Pa;(4)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1.8×103Pa。5、980Pa 2×103kg/m3 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 2 【详解】(1)甲容器距水面0.1米处,该处水的深度h=0.1m,由知道,该处水的压强p水=水gh=1.0×103 kg/m3×9.8N/kg×0.1m=980Pa(2)由知道,乙的密度(3)要使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就应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大、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小,即将体积大的物体放入水里,质量小物体放在乙上,即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此时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则即它们的最大比值为2。答:(1)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是980Pa;(2)乙的密度是2×103kg/m3;(3)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值为2。四、实验探究1、凹陷 不可以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 丁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 1:1 【详解】(1)1本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是转换法。2木板硬度太大,不易观察到形变,不可以用木板来做承压物。(2)3图乙和丙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丙凹陷更明显,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45要探究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需改变压力大小,由图可知,由乙丁可得结论。6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4)71块砖竖放与2块砖竖放在海绵上,砖的密度和高度都相同,根据 知1块砖竖放与2块砖竖放在海绵上的压强之比为1:1。2、液体深度 U形管左右两液面高度差 不对,没有控制U形管探头所处深度相同 【详解】(1)12图1用的是同一杯水,液体密度一定,探头所处深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液体压强越大会使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越大,所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比较压强大小的。(2)3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来进行实验,应保持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观察液体密度对压强大小的影响。4由图2知,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相同,所以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但在液体中的深度较小,由公式知:水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