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同步训练(人教版).docx
-
资源ID:28152562
资源大小:432.0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同步训练(人教版).docx
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同步训练(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通过整个斜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刻度尺放得不正B、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D、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5、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6、下列数据中和你现在所做试卷的宽度最接近的是 ( )A 15厘米 B 27厘米 C 40厘米 D 60厘米7、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8、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滑的小车作匀速运动 B.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C.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9、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B. 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D. 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10、一辆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则热气球上的人以气球为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轨迹为( )11、一个圆柱体,如果竖放从侧面看或横放从侧面看都是长方形,如果对着它的横截面(即看它的端面)看则是一个圆形。如图画出了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体直径的3种方法,正确的是 ( )。1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3、小明家距学校2.4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自行车车胎被扎破了,他只好停下来找修车师傅修车,补胎用了8min20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4.8m/s. B. 5m/s. C. 2.4m/s. D. 4.8km/h1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已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大,并且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大,若甲、乙两人离开。A地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f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则下列四个图象中,甲、乙各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A甲是,乙是 B甲是,乙是C甲是,乙是 D甲是,乙是15、小明与小华一起坐车上学,当他们的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小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公路 B小明 C公路边的树 D迎面驶来的汽车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 的2、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481216(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cm/s(2).物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cm3、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cm。4、宇宙中各星体之间的距离通常是用"光年"为单位的.光在一年内走的距离叫光年.那么1光年等于_ km;组成物质的分子的直径可用"纳米"为单位,1 nm=10-9 m,一个分子的直径约10-10 m,等于_ nm.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如图所示,该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cm。6、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7、(1)1m= mm; (2)10m= nm;(3)160mm= dm; (4)25dm= km;(5)2×10-3km= cm; (6)1m= 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8、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 = 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分析数据可知,得出结论(一条即可): 9、现有10米、米、1厘米、毫米、1微米六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分硬币的厚度最近近于_,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_ ,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_。10、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_为参照物的。 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2、请你想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测出地图上北京到上海的一条铁路线的长度。3、小李在“测小汽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211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电子表记录了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对应的时刻,用刻度尺测出了小车行驶的路程,并计算了小车在全程AB和后半程BC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汽车运动的 ; (3).计算可得: vBC= m/s。实验中在测量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时,该同学等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将会使AB段的平均速度偏 。 4、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小”或“大”); (4).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5、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B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A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大地 静止2、答案:(1)20 (2)变速 (3);144 3、答案:1cm,1.72m,172.44、答案:9.46×1012 0.15、答案:刻度尺 mm6、答案:米秒7、答案:(1)1000 (2)10000 (3)1.6 (4)0.0025 (5)200 (6)1×10-68、答案:秒表;刻度尺;0.18;0.15;0.225;小车速度越来越快 9、答案:1毫米,1厘米,米10、答案:地面;地面三、实验探究1、答案:A;1mm;2.20cm(或2.20-2.22cm)2、答案:把一条细棉线弯曲,使它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站间的铁路线重合;把两站间的棉线取直,用刻度尺测量出其长度,即是两站间的距离。3、答案:v=s/t(2)小;时间(3)0.3;小 4、答案:(1)秒表 (2)25 (3)小 (4)小于 5、答案:(1)40.00;25 (2)小(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小车通过下半程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