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综合测试(人教含答案).docx
-
资源ID:28155803
资源大小:53.6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广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综合测试(人教含答案).docx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综合测试(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3、嗓声是一种环镜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4、将鼓轻敲一下,然后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是:A音调改变; B音色改变; C响度改变;D三项均改变 .5、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A .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 挡住无法听到。C .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D. 以上说法都不对。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7、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8、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9、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10、王勇二胡拉得很好,他在演出前总要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11、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1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隔墙有耳、掩耳盗铃、低声细语、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 B C D13、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14、甲同学在一根18米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无法确定1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打鼓的人觉得声音的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 传播速度不同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发声体的_产生声音,声音在_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_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大脑,从而产生听觉。城市中的高架路的汽车流量很大,产生的的噪音影响附近民居的市民休息,即使将窗户关上,噪音还是传到屋内,如果窗户用双层玻璃做,而且两块玻璃中间是_的,可以大大减少噪声的影响。2、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3、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以产生声音。4、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中减弱;第三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5、声音可分为乐音和 ,其中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有个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我们能听出是谁是根据 ,女同学说话“尖细”,其中“尖”是指 ,“细”是指 。6、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其 越大,音调越 ;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 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 。7、如图2-3,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学们能听到由音叉 而发出的声音。在人和音叉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声音传到人耳的详细情况是:音叉振动在空气中激起 ,传到人耳时引起耳内 振动,从而产生听觉。8、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时的发音靠 的振动;鸟叫的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 振动;蟋蟀的叫声并不是来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翅 产生的振动。发声的物体常常简称为发声体。9、如图甲所示,抽去玻璃罩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 。但电铃仍然在 。如图乙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利用声音的_ 甲 乙 10、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 有关。查表可知: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而在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14,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2、 一艘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纳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6s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3、在人与山崖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在人与山崖之间拉响汽笛时,人先看见汽笛冒出的烟,1s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2.5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崖距离多远?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如右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D3、答案:C4、答案: C重敲一下后,鼓面振动振幅变大,响度增加。故选C。5、答案:C 6、答案:B7、答案:B8、答案: B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赫兹20000赫兹。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不在这个范围,因而听不到蝴蝶振翅声,只能听到蜜蜂发出的声音。故凭听觉能感到蜜蜂从身后飞过,故选B。9、答案: C10、答案: A11、答案:A12、答案: D13、答案: C14、答案:A15、答案: B二、填空题1、答案:振动;空气(介质);鼓膜;真空2、答案: 大 高3、答案:振动 4、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5、答案: 噪声 响度 音调 音色 音色 音调高 响度大6、答案: 频率,频率,高,振幅,距离7、答案;振动,空气,声波,耳膜8、答案:声带,鸣膜,摩擦 9、答案:介质 振动 发射 10、答案:340m/s,346m/s,快,快 三、计算题1、答案:此处海底深3000m。解:此处离海底深度:s1500m/s×4s/23000m2、答案:S=Vt =1500ms×62s =4500m S1=V1t=3ms×62s =9m 3、答案: 765米四、实验探究1、答案:固体能传声 金属传声性能比棉线强 振动停止了 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不能