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资源ID:28150822
资源大小:253.2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全球新冠病毒肆虐,中国抗击疫情成果显著,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新冠疫苗能有效预防 ( )A肺结核B天花C德尔塔及其变异毒株D流感2、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全民参与抗疫,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属于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B学校食堂采取了分隔板单人吃饭形式,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此方法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治愈的病人体内产生了抗体,该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新冠疫苗而获得免疫的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3、皮肤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这一过程属于(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B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D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4、下列可能导致感染蛔虫病的行为是( )A喜欢喝生水B饭前便后洗手C喝白开水D杀死粪便中的虫卵5、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导致人感染B静脉注射毒品会传播艾滋病病毒C艾滋病毒不会瓦解人体免疫系统D艾滋病不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6、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C能使人、禽患病D能够用它制成疫苗来防治禽流感7、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正确的是()A俗话说“便宜无好药”B处方药是指患重病时,到医院购买的药物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以确保用药安全D家庭小药箱由常用药物和手术器械组成8、当你遇到挫折或烦心事时,下列不利于调适情绪的是A迷恋到网络游戏中去B听听音乐,散散步C找老师、亲人或朋友倾诉D控制意志,合理宣泄9、下列能正确反映“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示是()ABCD10、2021年3月25日广西开始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新冠肺炎的做法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_,降低这种病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是_。2、药物的外包装上如标有“OTC”,则表明该药物属于_药。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_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_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3、艾滋病和新冠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二者的预防措施相同吗?为什么?答:_。4、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办法来预防吗?请举例说明。5、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构成的免疫防线,属于_免疫,不具有选择性或_性,针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6、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患者属于_,流感病毒属于_;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_。7、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1)图1的操作是为了清除_内的异物,保持畅通,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2)图2是触摸颈动脉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3)图4在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急救的过程中,施救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用力向下按压患者胸骨的_(填写图3中的序号)部位。8、艾滋病(AIDS)全称为_,是由_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_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的病原体:_。艾滋病的传播途径:_ _ _。注意:不要误认为“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9、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血液、_。10、婴儿刚一出生,医院就给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_;从免疫类型看,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_。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目前全国普及新冠疫苗的接种,这属于特异性免疫。(_)2、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_)3、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称为现代文明病。(_)4、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在定程度上会使心脏和血管受损。(_)5、每年的11月14日被定为“世界糖尿病日”,表达了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_)6、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杀菌物质构成。(_)7、皮肤和粘膜筑成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_)8、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小男孩阳阳五岁了,妈妈又生了二胎明明。按照计划免疫的要求,医生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针一刺入身体,婴儿就疼哭了。(1)明明肯定是一名女孩。(_)(2)给婴儿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_)(3)婴儿一打针就疼哭了,属于简单的反射。(_)(4)发育成女婴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成是XX。(_)9、青少年吸烟不会降低记忆力,但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正常发育。(_)10、乙型肝炎、贫血、腮腺炎、小儿麻痹症都属于传染病。(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疫苗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传染病。【详解】接种新冠疫苗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德尔塔及其变异毒株。故选C。2、A【分析】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是使人得病的微生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新冠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无细胞结构,正确。B传染病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校食堂采取了分隔板单人吃饭形式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错误。C治愈后的病人,人体会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抵抗能力,而对其它病原体不起作用,所以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获得的免疫的类型是特异性免疫,错误。D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先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故选A。3、B【分析】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A【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喝白开水、饭前便后洗手、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等做法不会感染蛔虫病;喝生水可能会感染蛔虫病,A正确。故选A。5、B【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详解】A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不会传播艾滋病,A错误。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B正确。C艾滋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缺陷,C错误。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艾滋病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D错误。故选B。6、A【分析】根据禽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寄生,能使人、禽致病,可制成流感疫苗进行解答。【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A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正确。C禽流感病毒会使人、禽致病,C正确。D可以利用禽流感病毒制成疫苗,防治禽流感,D正确。故选A。7、C【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详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错误。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执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B错误。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了解药物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C正确。D家庭小药箱除了备有某些家庭成员特殊需要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常用药物,不包括手术器械,D错误。故选C。8、A【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详解】A迷恋到网络游戏中去,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不利于心理健康,A符合题意。BCD受到挫折心情不好时,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或是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老师、亲人或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C【分析】抗原和抗体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抗体: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详解】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而不能与其它种类的抗原结合。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所以,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相应抗体的数量会从零逐渐增多,而抗原的数量会逐渐下降到零。故选C。10、C【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详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2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3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新冠肺炎的做法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二、填空题1、癌症 预防 【详解】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癌症,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因素,因此,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等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2、非处方 体质 剂量 【详解】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3、二者的预防措施不相同,因为二者的传播途径不同。【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和艾滋病、新冠肺炎的传播,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特点、艾滋病的传播、新冠肺炎的传播方面来切入。【详解】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 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 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 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新冠肺炎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并存在气溶胶传播,未见食物传播的确凿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的预防方法;可以注射有效的疫苗,做好个人防护等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包括不要去人群聚集处、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休息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艾滋病和新冠肺炎的有关知识。4、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方法来预防。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如艾滋病等。【详解】疫苗是指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5、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特异 【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所以,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的免疫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6、传染源 病原体 抗原 【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详解】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所以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抗原。【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抗原的概念。7、口腔(或呼吸道) 脉搏(合理即给分) 【分析】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 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童均为100次/分。【详解】(1)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图1的操作是为了清除呼吸道的异物,使呼吸道畅通。(2)通过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通过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3) 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HIV) 免疫 艾滋病病毒(HIV)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详解】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9、性行为 母婴 【详解】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10、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详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所以婴儿刚一出生,医院就给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产生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免疫的功能。三、判断题1、正确【分析】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详解】接种新冠疫苗是人体后天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题干说法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区分免疫的类型。2、错误【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溶解,吞噬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除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题干表述错误。【点睛】明确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是解题关键。3、正确【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详解】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饮食、抽烟熬夜都会影响、加速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和发展。故本题说法正确。4、正确【详解】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吸烟和喝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们要拒绝吸烟,少喝酒或不喝酒,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心脏、血管受损,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故题干观点正确。5、正确【详解】每年的11月14日被定为世界糖尿病日,表达了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和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故题干观点正确。6、错误【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详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不仅可以阻挡大多数病原体,还能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题干说法错误。7、错误【分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详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题干说法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8、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分析】(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2)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3)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1)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那么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是50%。题干说法错误。(2)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灭活的、低毒的病毒,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因此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题干说法正确。(3)一打针就哭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属于简单反射。题干说法正确。(4)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题干说法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9、错误【分析】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思考判断。【详解】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健康杀手。由上可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吸烟,否则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题干说法错误。【点睛】解答此题可结合吸烟的危害来分析。10、错误【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据此回答。【详解】乙型肝炎、腮腺炎、小儿麻痹症属于传染病。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引起,不是传染病。所以说法错误。【点睛】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