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同步测评试卷(精选).docx
-
资源ID:28151842
资源大小:262.9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最新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同步测评试卷(精选).docx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组数据1、2、2、3中,加入数字2,组成一组新的数据,对比前后两组数据,变化的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想了解某河段的水质,宜采用全面调查B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C数据1,1,2,2,3的众数是3D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3、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 )A是1B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C与所有数据的个数无关D小于所有数据的个数4、一组数据:1,3,3,3,5,若去掉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A众数B中位数C平均数D方差5、已知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0,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A11组B9组C8组D10组6、甲、乙两人各射击5次,成绩如表根据数据分析,在两人的这5次成绩中()成绩(单位:环)甲378810乙778910A甲的平均数大于乙的平均数B甲的中位数小于乙的中位数C甲的众数大于乙的众数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7、远离白色垃圾从我做起,小明统计了上周一至周日7天他家使用塑料袋个数分别为:11,10,11,13,11,13,15关于这组数据,小明得出如下结果,其中错误的是()A众数是11B平均数是12C方差是D中位数是138、了解时事新闻,关心国家重大事件是每个中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在学校举行的新闻事件比赛中,知道“祝融号”成功到达火星的同学有40人,频率为0.8,则参加比赛的同学共有()A32人B40人C48人D50人9、已知一组数据1,2,0,1,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0B4C2D0.210、下图是某学校全体教职工年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中采用“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如年龄为36岁统计在小组,而不在小组),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学校教职工总人数是50人B年龄在小组的教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C某教师40岁,则全校恰有10名教职工比他年轻D教职工年龄分布最集中的在这一组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组数据:2021,2021,2021,2021,2021,2021的方差是_2、某校八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两个班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和计算后结果如下表:班级参加人数平均字数中位数方差甲55135149191乙55135151110有一位同学根据上面表格得出如下结论: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乙班优秀人数比甲班优秀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甲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填序号)3、从甲、乙两块试验田各随机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单位:cm),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结果为:,则麦苗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填“甲”或“乙”)4、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数字5出现的频数是_5、某校八年级(1)班甲、乙两名同学在10次射箭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体育老师根据这10次成绩,会选择_同学参加比赛(填“甲”或“乙”)平均数(环)众数(环)中位数(环)方差(环)甲8.7991.5乙8.71093.2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社区从,两个小区各随机选择5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到他们的成绩,将成绩定为“不了解”,为“比较了解”,为“非常了解”,并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每一组不包含前一个边界值,包含后一个边界值)已知小区共有常住居民500人,小区共有常住居民400人,(1)请估计整个小区达到“非常了解”的居民人数(2)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数作为普及到位的居民,请估计整个小区普及到位的居民人数(3)你认为哪个小区垃圾分类的普及工作更出色?请通过计算并用合适的数据来说明2、某学校要调查学生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测试(百分制),测试成绩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是:80,86,99,96,90,99,100,82,89,99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3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统计表 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平均数9292中位数93b众数c100方差5250.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新冠肺炎”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3)该校七、八年级共120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估计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学生人数是多少?3、为了迎接2022年高中招生考试,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对全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摸底考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调查中,被抽取的学生的总人数为多少?(2)请将表示成绩类别为“中”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成绩类别为“优”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4)学校八年级共有40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考试,把成绩类别“优”与“中”的划成“上线生”,估计该校八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能“上线”?4、为了解2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2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如表各项数据载客量/人组中值频数(班次)1x<2111221x<41a841x<61b20(1)求出表格中a=_,b=_(2)计算该2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5、新冠疫情期间,某校开展线上教学为了解该校九年级10个班500名学生线上数学学习情况,返校后进行了数学考试在10个班中随机抽样了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最低分60分)进行整理,并分别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信息如下:(1)样本中的学生共有 人,图1中59.569.5的扇形圆心角是 ;(2)补全图2频数分布直方图;(3)考前年级规定,成绩由高到低前40%的同学可以奖励,小玲的成绩为88分,请判断她能否得到奖励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它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原来的平均数为,加入数字2之后的平均数为,平均数没有发生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数据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为2和2,原数据的中位数为2,把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2、2、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2,新数据的中位数为2,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数据中2出现的次数最多,原数据的众数为2,新数据中2出现的次数最多,新数据的众数为2,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数据的方差为,新数据的方差为,方差发生了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定义2、B【分析】分别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众数的定义,方差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想了解某河段的水质,宜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数据1,1,2,2,3的众数是1和2,故本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大,故本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方差,众数,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3、B【分析】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审清题意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频率之和等于1,即可得解【详解】A. 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率之和是1,故选项A不正确 ;B. 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故选项B正确;C. 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与所有数据的个数有关 ,故选项C不正确;D. 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中的频数与频率问题,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之和等于1,注意区分是解题关键4、D【分析】根据题意得出原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然后得出再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原中位数为3,原众数为3,原平均数为3,原方差为1.8;去掉一个数据3后的中位数为3,众数为3,平均数为3,方差为2;统计量发生变化的是方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众数及方差,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及方差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即可得解,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详解】解:由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可得:组数=(140-40)÷10+1=11,故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6、C【分析】根据题意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3+7+8+8+10)7.2(环),乙的成绩的平均数(7+7+8+9+10)8.2(环),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为8环乙的成绩的中位数为8环,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甲的成绩的众数为8环,乙的成绩的众数为7环;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7、D【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数据11,10,11,13,11,13,15中,11出现的次数最多是3次,因此众数是11,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 =(11+10+11+13+11+13+15)÷7=12,即平均数是12,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S2=×(10-12)2+(11-12)2×3+(13-12)2×2+(15-12)2=,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将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11,因此中位数是11,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方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总数,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频率=频数总数,即总数=频数频率,则参加比赛的同学共有40÷0.8=50(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记住公式:频率=频数总数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方差:一般地,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1,2,0,1,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各组的频数的和就是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比、众数、中位数的定义逐一解题【详解】解:A. 该学校教职工总人数是4+6+11+10+9+6+4=50人,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 年龄在小组的教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 教职工年龄的中位数在这一组,某教师40岁,则全校恰有10名教职工比他年轻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D. 教职工年龄分布最集中的在这一组,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是重要考点,从图中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0【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求解【详解】这一组数据都一样平均数为2021方差=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计算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2、【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由于乙班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中位数为151,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达到每分钟150个及以上,而甲班学生的中位数为149,说明不到一半的学生达到150个及以上,说明乙班优秀人数比甲班优秀人数多,故正确;由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可知也正确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掌握中位数和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甲【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即可求解【详解】解:,甲试验田麦苗长势比较整齐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方差判断稳定性,熟练掌握一组数据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4、3【分析】从数5出现的次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中,5出现了3次,数字5出现的频数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频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某数据出现的次数,掌握频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甲【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甲、乙两名同学平均数相同且S甲2S乙2,甲的成绩较稳定,从稳定性角度考虑,会选择甲同学参加比赛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三、解答题1、(1)96人;(2)250人;(3)B小区垃圾分类的普及工作更出色,见解析【分析】(1)用整个B小区总人数乘以样本中“非常了解”的人数的百分比,即可估计整个B小区达到“非常了解”的居民人数;(2)用整个A小区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数的频率,即可估计整个A小区普及到位的居民人数;(3)计算出两个小区样本“不了解”的人数的百分比,用样本估计总体【详解】解:(1)估计整个小区达到“非常了解”的居民人数有:(人); (2)整个小区普及到位的居民人数有:(人);(3)整个小区“不了解”的:;整个小区“不了解”的44%因为44%<50%所以小区垃圾分类的普及工作更出色【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2、(1)40,93.5,99;(2)八年级掌握得更好,理由见解析;(3)780人【分析】(1)由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可求得得分在C组的百分比,根据各百分比的和为1即可求得a的值;由扇形统计图可求得八年级得分在各个组的人数,从而可求得中位数b;根据七年级10名学生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则可得c;(2)两个年级得分的平均数相同,但八年级得分的方差较小,根据方差的特征即可判断八年级学生掌握得更好;(3)求出两个年级得分的优秀率做为全校得分的优秀率,即可求得得分为优秀的学生人数【详解】(1)由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成绩在C组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则a=40八年级得分在A组的有:10×20%=2(人),得分在B组的有:10×10%=1(人),得分在D组的有:10×40%=4(人)由此可知,得分的中位数为: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中99分出现的次数最多,即众数为99,故c=99(2)八年级学生掌握得更好理由如下: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八年级的众数与中位数都比七年级的高,说明八年级高分的学生更多;八年级成绩的方差比七年级的方差小,说明八年级成绩的波动更小,成绩更接近(3)两个年级得分的优秀率为:1200×65%=780(人)所以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780人【点睛】本题是统计图与统计表的综合,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方差、中位数、众数,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是关键3、(1)50(人);(2)10(人),图形见详解;(3)72°(4)160(人)【分析】(1)利用成绩为良的人数以及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即可(2)求出成绩为中的人数,画出条形图即可(3)根据圆心角360°×百分比即可(4)先求出抽查中上线的百分比,用样本的百分比含量估计总体的数量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总人数22÷44%50(人)(2)中的人数501022810(人),条形图如图所示:(3)表示成绩类别为“优”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60°×72°,故答案为72°(4)抽查中成绩类别“优”与“中”的划成“上线生”有10+10=20(人),抽查中成绩类别“优”与“中”的划成“上线生”百分比为:学校八年级共有40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考试,估计该校八年级优秀人数为400×40%16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获取与处理,样本容量,扇形圆心角,补画条形统计图,用样本的百分比含量估计总体中的数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从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信息读取的能力4、(1)31;51;(2)43人【分析】(1)利用组中值的计算方程直接计算即可得;(2)利用组中值表示各组的平均数,然后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故答案为:31;51;(2)(人),答:该2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43人【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组中值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题意,掌握组中值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5、(1)50,36°;(2)见解析;(3)能得奖,见解析【分析】(1)用“79.589.5”的人数除以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可得到调查的总人数;用360°乘以59.569.5”这一范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2)求出“69.574.5”这一范围的人数即可补全图2频数分布直方图;(3)求出成绩由高到低前40%的参赛选手人数为50×40%20(人),由8884.5,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样本中的学生共有(10+8)÷36%50(人),59.569.5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360°×36°,故答案为:50、36°;(2)69.574.5对应的人数为50(4+8+8+10+8+3+2)7,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3)能得到奖励理由如下:本次比赛参赛选手50人,成绩由高到低前40%的人数为50×40%20,又8884.5,能得到奖励【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